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张掖市旅游
张掖市景点介绍
二坝湖
张掖市二坝湖旅游风景区位于甘州区碱滩镇二坝村境内,又名二坝水库,山丹河中游。是在始建于1958年的二坝水库基础上建设而成,水库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0.3—0.6公里,水深0.5—6米,总面积2700亩(包括水库、鱼塘、芦苇湿地),其中水域控制面积1400亩,设计库容400万m3,正常蓄水296万m3,是融防洪、水产养殖、补充地下水为一体的综合型水库,2006年8月被国家水利部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景区北距兰新铁路0.5公里,南距连霍高速公路1公里,国道312线和旅游专线相互交错贯通,距张掖市区15公里,交通便捷。景区内亭台楼阁,曲径长廊,芦苇湿
平山湖大峡谷
张掖平山湖大峡谷距离张掖市区约25公里,是迄今为止中国离城市最近的集自然奇观、峡谷探险、地质科考、民族风情、自驾越野等于一体的复合性旅游景区,是张掖地貌景观大观园中最美的景观之一!被《中国地理杂志》及中外知名地质专家和游客誉为“比肩张家界”、“媲美克罗拉多大峡谷”、丝绸之路新发现!亿万年风雨沧桑,大自然神奇造化。这里峡谷幽深、峰林奇特,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的创造力将五彩斑斓的山体镌刻成一幅幅无与伦比、摄人心魄的山水画卷。张掖平山湖大峡谷海拔高度1500至2550米。其地质构造属于红层地貌,所谓“红层”是指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一般称
山丹南湖生态植物园
山丹南湖生态植物园景区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南湖公园又名南湖生态植物园,位于县城南,是山丹实验推广花卉树种新品种的林业示范园,同时又是集历史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游览之地。由喇嘛缸泉改扩建而成,1982年始建,至今已形成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观赏景点近20处,游乐项目10多项,融观光旅游、休闲娱乐、餐饮聚会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型公园。园内有发塔寺、常青苑、常青苑、转轮亭、昭文堂等建筑。发塔寺,相传发塔原为阿育王所造八万四千塔之一(中国有19塔)。经千年风雨,荡然无存,明代在发现的塔基上复建发塔,后毁于地震、人为,2004年又多方筹资在公园南侧重建。发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张掖市甘州区城郊北部,与市区紧密相连。湿地面积6.2万亩,主体位于城区北郊地下水溢出地带,与城区毗邻,是国内离城市最近的湿地公园。规划区内多样化的湿地类型,是张掖绿洲这一内陆干旱区脆弱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水源涵养和水资源调蓄、净化水质、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防止沙漠化和改善区域外气候等重要的生态功能,作为区域关键生态支撑体系,对于维护张掖绿洲及黑河中下游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门票免费公园免费开放,园内娱乐项目单独收费。开放时间公园全天开放;园内旅游观光车及娱乐项目运营时间为旺季(4月1日-10月31日)8:30-17:30,淡
大野口水利风景区
甘州区大野口水库水利风景区距张掖市区50公里,交通、通讯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水库流域面积80km2,其中库区水域面积30公顷。风景区植被丰富,草场茂密,是黑河和大野口河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风景区内有深峡幽谷、苍翠欲滴的自然景观,有绿草如茵、牧歌飘扬的全国独有的裕固族草原风情,有以香喷喷的手抓肉、酥油茶为特色的民族饮食文化。
草沟井城址
时代:汉至明草沟井城址位于中国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南沟村西10千米处,南距甘新公路18千米。城址由南、北两城组成,两城均坐北向南,相距2.5千米。南城保存较好,平面近方形,东西长130米,南北宽120米,面积15600平方米。南垣正中设门,筑有方形瓮城,城四角筑圆形角墩,北垣正中有马面,南垣有马道,城垣底宽7米,顶宽3米,高10米,夯土版筑,夯层厚0.18米。城西50米处有围墙一道,围墙外分布有1米见方的窑坑。城内外地表遗存有残砖、瓦、黑白釉瓷片、青花瓷片、灰陶片及明代钱币。北城平面呈方形,东西长165米,南北宽158米,面积265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灰山遗址
时代:夏、商东灰山遗址位于民乐县六坝镇东北约2.5千米处,遗址是由灰土与沙土堆积而成的一座呈东南~西北走向沙土丘,高出地表约5~6米,面积24万平方米。属四坝文化。1958年发现。1987年,吉林大学考古系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进行了发掘,出土文物1003件,其中有彩陶、青铜器、骨器、石器、木器等。在遗址的文化堆积中发现小麦、大麦、高粱、粟、稷、等作物的炭化籽粒。沙丘东北部为墓葬区,墓葬分布密集,多作西北—东南向排列,与沙丘走向一致。共清理墓葬249座,均为竖穴土坑墓,部分有龛,极个别有腰坑。仅两座墓发现有木质葬具,盛行尸骨不全的乱骨葬,合葬墓占有一定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卦营城址
八卦营城址位于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永固乡八卦营村西北,以汉初名将霍去病在此布八卦阵击退匈奴得名.城址占地广达42万平方米。城垣残高4米,夯土建筑。东、南各开一门,内有宫城、内城、紫营台。内、外两重护城河,各宽8米、10米。遗址有大量汉砖瓦残片、灰陶片。城址东北有2000平方米的5米高台,俗称为“点将台”。2006年5月,八卦营城址作为汉至晋时期的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2年2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完成了对民乐县八卦营境内近百座汉墓的抢救性发掘,出土陶器、青铜器、木器等重要文物300多件,对研究当时的丧葬制度、民俗习惯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掖鼓楼
张掖鼓楼,又名镇远楼、靖远楼,位于甘肃省张掖市城中心。据《重修甘州吊桥及靖远楼》碑刻记载,鼓楼始建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清顺治五年(1648年)焚毁于兵燹,康熙七年(1668年)甘肃提督张勇重建,乾隆、光绪年间两次修缮。鼓楼平面呈方形,全用青砖包砌,基部衬砌石条,台顶砌有一米高的女墙,下部四面中轴线开券形门洞。门洞平面呈十字型,与四条大街相通,可供通行;门洞顶部砌五层砖券,上面嵌刻砖匾额,东为“旭升”、西为“宾晟”、南为“迎薰”、北为“镇远”。楼阁上下两层,重檐四面悬挂匾额,东“金城春雨”、西“玉关晓月”、南“祁连望雪”、北“居延古牧”。康熙七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掖丹霞地貌
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造型奇特,色彩斑谰,气势磅礴。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市,古为河西四郡之一张掖郡,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张掖丹霞地貌在方圆一百平方山地丘陵地带,有造型奇特,色彩斑谰,气势磅礴的丹霞地貌。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把祁连山雕琢得奇峰突起,峻岭横生,五彩斑斓,当地
仙估庙
仙估庙坐落在临泽县板桥镇东柳村一隅的大漠绿洲中,始建于公元前约一世纪,修茸重建于二十世纪末。其规模、布局、建筑风格、雕塑彩绘、供奉神位,融道、佛、儒“三教合一”的基调,充分展示了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民族心态和河西走廊东西文化相交融的色。仙估庙由一门(山门)三院一偏殿组成。前院主建筑为“天王殿”。中院大雄宝殿为全庙主殿,建筑结构为五转七殿式。后门正中,为倒坐观音殿,大雄宝殿后面是全庙最为高大建筑物,名为“鸠摩罗什舍利牙塔”。塔内藏有该法师牙舍利子一颗,为今日仙估庙镇庙之宝,该塔建有四层,高36米。庙内气势恢宏,一派仙境,吸引了众多游客游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泽红西路军烈士陵园
西路军烈士陵园坐落在临泽县东郊大少河南岸,总占地面积600亩。园内绿数成荫,花香弥漫,主要建筑物有纪念碑,烈士陵墓、将军亭、博物馆、双拥馆、烈士纪念馆等。园名由-题写。其中最主要的建筑烈士纪念碑,正面是-元帅书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烈士永垂不朽”的题字,碑背面的碑文是:“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部及所属五军、九军、三十军万余人进入临泽县境内遭-马步芳部队围截,在蓼泉、倪家营、西柳沟、梨园口等地浴血奋战七十余天,数千烈士壮烈牺牲。为缅怀英烈、慰籍忠魂,激励在世、启迪后代,特树此碑。”烈士纪念馆内陈烈西路军在临泽的战斗史迹简介及烈士的遗物--枪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东大山
东大山名胜风景区位于甘州城区东北32公里处。这里山峦起伏、氛雄伟、山秀峰奇、沟壑纵横、岩峻石怪,松柏苍翠、花草飘香,飞禽走兽繁多,一路山谷幽幽,杂树丛生,游人来此如入仙境,心旷神怡,留峦忘返。山门前有一巨大石矗立,独守山门,称为女娲石,传说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一块,掷抛于此,若仔细观赏,女娲手印依稀可见。陡峭的奇峰异石还造就了“棋盘绿荫、神仙赐福、接驾神泉”等自然景观。棋盘山中间有一条界线分明的“楚河”,两边各一营盘,棋局对奕,传说是道家祖师袁天罡和张天师云游至此对奕,布下棋局的真实反映。棋盘山后有泉水涓涓,盘山而下,远望九曲长河,近则龙飞凤舞,充满活力,
张掖西来寺
西来寺座落在张掖城内西南隅,今西来寺巷。据《甘州府志》载:此寺建于明朝,它前身为慈云精舍,是普觉静修国师阿扎木苏(西土人)所创。国师念甘郡自育无番藏经,奏请当朝康熙皇帝准颁红字藏经108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他将自己的住房慈云精舍改为寺。建楼五楹,以作藏经之所。清雍正年间定边大将军平郡王福彭,公务之暇,临幸此寺,赐金赐额,令-刘劳藏重修,命名为西来寺。上有弥勒佛像并贮藏经,下有宝贝佛像并存国师真容。南陪殿有护国仁王佛像一堂,北陪殿有护国尊天0一堂,大殿有如来佛像,过殿出门有韦驮、天王像。神态各异,雍容大观。观音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殿内顶部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掖山西会馆
山西会馆位于张掖市小南街,是清雍正八年(1730年)山西客民赵世贵、赵继禹、张朝枢等建。张掖是古丝绸路上商贸云集的重镇,从山西、陕西等地来的客商,在张掖开办了几十家大商号,他们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已经营的实力范围,于是结帮会、设会馆,将始建于雍正二年的关帝庙改建为山西会馆,修建费用都由客商募捐。会馆将宫廷建筑与民间建筑融为一体,形成起伏开阖,疏密相间,错落有致的院落群体。沿一条轴线依次排列着,如山门,戏台(上下两层,上为台,下为通道),看台(上为台,下为廊),牌楼,钟鼓楼,大殿,后楼等。造型奇特,威严凝重。殿宇楼阁,庭院花木,使整个建筑绚丽多彩。精美的木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州古塔
《甘州府志》载:“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遍地古刹”,这是张掖的特有风貌;那一座座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塔,干姿百态,煞是壮观。张掖是丝绸之路的重镇。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兴盛起来。佛寺林立,佛徒众多,晨钟暮鼓,香烟燎绕,颇引一些虔诚僧众来此观光求法;其中西土僧人来者不少,随之建塔这种形式也就流传开了。佛教传播得越来越广,塔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在张掖见到的塔是中国塔和印度塔的融合体。塔的构造可分实心塔和楼阁式塔两种。实心塔又分为阿育王塔,密檐塔,-塔,金刚宝塔;楼阁式塔分为密檐楼阁式,砖石楼阁式,砖木混合式。建筑材料主要有木、砖、石、琉璃和铁五种。塔的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艾黎与何克陵园
艾黎与何克陵园位于山丹县城南门外,仿西式建筑。陵园南北宽43米、东西长64米。主要为照壁、综合碑、墓、纪念碑等。正前面为大理石帖面的照壁,面外嵌有楚图南书写的艾黎与何克陵园园名,里面镶嵌了-题写的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13个镏金字。路易.艾黎和乔治。何克墓坐落在平台中轴线上。墓后矗立着象征友谊的纪念碑,正立面呈桃形,下部圆龛内树有甘肃省人民政府敬献、上镶国际主义精神永放光芒字样的石碑。乔治.何克1945年7月在该校任职期间不幸以身殉职,葬于山丹河北岸的培校校办工厂院内,始为何克墓。1979年、1985年,曾根据有关精神两度扩建修缮,成为现在规模。1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山丹长城文物陈列馆
山丹长城文物陈列馆座落在丝路重镇--山丹县城东南十八公里处的312国道和汉明长城交汇处的明长城脚下。始建于1993年,1998年又进行了旧馆改造。改造后的长城文物陈列馆为仿古四合院古建筑,占地面积四千六百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馆内展出山丹境内汉明长城、关隘要塞的图片和有关资料200余件,内容涵盖山丹长城历史、交通、人文环境及长城沿线的经济文化变化与发展等。其中极为罕见的明代官宦女性木乃伊,记载详细、保存完整,虽历经四百多年,仍不失其特征。另有山丹境内出土的铜器、石器、玉器等珍贵文物及工艺美术品。展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观赏价值。长城陈列馆同时还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峡口古城
古硖口历代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也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从汉代开始,在此屯兵设防,明清两代扩大防守,属山丹卫管辖范围,军事地位相当显要。且古硖口肩负军粮供给、军信传递、通邮通商的职能,军需和商贸往来十分繁华。现存的古烽火台有10余处,古营盘练兵场遗址方能清晰可辩。硖口古城堡位于石硖口西2公里处,城堡始建于明代,为砖石土混合建筑结构,十分坚固,城内西城门洞和过街楼至今还保存完好。汉明长城穿城而过,在这一带保存完整,因此开发硖口古城对于挖掘硖口文化和历史,考就丝绸古道军事和商贸历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古硖口人文自然较为丰富。有明朝嘉庆年间刑部给事(郞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明长城
山丹县新河驿长城旅游景区位于山丹县城东20公里的312国道2646里程碑处。是以古长城景观和黄土高坡自然风景为依托的旅游区。作为景区依托的山丹古长城段,主要由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汉长城和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明长城组成。汉长城,汉代称为“塞”。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前筑成黄河以西至酒泉的边塞工程。从永昌、山丹边界始,经绣花庙穿峡口谷北上金山子,向西北经截腰、新河、卅里堡、十里堡,从山丹城以北2公里处经过,由城北、拾号、北湾、静安、小寨北缘过,至西屯北折抵山口过烟洞沟入甘州区境。凡经过平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