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 > 秦淮区旅游
秦淮区景点介绍
香君故居
李香君是秦淮一颗璀灿的明珠,后人有访媚香楼遗址者经几代而不绝。这个出身秦淮名0的下层妇女之所以受人仰慕,不在其花容月貌,而在于她有着强烈的正义感、爱国心和高尚的情操,愤世嫉俗,显示出难能可贵的精神。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眷怀故国,秦淮区人民政府以文学巨著《桃花扇》内容为基础,修复了李香君故居――媚香楼。香君故居位于秦淮河畔来燕桥南端。是三进两院式宅院。全院尽现书法、绘画、楹联、篆刻、假山、塑像和园林小景、石刻砖雕、壁画挂灯等艺术精品,供游人观赏。李香君故居座落在夫子庙钞库街38号,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自从开放后,访香君故居者络绎不绝,这里接待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瓮堂
瓮堂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的悦来巷子里,是中国最古老的澡堂,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相传瓮堂兴起于明朝初年,当时有5处,是朱元璋为解决20多万修缮城墙的民工洗澡问题修建的。瓮堂内部,顶上两个蒙古包样的“瓮”拼成“8”字形,“瓮”下面是浴池。600多年来,它承载了一辈又一辈人的洗澡回忆。瓮堂的身世充满传奇色彩。坊间流传了两种关于它来历的说法,一种如上文所述,瓮堂是朱元璋造城墙时,为了解决20多万民工洗澡问题,才建的。明初朱元璋为在南京建都,从全国抽调大量民工来建造城墙。民工们终日劳累,汗湿衣裳,不能洗澡,满身虱蚤,浑身疥疮,苦不堪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位于南京城南,指的是以夫子庙建筑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东起东水关淮青桥秦淮水亭,越过文德桥,直到中华门城堡延伸至西水关的内秦淮河地带,包括秦淮河两岸的街巷、民居、附近的古迹和风景点,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南京在历史上曾经十一次定都,六朝时代,夫子庙地区已相当繁华,乌衣巷、朱雀街、桃叶渡等处,都是当时高门大族所居。在明代,夫子庙作为国子监科举考场,考生云集,因此这里集中了许多服务行业,有酒楼、茶馆、小吃,青楼0院也应运而生,内秦淮河上“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画船萧鼓,昼夜不绝”,描写的就是当时秦淮河上的畸形繁华景象。由于历史的变
三条营古建筑
三条营古建筑三条营古建筑位于城南三条营18、20号。99间半房屋,原有两个院落,有轿厅、大厅、楼房,内有花园,外有封火墙。房主蒋寿山,号称蒋百万。《天京录》有所记载。现外墙面东有石碑一块,光绪元年四月立,内容为有关官沟事。院内多为青石和方石铺地。房内天花板、地板。第六进为二层楼,五间大厅及长廊完整,房门门框有精致木雕。面积8.4米*34.8米。该处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程先甲故居
程先甲故居程先甲故居坐落于中华门西大百花巷11号,该故居房屋纵深七进,其中轴线与街巷呈垂直状,一眼望去,展现出一道古朴雅致的晚清民居建筑的风景线。此屋原系光绪年间一个名门黄姓大宅。宣统年间,由程先甲购置为私人邸宅。当年第一进为门厅,两侧为大轿停放和轿夫休息处。第二进为大厅,窗格下镌以“二十四孝图”,至今仍能依稀可辨。西侧置有一小书房兼作会客之用。第三进为程先甲居住的正房。现为其幼子程德谟老夫妇及其后裔居住。第四进是藏书楼,即他生平所酷爱的书斋——“千一斋”。蕴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之意。第五进也是楼屋,为程氏家人住房。第六进为厨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钦差故居
刘钦差故居刘钦差是指清代大臣刘瑞芬,他的故居在殷高巷14号。刘钦差故居,传说原为明代开国功臣胡大海府宅,清光绪年间为刘瑞芬购得,现为他的重孙刘怀居住。故居原有房屋九十九间半,回廊曲折,错落有致,稚子人内,如进迷宫。现存六个院落,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90平方米,其中两个院落保存尚好。大门原样无损,门槛高几盈尺,两扇大门高大厚实。轿厅宽敞,改为国营粮站售粮油处,堆有设备和粮油,不见局促。14号之一,原为花厅,现为民居。14号之二,为五开间跑马楼,结构完整。14号之三、之四,为三开间楼房,成色已旧。:14号之五,已改建为新房。这里已列为南京市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仓顶大井
仓顶大井水井,对于没有自来水的古代城市居民的生活、生产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素有“饮水不忘掘井人”之说。南京城中人烟辐辏,食井不可胜计。1982年,全市开展文物普查时,群众提供的古井线索即有430余口。特别是门西之地,小街相接,曲巷回环,古井、名井颇多,但诸多水井,今已湮废,旧迹难寻。现在最大的古井,就是城西南隅凤台冈之巅的仓顶大井,亦是南京最大的古井。其名源于明代骁骑卫屯粮之所的骁骑仓而得名。由于此仓,并派生出仓山、仓顶、仓坡、仓门口等一组地名群,而仓顶大井已成为这组地名群中最醒目的地物标志。该井于元朝所筑,迄今已有六百七十余年的历史。井内上狭下广,四周井
秦淮河古桥
秦淮河古桥镇淮桥始建于东吴时期,称为南津大桥,毁于东晋时期的王敦之乱。南朝时也称朱雀航、朱雀桥,是通往城外的主要交通枢纽。杨吴天祐十一年(914年),都水使在此建桥,始称镇淮桥。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留守史正志重建。开禧元年(1205年)丘崇为留守时重建。宝祐四年(1256年),留守马光祖重建。镇淮桥系十里秦淮诸桥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坚固、装饰最华丽的桥梁。明代以后,规模逐渐缩小,至清代桥亭数十楹的壮观气势已不复存在。1960年经过改建拓宽,桥体长32.4米,宽26.2米。1995年在此桥东、西各建桥一座,该桥现已成为中华门历史景点的一个组成部分。朱雀
童寯住宅
童寯故居位于秦淮区文昌巷52号。东依五老村,南连红花地,西靠太平路,北接大行宫。虽在闹市,别有洞天。童寯故居是其本人于1947年自行设计建造的。故居宅院共占地414平方米,北院墙中部设铁制双开大门,坐南朝北,临街面市。三米左右高的水泥素粉院墙,不加修饰,匀称简朴。院门右侧墙上,砌有“童寯住宅”铭文石碑一方。院内水泥地坪,扫洒洁净,纤尘不染。院之中央,植有一株火焰松,老树新枝,青翠欲滴。东院墙根,一排约二米高的朱兰树,蓊郁芬芳,生机无限,英国别墅风格的故居主体,位于院内西南部,建筑面积133平方米。砖木结构,局部两层,屋外楼道。大面积红色平瓦斜屋顶,红砖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大华大戏院旧址
南京大华大戏院,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中山南路67号,地处新街口南端,是南京建造最早的戏院之一,规模、设施均居民国南京之首。大华大戏院与世界大戏院(后改称延安剧场)、首都大戏院(后改称解放电影院)、新都大戏院(后改称胜利电影院)并称为民国南京四大影院。大华大戏院始建于1935年,由美籍华人、大华大戏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司徒英铨筹资,基泰工程杨廷宝设计,上海建华建筑工程公司承建,1936年5月29日建成开业,拥有1768个软席座位,以及冷暖气设备等,成为当时南京标准最高、规模最大的戏院。南京沦陷后为日伪合办的中华电影公司经营,1945年后为国民政府接管,20世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淮民居群
秦淮民居群三条营古建筑(秦淮区夫子庙街道三条营社区三条营20号)刘芝田故居(秦淮区双塘街道高岗里社区殷高巷14,14-1、2、3、4号)程先甲故居(秦淮区双塘街道实辉巷社区大百花巷11号)秦大士故居(秦淮区夫子庙街道乌衣巷社区长乐路57、59号)糖坊廊河房(秦淮区双塘街道实辉巷社区糖坊廊61号)钞库街河房(秦淮区夫子庙街道乌衣巷社区钞库街38号)钓鱼台河房(秦淮区双塘街道磨盘街社区钓鱼台192号)棋峰试馆(秦淮区夫子庙街道乌衣巷社区钞库街52号)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002年10月秦淮民居群清代南京市秦淮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瓦官寺
古瓦官寺位于南京中华门内西南隅的花露岗。寺始建于东晋兴宁二年(364),原为官府管理陶业之处,寺因而得名。开山为慧力法师。《梁高僧传》载:“释慧力,未知何许人。晋永和中,来游京师,常乞蔬食,苦行头陀修福。至晋兴宁中,启乞陶处为瓦官寺。”南朝梁代,就寺兴建瓦官阁,高二百四十尺(约合60米。《景定建康志》曰三百四十尺。),高耸入云,大江环前,“平旦影落江水,暮则返照入郭”,是当时建康登高远眺的绝好去处。有诗云:“云散便凝千里望,日斜常占半城阴”。可以想见当时形势。六朝时期,瓦官寺几经扩建,已成为规模宏大的江南名刹。东晋末年,瓦官寺已拥有上千僧众。杨吴筑金陵城
贡院碑刻
江南贡院现存碑刻22块,主要记载了皇帝、大臣、名士对贡院的赞誉其中明碑6通、清碑15通、民国碑1通。其中有康熙御题碑、两江总督铁保碑、重修扩建贡院碑等,是研究明清贡院历史沿革和科举制度的实物资料。明清和民国年间刻石。位于夫子庙金陵路1号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为明清科举考场江南贡院遗物。有碑22通,其中明碑6通、清碑15通、民国碑1通。分布于明远楼两侧碑廊内。内容主要为江南贡院历史、历代扩建和维修情况及考官题名。最珍贵的是清康熙帝御笔《为考试叹》,上书-:“人才当义取,王道岂纷更。放利来多怨,徇私有恶声。文宗濂洛理,士仰楷模情。若问生前事,尚怜死后名。”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桥瓮
七桥瓮明代称上坊桥,清代改称七桥瓮,因桥的构筑是七孔半圆形的石拱,拱形如瓮,故民间俗称为七桥瓮。七桥瓮建于明代初期,地处南京城东南,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横跨秦淮河,是进城的咽喉之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的十余年间,为击退清兵,这里发生多次激战,辛亥革命光复南京之役中,江浙联军也曾在此大败清军。七桥瓮是南京地区著名的石拱桥,也是现存规模最大的砖石构筑拱桥。全长99.4米,宽13米,高25米,桥身酷似弯弓,全部青石花岗岩叠砌,石料长宽各0.65米,厚0.18米,桥身质地坚固。中间桥瓮为最大,其余两两相对,依次缩小,桥拱上方,沿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陵机器制造局厂房遗迹
金陵机器制造局厂房遗迹位于秦淮区中华门外正学路1号晨光集团内。同治四年(1865)夏,署两江总督李鸿章创办金陵机器制造局,次年建成,并迁入苏州炮局。这是南京第一座近代机械化工厂,后成为仅次于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的全国四大兵工厂之一。主要生产连珠炮、过山炮、开花-、各类洋枪等新式西洋军火。宣统二年(1910)裁撤,1912年复工。至1928年归并上海兵工厂,次年改称金陵兵工厂。现存厂房遗址主要有7处。第一组为机器正厂、右厂、左厂,分别建于同治五年(1866)、十二年(1873)和光绪四年(1878),2层,均被改建,建筑面积分别为946平方米、919平方米、
金沙井太平天国建筑
金沙井太平天国建筑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金沙井,南京的一个地名,毗邻夫子庙,是一条东西向的小街。《江宁县志》记载,明朝时南京大旱,河水干枯,居民在此挖井取水,不料井中有沙,沙中还有闪闪发光的金粒,因此就将这口井取名金沙井,地名也由此而来。据史料记载,金沙井36号原为晚清著名文人汪士铎的旧居,后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在汪的废墟上,建了一座官衙,也便是如今这片距今四百多年的古建筑。一座古宅,老色青砖,从凹形八字龛的大门而入,缓缓前行,穿过堂屋,可见刻有卷草纹饰的大梁,凤头龙身兽的槽头,上面的花纹图案栩栩如生。从前到后,穿过四进平房,一座古老的二层楼房便跃入眼帘。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朝总圣库、英王府遗址
天朝总圣库、英王府遗址发现于1975年,在南京三山门(今水西门)内升州路338—360号一带。天朝总圣库是太平天国的国库,原在南京青溪里巷,后迁至现址。原来此处范围极广,南至升州路、北至安品街、东到登隆巷、西至仓巷。明朝初期为中山王徐达之别苑,又称西园,后为桐城吴中丞的花园。清朝乾隆时期为桐城富商姚友梅之宅园。太平天国政权实行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各部缴获的财物粮食,均需上缴国库。军民所需的衣食物资,均由国库统一分配。该处作为天朝总圣库,存金、银、绸缎等。太平天国后期这里为英王陈玉成之王府,太平天国失败后李鸿章将此改为安徽会馆。1949年以后西部及北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廊巷太平天国建筑及壁画
罗廊巷太平天国建筑及壁画在南京罗廊巷17号,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在太平天国东王府遗址范围内,原有平房三进,现存第二进面阔三间,大梁和月梁上都有刻花,南西北三面墙壁上有绘画。罗廊巷太平天国壁画于1955年10月被发现,南京市建邺区侯家桥派出所一名户籍员调查户口时注意到罗廊巷17号正厅右侧的墙壁上石灰剥落之处隐约有朱红斑点,因为他和居民们都参观过相距很近的堂子街壁画,他们就联想到此处是否也有被涂盖的太平天国壁画呢?大家很兴奋地把表层石灰剥去一小块,露出了有叶状的图案,一共发现了9幅壁画,长宽均在二米以上,题材内容为花卉鸟兽,画面自然损毁严重,艺术水平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愈墓
邓愈墓在南京中华门外雨花台西邓府山,现雨花西路旁。邓愈,明初开国功臣,原名友德,朱元璋赐名愈,今安徽泗县人。少年时随父兄参加元末农民军,后率部投奔朱元璋,屡建战功。官至江西行省右丞,湖广行省平章。洪武初年大将军徐达北征,洪武十年(1377)受命西征吐番,班师途中病死于寿春。追封宁河王,谥“武顺”,葬邓府山。墓前神道碑一座,立于神道正前方右侧,碑高5.05米,碑额高0.98米,宽1.35米,厚0.43米,两面浮雕四条缠龙,篆刻“大明钦赐宁河武顺王神道碑”等字,碑身2.82米,宽1.16米,厚0.33米,正面楷书碑文33行,满行94字,题“大明钦赐故开国辅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大报恩寺碑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大报恩寺碑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南京中华门外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位于南京中华门外,北邻外秦淮河,南接雨花台,东至1865园区,西至雨花路,整个园区占地面积约200亩。大报恩寺遗址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誉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寺庙遗址”,今天来到园区可探寻600年前的香水河、香水河桥、永乐碑、宣德碑、御道、明代水工设施、三大殿遗址、画廊遗址、油库遗址、义井以及烧制琉璃构件的官窑等,当年大报恩寺的“宫阙规制”一目了然。地址:南京市秦淮区雨花路1号类型:古迹寺庙等级:AAAA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