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宁德市旅游
宁德市景点介绍
文峰古建筑群
文峰古建筑群位于宁德市蕉城区虎贝镇文峰村,年代为清至民国。简介:由陈惧斋祠、黄礼鉁故居、环水宫、闽东红军石堂集训指挥部旧址组成。陈惧斋祠于明清两代多次重修,现存清代建筑风格,祠主祀理学名家陈普,占地面积292.6平方米,单进合院式,门额书“陈惧斋先生祠”,厅堂面阔五间,单檐悬山顶。黄礼鉁故居建于清道光至咸丰年间(1821-1861),为一代戍台名将黄礼鉁居住地,故居由门亭、天井、正座、前后廊庑及偏座组成,占地面积335.2平方米,正座面阔3间,前廊带卷栅轩顶,穿斗式木构架。环水宫为古石堂三十六村共同奉祀奶娘陈靖姑的场所,创自宋元,于清乾隆九年(1744)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柳州祠
东山柳州祠位于宁德市蕉城区洋中镇东山村,年代为清。简介:又称忠节大夫祠,始建于南宋,清康熙二十年(1681)重建,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光绪十三年(1887)建戏台。坐东朝西,占地面积788平方米,由门楼、前天井及两侧廊庑、下厅、后天井、上厅和祠右侧的戏台等组成。下厅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五门,进深七间,两侧几字形封火山墙。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东山柳州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山大外厝
前山大外厝位于柘荣县城郊乡前山村,年代为清。简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坐东北朝西南,由左、中、右三路大厝组成,通面阔68.51米,通进深62.620米,占地面积4290平方米。左、右路建筑从前到后依次为门厅、前天井及厢房、前堂、中天井及厢房、中堂、后天井及厢房、后堂。中路建筑由主屋及左、右附房组成,主屋从前到后依次为门楼、门厅、过廊、前堂、拜亭、门厅、过廊、后堂、防火屋组成。附属文物有大厝左后侧的“黄氏支祠”和右侧的“黄氏宗祠”,占地面积1132平方米。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外墙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前山大外厝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禾溪三仙桥
禾溪三仙桥位于周宁县纯池镇禾溪村,年代为明、民国。简介:原名澄明桥,因供祀“杨、柳、倪”三仙,故又名“三仙桥”。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民国六年(1917)重建廊屋,并加宽桥面,而拱架保持原样。桥身呈西北--东南走向,长24.27米,净跨18.25米。廊屋通道两侧设木条凳,中亭为重檐歇山顶,两端太子亭为六角重檐攒尖顶;廊屋共有各式藻井7个,藻井彩绘、壁画均绘制于民国九年。保护范围:东、西两侧至山脚,南至下游340米处,北至上游350米处。2018年,禾溪三仙桥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车岭古道
车岭古道位于寿宁县斜滩镇斜滩村、清源乡阳尾村,年代为明至清。简介:明中叶形成,由明迄清历代维修,是寿宁通往福宁府的重要古官道。古道自斜滩蜿蜒而上,相对高差658米,全长约10公里。山路用石块随地形铺就,宽1到2米,沿途分布多处路亭、摩崖石刻、关隘,主要有车岭关、一亭、“岭峻云深”石刻、二亭、三亭、四亭遗址、五亭遗址、“去思碑”石刻、平氛关、龙凤亭等。保护范围:古道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2018年,车岭古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阳隘
黄阳隘位于寿宁县坑底乡长岭村,年代为明至清。简介:始建于明弘治中期(1490-1500),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设闽浙界碑。隘墙东西走向,两边接小山;隘门下半部乱毛石垒砌基础,上半部块石错缝交错发券。拱门宽3米,拱高2.9米,进深6.3米;过道两旁设有石凳,北面石墙中砌有一龛。隘碑现收藏于县博物馆,碑高1.4米,宽0.68米,厚0.15米,青石素面,正面刻“寿宁县界”,背面刻“黄阳隘”。保护范围:隘口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2018年,黄阳隘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后龙古建筑群
后龙古建筑群位于屏南县屏城乡后龙村,年代为明、清。简介:由龙津桥、柏舟遗烈坊、张氏宗祠、慧光寺等四处古建筑组成。龙津桥为木拱廊桥,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桥长33.5米,桥身东西走向,拱跨23米,桥屋面阔十三间,悬山顶,桥面鹅卵石铺砌,桥头天后宫为附属文物。“柏舟遗烈”石牌坊,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坐北朝南,通高5米,两柱一间三楼式,葫芦顶刹,中嵌圣旨牌,横匾中刻“柏舟遗烈”、左右各刻旌表内容,额坊浮雕精美图案。张氏宗祠于清嘉庆六年(1802)重建,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有戏台、天井、大厅等,占地面积382.8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壁岭古官道
石壁岭古官道位于宁德市蕉城区石后乡石壁岭,年代为宋至民国。简介:宁德古时通往西乡及古田、屏南乃至闽北的交通要道,其开辟时间不晚于南宋,以其山体如石壁般笔直陡峭而得名。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邑人王天行采用火烧水攻之法,“遂成通途”。现存古道起于金涵乡高乾村西,经石后乡岭尾村,越石壁岭,过岭店村,终抵石后乡大岭村,全长2.5公里。由石磴层层累砌而成,宽约1米,垂直落差达500余米。古道沿线遗留着众多的人文景观,现尚存摩崖石刻“山高水长”、修路碑、古亭遗址、战壕遗址等遗迹。保护范围:古官道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石壁岭古官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梅鹤古建筑群
梅鹤古建筑群位于宁德市蕉城区虎贝镇梅鹤村,年代为宋至民国。简介:包括三座桥(九跳桥、沉字桥、柳墘桥),一个门(石阙门),三处宫庙(车山宫、东岳宫、林公宫),一处明代民居(十年厅),五处清代民居(方厝里、林居琫厝、林居清厝、林杜行厝、林赞帮厝),一处民国建筑(后为知青点)等14处建筑。九跳桥始建于宋,为三孔伸臂石梁桥,全长25米,宽2.4米。沉字桥又称花桥,始建于宋崇宁五年(1106),清乾隆四十年(1775)及民国二十五年(1936)等数度重修,三孔石拱木廊桥,全长36米,廊屋面阔十一间,当心间做歇山顶桥亭。柳墘桥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为双跨石梁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鹤岭福温古道
白鹤岭古官道位于宁德市蕉城区蕉北街道继光社区、蕉南街道中南社区、城南镇岭头村、湾亭村,年代为宋至民国。简介:由时任宁德县主簿的丁大全于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主持修建,历代多次维修。古官道起于宁德旧县西门,通往罗源,全长10公里,宽1.5~2.5米,蕉城境内现存相互连续的四段,均由石磴层层累砌而成。古官道沿途人文景观丰富,尚存摩崖石刻、碑刻十九处,古桥二座,古亭遗址四处,以及鹤岭寨、岭头隘门烽火台、界首关、界首烽火台等遗迹。保护范围:现存四段古官道四面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白鹤岭古官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丰银场古矿业遗址
宝丰银场古矿业遗址位于周宁县李墩镇芹溪村,浦源镇围城底村、官司村、里源村、上洋村,年代为宋至明。简介:开采于宋元祐年间(1087-1094),分布范围达40多平方公里,涉及到两个乡镇5个古村落。银场遗存的矿硐多达220多口,已发现冶炼遗址及矿工的-区遗迹40多处、摩崖石刻2处、隆庆五年“奉抚案两院禁示”碑一通,另外有大量用于碎石的石制磨盘和冶炼废渣。该银场遗址是研究古代矿业开采技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保护范围:分布于圣银楼山四周已发现的220个古矿硐,各古矿硐周边500米范围内均为保护区;上洋村张彭八故居四周外墙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闽东特委含溪旧址
中共闽东特委含溪旧址年代:1935年座落地点:寿宁县南阳镇含溪村简介:包括含溪闽东特委旧址、瓦窑坪红军标语、瓦窑坪红军洞等。中央红军长征后,闽东苏区与党中央失去了联系,局势十分严峻。1935年5月,中共闽东临时特委委员叶飞在含溪召开紧急会议,重新建立中共闽东特委,下辖霞鼎等4个中心县委和14个县委,领导闽东地区坚持了三年游击斗争。含溪闽东特委旧址:以纪念碑为中心,四周向外延伸50米。保护范围:红军标语:瓦窑坪村2号、3号厝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红军洞: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中共闽东特委含溪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都近代建筑群
三都近代建筑群年代:清~民国座落地点: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松山村、港口村简介:三都澳自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设立福海关以来,先后有13个国家21家公司在此开办洋行,意大利设领事馆于此,一时商贾云集。现存有福海关税务司旧址、罗厝里修女院、三都天主教堂和三都修士院。保护范围:各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三都近代建筑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竹江汐路桥
竹江汐路桥年代:清~现代座落地点:霞浦县沙江镇竹江村、小马村简介:又名达路桥,系连接陆地与竹江岛的石桥。桥为东西走向,因路和桥建在滩涂上,涨潮没于海水中,退潮时才能行走,故称汐路桥。清乾隆年间由乡绅郑绣轩倡建,至嘉庆十六年(1811)郑启昂耗巨资建三年而成,后被潮水冲垮,其子郑琼森又进行三次大修才得畅通。由于地处海涂泥泞中,建路时,路基用松树打桩、铺垫杂木草皮,然后铺上条石横竖三层砌成。全长3651米,最宽1.8米,途经六座桥,最高2.9米,其中有四座桥,桥孔上下二层,边有小孔,具有排潮防潮作用,是目前国内罕见的海埕石路桥建筑。保护范围:桥四周向外延伸5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屏南城隍庙
屏南城隍庙年代:清座落地点:屏南县双溪镇双溪村简介:清雍正十三年(1735)始建,乾隆、嘉靖、道光等历年重修扩建。中轴线建筑由仪门、戏台、拜亭、大殿、后殿等组成,总占地面积1201.08平方米。戏台与拜亭为歇山顶,立四柱,上覆藻井与平板天花;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七柱,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悬山顶。保护范围:东南20米,西南15米,西北至村道,东北至村道。2009年,屏南城隍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梨洋甘国宝故居
小梨洋甘国宝故居年代:清座落地点:屏南县甘棠乡小梨洋村简介:明崇祯八年(1635)始建,坐北向南,由门亭、大厅、观鱼池及花园组成,四面筑以夯土墙,占地面积373平方米。主厅两层,穿斗式单檐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甘国宝(1709~1775)出生于此,任台湾总兵期间,促进汉族和高山族同胞和睦相处,维护祖国统一。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小梨洋甘国宝故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峰寺
九峰寺年代:清座落地点:屏南县熙岭乡三峰村简介:又称九峰禅林,明景泰元年(1450)始建,清嘉庆二年(1797)重建,后多次重修扩建。由门亭、前殿、魁星楼、大殿、后殿、观音阁等组成,建筑面积1087平方米。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五柱,穿斗抬梁混合式梁架,中部上覆藻井天花。保护范围:寺庙四周向外延伸50米。2009年,九峰寺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际头石牌坊群
际头石牌坊群年代:清座落地点:屏南县棠口乡际头村简介:俗称石坊岔,包括有10座贞节石牌坊,夹古道而立。最早的建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最晚的建于光绪十四年(1888)。有一间二柱二楼式,三间四柱三楼式两种,通高约6米,通宽3.1~4.9米不等。坊额上方竖镶“圣旨”,正中则有“彤映崇徽”等大字匾,下方有皇清旌表等字样。保护范围:牌坊群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际头石牌坊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浦源郑氏宗祠
浦源郑氏宗祠年代:清座落地点:周宁县浦源镇浦源村南宋嘉定二年(1208)始建,明洪武十八年(1387)重建,清道光十年(1830)、光绪二年(1876)重修。平面前窄后宽,呈船形,为三进式传统宗祠建筑,由门厅、戏台、次厅、主厅等组成,建筑面积1830.2平方米。大门外两侧有清咸丰九年(1859)设置的旗杆石4对,祠内有泥塑7尊、木雕神祖牌及名人匾额等。保护范围:四周围墙基向外延伸20米。2009年,浦源郑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宁山民会馆
福宁山民会馆年代:清座落地点:霞浦县松城街道旗下街简介: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始建,由山门、前座、后座等组成,硬山顶穿斗式砖木结构,总面积683平方米。前座主体面阔五间,进深七柱。是全国唯一跨省、跨地区的畲族公益团体,也是闽、浙、赣畲族民众联合组建的社会公益组织。保护范围:东面围墙外延伸20米,南面至门楼外官街,西面至郑氏宗祠,北面围墙外延伸30米。2009年,福宁山民会馆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