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济宁市旅游
济宁市景点介绍
石柱厂湿地
石柱厂湿地位于石柱厂村西北部,占地面积约七千亩,其中水域面积三千余亩,采煤塌陷而形成。沿岸水陆交错,草地常青,芦苇成片。此外,湿地还有白鹭、野鸭等数十种动物和各类水生植物。河流南北缭绕、弯曲蔓延,河内水草丰腴、鸟语花香、荷花盛开、鱼儿涟涟,独具江南水乡风韵。
明鲁王朱檀墓
明鲁王朱檀墓位于邹城市城东北10公里九龙山南麓,墓室坐北朝南,按古代“四神方位”定穴,东、西分别与卧虎山、玉皇山邻近,南与朱雀山遥对。朱檀墓依山凿石开圹于地表以下26米。前为长80多米的斜坡墓道,墓道后紧接高8.2米、绿琉璃瓦覆顶、敷红色墙皮的金刚墙。金刚墙下部正中有墓门,前后2墓室均有双扉枢轴式石门,每扇重约2吨。墓室南北长20.6米,东西宽8.2米,高5.5米。墓室规模宏大,为山东省内最大的一座地下宫殿。朱檀棺椁位于后室正中,置砖雕棺床之上,棺椁系楠木所制,坚实厚重。朱檀身着龙袍,腰束玉带,头贯金簪,身铺19枚金币。墓内各类随葬品共2000多件,有冠
车路口汉墓
车路口汉墓位于古路口乡车路口村北约300米处,背依凤凰山(又称虎山)。残高6至7米。1990年5月,由济宁市文物局和邹县文物保管所联合发掘。墓室座东向西,为全石结构,由前室、中室、双后室和中室两侧的南、北两耳室组成,东西长6.2米,南北宽6.15米,高2.15米。前室前有狭长墓道,用转角叠涩法封顶,门楣、各室过梁和藻井上分别镌刻“双龙穿壁”、“铺首衔环”、“珍禽瑞兽”及“太阳流云”等图案。雕刻技法为弧面浅浮雕。墓室结构严谨,画面构图严密,雕刻技法娴熟。该墓曾被盗掘,此次发掘出土的文物有“半两”、“货泉”和“五铢”古币、残釉陶器等。从墓室结构和“剪轮五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李村汉画像石墓
高李村汉画像石墓位于郭里乡高李村南约700米处,1990年11月25日发现,并进行抢救性发掘。该墓南北向,由前后石室组成,南北长513米,东西宽3.2米。墓室四壁为汉画像石刻共11块。内容有“秦王泗水捞鼎”、“羲和托日”、“胡汉战争”、“乐舞、杂技”等。墓室曾被盗掘,仅发现残陶片和汉“五铢”币l枚。经考证属东汉中期墓葬,全部汉画像石刻已运至孟庙内保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乌林答将军墓
金乌林答将军墓位于邹城市郭里镇羊山村西,羊山之阳,当地俗称:“乌家林”。墓冢残高6至7米,直径40米,从断崖处可观察到夯土层,质较硬,每层厚25至30厘米。墓前曾置有石华表2个、石羊2只、石兽2只、石人2个,其中石华表、石羊于1967年被毁坏,石兽、石人于1980年被运至孟庙内保存。1973年,文物调查时曾发现墓碑,后下落不明。1988年,邹县文物普查队对该墓进行详细调查,发现在墓室中部4米深处有大砖砌垒的墓道,规模较宏大,在村民家中征集到花纹大方砖一块,运至邹县文物保管所收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宫适墓
南宫适墓位于邹城市中心店镇前南宫村东南约200米处。南宫适,字子容,亦称南宫,春秋末年鲁国人,既是孔子的学生,又是孔子侄婿。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为“郯伯’;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加封为“龚丘侯”。墓地上原有享殿、围墙及明、清古树数10株,于“文革”中被拆除和损坏,墓冢也被铲平。仅存清代残墓碑l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基山古墓群
四基山古墓群位于邹城市城东北12公里,大束、中心店镇交界的四基山、云山上。墓群除了四基山西麓的孟子林墓冢群外,还有四基山、云山之阳依山开凿的崖墓,以及相传的“三家冢”。四基山、云山之阳共有崖墓5座,其中四基山2座,左边l座至今封土完好,右面一座墓道暴露,南北长25米,东西宽5米,壁高8米。墓道壁留有清晰的石凿痕,封土系黄色夯土,质坚硬。云山崖墓3座东西并列,墓道均暴露,3墓结构形制基本相同,南北长27米,东西宽4.8米,壁高2.5米,填土较完整。四基山、云山崖墓开凿方法与曲阜九龙山、亭山汉代崖墓相近,形制基本同。据考是西汉鲁王的陵墓。四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章墓
万章墓位于邹城市城西南5公里的万村正东。墓地呈长方形,总面积3200平方米,有古柏46株。前为小神道,中有享殿3楹,单檐硬山式建筑,前有廓,后有门,殿内曾设放万章牌位,后损坏。后即万章墓冢,高2.2米,径6米。清光绪十八年《邹县续志》载:明成化时邹县县令张泰在万村东访到万章墓。万章林墓系明代成化年间修筑。1985年,该墓被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11月,邹县文物保管所对该墓陵园及享殿进行勘察测绘,并编制出维修方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虎山汉画像石墓群
卧虎山汉画像石墓群位于郭里乡上镇头村北卧虎山上。1980年,当地村民开山采石时发现,1988年,文物普查时登记,1990年,邹县文物保管所抢救性清理2座已暴露的墓葬。卧虎山东部的断崖上有暴露的多座石室墓,墓室多依山而建,凿石为圹,然后建筑石椁板,内置木棺。墓葬有单室、双室形式。画像刻于石椁的壁板上,画面内容有“车马之行”、“射猎”、“楼阙”、“山林”、“乐舞”等。均为阴线刻,人物衣着细部加饰麻点,布局疏松,线条朴拙。从发现的“五铢”币及汉画风格分析,为西汉晚期墓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晋刘宝墓
西晋刘宝墓位于郭里镇独山村西北1.5公里处。据《邹县志》载“伏羲帝后墓,俗称双王堌堆.在城西南五十里,有古墓二冢,周围大二亩,高二丈,世称伏羲帝后墓”。2墓呈西北、东南斜向分列,东南方墓冢稍大(列为l号墓),高12米,南北径35米,东西径40米,有夯层,较松软,每隔l米平铺石板1层,西北方墓冢较东北方之墓冢稍小(列为2号墓)。1974年2月至6月,邹县文物保管所对l号墓进行发掘清理。墓室座北向南,前有狭长斜坡状墓道,墓门为青石双扉枢轴式,墓室分为前室、左耳室、右耳室和后室,南北长8.75米,东西宽2.75米,高2.7米。弧券砖顶,方砖铺地,四周皆青砖砌垒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李裕庵墓
元李裕庵墓位于邹县火车站广场东侧。1975年3月,由邹县文物保管所发掘。该墓地面原有封土,残高O.5米。墓圹南北向,长3.7米,宽3.5米,木棺石椁,石椁外用石灰米汁拌合花岗岩石子、黄砂浇灌,厚O.4米,坚固异常。石椁盖上阴刻有“元裕庵李先生府君之墓,至正十年(1350年)二月五日葬”。由于木棺内具有绝氧、衡温、湿润及中药防腐条件,李裕庵尸体及随葬衣物保存完好。棺内右侧放置一具迁葬的女性骨架,当系李裕庵夫人遗骨。棺内有唐、宋铜币69枚,丝、棉、麻质地各种衣物55件,有鞋、帽、靴、袜、袍、衫、裙、裤等,其中有5件刺绣衣物,具有典型鲁绣特点,精品有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前遗址
城前遗址又称康王城遗址,系邹城市境内东周时期的重要遗址,位于城前村北。遗址东西宽300米,南北长500米,为一台形高地。地表有杰陶细柄豆、盆、鬲、罐等残片和大量汉代筒瓦板瓦、卷云纹瓦当及少量东周陶文。遗址东侧发现有夯土层及础石。1978年,该遗址被公布为邹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邹城斗鸡台遗址
邹城斗鸡台遗址位于峄山镇下山村南2公里处,南部紧靠峄山,为周代遗址。因传说此处是当年邾国王亲国戚斗鸡取乐之地,故称“斗鸡台”。195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并登记。遗址原面积较大,后因山水将遗址从中部冲开,形成东、西2个台子。据1980年测量,总面积1.6万平方米,今为原面积的三分之一。遗址表面暴露遗物较多,断崖上可见古文化厚度l至4米,并可划分明显层次。采集标本有陶鬲、豆、罐、盆的口沿及残石器等。陶器多夹砂灰陶、饰绳纹、较粗糙,多属西周至战国时器皿。1985年,斗鸡台遗址被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灰城子遗址
灰城子遗址位于匡庄乡灰城子村东约150米处,为高山周围8至10米的台地,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断崖壁上可见灰层堆积存1至2米,内含商代、西周灰色绳纹陶片,地表暴露陶片较多。据《邹县金石隘编》记载:清道光年间“县东北数十里有地名虺城,里民掘得鼎六、鬲二、彝二唯一鬲有模糊文字,仅‘永宝用’3字可辨”。1955年当地农民掘得铜器3件,送往山东省博物馆;1962年,掘得铜器10余件,被当地农民出售至今下落不明;1973年,村民又掘得盘、簋、匠等8件铜器,其中一簋腹内有铭文12字,经考释为“伊授作簋用事于考永宝用之”。从其形制、纹饰及铭文考证,当属西周晚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犁耙峪遗址
犁耙峪遗址位于古路口乡犁耙峪村北的凫山北端长山山顶上。196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次发现。遗址地势较平缓,土层较薄,仅有一层厚度约O.3米的古文化层,内含红陶片,扁凿式鼎足及鹿角、厚蚌壳等。经鉴定,属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晚期文化遗址,距今6000年左右,是鲁中南地区建于山顶上、海拔最高、山东省内罕见的古遗址。1978年,该遗址被公布为邹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关商代遗址
南关商代遗址位于城区南关居委会东约400米,大沙河北岸。1980年,对其进行小规模试掘,出土文物有完整的陶器鬲、盆罐、豆、瓴、戽、簋等。后在遗址东发现商代墓群,从出土的铜觯、觚、削弓形器、铜戈等文物,证明遗址年代属商代晚期。1987年9月,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在该遗址东部发掘,曾发现龙山文化早期遗迹和遗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漆女城遗址
俗称七女城。即春秋邾国漆邑,后属鲁国。《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载:“邾庶其以漆、闾邱来奔”。西汉刘向《列女传·卷三鲁漆室女》记鲁穆公时漆室女之事迹,后称该地为漆女城。《水经注》记其地为漆乡。清光绪十八年版《邹县志》记其他曾出土7个铜鼎,一个小鼎上刻有“永宅用”3字。据此考察漆女城在东周时期,应有大型贵族墓葬存在。遗址位于邹城市城西4公里处,是以山东龙山文化为主兼及周至汉代文化的遗址。遗址高出周围农田2至3米,为一台形高地,并由东北向西南部呈斜坡状,东西长120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2万平方米。土质多为黑灰色,古文化堆积厚度3米左右。地表散布东周鬲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顶子遗址
寺顶子遗址位于邹城市田黄镇栖驾峪村北约l公里处,1965年2月发现。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00米,面积2万平方米,为西周遗址兼有东周和汉代的遗存。遗址表面散布少量陶片,四周为断崖,暴露出的文化层厚度2米左右,土质灰褐色。文化内涵以西周为主。在遗址内古墓葬0土文物铜器有盘、簋、匠、鼎、鬲、穿带壶等25件;玉器有块,圭、小玉牌等;陶器有豆盘;石器有斧、凿等。铜器中有5件带铭文,其中“鲁宰驷父鬲”、“伯驷父盘”为西周铜器精品,据考为西周晚期鲁国贵族伯驷父为女儿陪奁之物。1985年,寺顶子遗址被公布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晚照寺遗址
晚照寺遗址位于岗山西侧,曾家沟村东约400米处。为高亢台地,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沟崖断面暴露有灰色灰土文化层,内含细泥磨光黑陶片。在地表采集的标本有浅盘灰陶豆、侈口黑陶盆、灰陶罐形鼎残片及红陶扁凿式鼎足、灰陶鸟首式鼎足、黑陶双鸡冠耳大口盆等,属龙山文化类型,距今4000年左右。1978年,晚照寺遗址被公布为邹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孟林享殿
据殿内明隆庆元年(1567年)孟子第59代孙嫡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彦璞所立、明鲁藩宗室朱观挺作记《重建亚圣林享殿记碑》碑文所载,宋代兖州知府孔道辅建造孟林享殿3楹,数百年后荡然无存;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青阳章翁又建孟林享殿5楹,左右厢房各3楹,二门3楹,奠置有案、出入有阶、启闭有户、周卫有垣、备极坚致,视前制益为广阔。后因失修,现仅存享殿,其它建筑仅存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