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娄底市旅游
娄底市景点介绍
娄底市博物馆
娄底市博物馆是娄底市唯一的一座具有标志性、地方性和综合性的市(州)级博物馆,也是娄底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的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位于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商业繁华的娄底市长青中街17号。娄底市博物馆始建于1994年,馆舍面积3400平方米,馆藏文物数千件,其中不乏许多珍贵文物。现有基本陈列两个,即“成仿吾纪念室”和“娄底名人展室”,“成仿吾纪念室”集中展示了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文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成仿吾先生光辉而功勋卓著的一生,现已成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研究成仿吾文学、教育思想的重要基地,每年接待中央至地方各级前来参观的领导及学术团体20
正龙民居群
正龙村位于新化县水车镇西部,紫鹊界核心景区海拔800米的山坳内。正龙村民居,则镶嵌于田园阡陌之间,200余户居民的干栏式木房相互交错,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其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一座充满奇异的自然风貌、灿烂的人文景观及厚重的历史文化古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团民居村落
下团村则位于新化县奉家镇,是当年红二军团扎营地,后又被粟海等学者考证为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行笔路线。居住在这里的瑶人,在宋、明王朝的逼迫之下转为汉族,但现在依然中保留了许多传统的瑶族文化特质。村民好客,民风淳朴,村子里栽满了多种桃花树,初春,成为桃花覆盖的村庄,素有“桃花源”之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化刘氏宗祠
新化刘氏宗祠位于湖南省新化县奉家镇百茶源村。新化刘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建筑本体为砖木四合院,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建筑面积1083平方米,分正殿、戏台及二层两侧厢房,整体风格小巧别致,建筑构件灵动精美。戏楼为青瓦歇山式建筑,一层通祠堂正门,铺砖石地面;二层为戏台木楼板面,顶部上方及周围满绘图案。全国宗祠千千万,大部分壁画内容是暗八仙、吉祥图案等,诗句作为壁画主题的祠堂真的是少之又少。新化县的这个刘氏宗祠就是其中之一。刘氏宗祠已是新化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但它的保护级别不应止步于此。原因不仅在于壁画的独一无二,还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楚怡高级工业学校新化旧址(含陈润霖墓)
1914年新化籍著名教育家陈润霖在长沙创办楚怡高级工业学校。1938年陈润霖先生将该校迁移至新化县游家镇白沙村。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等一批外地年轻学子曾在此求学。抗战胜利后,陈润霖先生因劳累过度,不幸病逝,遂就地安葬在学校旧址内。目前,旧址内有砖木结构房屋3栋,部分围墙遗存和陈润霖先生墓。2019年,楚怡高级工业学校新化旧址(含陈润霖墓)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葛健豪故居及墓
葛健豪故居位于湖南省双峰县永丰镇璜壁堂村。故居始建于民国时期,砖木结构,土砖墙、青瓦面,占地面积约450平方米,具有典型的江南民居特点。1932年至1943年,葛健豪同女儿蔡庆熙、孙子蔡博、孙女刘昂、李特特等人在此渡过了清寒的晚年田园生活。葛健豪故居是一处不可多得红色人文景观。葛健豪墓位于湖南省双峰县永丰镇璜壁堂村。1943年3月,蔡母葛健豪逝世后,由她的家人将其遗体安葬于此。毛泽东在延安得知后,提笔写了“老妇人,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的挽联。1985年9月,双峰县人民政府为她立碑:蔡母葛健豪纪念碑。碑名由陈云同志题写。葛健豪墓地四周苍松翠柏,庄严肃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云亭
卧云亭位于涟源市斗笠山镇天井村大坳岭,始建于1905年,由娄星区万宝镇晚清先贤邓起玉捐资修建。相传,邓起玉自幼家境贫寒,16岁去安化县东坪谋生,从老家娄底万宝洞冲湾出发,4天400多里路,身无分文,和他一起出发上路的只有随身的三个桐叶皱粑。途径大坳岭,邓起玉吃了一点皱粑充饥,没有水喝,因劳累在路旁的大石板上睡着了,醒来后,他看到此地山高路险,荒无人烟,和路过的樵夫闲谈时说道:“我刚才梦见发了财,若真的发了财,我一定要到这里修一座茶亭,供过往客商喝茶歇息。”并在旁边的总管庙祈求菩萨保佑。几年后,邓起玉美梦成真不忘当年之诺,1905年捐巨资在当初做梦的地方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洲上高桥
洲上高桥位于娄底市双峰县洪山殿镇,年代为清。2019年,洲上高桥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花彭氏支祠
彭氏支祠位于娄底经济开发区大埠桥街道办事处石花村,坐南朝北,据彭氏族谱文字记载,支祠始建于明崇祯二年,民国三十六年大修。砖木结构,两侧为马头形封火墙,进深三厅,长38.7米,面阔14.3米,祠内均为青砖柱和石柱础,结构稳固,牌头有各种彩绘图案和八仙过海等泥塑造型,保存完好,雄伟壮观,泥塑栩栩如生,上厅还刻有“大清嘉庆二十五年渡船捐碑”的字样。彭氏支祠前有涟水相依,后有狮形山为靠,可谓风水宝地。历经几年的申报,彭氏支祠经娄底市文物管理处【2012】14号文件批复同意列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划定支祠本体建筑以内为保护范围,支祠本体建筑东南西北各三十米范围内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湘安古道
这是一条保存完好的古驿道,名称“湘安古道”,起点湘(潭),终点安化梅城。这条古道虽然蜿蜒曲折,三尺来宽,却是古代大梅山地区进出的主要通道。此古道未见县志、族谱记载。其名,根据仍残存于古道上的光绪三十一年(1905)《复修半排上乐善亭碑记》,当地人现称呼该道路为“湘安古道(湘乡至安化)”。现存完整古道7.5公里长。宽度均匀,为1.3米(符合清代古制的“三尺三”)。台阶长约1.3米,宽约50厘米,高度10厘米。主要使用本地常见的六面青片石拼铺,少量路段使用一块完整的本地青片石铺装。2019年3月,湘安古道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谭家花屋
欢迎来到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谭家花屋参观指导(或游览)。游客们也许你见到这处近现代建筑物有些不以为然,心里也许在问一栋普普通通的民宅国家为何要对它进行保护呢?先听我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个世纪30年代末,日军入侵华北,一时间战火纷飞,狼烟四起,“偌大的华北容不下一张课桌”,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几近瘫痪。中华民族面临着-灭族的危险。一位年轻有为的教授,从上海辗转千里,到古镇涟源蓝田任教。居住在学校附近的一座地主的宅院里。就在这所看似普通的宅子里,他写出了《谈艺录》的大半部分,并构思了抗战文学的长篇小说中一颗璀璨的星星---《围城》,一句“城里的人想出去,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旗居民点
红旗居民点(共产主义示范村)位于湖南省涟源市山甲乡玉屏村,建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墙上到处写着毛主义语录,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同类建筑全国都十分少见,文物价值极高。4500平方米。共6栋平行的平房。1958年涟源县红旗公社拆除300多间正屋、40多间堂屋建集体宿舍和公共食堂,与次年底完工。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共6栋平行的平房,每栋有12根廊柱,24间房,20间同样大小的房子左右对称结构分布,4间较大的房子是办公室和会议室,房屋正中是一条笔直的过道。整个居民点共144间房,结构整齐划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聚奎故居
李聚奎故居位于今涟源市龙塘镇新石桥村,始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故居坐北朝南,东西两端前后突出厢房,呈对称长五间形制,砖木结构,占地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70平方米。共有1厅(堂)12房,另有猪舍、牛栏、柴房等杂房。条石为基,青瓦为盖。正堂屋设木制神龛和鼓楼。故居现保存较好的是正堂屋和东边“田”字形房舍。西边及前后突出的厢房、杂房均被拆毁,仅存条石基础。2011年被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贺国中故居
贺国中故居,位于娄星区双江乡新庄村,建于清宣统年间,占地211平方米,正房八间,砖木结构、土砖青瓦,坐北朝南,东面有娄星区第一高峰洪家大山,北临胜仙洞,清澈的杉山河从旁流过。1904年1月,贺国中诞生于此。贺国中故居是娄底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娄底红色旅游的五大基地之一。故居建于清宣统年间,占地211平方米,正房八间,具有典型的湘中民居特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峰朱家大院
朱家大院坐落在双峰县甘棠镇香花村、嘉祥村,村庄四面环山,一条小溪从两村中潺潺流过。朱家大院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完成于民国初年。主建筑群由家训堂、松翠堂、绍子堂、伟训堂四堂组成,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500多间。朱家大院由朱膺锡和朱雁峰两兄弟及其子女所建,朱膺锡是清朝的奉政大夫,朱雁峰是通议大夫,所以朱家大院也叫“大夫第”。朱家大院由家训堂、松翠堂、绍子堂、伟训堂“四堂”组成,共有大小房屋500多间,青瓦白墙,画栋雕梁,蔚为壮观,有“湘中第一大院”之美称,具有很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和文化旅游价值,2004年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批准为省
体仁堂
体仁堂是红茶商人刘麟郊故居,位于双峰县域的西部,三塘铺镇枫树山村。西距三塘铺镇城区5公里,西邻架子塘村,北与山冲村相邻,东与石排上村毗邻,南与胜云村接壤,前有八湾河流过。在咸丰初年的纷飞战火中,他经商于汉口等各商埠,以外销红茶为主,短短数年便积累了巨额财富。刘氏致富后,以重金聘请名师教其二子刘校亭、刘良丞,两兄弟不负厚望,成为名重双峰的乡绅,于清光绪十六年(1891年)开始在家修建这座气派的豪宅-体仁堂。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大宅院,横跨棉花、洋楼、年丰三个村民小组,前后分四次历经二十余年才建成。第一批修建了正厅和正屋,第二批修建了左右两侧厢房,第三批修建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水岭森林公园
洪水岭是“围城”涟源城郊一座美丽的森林公园。山虽不太高峻,但连绵起伏,纵横十里,堪称“十里林海”。她山清水秀,苍松翠柏,鸟语花香,景色宜人,可谓“天然氧吧”。很多年来,我每逢周六或周日总要爬趟洪水岭,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又享受休闲快乐,可谓一举二得,其乐融融。洪水岭上的石板路弯延于山腰和山顶,贯穿整片原始次森林,宽约70至80厘米,长约3000余米。它始修于宋代,至今已有上1000年的历史。石板表面非常光亮、溜滑,可见其年代久远,行人很多。走石板路穿越森林,再原路返家约需两个半小时,这是最佳运动量。每当走石板路进入林区,清新空气便扑面而来,顿觉浑
飞水涯
位于涟源龙山森林公园东麓。景区有瀑布、仙人石、仙人桥、将军石、神龟望月、一线天、双猿守门等自然景观及参与性项目飞水漂流。自然景观以“石将军”据守的“湘中第一瀑布”最为壮观,瀑布高40余米,宽20余米,遥望飞流下山涧,疑是银海落九天。总投资约2.6亿元的飞水洞瀑布景区正在开发建设之中。飞水漂流利用飞水涯瀑布,开发出一条长4公里、总落差达100余米的漂流线路。乘船飞流而下,时而惊险,时而平缓。但见两岸群峰巍峨,森林葱翠,竹海婆莎,风光无限,惬意万分。被专家和旅游界人士评价为“湖南最惊险、最刺激的漂流”。在此除了登山观景,还可品尝野味、梯级游泳,景区内
三甲古村落群
三甲古村落群位于涟源市蓝田城区西南约四公里处,与新邵县、冷水江市毗邻,湘黔铁路、国道207线、娄涟高等级公路和娄星高速贯穿全境。2009年2月三甲古村落群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其中世业堂和红旗居民点于2011年初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甲古村成名于宋高宗绍兴年间,相传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境内遗存有百余座明清时期的青砖青瓦庭院,最早的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保存比较完整的有“世业堂”、“于时处”、“一德庄”和“梁氏宗祠”等50多处,另有五岳寨的抗日战壕和大跃进时期的红旗居民点两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曾是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
蓝溪桥
田多桥,面积仅8.5平方公里的县城,古今桥梁有26座,故有“桥城”的美称,古桥中又以“蓝溪桥”为冠。蓝田桥原名柳家桥,始建于北宋,屡遭洪水破坏,清道光五年(1825),由谭义光首倡改址重建,道光十年完工,更名蓝溪桥,桥长33.34米,宽7.8米,高10米许,由巨石劵三拱,桥面两边有封闭式桥栏,栏外侧雕有桥名和蜈蚣,桥南是光明街,登24级台阶上桥,北端抵中山街。随着经济建设的腾飞,蓝田城镇建设发展飞快,蓝溪桥已不是交通要道,其桥面成了商品交易场所。(刘若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