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 > 营口市 > 西市区旅游
西市区旅游景点
西炮台遗址
西炮台遗址营口西炮台遗址位于营口市西部西市区辽河入海口东岸,距市中心3公里。其犹如守边老将屹立于渤海之滨,昼夜守卫祖国海疆。西炮台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竣工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它是清0兴办北洋水师在东北沿海建筑的重要海防要塞。为东北地区近代最重要的海防工程之一。1963年被列为辽宁省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这里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建筑包括该炮台系用沙土、白灰、黄土灌浆夯筑而成,整个建筑包括炮台、护台壕沟、护台城墙、城门、影壁墙、蓄水池、水洞、吊桥、军械库和营房等。炮台共三座,一大二小,均方形,大炮台居中,台高6米,分
营口老街(辽河老街)
营口辽河老街位于辽河大街西段,全长1.3公里,整个街区占地面积20余万平方米。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中英《天津条约》签订后,营口成为东北第一个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先后有英、法、美、俄、日等11个国家在这里设立领事馆,客观上促进了营口经济的发展,老街上华洋同处,商贸繁荣,成为当时东北经济最繁荣的商贸中心和金融中心,被誉为“北方小上海”,并一度与上海上交所、美国华尔街齐名,同时也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露天的百年商埠博物馆”。漫步老街,繁华依旧,这里再现了昔日的过炉银、最早的物流雏形—大屋子,银行业的始祖—永成银号,恢复了具有百年传承的泰顺祥茶庄,同时拥
营口西大街近现代建筑群
营口西大街近现代建筑群位于西市区渔市街道办事处境内,辽河大街西段,西大街约有1300余米。我市西部地区是营口的发祥地,当时为我市政治经济中心,营口开港后,由西部逐渐向东部扩展,此区域内因靠近港口,经济活动在近现代社会非常发达,人口密集,商号鳞次栉比,虽经200余年变迁,至今仍保留一批古代和近代的庙宇、民居、商业建筑和金融建筑物等约30多处,是我市历史人文景观最多最集中的街区,从这些建筑物的建筑目的和使用功能上,可以看出我市当时经济、金融等发展情况,有的在我国经济史、金融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这些近现代建筑是我市港口城市历史沿革的佐证,是探究我市城市建设史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古轮船公司营口分公司旧址
太古轮船公司营口分公司旧址位于西市区胜利街道办事处辽河社区。在营口市后河沿、营口日报社西侧,就是这座英商码头,主要从事轮船运输和保险业务,真实地记录了营口开港后外国资本涌入。太古轮船公司营口分公司旧址为1890年建设,是英国人建造使用的建筑物,所用材料全部用船从英国运进。该建筑全部采用红砖砌筑,是当时外国人在华建造使用的建筑物较独特的一处,其屋顶采用西洋古典式檐口,下部檐身随墙部分采用预制混凝土装配构件,上部挑檐部分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挑檐板,挑檐板下出牛腿,牛腿宽0.2米,牛腿间空档也是0.2米,设计很严密。从营口外运的主要是大豆、豆油、豆饼等大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瑞昌成总号营口分号旧址
上海瑞昌成总号营口分号旧址位于西市区渔市街道办事处渡口社区。瑞昌成总柜设在上海,清宣统二年(1910)在营口设立分号正式开业,资金雄厚,位列营口民族工商业的前列,生意远达三江。1910年的中国,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还在苦苦支撑,而地处东北的营口,却呈现着一派繁荣景象。借以开埠半个世纪的发展,此时已是码头密布河岸,辽河船桅林立,汽笛之声不绝于耳。市区商家鳞次栉比,车水马龙,熙来攘往。就在这年,上海瑞昌成总号也不失时机来营设立分号,财东瑞康盛,经理程春园,用其姓氏加“昌盛吉祥”之意取名。上海瑞昌成总号营口分号建筑独特,回字形楼房,占地面积2802平方米,高为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大庙
西大庙坐落在西市区渔市街道办事处西大庙社区,本称天后行宫。在其旧址上2001年重新修建庙宇建筑,所用建筑材料为现代材料。营口市内最早的庙宇是龙王庙,西大庙是在龙王庙的旧址上修建的,清雍正四年(1726)重修碑有确切记载。此后又有几次重修,192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进行最后一次修缮,直至1986年营口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从渔市办事处接管并迁出涂剂厂,对仅存三间大殿和一间配殿进行了修复。1996年,根据市政府决定,移交给市佛教协会管理。原西大庙供奉天后娘娘,所以庙宇以海神娘娘殿为主体,前有山门、钟鼓楼和两座角门。主殿为三楹,硬山式,左右各为三楹配殿,左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满洲银行营口支行旧址
满洲银行营口支行旧址位于西市区胜利街道办事处平安社区,曾用作营口工商银行西市支行,现由营口银行使用。1933年伪满洲中央银行决定设立营口支行,1934年由满洲中央银行总务部建筑事务所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采用希腊陶立克柱式,粗硕敦实,用以表现银行的信用坚实,是伪满洲国设在营口的银行分支机构。满洲银行营口支行旧址前厅为单层建筑,后东楼为二层建筑。单层建筑为营业大厅,高约13米,大厅内有两排高大的顶柱,呈现出雄伟壮观的景色,后楼的二层建筑和前厅的高度相等,建筑总面积约1865平方米。1947年国民党暂编五十八师驻防营口,师部就设在满洲银行,1948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火神庙旧址
火神庙旧址位于西市区渔市街道办事处渡口社区,建于1840年,是营口近代较早的庙宇建筑之一。在铁路等现代交通工具尚未使用之前,水路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命脉,近代社会的一个时期内,辽河便成为东北地区主要交通通道。作为东北经济的大动脉,辽河河口的营口(当时叫没沟营)成为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依靠十分便利的交通,吸引了外地的多家商号来营口经商。外地资本家来营口经商约开始在1820年左右,到了1839年,营口商业议事会建成三义庙,表明当时营口的商人势力已经很强大,随着商业集镇的不断发展壮大,人口逐步增加。至1840年,营口商业议事会建成火神庙。火神庙的建立,说明营口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海钞关旧址
山海钞关旧址位于西市区渔市街道办事处西大庙社区西大庙里40号,北距辽河约30米,是一处近现代海关建筑,代表了营口开港后海关设立的史实。因其地处营口埠内西部,又被称作“西海关”。西海关的管辖范围包括奉天府、锦州府和山海关地区,因此设有多处分局、分卡,管辖区西起喜峰口、东至皇姑屯、南到庄河(不包括日本侵占的旅大地区)。民国元年(1912),民国政府财政部在营口设立专职山海关监督,由民国大总统任命,主管西海关、监督东海关关务,到1930年12月,山海常关下设税局15处、稽查局3处、分局7处、分卡47处。铁路开通后,沿线增设若干常关税局。1900年俄军占据营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营口老监狱旧址
营口老监狱旧址位于西市区清华街道办事处永强社区,是营口近代衙署建筑的代表。1909年,锦新等处分巡兵备道在营口设立罪犯习艺所,1915年建造老监狱,沙石混凝土构筑,十分坚固。关押犯人的近代司法建筑营口市内并不多见,仅此一处,是营口近代社会司法文明的象征,1916年改为奉天第四监狱。房舍平面呈十字形,分四翼,用“严”、“正”、“公”、“平”分别代表四翼加以区别,内设分房间、杂居间及工厂等,另有把角楼一座。现在所遗存的“L”形状的二层楼房,就是建于1915年的把角楼一部分遗存,为二层红砖砌筑,高9米,建筑面积为544平方米。据《营口大事记》记载:“1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营口清真西寺
营口清真西寺位于西市区胜利街道办事处平安社区平安街清真寺里12号,为伊斯兰教建筑风格。建筑整体坐西向东,东面为正门门房,西为礼拜大殿,再西为望月楼,南为沐浴室等建筑,北面为殡仪室。该寺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为当时天津洋枪队驻营口统领马魁等人牵头集资兴建,光绪年间由左宝贵等人出资扩建,左宝贵还亲题楹联,并开设经书义学,对市区回族少年进行文化教育和教义启蒙。1905年建后殿五间,仿古琉璃瓦窑亭一座,二十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又进行三次扩建、修缮,1980年重修礼拜殿和前殿,该寺被列为全国百所著名清真寺之一。2012年营口市人民政府(营政[2012]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袁崇焕纪念碑公园
袁崇焕以两广军士善战,特从桂西田州(今田东县)、泅城州(今凌云县)、龙英州(今天等县)各招瑶兵二千人,并开赴山海关训练。与此同时,袁派人往天津等地购办战略物资,积极制定广式战船。还-请调广东水师二千人到辽东海域训练海军,以固海防。且与蓟辽经略孙承宗密切合作,命参将祖大寿督建有战略意义的城堡宁远(今辽宁兴城)新城。崇焕更与士卒同起居,共甘苦,这样很快就练成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水南管理区“袁崇焕纪念公园”已于2001年8月动工兴建,成为重要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和旅游胜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辽河公园
辽河公园是营口市惟一滨河带状公园。位于辽河大街中段,因北依大辽河而得名。始建于1964年。1981年扩建,面积由原4万平方米扩建到18.2万平方米,有老干部、工人活动中心、雕塑和蘑菇亭等。地址: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滨河大街
全部西市区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