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抚州市旅游
抚州市景点介绍
罗山风景区
罗山风景区罗山,为江西省丰城、崇仁交界处的名山,是崇仁县的第二高峰。主峰老仙峰方圆88平方公里,海拔962米,位于三山乡流坊村西北5公里处。晋代,南昌郡罗闻通,朝廷几次重聘做官,他婉辞不赴任,寻道二百里,隐居池山修道,广收弟子传授道经。深得弟子们爱戴、尊崇。罗闻通病逝后,弟子们为纪念师长,取他的姓氏为山名,更名为罗山。因罗山高挺峻拔,山上常年云雾缭绕,有诗赞云此山:“花在雾中笑,村在云中立。”故罗山也称“雾山”,这里山青水秀,人文、古迹、寺殿与自然交相辉映。罗山主峰古建筑有“大罗山谌母殿”继建“观音殿”、“许真君殿”附有住房、膳房、签房。建筑古风浓厚、雄
乐史墓
乐史墓宋墓清(道光六年)修,座落于崇仁县三山乡张家官山村凤凰窠,墓高1.4米,直径7.7米。砖石墓室,墓葬背靠石山,左右杂草丛生,墓前200米处有小涧、稻田、乐氏后裔现仍年年有人扫墓。乐史,字子正,号月池,溢文庄,崇仁人,北宋著名地理学家、文学家,历任武城军掌书记,直史馆著作郎,知沂、黄、高三州,上柱国,兵部中外郎等职,死后被迫赠兵部侍郎,他学识渊博,著作等身,其中《太平环宇记》开创我国写地方志之先河,被收入进《四库全书》。乐史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裳墓
黄裳墓,位于许坊乡黄坊村委会黄坊村小组的锅形山。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平)人。北宋神宗五年(1082)状元。为官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卒赠少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代表作甚多,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称其为《九阴真经》的作者。黄裳原葬宜黄县,清道光十八年因宜黄迁县而改葬崇仁县黄坊锅形山。崇仁黄坊人均为其后裔。现在的墓葬为1995年重修。黄裳墓对于研究黄裳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竹世家总门坊
慈竹世家总门坊,即北宋著名地理学家、文化家乐史家族总门,位于崇仁县三山乡乐家村原村头,座北朝南,砖石结构。据考,乐史在四川陵州做官时曾写过五言《慈竹诗》,初刻于陵州。全诗五段四十韵,抒发父慈子孝之情,希望乐家子孙繁衍兴旺,世代科弟致仕。自此以后乐史及其后裔均以“慈竹”自喻。所以,乐史家族总门号称“慈竹世家”。此建筑对于研究乐史及其家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仁天主堂
崇仁天主堂,位于巴山镇胜利社区辖区,县人民医院内。教堂的正面面向县人民医院的宿舍及住院部,左侧是县人民医院的门诊部。1910年(宣统二年)建,教堂为西洋哥特式建筑,教堂外型以尖拱、尖顶为合成要素,用青砖精工细砌而成。整个教堂,风格典雅,巍然壮观,占地面积约726平方米。教堂内拱顶骨架筋从顶部向四周散射,犹如空顶覆盖着整个内部空间。此建筑对于研究崇仁天主教文化及其建筑具有意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谙源村古戏台
谙源村古戏台,位于许坊乡谙源村委会谙源村村口,清代建筑,占地约110平方米。戏台前有由石栏和石条围起来的戏园子约500平方米,石栏柱上有多处清代重修石刻字样。舞台后间有多处戏班演出时留下的墨迹。此建筑对于研究古戏台及梨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塅家车村节孝坊
塅家车节孝坊,位于河上镇塅家车村东边村口,始建于清代光绪四年,牌坊为一间二柱三楼式,保存非常完整,历经130余年未作维修。各楼戗角,额枋雀替及定坊斜撑均完好,非常罕见。牌坊雕刻细腻,形像逼真,质朴高雅,浑厚潇洒,内容有戏曲人物故事、花草、鸟兽,主要采用浮雕、透雕、圆雕等手法,雕刻技艺精湛,体现了清未当地的建筑风格和雕刻工艺水平。坊上字碑刻有“赐进士出身工部虞衡司郎中加三级臣谢阑生之妻陈氏节孝坊”及建坊人名号、年代、步骤,完整地展现了清代牌坊的制度格式。牌坊旁还有一口古井,井圈上刻有“松江村古井”,井水清澈见底。塅家车节孝坊是抚州市少有的精品佳作,具有较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忠烈第”民居
“忠烈第”民居位于崇仁县河上镇堂仁村委会其门村小组,民国时期建筑,直进一栋,堂后一天井,硬山顶穿斗式,马头山墙高6.6米,厅堂上方有0-。占地约280平方米。大门上方门罩缺失,石匾刻写有“忠烈第”三个大字。两边厢房木梁上均雕刻有花鸟等图案。据1990年版《崇仁县志》记载:戴用章(1862—1939),字文人,崇仁县唐剩村(今河上镇唐剩村)人,民国十五(1926年)年毕业于丰城县明德小学,民国二十年南昌第一中学肄业,日本侵略军侵犯我国东北三省时,他义愤填膺,投笔从戎,民国二十二年九月报考中央航空学校并于第六期毕业,毕业后任中国空军第六大队第五中队队长。“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一方面军指挥部旧址(明经第)
红一方面军指挥部旧址原为“明经第”民居,建于明代末期,位于距崇仁县城以南约30公里的相山镇尧岗村,该民居占地193.88平方米,共发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标语60余条,内容有“打倒压迫士兵的-官长”、“-士兵是工农出身不要来打工家红军”等。标语中很多落款是“红军/一/正(10)宣”和“红军/一/正(14)宣”,据此推定标语应是红军一方面军(或第一军团)第10军和红军一方面军(或第一军团)第14军部队所写。黄陂战役时,曾在“明经第”民居设立红一方军的临时指挥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一方面军宣传队旧址
红一方面军宣传队旧址:位于相山镇尧岗村,建筑座北朝南偏东4°,建筑建于清。建筑二层各处竹编夹泥墙粉刷层上共发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标语120余条,内容有“反对帝国主义世界大战与!社会主义苏联是全中国民众的好朋友。”、“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苏联保护共产阶级的祖国”、“-是军阀的军队,红军是工农的军队”等。标语中很多落款是“红军/一/正(10)宣”和“红军/一/正(14)宣”。红一方面军指挥部驻于东山时,宣传队经常着便衣到周边村镇宣传党和工农红军的精神纲领,唤醒劳苦大众参国暴-动-闹革命,分别成立了农会、妇救会、童子团、发展共产党员,发动群众组织赤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礼陂红五军指挥部驻地旧址
红五军指挥部驻地旧址位于礼陂镇岔路口村新屋下村小组,建筑座北朝南偏东4°,建于清代。该民居的屋外墙的泥壁上写着许多红军标语,标语“第四次反围剿”,“苏维埃设立农村学校,农民不要钱有书读”和“当品抵押品无代价退还贫苦工农”等内容。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董振堂带领红五军攻打宜黄县城时曾在此驻扎,并作为临时指挥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五军宿营地旧址
红五军宿营地旧址位于许坊乡石背村委会路边村小组。该旧址内发现红军标语30余条。标语在旧民居里是写在西边前房的三网泥壁上,白底黑字,每网泥壁高约1.2米,宽约0.6米;标语在旧厨房上是写在厨房窗户外的石灰沿上,白底黑字,高约0.8米,宽约0.2米;标语在旧库房内多数是写在库房里泥壁上,有少数写在板壁上,有黑墨字迹的,也有红墨水字迹的,泥壁高约1.2米,宽约0.4米。标语内容有“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粉碎敌人大举进攻!”“打倒蒋介石!打倒帝国主义!”“消灭帝国主义国民党四次围剿与大举进攻!消灭敌人据点!”“青年工人六小时工作制!消灭蒋系主力部队!夺取中心城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少共国际师遗址
少共国际师遗址位于桃源乡袁坊村委会铁溪村小组,为一处清末民初的建筑,旧民居建筑占地约156.980平方米。外墙上用石灰写着“少年工农红军少年先锋队”,标语字迹高约0.62米,长约6.09米。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建军历史上,曾经建立过一支唯一的“少共国际师”,这支部队成立于1933年8月,按照共产国际“少共国际师”的模式组建,全师平均年龄18岁,最小的年仅14岁,是红军的一支主力部队,人数最多时达一万余人,累建奇功,虽仅存一年零164天,但其指战员一直是我军骨干,有23人成为开国将军,其中1955年授衔上将、著名歌曲《长征组歌》的词作者肖华就是这支部队的第二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红一方面军指挥部遗址
陈坊东山村红一方面军作战指挥部旧址,1933年黄陂.登仙桥大捷后,3月初朱德总司令带领部队从乐安来到东山,并设立作战指挥部。同年六月,中共崇仁县委由谷岗迁入东山,并在东山建立了崇仁县苏维埃政府。东山村红军作战指挥部——东山村“山水清晖”民居,位于相山镇陈坊村委会东山村小组右侧一座山旁边,背靠青山,穿斗式砖木结构,屋后山中有两处作战掩体。该建筑是1933年“东山岭战役”的重要物证和历史遗存,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据有关资料记载,1933年春,为了粉碎蒋介石发动的第四次“围剿”,朱德等红军将领率中央红军一、三、五军团在东山这幢“山水清晖”的民居内设立了指挥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相山道观遗址
相山道观遗址位于江西省崇仁县相山顶峰,始建于南宋,祀祭的是梅福、栾巴、邓紫阳和叶法善四位现实生活中的凡人,梅、栾为官关心百姓疾苦,邓、叶通晓阴阳地理,率领百姓修渠筑堰,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与一般道观祭祀虚无缥缈的仙人有很大的区别。相山道观新殿遗址占地面积近5538平方米。相山道观全部由石头砌成,分4个层级,每一层级都是四方形。山门上刻有4个斗大的合体字,拆开来念应为“相山天共,巴陵道岸”。进入山门,有多处石刻,右边一块3平方米左右的巨石上密密麻麻刻着近20列文字。新殿主建筑为万福宫,有四座大殿,四幢厢房,总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新殿东北角有一块巨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理学名家”总门坊
“理学名家”总门坊位于河上镇汗上村委会周坊村小组,为明代理学家、教育家——吴与弼后裔所建,该建筑建于清代。吴与弼字子傅,号康斋,莲塘小陂人(河上东来),生于公元1391年,死于公元1469年,享年79岁。在历史上,吴与弼的理学成就和治学影响非常大,不仅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崇仁学派”,而且其学生陈白沙在“静观涵养”思想的指引下,开创了“白沙之学”、胡居仁在“笃志力行”思想的指引下,开创了“余干之学”。受到了学生深深的敬服。明朝天顺元年,英宗皇帝朱祁镇复位,授吴与弼“左春坊谕德”。吴与弼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显著特色,就是他的教学方法是“耕读”,开创了一代教学新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仁县人民会场
崇仁县人民会场位于巴山镇广场北路南100米,该建筑始建于70年代初,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风格庄严典雅,富有民族特色。木构架屋顶,砖柱,主楼为两层,观众席分为两层,可容纳1000多名观众。近300平方的舞台,可同时容纳100名演员。人民会堂是我县70年代标志性建筑,它也曾有过辉煌,是县委、政府重要大型会议举办的场所,更是崇仁百姓的绚丽舞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道园遗风”民居
“道园遗风”民居位于三山乡长仁村委会塔上村小组,建于清未民国初年,一进一天井,硬山顶穿斗式结构。元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虞集,字伯生,号道园、青城櫵者、邵庵先生、芝亭老人等,祖籍四川仁寿,诞生湖南衡阳,侨居江西崇仁。历仕元成宗至元顺帝数朝,官至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酒、奎章阁侍书学士。元文宋时,编修了《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中写到了侨居崇仁的过程。死后,朝廷赠江西行中及省参政知文,护军,封纪寿郡公,谥文靖。该建筑对研究虞集思想及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坊中共闽赣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
湖坊中共闽赣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1933年5月中共闽赣省委、省革委成立,领导机关设在湖坊桥头龚家大屋,1933年6月4日,闽赣省军区在湖坊吴氏家庙成立。闽赣省苏区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东北大门,是连接中央苏区和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纽带和通道,是永远不能放弃的“中央苏区的战略钥匙”。闽赣省前后历时两年(1933年5月-1935年5月),管辖了现在福建、江西两省三明、南平、抚州、鹰潭等5市21个县市的全部或部分区域,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人口100余万。土地革命时期,闽赣省苏区广大军民为革命的胜利,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做出重大贡献和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役遗址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遗址该遗址包括左坊红一方面军总部旧址和登仙桥大捷旧址。1932年12月国民党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1933年元旦,为了争取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在根据地消灭白点,巩固根据地,加速赤化金溪、资溪、余江、贵溪等地区,扩大中央革命根据地,朱德总司令率红一方面军在黎川县誓师,发起了金溪战役,总部驻扎在金溪左坊镇后龚村一带。金溪战役是红军第四次反“围剿”的先声战,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朱德等灵活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典范之作,对争取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起决定性作用,打通了中央苏区与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联系,壮大了红军队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