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亳州市旅游
亳州市景点介绍
曹操演武台
民国四年《重修蒙城县志·建置志·古迹》:“曹操演武台在县东半里许,俗称为曹操坟。”在民国初年,曹操演武台遗迹尚存。因为年代久远,当年的演武台已经成了一个土堆,所以俗称其为坟。演武台建于何时呢?民国三年《重修蒙城县志·武备志》记载:“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曹操率水军自涡河入淮。”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为了统一南方,曹操亲率大军20万(号称80万)南下直取荆州。后曹军赤壁一战大败,曹操为了操练水军就在涡河边上建了演武台,据县志记载,民国初年的“县东半里许”,也就在涡河岸边。所以曹操演武台应该是建在曹操引水军自涡河入淮之时,也就是建安十四年(公元2
孟表墓
孟表,字武达,是我国南北朝时代济北蛇邱人。他起初在南齐明帝时,任马头(今安徽寿县西北)太守,后归顺北魏,任南兖州(今山东兖州)刺史,赐谯县(今亳州)侯,镇守涡阳。涡阳即今蒙城。北魏皇兴二年(468年),魏军大举南进。夺取南齐淮北四州,建涡州涡阳县,治所在原山桑县城。后迁至蒙城涡河闸北的漆园故址。涡阳当时位于北魏与南齐边界,是两-事上的必争之地。南齐永泰元年(498年),齐派豫州(今河南汝南县)判史裴叔业率精兵五万夺取涡阳。仗打得异常惨烈,齐军大兵压城,把涡阳重重包围,魏军孤城固守。齐军把魏军尸体堆在城外,城内粮尽,孟表率领守城将士吃枯草、草根、树皮,顽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奶庙
蒙城县双涧镇有个因庙而得名的七奶庙村。七奶庙原名七贞祠,故址在今双涧镇七奶庙小学,现庙已不存在。七贞祠的建立,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相传元朝末年,河南荥阳潘公任江浙行省左丞。他有一妻七妾。七妾对潘公和夫人以礼相待,相互之间也相敬相爱,从来不争风吃醋,因而,妻妾群居一处,却能和睦有序。潘公常以贞节烈妇之事教育众妾。后来义军起,战乱兴,潘公临战。一天,潘公对众妾说:“我身受国恩、担当重任,即将临战,生死难料,如有不幸,你们可各自逃生,切勿为人所辱。”一妾跪倒在地说:“妾受君厚待,必将以死报答。”潘公走后,她随即回到房间自缢而死。其他六妾见状,也相继自缢身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何御史故居与墓地
何惟憼,字子恭,号水南,蒙城县城西何楼庄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十八年(1482),世宗癸丑科举进士,世宗间官都察院经历(一曰经宪,蒙人通称御史)。后遭严党陷害,含冤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终年七十七岁。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其冤昭雪,葬于城南区关帝乡陈瓦房村何桥庄前。何楼庄,即是何惟憼的原来住址。当年建有楼房,该庄因以得名。庄外的杓子塘、凤凰蛋,庄内的前花厅、后花园以及响场、轿杆(该庄地形似轿)等遗址。何惟憼的楼房,因年代久远,历经沧桑,虽已不复存在,但楼基砖于1958年被挖出,大部分送往蒙阜公路铺垫路基,部分砖块散落在群众家中。何惟憼与严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孤堆遗址
刘孤堆遗址位于蒙城县东北板桥集镇境内刘谷堆村三里桥正北500米,高出地面4米的一个大土堆,为大乘寺遗址。据传为清代所建,现为蒙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大乘寺气势恢宏,雕梁画柱,飞檐斗拱,风貌奇伟。寺院座北朝南,寺前6棵龙爪古槐。前殿9间,内塑鬼判韦陀,面目狰狞,阴森怕人。后殿8间,高6米,内塑佛祖及十八罗汉,描金绘彩,祥云彩瑞,栩栩如生。偏殿耳房3间,为僧舍。中间院内有2米半高石碑一座。寺内神明灵异,十里八乡善男信女,焚香膜拜,祈福还愿,香火昼夜不息,颂经绕梁不绝。大乘寺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迭经废兴,屡遭毁葺。建国后,寺院愈加萧条零落,荒败凋弊,被作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祖庙
民国四年(1915年)《重修蒙城县志》记载,城内华祖庙在北大街路西(现城关医院斜对面)。华祖即华佗(?-208),汉末著名医学家,又名旉,字元化,沛国谯(今亳州市)人。精通内、外、妇、儿、针灸等各科,尤其擅长外科,创用“麻沸散”,给患者-后施行剖腹等手术。还创编“五禽戏”,教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据说曹操常患“头风”,华佗为他开颅治疗,病情大大好转。曹操征华佗专为自己治病,华佗不允,曹操怒,将其杀害。为了纪念华佗,各地建起华祖庙。蒙城不仅城内有,一些大的集镇也有。可以推断城内的华祖庙规模应该和小涧华佗庙基本相同,也应初建于唐朝初年。解放前,城内的华祖庙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鹤鸡庵
蒙城县西四十五华里的马集乡鹤庵村境内,有一座古老的庙宇鹤鸡庵。数百年来,在涡、蒙、亳等县享有盛名。每年的农历二月中旬开始,方圆数十里、甚至数百里外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的人都云集到这里,尽管每年的这一天,往往是阴多晴少,有时风尘迷漫,有时阴雨连绵,但依然难以动摇人们一睹庙会盛况的信念,最高时数万人。庙院周围方圆两公里的地面,到处是人流,唢呐阵阵,爆竹声声,香烟袅袅和人声鼎沸,沉寂一年的古庙顿时增添了生机。据明嘉靖《寿州志》和民初《蒙城县志》载:“鹤鸡庵,蒙邑西四十里,会期二十九。”可见,此庵至少兴建于明代。据民间传闻,有一年农历二十九,有一只婷婷玉立的鹤鸡
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旧址
新四军四师司令部旧址位于县城北22.5公里的新兴集。1938年9月,彭雪枫同志受命担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领指战员373人,从河南确山县竹沟镇出发,到新兴集建立抗日根据地。1939年11月上旬中原局书记-同志视察新兴集时,曾在这里住数日,就边区建设和创建抗日根据地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四师在新兴期间,集内设有司令部直属机关,如政治部、除0部、-部、参谋部、军法处、副官处、借给处以及当时大名赫赫的“佛晓报社”等十几个机关单位。司令部旧址在1940年的“六一”战斗中,被日军焚毁后又修复。现在,院内塑有彭雪枫师长戎装骑战马铜像一尊,室内布置有革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范蠡冢
范蠡墓在安徽涡阳县城东南15公里,范蠡、西施死后就合葬在西子河畔的范蠡墓内。1981年载入《中国名胜大词典》,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叫范蠡孤堆,位于涡阳县西阳镇西,原属蒙城县。清光绪年间《安徽通志》说:越大夫范蠡墓在涡阳东南范蠡村。《蒙城县志》说:范蠡墓在县西五十里,湖水环绕,墓浮其中,高苦土山,上建庙宇,内塑范蠡西施像并有松柏密林覆照,异常壮观,行者皆瞻望凭吊焉。范蠡,字少白,春秋末政治家,越国大夫。他助越灭吴后,功成身退,偕西施游齐、鲁,一度为齐相,改名鸱(音翅)夷子皮,不久又离齐,治产经商,成为巨富。十九年中,三致千金,散而复聚。晚年寄居于陶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传卧迹
安徽涡阳县城东北30公里石弓集西北隅,S202省道南侧,有一小山,在山石西侧一方石面上,有似人卧痕迹,长有数尺。传说,陈抟在此鼾睡,一觉八百载,把青石压成人形痕迹,故称为陈抟卧迹。现在人形卧迹依然可见。
千年白果树
蒙城东四十五里移村集,有两棵堪称历史文物的白果树。据说,汉朝时期,移村集乌家有个当朝的大官,通称“乌老”。乌老在家乡建造了一座花园,叫乌家花园。这个花园不知早在什么时候就不存在了,只留下了两棵白果树。一直到现在,这里还流传着两句话:“朱洪武起初,大树两棵”这就是说,早在六百多年以前,这两棵白果树就已经是“大树”了。两棵树一南一北,各占一块地方,相距大约半里路,南面的一棵大些,要六七个人手拉手才能围过来。北面的一棵小些,但也有五六搂粗。两棵树的高,那就不用说了,几里路之外就能历历在目,它们的枝丫直伸到半天空。这是两棵不同性别的树。根据两棵树结的果实,村上的
漆园春雨
蒙城在周、春秋战国时称“漆园”,唐天宝元年改为“蒙城”。漆园旧址在今城东北涡河北岸二里许的姜楼庄西北和刘寨庄西。这北依梁土山,南临涡河水,有茂林修竹,沃野平川,肥壮牛羊,勤劳农夫。每当春回大地之时,真是花红柳绿,清香阵阵,鸟鸣蝶舞,景色宜人。每当早晨,迷雾茫茫,湿气清新。天旱时,这里的庄稼不旱,青绿一色,非常茂盛。如烟似雾的迷蒙春雨,滋润了千花万草,阳光透过迷雾,照着涡河大地。特别是如烟似雾的迷漾春雨,郊外扶犁耕作的农夫,更为漆园古城增添几分春意。所以,诗人雅士,身临其境,无不交口称赞,清代诗人郑士英有诗云;耕犁初动已春融,溪水含烟细雨漾。最是园林深处好
八慈寺晓钟
蒙城南门内有座寺院,名曰慈氏寺(今已改建为城关第三小学)。建筑宏丽,雕塑精美。寺内高悬大铁钟一座。紧靠慈氏寺的东南角,有一宝塔,名曰慈氏塔,又名万佛塔。塔体八角十三层,挺拔秀丽,直插云端,每层每角均悬有铜质风铃。这塔、寺相映成辉,颇为壮观。旧时,每日破晓,寺内僧人撞响大钟,嗡嗡的钟声伴随着宝塔叮叮玲玲的风铃声,响遍古城的各个角落,令人心旷神怡。市民、商贾们在这悦耳的声音中纷纷起床,从事一天的劳作。清代诗人王廷珍诗云:慈氏钟声动晓风,狮音夜吼东方红。忽然唤醒邯郸客,纳上芒鞋随吕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仙桥四十五里上天梯
蒙城南行四十五里,横穿蒙凤公路有一条芡河,跨河有座大桥,名曰陈仙桥,群众都称这里是四十五里上天梯。老辈子传说下来的故事,大家都信以为真,不胫而走,陈仙桥也因此成为蒙城的一个景点。传说是因庄子而引起的。《史记》载,庄子曾为漆园吏。而庄子又曾经垂钓于濮水,濮水就是现在的芡河。五代后期,亳州真源县(今亳州西南)出了一个叫陈抟的人,十分仰慕庄子。《宋史.陈抟传》说:陈抟,自图南,始四五岁......聪悟日益;及长,读经史百家之言,一见成诵,悉无遗忘,颇以诗名。后唐长兴中,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隐居武当山九室岩,“股气辟谷二十余年”,后移居华山云台观
王人老街
皖北名镇王人集,位于利辛县西部。唐朝时开始筑城驻军,称为西城;明朝时称五樟县;清朝时因出了一位百岁的王姓老人而改称王老人集;解放后就渐渐简称为王人集了。古城一直保存到解放初,后来被破坏,现仍留下一条名闻遐迩的古街道。这条街道曾经是由北方通往古颍州的官道,素有“三里长街”之称,现在恐怕得有六华里了。但人们仍习惯称其为老街。由于世事变迁,岁月流逝,老街现已失去昔日的繁华。在一个夏日的午后,冒着点点细雨,我来到了这里,想看看能否寻找到一些古人的踪迹。信步走上老街,仿佛从繁华的都市跌进了一个清幽寂静的孤岛。但见窄窄的街道弯弯曲曲的,象一位老态龙钟的老人横卧在那里
邵庙
邵庙首先是一座庙,然后才是一个集市。集市坐落在利辛县西部边缘,现属王人镇管辖,距县城40公里,集西、南两面与颍泉区毗陵,京九铁路从集西一穿而过。邵庙就坐落在集的北面。邵庙集集市不大,却因为有了庙而远近闻名。邵庙系邵氏家庙,过去人们称之为邵八庙。建国初期,这里曾经建过乡,名曰“邵八”。这是怎么回事呢?据说在古代,邵庙附近有一个村子叫邵大营,村里有一户人家,生了八个儿子,这八个儿子成家立业后,在当地名噪一时。当时,邵庙这个地方,由于地势低洼,每逢下大雨,常常发水,庄稼收成不好。于是,居住在这里的邵氏宗亲,就聚在一起商讨对策,大家决定在当地修建一座八蜡(炸)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操宗族墓群
曹操宗族墓群位于在毫州城区,曹氏公园东门附近,现已开出来的有董园二号墓和章园一号墓。据考证董园二号墓是曹操的祖父曹藤之墓,章园一号墓为曹操父亲曹嵩之墓,现在曹操宗祖墓群已被列为亳州十大建筑之一,现在正在此开发大型的曹四公园。董园村石墓,位于亳州市董园村东南,1973年清理发掘,根据《水经注》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墓主人是曹操祖父曹藤。董园村石墓,外形为一高大土丘,内系青石筑砌,墓门朝东,墓内长15.3米,宽10.2米,高3注,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南北耳室,东西偏室等组成,共用872块大条石筑成,董园石墓内各室均有壁画如仕女图、游天图、天象图、仙境图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扶阳故城
西汉宣帝本始3年(公元前71),封韦贤于此(扶阳侯)。此城在老子故里太清宫西北之古福宁镇附近。是涡阳境内最古老的一座故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顶灵山寺
九顶灵山寺位于蒙城狼山山顶,寺有山门,前殿、中殿、后殿共13间。分两进院落,有院墙围护,总体为砖石结构,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原寺院宏大,分上寺和下寺两部分,共有殿宇百余间,距今1300余年。初名“昭明寺”,是取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之溢号命名的。萧统德才兼备,信奉佛学,天下颂仰,被武帝封为昭明太子,后在“侯景之乱”中丧生,故以其命名,以示纪念。宋朝时更名为“当阳寺”。至元朝时,该寺毁于火灾。明初重修后,主持僧和地方主事者为扩大影响,招揽香客,传说山神灵验,就把寺名改为九顶灵山寺。一千多年来,该寺闻名淮北,周围数百里的善男信女纷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柘王宫遗址
考古证实为北宋时期遗址,现为涡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