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 > 泰顺县旅游
泰顺县景点介绍
胡氏大院
时代:清地址: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雪溪乡桥西村该院在当地亦称石门楼。胡氏大院系江南少有的大型合院式民居,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做工精致,具有很高的文物综合价值。胡氏祖居庆元官塘,明天顺年间(1457—1464)胡道严徙居今泰顺雪溪西岸,为当地胡氏始祖。传至胡东伟一代,家业日盛,遂开始大规模的建造住屋。胡东伟,字震仁,号霁园,生于清嘉庆壬申(1812),卒于光绪癸未(1883)。胡东伟于光绪二十年(1894)以子胡一琨遇覃恩,诰封奉直大夫。胡东伟从道光十二年(1832)起至同治甲戌年(1874)先后建造了胡氏大院、凤垅厝、凤垅头厝等民居,前后历时40余年,胡氏大
泰顺土楼
时代;清至民国地址: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罗阳镇上交垟村。土楼建筑面东向,方形两层建筑,占地面积625平方米。外围土墙,用条石砌基,黄土夯筑。内部木构建筑两层,两坡顶,平面呈“口”字形布置,之间设天井;东西面阔五间,南北面阔四间。楼外周圈设壕,作防御用。上交垟土楼为曾氏家族于清晚期所建,曾氏从福建泉州一带迁来,带来此建筑形式。上交垟土楼现保存完整,于2005年3月16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涧桥
北涧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因跨北溪之上,故此得名。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5年),后经6次重修,至今容颜不改。北涧桥是宫殿式重檐,结构精巧,造型古朴。然而北涧桥的美不仅美在桥本身的轻灵飘逸或是拥有虹桥的独特结构,更美在桥周围的环境。两条溪水在桥边汇合,溪水清澈见底,水面上还有一条用石梁搭起来的小石桥,接以矴步。沿着溪岸,一条小路将人引向桥头和村子,两株大樟树立于桥头,且都有上千年的树龄了。大树的虬根牢牢抓住桥基周围的石土,使得北涧桥历经数百年的风霜而无大碍。北涧桥原建在它上游30米处的地方,如今那里还存有旧桥遗址。关于原桥为什么会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洋桥
东洋桥,又名文重桥,位于筱村镇东洋村水尾,始建于轻乾隆十年(1745年),屡建屡毁,民国10年(1921年)重建,为伸臂梁木平廊桥。桥身上没有什么过多装饰,却显得古朴典雅,仿佛一幢民居,让人感觉异常亲切。地址: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筱村镇类型:古迹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温州金鸡山
金鸡山原名巾子山,又名景致山,位于市区西北方向41.5公里,属洞宫山脉南支,主峰海拔1320.7米,是我市最高峰,遥望主峰,宛如一老者披巾端座,故得名“巾子山”,谐名金鸡山,双峰对峙,高耸入云。四周群山,或似游龙,或似卧虎,拱卫山下,山坡上怪石嶙峋,四周危崖峭壁,奇峰深谷,和漫山的花草树木共同组成了动人的画廊。
雪溪胡氏大院
雪溪胡宅坐落在三魁镇雪溪乡桥西村的胡宅,占地面积4254平方米,建于清代,整座建筑非常乡土,院内的建筑以松木为主要材料,不着油漆,尽显木质本色。雪溪四周的环境,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美丽。雪溪胡宅的整座建筑非常乡土,院墙都是附近溪流里的卵石堆砌而成的,石块与石块之间的接缝很是紧密,不同颜色的卵石间隔着排列,有意无意的组成了一片美丽的图案出来,院内的建筑以松木为主要材料,不涂油漆,尽显出质朴自然的木质本色。用材讲究、工艺精细,兼具法式规范性与乡土灵活性,具有浙南、闽北建筑风格交融的鲜明特色。建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间,包括胡氏大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薛宅桥
薛宅桥又称锦溪桥,位于三魁镇薛外村,1988年列为泰顺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此桥跨梁长而斜度大,桥头坡度30多,是泰顺县内桥面坡度最大的木拱廊桥,造型古朴大气,巍峨挺拔,已被载入《中国桥梁史话》,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薛宅桥始建于明,现桥建于清咸丰六年(1856),1986年重修,为灰色叠梁拱式木廊桥,长51米,宽5.2米,离水10.5米,单跨29米,桥屋14间,薛宅桥与刘宅桥两桥都很大气,相比下刘华丽典雅,而薛挺拔辉宏,大红桥身高高耸起,凌架于锦溪之上,灰色挑檐直指兰天,在周围白色小盒子似的现代建筑中鹤立鸡群,夺人眼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柱桥
木平廊桥,位于三魁镇下武洋村。桥长15.1米,宽4.47米,跨径10.1米。顾名思义,三柱桥是因溪中立有三根石柱承托桥底梁木而得名。在梁木下顶以石柱,可以增加梁木的受力能力。
柳峰尖
柳峰尖景区处柳峰乡境内,距承天氡泉12公里,主峰海拔1056米。登上峰巅可俯瞰浙闽大地,也可远眺闽海。山上有终年不竭清泉,清洌爽口,宋人称之为“圣泉”。清光绪甲午年间在主峰之巅建石宫,曰“天下第一山”,上山进香者络绎不绝。有十三岩、十四洞等系列景点。
红岩
红岩景区位于红岩隧道口西南侧,距县城8公里。景区内奇峰怪石耸立,危岩峭壁横生,坑谷底洞深不可测,飞流瀑布雄浑壮观,原始阔叶丛林深幽苍郁。主要景点有红岩峰、蒸笼岩、洗银瀑、彩银洞、绝壁廊、白猴峰、石笋峰、天障谷、象鼻岩、老鹰岩等20多个。景区的峰、崖、石、洞、瀑、漈、潭、滩和树、花、草以及鸟类千姿百态,构成了绚丽多姿的山水画卷。
白鹤山庄
位于国家级名胜风景区飞云湖畔,倚山傍水。系司前畲族镇农民企业家张仰瑞于2001年集资兴建,现占地310亩,建筑面积8888平方米。山庄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寻幽探秘等功能,有横跨长358米,高58米的中国第一悬空铁索桥;乘皮筏艇进行华东第一水上漂流冲浪;农家乐生态游;飞云湖天然垂钓、天然浴场沐浴等八大特色项目。交通泰顺县城距山庄20公里,温州市区驱车2小时、省城杭州驱车5小时可到达,从山庄乘船顺飞云湖而下,1小时至文成县,沿52省道,半小时即抵景宁畲族自治县或浙闽边境,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文重桥
文重桥,系木平廊桥,位于筱村镇东洋村。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现桥建于民国年间,由当地的几大家族合资建造。桥长27.4米,宽4.2米,净跨22.4米。交通需搭三轮摩前往,游完后最好按原路回到筱村汽车站乘车前往泗溪的中巴车。那儿车比较多。
天关山
天关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县城西部,距城关中心2公里,总面积1043公倾。园内主峰天关山海拔1296.5米,处于罗阳城邑的背后祖山地位,是抵挡西北寒流的天然屏障。公园拥有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森林植被,森林覆盖为99.1%。公园山川秀丽、环境清幽,有龙井坑、天关山、北岭、白溪、东源五大景区,各类景点50余处。其中“天关耸秀”、“龙湫飞雪”两景点是泰顺知名胜景,“弘音龙井”、“洞天龙井”、“矶珠龙井”三景点是传说中水圣神居藏的地方,为古代泰顺人之求雨潭;“天关古道”为公园最为独特的融自然和人文的景点。“天关古道”亦称“北岭古道”,是古代岭北乡至罗阳城的交通要道,
九峰
九峰省级风景名胜区地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浙边境革命活动的中心地带,由“红军路”和九里潭、秀涧、峰文峡谷、小九曲、泗水廊桥五个景区组成。“红军路”为该风景名胜区的核心。目前该风景名胜区已修建了一条公路,将浙闽边临时省委成立旧址、红军挺进师纪念馆、浙南特委成立旧址、红军山洞医院、红十九师整编旧址、峰文大战遗址和“红色堡垒村”连成一片,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红色飘带”。由于山高地远,自然环境保护比较完好,景区景色十分宜人。有狮子岩、赤岩石室、七里溪、八里滩、九里潭、九峰朝拱等一百多个景点,是旅游观光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黄金宝地。
飞云湖
飞云湖风景名胜区是以飞云湖的湖岛区为主体的高峡平湖景区,由百丈湖、莒江湖、洪口湖三大湖及大小不等的岛屿组成。湖周森林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为74.4%。溪流纵横交错,形成众多的飞瀑险滩、清泉碧潭。沿湖从百丈至司前要经过白鹤峡(瞿门峡),峡的两岸层峦叠嶂,峭崖壁立,山光水色,移步换景,有“十里画廊”之称。峡的尽头就是有名的白鹤古渡,如今古渡口上空架起了全国最长(358米)的步行铁索桥——白鹤飞渡铁索桥。被誉为“浙南第一漂”的三插溪PVC像皮艇漂流更是以其独特的刺激让人回味无穷。库区环湖公路建设后,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浦溪风景区、筱村古廊桥古村落、葛洋有
东垟古民居
东垟现存古民居有三片,一为新厝下民居,二为西村民居,三为门楼外民居。东垟林氏一世祖林建(唐天柘二年(905)内阁长史)原籍福建莆田,后为避乱于后唐同光三年(925)迁居泰顺筱村东奥(新楼)。宋建隆二年(961)再迁泗溪上段(后池)。林建从莆田迁徙筱村东奥时共捷有六子,后来除第六子顷随父从东奥迁往泗溪外,其余五子均留居东垟。东垟现存的三片古民居均为林建后裔在繁衍发展过程中留给今人的历史文化遗产。
白鹤峡景区
白鹤松(岩):位于白鹤峡口。岩锤形,高约20米,临水而立,犹如一位[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而岩顶却生长着一棵不老松,与它边上的另一株同龄松相对应。传说,岩顶松是单身汉,岸上松是寡妇,每到夜间月色下,两棵松会缓缓地相偎在一起,宛如一对情人相会。白鹤渡:位于三插溪与司前溪交汇处飞云湖西北部终端的白鹤峡口。传说,上古时洪水泛滥,浊浪排空,生灵涂炭。其时太白金星乘白鹤周游世界,一日来到飞云将之源,只见白茫茫一片,连飞禽走兽都鲜有立足之地,纷纷围绕仙翁所秉白鹤飞翔,祈望生存。仙翁见状动了恻隐之心,上奏玉帝,令四海龙王将水褪去九十九丈九尺,使各地山川江河田园重现,万
圆州古村落
圆州村地处司前镇里光溪畔,为罗阳吴氏迁居圆州后逐渐形成。现存古民居四座宗祠一座,总体品位较高。民居:圆州现存的四座民居分别叫洋头厝、老厝、第三份和外厝,四座民居在总体建筑风格上非常接近,均为合院式,二重门楼。圆州古村的一大特点是民居内彩绘处处可见,色彩鲜艳,非常精致。洋头厝等民居的大门门楣上还有精雕细刻的阴阳图案。吴氏宗祠就建在洋头厝的右边,规模不大,仅二进。一进门楼所处的位置为院落的左前方,与圆门楼错开方位,从而使与圆门楼相接的院墙成为一进门楼的照壁,起到遮挡视线的作用。二进门楼却独树一帜,采用木构形式。木门楼单间悬山顶,屋檐出挑较深,在檐缘外端加钉了
毓文桥
毓文桥位于洲岭乡洲边村水尾,地处两山缺口处,桥边古树参天,造型优美的毓文桥掩映其中,宛如一幅精美的宋画。虽算不上最古,却可能是泰顺地区最美的廊桥。此桥始建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系石拱木廊桥,三层0,皆飞檐翘角,屋脊中有葫芦顶,造型丰富优美。与其他廊桥不同的是,桥身的两边不是用木板侧封,而是代以做工精细的格子木雕,更显精致细腻。交通从洲岭汽车站下车后,步行5分钟即到。
永庆桥
位于三魁镇战洲下溪坪村,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全长33米,宽4.5米,离水面高8米,为伸臂式木廊桥,桥墩青石砌筑,上置二层直角相交的挑梁木,面铺行道桥板,有廊屋12间,明间为二层重檐楼阁,内设扶梯上下,屋面回翼角高翘,造型雅朴,是县境内优美的古代木廊平桥。参观永庆桥除了看外观外,还应注意桥内梁木上的几条流畅飘逸的线刻,俗称“梁须”,这其中还有一个有趣传说。相关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位技艺高超的木匠,在建造一座桥梁,却由于一时疏忽将大梁的料下短了。由于上梁的日子早已确定,若不能按时建好,便是死罪。木匠急得不知如何是好,而此时来了一位渔翁模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