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韶关市旅游
韶关市景点介绍
红七军指挥部旧址
红七军指挥部旧址位于乐昌市梅花镇的莲花祠。坐北朝南,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建筑,面积约100平方米。1931年2月1日,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总指挥李明瑞,政委邓小平率领红七军从广西经湖南进入广东,转战粤北的连山、连县、阳山、乳源、乐昌、仁化等县。在乐昌,红七军进驻梅花村,55团、58团指挥部设在莲花祠。次日,国民党军以4个团的兵力扑来。经过激烈战斗,为了保存实力,红七军撤离梅花村,退入大坪、湖洞一带。2月4日,进入江西中央苏区。1978年乐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部旧址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部旧址位于乐昌市老坪石镇共和街78号。是一座二层楼房建筑,建于清末。坐西朝东,面阔一间3.67米,进深三间29米。建筑面积210平方米。1928年1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一部分经江西、湖南到达广东仁化、乐昌,改番号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进驻乐昌县坪石。不久,国民党第二十四师师长许克祥以4个团的兵力向朱德部进攻。朱德率领部队在武阳司三星坪一带迎击敌人,俘敌700余人,缴获步枪2000多支,手枪100多支,重机枪10多挺,迫击炮8门,战马13匹,军用物资一批,取得了重大胜利。1978年乐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第十六军一四零团驻地旧址
第十六军一四零团驻地旧址位于曲江县犁市镇西侧的武江东岸。原是犁市街李达材的当铺。为青砖砌筑,墙厚0.5米。内分住房、油铺、仓库、门市和晒坪,总面积1800平方米。1928年1月上旬,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一个团400多人,根据中央广东省委的指示,南下准备参加广州起义,途经韶关时,得知广州起义已失败,遂转兵北上,朱德化名王楷,以范石生第十六军一四O团的名义,驻扎于犁市街李达材当铺里。农历十二月五日凌晨,曲江重阳乡民团头子雷丰霖等集结民团围攻青水塘农会,4次冲锋均告失败。雷即命地主朱乃昌往犁市请救兵,朱乃昌到犁市,找到朱德团部,请求救兵。朱德即领兵前
仁化起义指挥部旧址
仁化起义指挥部旧址位于仁化县董塘镇董勤书院。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为四合院建筑,砖木构筑,面积1847.2平方米。1926年董塘区农民协会在此成立。1927年12月10日,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战湘南期间在此召开部队和地方干部联席会议,部署斗争任务。1928年2月,董塘区苏维埃政府和仁化革命委员会在此成立,2月13日举行了仁化暴-动。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北江农军学校旧址
北江农军学校旧址位于韶关市建国路,原是清代都司衙门,建筑面积633平方米,1926年10月中共北江特委在此成立培养农运军事干部的学校。由中共北江特委成员、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生朱云卿任主任。该校以军事训练为主,共办了两期,培训了学员400多人,成为北江农军和农运的骨干力量。1927年广州“四·一五”-政变后,北江农军北上武汉,后来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部份人员回到粤北坚持武装斗争。旧址现已被改建。1962年7月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广东省农民协会北江办事处旧址
广东省农民协会北江办事处旧址位于韶关市下后街四邑同乡会会馆。为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布局平房,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今为建国路小学校址。广东省农民协会为了加强北江各县农会的领导,于1926年1月在此设立北江办事处。与中共北江特委、曲江县农民协会、广东妇女解放协会韶州分会、青年团等组织一起办公。1960年韶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胆源人民会堂
胆源人民会堂位于韶关市始兴县城南镇胆源村村民委员会旁。1975年动工建造,1976年春节建成,座西北向东南,阔15.4米,深46.9米,高约12米,砖、木构筑,方形砖柱金字架盖青瓦,泥砖砌墙。正面二屋混凝土结构,书“胆源人民会堂”。上联“四海欢腾云水怒”下联“五洲震荡风雷急”。在此演出的有市县剧团和附近业余居团多为采茶戏和样板戏,十里八乡百姓来此观看,反映了当地文化活动和文化交流的情况。
铁石迳摩崖石刻
铁石迳摩崖石刻位于翁源县松塘镇松岗村。记载三次修筑山道:刻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的刻文:“韶州府翁源县长安乡铁寨迳,缘首张得珛、丘福宽,题劝十方众姓舍财,命工匠肖澄开石路一条,愿祈众姓各获因缘大吉利。昔成二十二年孟冬月吉日施。”(注:明成祖朱棣皇帝最后一年,故称昔成)。刻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的刻文:“始兴县上水汪秀芳施垦,弘治三年曾琳施垦整路。”刻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的刻文:“凿山通道,三华镇把总叶高助银拾两,生员叶翔凤侄叶芬银四两,生员叶一凤年(银)三两,余助银载在碑阴。万历庚寅岁缘首生员郭诏题。”均为楷书阴刻。
马市墟古井
马市墟古井位于韶关市始兴县马市镇马市墟内,是一处清代水井。该井用红砂岩石凿成圆形井圈,高0.58米、厚0.13米。圆形井壁由数十块红砂岩石砌成,直径1.3米、深15米、水深5米,井坪铺河卵石。据当地村民讲,此井有300年历史了。马市设墟以来、便开凿此井,清朝康熙年间最兴旺,每日过往的商船有上百只之多,车水马龙的商人们常在此歇息。可惜,井坪上的洗衣盆已毁,四周民房包围。
南雄望夫桥
望夫桥位于南雄市全安镇半迳水村,建于清代,是一座双拱石平桥,桥长25米,桥宽3.5米。以青色麻石砌筑。两端各设四级阶梯,桥横跨山涧峡谷,二孔,主拱跨河南北两岸,副孔建于北岸台地上,桥面距河面为4.5米,建桥选用麻石块长64厘米,宽27厘米,高30厘米。该桥保存完整,结构稳定、牢固。石桥无栏杆,但桥两侧长两排杂树青藤,犹如两行绿色护栏。桥下是深潭,山涧两岸是茂密的山林,林间下垂古藤直至河边。桥四周风景秀丽、古朴,宛如仙境。古老相传,附近一村庄有一女子,每年春节前都要在桥边等候外出做工的丈夫归来,因此当地人称此桥为“望夫桥”。
乐昌文峰塔
乐昌文峰塔位于乐昌市乐城镇塔岗岭。始建于宋毁于元。原为砖塔,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韶州知府符锡重建,改石砌。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石塔,高约19米,檐角翘起,石雕吻兽装饰。首层每边长2.4米、壁厚2.1米,一至三层设有拱形门,四层以上不开门窗,仅在塔壁上打凿出壸门,第四层的壸门额上雕童子像。塔刹石质,葫芦形。1987年乐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梅司城
红梅司城位于南雄县梅岭镇中站村,又称中站城。据清代《直隶南雄州志》所载,此城修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十二月,曾为红梅司巡检署。该城坐西向东,呈方形,面积3.2万平方米。墙基用青灰色岩石砌筑,其上为夯土墙,现南墙残长20米,高4米;东墙残长25米。城中保存有用青砖建造的房子,青砖铭文“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造”。可知清代曾重修。
南雄南门城楼
南雄南门城楼位于南雄市雄州镇中山街。城墙始建于宋皇祐四年(1052年),经历代重修,在麻石砌基上有规格不一的青砖砌墙。城楼通高14.5米、进深17.35米,南面宽18.7米、北面宽20.2米,西侧置1米宽石质阶梯,可登临。城门高3.9米、宽4米,外两侧置碉楼,各宽4米、通高9.5米。平面为“凹”字形。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在城门上建南薰楼阁,重檐布瓦悬山顶,楼面宽五间17.85米、进深17.15米,南北面置廊。穿斗式梁架。1982年南雄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韶石寨群
韶石寨群位于曲江县东北部,横跨多个镇。年代为宋至清。分布面积150平方公里,东至周田镇,南抵大桥镇,西到犁市镇矮塞村,北达黄坑镇人面石。包括有30个古山寨和7处岩庙。这些山寨是历代村民为避世乱而各自据山构筑,有打锣寨、马鞍寨、白寨、旗杆寨、笼盖寨、长寨、评公石寨、猪盆寨、大寨、棉寨、鸡公寨、铜鼓寨、东山寨、木坪寨、樵山寨、背子寨、打鱼公寨、金竹寨、泥寨、柳州陂寨、乱石滩寨、牛栏寨、五段寨、钓钩寨、扬州寨、李壶岩寨、韭菜寨、狮子寨、马头寨、火烧寨等。多数构筑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山顶或峭壁之间。保存较好的有评公石寨、笼盖寨、马鞍寨、鸡公寨、打鱼公寨等,寨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翰亨围
翰亨围位于曲江县灵溪镇上洞大围村(又名大围)。始建于明末清初。据大围村《黄氏族谱》载:“无奈后期转朝换国,普省额外加征,强盗大贼,搜杀民命,各处修造围寨,诚惶诚恐。遂集众商议,请来湖南工匠,筑墙围村,自得安宁”。该围为不规则圆形,面积约2.7万平方米。墙高7米、墙厚1~0.9米、周长625米。墙顶可行人,有墙垛枪眼。正门在北,南设一门,东设二门,共四门。每道门顶原有更楼。围门及墙体均用花岗岩条砌筑,后经两次重修。围内有一自然山泉,终年不竭。今围内仍住有140多户居民。
大安坪村古民居
大安坪村古民居位于韶关市始兴县马市镇红梨村民委员会大安坪村。清代可加民居,一组为前后六栋平房,坐东南向西北总面阔55米总进深56米。每栋中间为大厅(祖堂)左、右两边为住房,两厅四房组合,悬山顶盖青瓦。有6个大厅前后贯通的民居当地少有。一组为方楼平面呈方形边长15.5米、五层高约18.6米。圆拱门匾《竹苞松茂》咸丰十一年。红砂岩墙脚青砖墙,炮角稍凸出,内有木梯刻登楼。对研究客家民居有参考价值。
刘屋村民居
刘屋村民居位于韶关市始兴县司前镇刘屋村村民委员会刘屋村。该村由民居和围楼组成,民居座北向南,面阔52米、进深35米。中间祖堂(大厅)两侧民居,住宅有三头斗门东南西各一头门称头门。围楼东西向长74.5米、宽26米。西面眉匾《伟堂》,东面眉匾《荣光》清朝道光甲辰年四层约13米外层呈回字形。民居和围楼青砖木质构筑形成一个整体。对研究清代客家民居建筑具有较高的价值。
云祖仙庙
云祖仙庙在乐昌市两江乡凰落村云祖峰顶。为拱券式无梁殿。拱圈石用纵联砌置法构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乾隆年间二次重修。面阔一间5.5米、进深一间8.4米。拱顶至地面高3.45米。门额上置一石匾,阴刻“云祖仙”三字。庙内两壁镶砌碑刻25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初公祠
永初公祠位于翁源县江尾镇南塘村。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重建,道光十六年(1836年)重修。面积609平方米,为五进四合院式建筑,硬山顶,以阴阳板瓦覆盖,梁架为穿斗与抬梁相结合。正门石匾,镌刻“长安围”三字。二进,前有门槛,后有屏风。越过二进,麻石砌结天井,两旁砌4米高照墙。三进、四进构造大体与二进相似。五进后壁中央置神台祖牌,上刻“永初公祠”四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兴学宫
始兴学宫位于始兴县城东始兴中学校园内。据民国15年(1926年)《始兴县志》记载:学宫,始建于宋嘉定年间,后数易其址。现存建筑为清道光七年(1827年)改建。学宫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东西总面阔39米,南北总进深94米,面积3666平方米。除大成殿基本保持原貌外,其余建筑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大成殿建在高0.8米的台基上,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梁架结构。面阔五间20.19米,进深三间,18.88米,面积394.97平方米。雕梁画栋,富丽堂皇。1990年始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