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渭南市旅游
渭南市景点介绍
北寺宋塔
北寺宋塔北寺宋塔位于城内北街崇寿寺旧址内(今县博物馆之后),系密檐式方形砖塔,四面十三级、高约47米,每底边长11米。塔身为单壁中空,底层特高,南面辟券门;二层以上,四面辟券门,真假相间。券门两边砌卧式棂窗(九层以上无窗);塔壁面隐出倚柱、阑额、大斗(七层以上无斗);出檐用叠涩砖(三层以上迭涩层数递减),下作菱角牙子。塔身第二层北面正中嵌有一石碑,上刻“诸佛舍利宝塔”六字;第四层南面正中嵌立佛像一尊;塔底正面,建小庙一座,内有石刻佛像一尊,碑石二方,记述捐资修塔事。该塔始建于北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造型雄伟挺拔,简洁秀丽,塔身每层檐角处,原均有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慧彻寺南塔
慧彻寺南塔俗称“南寺唐塔”,建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是我省唐塔中建造最早的一座。塔址在城内西南角慧彻寺(今蒲城中学)。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共十一层,高36米,基层9平方米。造型秀丽玲珑,别具一格。塔第一级南面开一券门,入门迎面有唐代石佛像一尊。塔身第二级北面,中嵌石碑一通,上刻“诸佛舍利宝塔”六字。从第二级起,每级塔身四面,均仿照佛寺建筑,隐现出三间方柱,斗木共为一斗三升,上承横梁,叠涩出檐,间以一至二层菱角牙子,分别用条砖和方砖砌成。第一、二、三级叠涩出檐多至十五层,以上各级逐渐减少。自第二级到第六级,每级均有对开券门二个,在方向上各级互相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蒲城尧山
尧山蒲城县北约25公里有一座风景秀丽的尧山。相传尧王创世界的时候,天下发了大水,只有此山浮在水面,尧视察民情时,就停在上面,故称浮山。还传说,帝尧体察民情,忽遇大雨,曾在此山避雨,故名尧山。蒲城县北约25公里有一座风景秀丽的尧山。山上有庙宇90多间,一圣母正殿为主,周围有马王庙、牛王庙、文昌庙、药王庙、白马将军庙、松子娘娘庙、关帝庙、九天三圣庙等。据说唐宋时就开始每年在清明节举办盛大的尧山庙会祭祀。明天起三年(公元1623年)县令王佑奏请将尧山庙胜迹载入祀典。从此,尧山庙香火更盛,祭祀隆重,同时,还有了十一社的祭祀迎神、送神活动。相传尧王创世界的时候,天
326天文台
326天文台陕西天文台(以下简称“陕台”)筹建于1966年3月,筹建工作由中科院西北分院和上海天文台负责,称“326工程”,地点在陕西蒲城。1970年12月中科院命名“326工程”为陕西天文台。翌年7月,决定在陕西天文台增设长波授时台,1972年5月中科院把正在筹建的该台称“3262工程”。1973年6月将长波授时台与陕台合并,仍命名为陕西天文台。同年12月,陕台选址工作完成。1980年11月陕台时间频率基准及天文观测、科研工作区搬到西安市临潼县书院东路,短、长波发射电台及附属部分设在蒲城县,称陕台二部。大家在这个距离蒲城县城1公里的地方,可以看见高耸入
王鼎纪念馆
王鼎纪念馆蒲城县王鼎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蒲城县城关镇达仁巷54号,1997年6月26日对外开放,隶属于蒲城县文物局。馆址是王鼎的出生地,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典型的关中民居建筑。原为三厅三厢一后楼的四进式建筑,捐赠的仅存一厅一厢三个院落。1997年被蒲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立有王鼎的半身立姿仿铜像,环境幽雅,绿化面积达30%,先后征集收购匾额、碑石、墓志铭等,并择其形制完备,价值较高的布置展出。共有陈列室两个:一是王鼎生平展室,位于中厅东侧,主要以图片、照片、文字的形式介绍王鼎从学、中举、入仕、治理黄河,为支持保护林则徐而进行的庭诤、苦谏
蒲城考院
蒲城考院博物馆以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城考院为馆址,蒲城考院位于陕西省蒲城县城关镇东槐院巷27号,面积为6600余平方米。考院,始建于光绪十七年(公元一八九一年),由当时在任县令张荣升和邑绅商建,以解决小考都要搭考棚进行不便之宜;平时则作为省巡视来时歇息的“行辕”,用现在的话来讲,过去的考院也就是蒲城县招待所。因此,工程质量要求很高,均由当时的能工巧匠来承建。考院座北朝南,结构严谨,布局合理,从现在的大门往后,基本保持了当年的风貌。院内木刻、石刻、砖雕精湛,丰富多样,就大门外“八”形砖墙刻有“凤凰展翅”、“金鸡报晓”、“猿猴攀枝”、“老鼠拉葡萄”等富有
龙首坝
龙首坝龙首坝是一座石拱滚水坝,它横跨于澄城县交道镇樊家川行政村管辖的状头村村西,处于与蒲城县西头乡交界的洛河下游。因建于汉武帝时创建的龙首渠的渠首段而得名。该坝是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建成的,它位于澄城县交道镇西南8.5公里处,距离县城17公里。坝为石拱滚水坝,坝轴为弧形,坝面为渥奇式。坝高16.2米,顶长187.67米,顶宽5米,坝基最大宽22.5米。坝体用工157669个,用石料20525立方米,用沙7290立方米,用水泥12092桶,支付银元217881元。该坝由著名爱国将领杨虎成倡导,近代水利科学家李仪祉主持规划,总工程师孙绍宗率队堪
良周秦汉宫遗址
良周遗址良周遗址位于陕西省澄城县刘家洼乡良周村北,为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的遗址。遗址中心区为一壕沟环绕成长方形,此范围内遗迹密集,出土遗物较多。其东部偏北有一座建筑基址,平面呈长方形,面积较大。遗址范围内发现有多处柱础石,另见有云纹瓦当、砖及大量瓦砾。在筒瓦、板瓦上有“犬亭”、“大匠”等陶文戳记,在璧纹空心砖、滴水砖和铺地砖上有“宫”、“与天无极”等字。良周遗址作为秦汉时期关中地区内涵丰富、保存较好的大型宫殿的代表性遗址,对研究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行宫布局、宫殿结构及其用途有较高历史和学术价值。良周秦汉宫景区位于澄城县王庄镇良周村,距县
澄城金代大铁钟
金代大铁钟金代大铁钟原是本县王带庄社善济院之钟,抗日战争时迁至县城,用于防空报警,后来又作为时钟使用。该钟上锐下侈,上面是蒲牢纽,下面是八角弧形口,通高235厘米,口径153厘米,口沿壁厚12厘米,周长459厘米,重约4吨。钟身系灌铸而成,可分为七段四十五模:钮下最上一段,合铸一模,与钮连接,中留一孔;第二段,有四模,铸有四孔;第三段,又八模,每模阳铸四字铭文。即“皇帝万岁,臣佐千秋,国泰民安,0常转,王子岁,明昌三年。三月甲辰,体日工毕。”前面四句十六个字是吉祥语,后面十六个字,是该钟铸造的年月日,“明昌”是金章宗执政的第一个年号,明昌三年是公元119
澄城县博物馆
澄城县博物馆澄城县博物馆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古徽街,是一座展示澄城历史文化的现代化综合博物馆。其丰富的历史文物藏品不仅展示了澄城澄城历史文化的底蕴,同时展示了中华古代文明的发展。馆区总面积64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2500平方米,拴马桩石雕展区2300平方米。展厅内共设古代文明、尧头陶瓷、雕刻艺术、民俗工艺、当代发展等五个展厅。馆-史文物共1300余件,其中尧头陶瓷500多件,拴马桩石雕730樽,工艺美术和农家生产生活用具500余件,文物和藏品总数近3000件,是一座融人文历史、民俗风情于一体的综合博物馆。它的建成与开放,不仅有利于澄城文化遗产的传承
拴马柱
拴马柱马石桩,是用整块的上等青石凿制而成,呈方柱状,一般通高2—3米,厚0.2—0.3米。据1983年和1984年考查,全县共有拴马石桩1276个,为全国罕见.拴马石桩通体区分为桩顶、桩颈、桩身和桩根四部分。桩顶的石雕造像是最引人注目和雕工最重的部分,造型式样有人狮拴马石桩、蹲狮拴马石桩、狮猴拴马石柱、人鸟狮拴马石桩等十多种类型。狮猴前肢和人臂腕间镂凿有通孔,是专为穿系马缰而为。桩颈为顶、耳之间的连结部分,多处理为双层,上层做圆鼓形、台形、带四柱的阁形或花瓣形,以承托主体造像。下层多在方柱体桩坯上划出横方型平面,上有鹿、羊,马、花、鸟、云、水等竖条状浮雕
壶提山
壶提山壶提山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壶梯山与黄龙山斜坡相接,似断非断,似连非连,拔地而起,突兀孤立,山高96米,山顶海拔1200米,因形似水壶,状如阶梯而得名。壶梯山是县北沿山一带的制高点。是连接陕北与关中的交通要道。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1948年8月,我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元帅、-将军指挥在此发动了著名的壶梯山战役(也称澄合战役),一举歼灭了进犯延安的胡宗南三十六师主力。壶梯山战役是我军进攻关中的第一个战役,这次战役狠狠地打击了胡宗南匪军的嚣张气焰,解放了澄合两县,为我军解放西安,解放大西北创造了有利条件,-曾致电向西北野战军司令部表示
车盖泉风景区
车盖泉风景区车盖千泉风景区位于澄城县罗家洼乡,距县城5公里,初步规划面积约三千亩。风景区属黄土高原腹地罕见的自然湿地,泉眼遍布,水草丰富,数千亩芦苇荡密布沟壑,原始自然生态保持完好。关中文化及民俗习惯,是这里鲜明的人文特征,更有车盖遗址、遮路遗址,注明了这里曾是先民繁衍活动的历史见证。项目主要有:风景区千泉自然景区、千泉休闲别墅区、生态农业观光农家乐小区、蛾蟒庙关中民俗展区、宋辽古战场展示区。
精进寺塔
精进寺塔精进寺塔,又名宝塔,座落在澄城县东大街文化馆院内,因建于精进寺内而得名。据《澄城县志》(韩志)记载:“精进寺在东门外迤南,唐肃宗时建浮图九级”。唐肃宗李亨从公元756年至761年共在位6年,此塔从始建至今已有1240多年的历史。通过史料考证证实我县精进寺佛塔创建于唐代,而在宋代和清代都进行过大的复修。精进寺塔是唐代创建的一座方形九级楼阁式空心砖塔,高33.26米,塔基呈方形,每面边长7米。塔身第一层较高,壁厚2.2米,每层四角各有风铃一个,底层的塔门向南,中间安有一副木门,这个门就是寺塔的正门,可以进去登塔,塔内第一层是木旋转式楼梯,其他几层均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澄城城隍庙神楼
唐代城隍庙乐楼城隍庙神楼又名乐楼,位于澄城县西大街西端原城隍庙前,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澄城县志》记载,邑城隍庙在西门外,肇建于唐贞元十三年,庙前有神楼两座,俗称钟鼓楼。元末战乱焚毁,明嘉靖年间知县徐效贤复修,后又被公元1556年的观众大地震震毁。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知县畅孟乐率民重修为三座楼,始为现貌。她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明代梁柱式木结构建筑群,三座古楼,座北向南,飞檐斗拱,琉璃重檐。主楼高大宏伟,东西二楼玲珑精巧,如翼凌空,十分壮观。三座古楼并排矗立,以中间主楼最为高大,通高20米,占地140平方米,底层面阔5间,进深5间,用32根柱子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鹤山
元鹤山元鹤山也称洞耳山,在白水县杜康镇境内,距县城20公里,距305省道3公里。山高330多米,地势高峻,形如仙鹤,因形得名元鹤山。山前峰峦叠翠,左右沟渠坡陡,山后河水绕行,清流湍激。元鹤山于明朝万历年间,依山建庙,供奉炎帝、陪礼诸神。松柏参天,庙宇相间,山色秀丽,气象万千。每年三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两次庙会。期间,人山人海,高跷社火,大戏杂耍,热闹非凡。惜原建筑毁于文革,但群众爱山护山热情不减,自发建庙,自办庙会,加之朱家河煤矿兴起,道路拓宽,交通方便,山色佳境更添幽雅。
富卓苹果人家
富卓苹果人家富卓村位于白水县城东北5公里处,省道渭清公路穿境而过.全村4个村民小组,284户,1400口人,耕地面积3600亩.是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白水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白水县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之一,苹果人家农家乐是该村农民增收、发展经济的一品。富卓苹果人家的特点是品农家小吃,住农家小院,听特色方言,尝人间仙果,观田园风光,感绿色自然,让游客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感受农家气息。全村284户中70户属苹果人家接待户,家家窗明几净,户户宾至如归,道道饭菜可口,拥有同时满足千余人就餐、住宿和娱乐的接待能力。多次举行旅游促销、游园赏花、苹果采摘、民俗文
雷公庙墓
雷公庙墓雷公即雷祥,白水县冯雷人,制瓷先祖。雷公庙、墓位与县城东北10公里冯雷村凤凰沟畔,墓冢圆锥形,高2.5米,周长24米。墓前建有雷公亭,亭下正中立一石碑-“亚父雷公之墓”。为使先圣功绩千古流芳,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二日当地举办庙会隆重纪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河遗址
下河遗址白水县下河遗址发现于1988年的全省文物普查,隶属于白水县雷村乡下河村。经初步调查和试掘,初步认定下河西遗址面积在150万平方米,确认75座属于五六千年前仰韶时代和龙山时代的房址,发现27个当时典型的丧葬仪式瓷棺葬。该遗址的整体文化面貌属客省庄文化,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新的因素。下河西遗址的发现对于即将全面进行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杜康庙
杜康庙杜康是酿酒的发明者,据《白水县志》和有关碑石记载,“杜康,字仲宁,汉代康家卫人。其卒葬之墓在白水故乡。为了纪念杜康,白水人民修建了杜康庙,庙在杜康河沟底,左为杜康墓,庙前之泉名为杜康泉,相传杜康用此泉造酒,泉水清澈,长流不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