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 > 余姚市旅游
余姚市景点介绍
倪宗正故居
倪宗正故居位于余姚市阳明街道武胜门路78、82号,由武胜门路82号的清晖佳气楼和78号倪宅组成。倪宗正,字本端,号小野。弘治十八年考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官至武选员外郎,后调至广东南雄任知府。颇有政绩,死后赠学士,谥文忠。一生工诗善书,王阳明曾赞其诗文逼近陶渊明和杜甫。倪宗正留下的著作有《谢文正公年谱》、《易说丰实集》、《小野集》、《观海集》、《太仓集》、《突兀集》等多种。清晖佳气楼坐北朝南,硬山重檐,通面阔9米,分三间,通进深10.22米,明间为抬梁式梁架结构,用九檩、五柱。该楼用材较小,结构尚完整,部分构件损坏腐朽较多。尚存的“清晖佳气楼”木匾,传
马渚横河水利航运设施
马渚横河即虞余运河的余姚段,经宋代大规模的整修改造而成,西起牟山长坝,经湖塘江、马渚中河,过曹墅桥注入姚江,八十年作为杭甬运河甲线。斗门在南宋起便有陡门、闸坝等设施的记载,1952年,在原闸基础上建成斗门爱国增产水闸,水闸南侧建人力拖船坝,1969年前后在分水墩北侧建厢式船闸。1983年运河改造,河道截直,斗门老闸废弃,中河两端新建西横河、斗门升船机,1986年为配合东排工程,重建西横河水闸、新建斗门水闸。斗门老闸、斗门新闸和升船机、西横河闸和升船机在空间上南北呼应,发挥着航运、节制的作用,是沟通姚江与曹娥江之间重要的枢纽之一;在时间上反映了从宋元以来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家一本堂
朱家一本堂位于余姚市大岚镇后朱村自然村,民国二十四(1935)年建。祠堂坐西朝东,由戏台,大厅等组成朱家一本堂建筑构造完整,雕刻保存较好,体现山区民国祠堂建筑之特点,具有一定价值。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柿林沈氏宗祠
沈氏宗祠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村西南,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经族长文爵公等人提议,全村集资兴建。当时只有后进五间,道光十五年建前进五间,咸丰二年进行重修,配建左右厢廊。祠堂整体面朝西北,前照壁,后为由两进及厢廊合围之四合院,中为戏台。前厅明间后与戏台相连,面朝后进。两侧厢廊与前厅相连,作妇女看台用。面阔三间,三架梁。沈氏宗祠庄严肃穆,为典型的江南祠堂建筑,又反映沈氏家族之渊源,具有相当价值。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清堰严氏宗祠
严氏宗祠位于余姚市低塘街道黄清堰村祠堂弄,清代砖木结构建筑。该宗祠祀奉汉高士、余姚四先贤之一的严子陵。宗祠于西晋初年即有建造,有《客星祠记》为证。以后历代多有修建,现为清代所建。严氏宗祠坐北朝南,原前后三进,两侧厢房,天井内有戏台,现仅存大厅一进。大厅硬山顶高平屋,面阔五间。宗祠是严子陵的祀祠,建筑雕刻又颇为丰富,具有相当的文物保护价值。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城阮氏宗祠
阮氏宗祠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临山镇临城村桥板西路37号,建于民国十九年孟春。据碑记记载,该宗祠由阮氏大房长性垕发起,以老八房之祖堂屋为祠址,募捐集资而成。1998年进行重修,为临山镇文化站办公之用。阮氏宗祠整体坐南朝北,前后四进。由北至南依次为墙门、门厅、大厅及后厅。大厅前为大天井,两侧有厢房,其中西厢内有两碑记。门厅硬山顶,面阔七间。大厅硬山顶高平屋,面阔五间。后厅硬山平屋,面阔七间。正厅与后厅间有披廊相连。阮氏宗祠体现了民国时期祠堂建筑之特色,又有碑记立内,具有一定价值。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邵家老宅
邵家老宅位于余姚市临城村新邵家弄,清代晚期砖木结构建筑。原屋主邵氏,于上海经营生意。当地称为“新邵家”。该宅整体坐北朝南,前后四进,规模较大。前进门厅,后为正厅,穿仪门后为后楼与两厢所围之天井,后有罩屋。门厅硬山平屋,面阔五间。明间五架抬梁带前单后单,作正墙门之用。后正厅硬山顶平屋,五开间。内穿抬混合梁架,六柱八檩。前设檐廊,较为朴素。原前有两厢房,现已拆改。正厅后为一高墙,中开仪门,整体砖砌结构。上设砖雕,雕刻丰富。正中门额为“凤山小筑”四字。仪门两侧另开两边门。高墙朝北设披屋,与两厢构成回廊。后楼硬山造建筑,屋较高大,两侧猫弓山墙,面阔五间,其中两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宣氏老宅
宣氏老宅位于余姚市临山镇临城村倪家路,为清晚期建筑,占地面积516.6平方米。该宅坐西朝东,由石库门、大厅、后厅组成,四周筑高大的围墙,为典型的封闭式院落。该宅石库门上方的门罩及清水外墙,具有徽派建筑特色。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家埠遗安堂
遗安堂位于余姚市黄家埠镇黄家埠村冯家,系冯氏宗祠。坐北朝南。格局由门厅、大厅及东西厢房组成,中为天井。门厅三开间,大式硬山建筑;大厅五开间,大式硬山建筑,东西厢房各三开间,大式硬山建筑;门厅与大厅之间有甬道相接。该祠格局完整,卷蓬、牛腿及梁枋处雕刻精细,图案丰富,风格典雅,堪称姚西古代祠堂的代表。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氏老洋楼
周氏老洋楼位于余姚市泗门镇水阁周村明风自然村大厅路7号,坐北朝南,由砖雕墙门、主楼、两厢楼,南围以高墙,墙上均开当时极为时髦的琉璃窗及铁栅窗。其布局类似云南一带一颗印式,主楼单檐硬山顶,前后设阳台。三开间,梁架为抬梁式,五柱九檩。厢楼各一间,抬梁式结构,二柱五檩。周氏老洋楼为中国传统的院落,却融入了不少西洋因素,反映了这一时期“中体西用”的建筑理念及宁绍商人既秉承传统又富有创新意识的精神面貌。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胜门路蔡氏民居
武胜门路蔡氏民居位于余姚市阳明社区武胜门路,坐北朝南,原格局依中轴线为台门、主楼及两厢楼。现存台门及主楼,四周围以高墙。以建筑风格判断为清末民居建筑。台门开于南墙正中,置两扇板门,面板用竹条装饰。台门内侧设披檐。门龙素面。台门与主楼之间为天井,石板铺地,中置甬道。甬道宽度较大。主楼为硬山顶楼房,七开间。明间抬梁,四柱落地,五架梁。次间、梢间及尽间为穿斗抬梁混合式,五柱七檩。明间前设廊。二层楼板伸出檐柱,外沿饰倚栏。明间为堂前,前设六扇花格门,后金柱之间设板门六扇。明间后檐又设石库台门。楼上前立面部分保留花格窗,后立面为石窗。老宅格局基本完整,主楼保存较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余姚大方岳第
大方岳第位于余姚市阳明街道阳明社区武胜门路41-45号,据口碑相传,该宅系王阳明读书处,其父王华亦住过。从建筑结构看,该宅为明代建筑。大方岳第坐北朝南,由主楼及两翼楼组合而成,平面呈倒置“凹”型,主楼三开间,硬山顶。主楼通面阔8.72米,通进深8.09米,明、次间穿斗、抬梁混合是式梁架,五柱八檩,前重檐后单檐。东西翼楼各四间,外露一间,翼楼通面阔9.84米,通进深4.60米,梁架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三柱五檩。整座建筑用材不大,装饰古朴。梁的断面呈圆形,瓜柱呈柁墩,下部呈鹰咀状,中柱上置十字拱,柱础为倒置毡帽式。大方岳第年代悠久,又为王阳明读书处,具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管家弄史氏民居
管家弄史氏民居位于余姚市阳明街道阳明社区管家弄84号,翰林房与黄家墙门间。民居坐北朝南,由前后两个院落组成。墙门开于南墙正中,石库门框,檐头瓦当、滴水错落有致。前院由正厅及左右单披两厢组成,正厅硬山顶平屋,东山墙后侧置两马头,五开间,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六柱八檩。梁架间瓜柱鹰咀细长,将横梁包裹住,素面。厅内由长方形石板错缝并列平铺。次间格子窗拙古秀朴。两单披厢屋相对而出,各两开间。后院由后厅及单披两厢组成,后厅四开间,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五柱七檩。形制简于正厅。前后两天井均为石板地面,前天井正中置甬道。该宅据当地村民讲述为翰林房史家的书房,小巧别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管家弄邵氏民居
管家弄邵氏民居位于余姚市阳明街道阳明社区管家弄117号,坐北朝南,正厅及西面侧屋围合成一小庭院,后楼与正厅在一条中轴线上。正厅及西面侧屋为清代时期建筑,后楼为邵氏后代在民国时期的后续建筑。正厅面阔五间,硬山顶高平屋,檐下辟廊,屋主九檩,穿斗抬梁式混合结构。屋内地面用石板错缝平铺,整体用材较大,建筑风格朴素大方。西侧屋面阔三间,内侧单披,与正厅相接。东厢房面阔三间,距正厅较近,四柱七檩,穿斗抬梁式混合结构。后楼为民国时期邵氏后代所建,面阔五间,五柱九檩,观音兜山墙楼房。管家弄邵氏民居为邵氏家族繁衍居住之地,从清光绪年间到民国时期,再到现代,一直有邵氏子孙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翰林房
翰林房位于余姚市阳明街道阳明社区管家弄48、49、50、51、53、54、55、66号,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从南向北分别为:门厅,正厅,正楼,后楼。门厅面阔十三间,西三间现已不存,正厅面阔五间,前后均有出檐。正楼面阔五间,前后均有出檐。该宅东西两侧各有厢楼或厢房,从南至北紧密相连。除正厅庭院两侧各有三间平屋外,其余都为厢楼,现损毁严重,部分缺失,立面改动较大。整宅用材较大,结构朴素,为余姚市境内不可多得的一处明代建筑。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胜桥
武胜门桥位于浙江省余姚市阳明街道胜山社区武胜门118号南侧。据文献记载,武胜桥初建于东晋隆安年间,以纪念官军对孙恩起义军的胜利。大约在民国初期,桥圯。民国22年,由桥北的李家村村民集资重建,并在桥南增建武圣庙,桥南建一座雕刻精,规模较大的石牌坊。武胜桥为陡拱单孔石拱桥,南北横跨姚江支流候青江上。全长23米。桥顶东西栏板外侧各镌“武胜桥”3字,东西桥壁上均镌刻桥联。武胜门桥形制优美,颇具气势,是余姚古城城北的要塞,具有丰富的人文、建筑价值。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邬家道地
邬家道地位于余姚市阳明街道阳明社区阳明西路67弄3~10号。坐北朝南。原格局沿中轴线为门厅,正厅及后楼,每进之间有庭院,东西两侧厢房前有砖墙将庭院一分为三。现存正厅、后楼及两翼楼。正厅为硬山顶平房,五开间,明间抬梁,五柱落地,六架梁。后楼为硬山重檐楼房,五开间,穿斗抬梁混合式,九柱十一檩。正厅与后楼之间又有厢房三间,屋顶饰卷蓬顶。后楼后有后院,东西两侧各有翼楼二间。邬家道地现存格局较规整,保存尚可,体现了余姚明代晚期建筑的典型特征。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云来姚工作居住处
该宅位于余姚市龙泉社区逊埭路,在革命时期曾为陈云避居之所。该建筑正屋坐北朝南,硬山顶,七开间,前后各置天井,东西开石墙门。正屋明间抬梁式梁架,六柱十檩。次、梢、尽间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七柱十檩。明次间成一院落,梢、尽间又为一院落,中间由隔墙隔开,廊下开屏门互通。格子门、窗古朴秀雅。老宅年代久远,房屋柱础接为毡帽式,廊下阶沿石厚长坚硬。正屋门窗高大旷亮,明代风格显著,是该地区较为典型的一座明代建筑,又为陈云来姚工作居住场所,具有重要历史价值。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浦桥
六浦桥位于浙江省余姚市阳明街道龙泉社区油车弄17号东侧老西门外。现存桥为清光绪年重建。六浦桥东西横跨姚江支流候青江,“因桥内有六浦,受大江之水”,故名。该桥为单孔陡拱石桥,净跨5.4米,桥南北设两对龙头。桥东有河埠头。保存较好。该桥为古时姚城西门要道,具有文物重要价值。2014年9月23日,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棂星桥
棂星桥位于余姚市阳明街道龙泉山北麓青少年宫东南处,俗称明星桥,始建于宋元丰元年(1078)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修。原址位于学弄东首学宫处。上个世纪80年代迁于此处。桥东西横卧于旱地,系单孔石拱桥,全长16米,桥面宽3.7米,矢高2.1米。两侧各置十级石阶。桥两侧设栏板、望柱,望柱抹角,末端栏板雕作抱鼓。桥面正中平台,方形石板双环相套,雕莲花。桥拱券为镶边横联砌置法砌筑。两堍条石横联错缝垒砌。南北桥栏板正中刻桥额,北侧扇形状,刻“棂星桥”,西镌“里人募捐重修”,东刻“民国六年丁巳”。南侧浮雕横匾,阴刻“¨水源流”。棂星桥体态轻盈、瑰丽,身线流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