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汕尾市旅游
汕尾市景点介绍
沙角尾新石器时代遗址
在捷胜镇捷胜城东南三公里处临海山坡上。东面背山,西面临海。因西北面紧靠沙角尾村,而取名沙角尾遗址。1936年英籍芬戴礼神甫和意大利籍麦兆汉神甫发现。遗址地表采集的多为磨光石器,器物主要有长身石斧、石锛和少量的有肩石锛,还有呈柳叶形的石箭镞。陶器主要是一种矮圈足陶罐,饰曲折纹,腹部饰一周附加堆纹,有的罐口沿带流。器表饰绳纹、斜方格纹、叶脉纹、曲折纹等。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000多年。为研究海丰沿海地区史前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楼山青铜时代遗址
宝楼山青铜时代遗址在东涌镇宝楼村龙岗埔。1938年,意大利籍的麦兆汉神甫在宝楼山遗址采集到铸造青铜斧、青铜铃、青铜发簪的石范和夔纹陶及少量绳纹陶片等文化遗存。1984年文物普查中,在该地未能找到青铜器及铸造青铜器的范模,却发现了一件磨光石锛。该遗址附近的羊牯岭山,出产锡矿和钢矿,铸造青铜器的石范模的出现,证实了宝楼山先民采矿的历史可追溯到青铜器时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阳名胜亭
南阳名胜亭在红草镇南雅管理区石亭脚村。是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邑人吴恒夫为“乌鸦地”祖墓建立的墓道亭。吴恒夫,明嘉靖年间富商大户,自称“兴梅居士”,为人好善乐施。有一年海丰受灾失收,曾捐资上缴朝廷全年贡税的一半,外号“吴半县”。他先后为其祖辈修建花岗岩石亭墓18座,人称“十八亭”。此亭是其中之一(其他石亭墓“文革”时被拆毁)。该亭全部由花岗岩石做成,平面近方形,面宽3.4米,进深2.8米,重檐歇山顶,通高5.4米。亭正面重檐之间置一块墨绿色石匾额,横书阴刻“南阳名胜”四字。内面直书阴刻“大明嘉靖三十五年岁次丙辰季夏吉旦、兴梅居士吴氏建立。张承受刻”。
神秘岛
神秘岛旧名金屿岛,即金宝之地,位于遮浪镇东北面-与碣石湾海域交接处,岛上怪石嶙峋,壁崖陡峭,隐蔽处的天然石涧形似小屋,可容数人,常年流淌着甘甜、清澈的泉水。
黎明洞
黎明洞位于汕尾市城区捷胜镇西南一公里许的小山岗。因水土流失严重,现成巨石叠垒的小石山,山上有块面积达20多平方米的扁平如盖的巨石,与其他10多块较小之石覆盖成一个面积达300多平方米的石洞。石洞南北,各有一个2米高、1米宽的岩扉,成为石洞的天然门户。北门门额上横刻“阃外光华”四个大字,下有一联曰:“德仰泰山千古在;名留石洞万年芳”。洞里地面呈三角形,洞顶至地面距离为2至4米间,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可容20多人住宿,是一个绝妙的天然石室,也是游人理想的野营好处所。黎明洞以前叫“石厝洞”,廖天佐隐居此之后,才署刻洞名为“黎明洞”。廖天佐生于明代万历三十年(1
岩岛
岩岛位于太平洋-,即遮浪镇近郊。岩岛岛东与岛西海面的情景是迥然不同的,东边波滚浪啸,如万马奔腾;西边风平浪静,如潭可印月。民间传说从前南海观音娘娘云游至此,为海上奇观所吸引,便驻足岩岛。适遇岛东一渔船满载而归,她为了测试人心,即化作一老妇向其乞鱼,那渔民非但不给,反而奚落,她便使波涛汹涌。她转又向岛西的渔船乞鱼,那渔民虽然只捕到几条鱼,却把鱼连篮奉送,她便使浪平波静。其实鸟西与南澳半岛相隔很近,半鸟有如屏障似地挡住了风浪。这动人的传说,给岩岛奇景抹上神奇的色彩。岩岛名符其实是由礁岩构成,特别是岛边,无数礁岩,横空屹立,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岛东北面巨浪冲着
白沙湖农业生态园
白沙湖农业生态园位于汕尾市-经济开发实验区遮浪半岛的白沙湖畔,与红海度假村与-度假村交相辉映。生态园占地266公顷,道路平坦,水渠畅通,北临白沙湖,湖面宽阔,有24平方公里的水域。湖边有山,名曰“石鼓山”,山石峥嵘,千姿百态;山中有十八石洞,贯通环绕,别有洞天,迂回而上,可登山望海。湖畔有近67公顷园地,分布各类观赏区和活动基地:无土栽培作物观赏区、优稀经济作物种植观赏区、亚热带作物种植观赏区、少年教育基地、传统教育基地、文化体育活动基地等,“山、海、园、林”风光浑然而成一体。在这些观赏景点之间,还配有海滨特色风味的度假村和富有渔家和农家传统的餐室,供游
遮浪岛
遮浪岛又称南澳半岛,地处碣石湾交汇处,位于广东省汕尾市-开发区内,有“粤东麒麟角”之称,半岛南端突出海中,形成两个景色迥异的海区。一年四季,东海区巨浪汹涌,惊涛拍岸,而西海区却波平浪静,水平如镜。岛内自然景色得天独厚,海面壮观秀丽,风光旖旎,碧海、银沙、奇石、异岩、古迹交相辉映,美丽多变。遮浪岛风光旖旎,景物绝奇,是天然旅游胜地。面对南海,浩渺无垠,其雄豪、其隐秀、其神韵、引众多中外游客为之倾倒!半岛历代古迹甚多,如林则徐为抗击外夷而建造的古戌堡等。半岛东面是连绵数千米的沙滩,水质胜过夏威夷。解放前万国公司在半岛不远处的岩岛建造“遮浪灯塔”,强烈的-反光
海岸第一山
海岸第一山原名白云山,因山门的匾额-刻“海岸第一山”五个大字而得名。它座落于汕尾市城区捷胜镇西2里许,是一座峦嶂重叠、峭壁削立、石岭逶迤之山。它历来吸引着中外游人,前来观赏者不绝,也留下了不少诗词联语,惜不少失传。跨过“通得桥”,经过“开觉路”,绕过“同归佛海”石壁,便到达山门。山门匾额上刻有“海岸第一山”五个大字,两旁还刻有一联曰:“得门而入清门池;道岸先登彼岸山”。海岸第一山有八景,此八景按从山门到山巅先后顺序排列为:“虹桥捷步”、“曲径通幽”、“莲池印月”、“胜地灵岩”、“碧涧流泉”、“古壁苍松”、“石舟泛陆”、“仙井盘空”。“虹桥捷步”是一座造型
世外梅园景区
陆河世外梅园景区位于中国青梅之乡——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水唇镇罗洞村,南与普宁市、西与东坑镇交界,是榕江水系主要发源地之一。全村种植青梅上万亩,是粤东地区最大的连片梅园。每逢大寒前后,上万亩梅花争妍怒放,清香飘远,煞是壮观,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热闹的场面吸引着众多媒体记者争先报道。梅园内的山、水、石、林等自然景观也独有神奇,旅游资源丰富,具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巨大发展前景。罗洞村地处一个大山谷或曰山区小盆地内,罗洞河穿越谷底而过,四周的山都不太高,绿化则非常好,到处是各种绿色草木。罗洞村最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独立成村,与世隔绝,其前后左右方圆数里之内,再无其它
观天嶂
观天嶂位于陆河县东北部,东面向普宁县境内延伸。相传明朝是当地居民打官司的状纸中曾用“观天嶂”之名而叫开。山体由花岗岩构成。周围群峰耸立,有“四峰二障”之分。山峰多在海拔700米以上,主峰844米,东西走向。表层为黄壤植被翠绿,山腰为块状为亚热带山地常经针叶阔叶混交林。森林覆盖面积1300亩,主产松、杉等林木及天门冬、巴桔等珍贵中药材。还有山羊、野猪等野生动物。嶂项有一庵堂叫“清霞洞”,建于清代。附近有一泓味清泉。左侧山麓有一古庵叫石船寺,相传已有千年历史,清光绪六年曾修建一次。明崇祯(1628--1644)礼部给事中,后任太常寺少卿叶高标(祖籍螺溪)、少
瑞龙庄园
陆河瑞龙庄园位于陆河县南部,总面积10多万平方米,整个庄园是按照二十一世纪庄园新概念设计建设而成,是一座集绿色生态、休闲度假、娱乐健身、会议培训、无污染工业园的现代化庄园。庄园内食、住、娱、游、购等服务配套齐全。庄园有城楼瞻胜、关圣喜客、凤亭双秀、后宫听涛、半岛小筑、庄园叠翠、凤竹钓影、园林瑞珠、龙山观阁、碧水泛舟、爱乡归航、珠桥垂柳、泳台赏果、榜榜回响、盘龙聚宝、清潭印月、荷塘清趣、孔桥飘布等十八处景观。住在半岛别墅看天高云谈的星月,会使你领会到大自然对你前所未有的恩赐,小息在潺潺的流水溪边小桥旁,仰卧太阳伞下享受清风送爽和大自然为你安排的大合奏,静听
召贡温泉
召贡温泉在海丰县弯垄路边,一般水温42C,井日出水量300/d,每小时抽14m;有的水温达到60C—70C,井日出水量600/d,每小时抽28m。水质清澈,热气蒸腾,含有钠、钾、钙、硅酸盐、氧气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成份,有微量硫磺气味,对治疗皮肤病、关节炎、风湿病、坐骨神经疼等症颇有疗效,同时具有养生强体美容之理疗功能。
陆丰革命烈士陵园
陆丰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陆城龙山北麓,其于1957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建的,有烈士墓、纪念碑、凉亭、园林等,建筑规模庄严肃穆。烈士墓建筑面积822平方米,由墓碑和墓室组成。碑高6.5米,宽3.5米,正面书刻“革命烈士之墓”6个大字,左旁刻各个革命时期烈士的名字,右旁刻张威烈士简历。墓室平面圆形,券顶,高3米,安放着181名烈士的骨灰。人民英雄纪念碑由碑座、碑身和碑首组成。碑座用花岗岩石砌成,须弥座,高1.5米;碑身四面各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大字,高5米。周围置栏杆,种植青松等树木,占地400平方米。陆丰革命烈士陵园是广东省第一批重点烈士纪念物建筑物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海丰红宫红场旧址
海丰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红宫、红场是海丰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位于县城中心,总面积24000多平方米。她是大革命时期,以彭湃为首的共产党人领导海陆丰人民建立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活动场所,并以红宫、红场为中心形成了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成了中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之一。红宫、红场于1961年国务院批准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宫、红场的革命史迹与彭湃的革命功绩日月同辉。彭湃1896年10月生于海丰县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是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1924年他受中共中央委派到广州首创农-动讲习所,担任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张威纪念亭
张威纪念亭位于陆丰县的龙山的龙山中学内。龙山中学是汕尾市一所颇有名气的中学,它始建于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距今已有250年的历史。龙山中学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各个历史时期中,我党都在龙山中学进行过许多革命活动。龙山中学校园中有一凉亭,它就是“张威纪念亭”。张威纪念亭是解放后陆丰人民为缅怀革命先烈,把张威同志就义前写遗信的龙山中学内的凉亭修葺一新,命名为“张威纪念亭”。亭为四根大红柱支撑结构,内建有一石脾,碑上刻有张威的生平简介,还有石凳石桌。亭的周围,古榕、红棉掩映,景色宜人。1928年7月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羊蹄岭
介绍羊蹄岭山峰之状酷似杨桃瓣,明代以前称“杨桃岭”。因岭高峰峻路险,亦仿佛似羊蹄,故清代又称“羊蹄岭”。该岭是古代粤东诸县交通惠州和广州的官道要冲。《重修羊蹄岭庵祠碑记》中记载:“夫斯岭之峻,盘纡几十余里,中陟旁泻,令人目眩足缩。寒则海风吹簌,盖笠欲飞;暑则汗淫淫下,石为之湿。”《移建羊蹄岭庵碑记》中也有“迂回交峻,望极云宵”和“四顾皆山、峻峰叠峙”的记载。广东汕尾市
玄武山元山寺
元山寺位于碣石镇玄武山麓,占地面积15公顷,风景怡人,文物荟萃,是闽南语系海内外信仰的中心。元山寺是久负盛名的佛教古寺,现为陆丰县佛教协会所在地。庙宇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明代洪武二十七年改建为玄武庙,明代万历五年扩建为元山寺。经明、清、民国几次修葺,现已颇具规模。元山寺气势磅礴,建筑非凡。依山势递筑为一组四合院的对称式宫殿群体庙宇,三进殿宇沿多次台阶直通正殿,庙宇格局设计精确,遮阳曲径四通八达,有山门、前殿、中殿、配殿、厅堂、僧房和廊庑等建筑物99间。其整体建筑融宗教建筑、宫殿建筑、民居建筑、园林建筑于一体,具有鲜明的地方建筑特色。它建筑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溪
介绍宋溪及其附近的宋迹位于海丰县可塘镇与陶河镇的交界处的宋溪头村,它被这里的群众称为直渠溪。宋溪长2里许,深4米许,溪面宽8米,两边河床各20米。据《海丰县志续编》的《古迹》一节中有这样的记载:“东南十里为和丰喾,一望沃野,水道不通,宋舟至此,凿而通之。由广贩盐诸舶往往聚此。”海丰境内的赤岸河,流至陶河镇的大小屿村的东面东折,其下游称为东溪;赤岸河的另一支流向西拐弯,称之为西溪。东西两溪相距最近约2公里。宋末,端宗兵败南逃,所渡兵船从陆丰县甲子镇随东溪往西溪至此,见水路不通,便凿通连接东西两溪。使兵船由东溪开往西溪而到达丽江浦。后人便把宋军开凿之
宋存庵
宋存庵位于海丰县后门镇镇北一公里的南山岭下,它是在绿荫掩影中的一座两进三间的残破庙宇,门额横书“宋存”两个大字,这也是宋存庵得名的来由。门额“宋存”两字,是“江山永在,宋室长存”之意。在残壁上还保存着两幅对联,一幅是:“风雨难磨王者字;君臣犹享宋时山。”一幅:“一宵留圣迹;三字寄行人。”。相传宋末时,宋端宗与其弟兵败南逃至此,在岩石下暂往一宿,当夜地震,山摇地动,身边大臣陆秀夫就奏皇帝在岩壁-写“壮帝居”三字,使能安寝。明代-莆见川雍兰到此凭吊古迹,得知往事之后,就在该岩壁题刻“壮帝居”三个大字,旁有落款。清代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后门镇群众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