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南平市 > 松溪县旅游
松溪县景点介绍
井窠操平头遗址
井窠操平头遗址位于松溪县郑墩镇双源村,时代为商周。井窠操平头遗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布溪骨山遗址
大布溪骨山遗址位于松溪县河东乡大布村,时代为商周。大布溪骨山遗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潘墩马山鞍遗址
潘墩马山鞍遗址位于松溪县渭田镇潘墩村,时代为商代。潘墩马山鞍遗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岭店后山遗址
下岭店后山遗址位于松溪县茶平乡刘屯村,时代为商周。下岭店后山遗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潘墩马鞍山遗址
潘墩马鞍山遗址位于松溪县渭田镇潘墩村,时代为商代。潘墩马鞍山遗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合五代窑
山合五代窑位于松溪县河东乡长巷村,时代为五代-宋。山合五代窑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龙窑
九龙窑位于松溪县松源街道西门村,时代为宋代。九龙窑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松溪回龙塔
松溪回龙塔位于松溪县溪东乡溪东村,时代为清代。松溪回龙塔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松溪奎光塔
松溪奎光塔位于松溪县松源街道西门村,时代为清代。松溪奎光塔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久福寺
久福寺位于松溪县旧县乡官村,时代为清代。久福寺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松溪玉泉寺
松溪玉泉寺位于松溪县渭田镇竹贤村,时代为清代。松溪玉泉寺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松溪报恩寺
松溪报恩寺位于松溪县花桥乡塘边村,时代为清代。松溪报恩寺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谷仙殿
五谷仙殿位于松溪县溪东乡古弄村,时代为清代。五谷仙殿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福桥
五福桥位于松溪县渭田镇渭田村,时代为清代。五福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汉寺大殿
罗汉寺大殿位于松溪县河东乡大布村,时代为清代。罗汉寺大殿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松溪县万林湖水利风景区
地理位置: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花桥乡境内景区介绍:万林湖由8条溪涧汇流而成,形成一个水域面积2平方公里的宁静优美的人工湖泊,水质优良,空气清新,可通航11公里,两岸林木葱茏,谷岭交错,山回水转。在万林湖上游招沙甲至下屯村一带,属紫色砂砾岩经风化侵蚀形成的"丹霞地貌",方园5公里地城内分散座落着许多嶙峋怪石,奇峰异洞.诸如狮子岩、佛头岩、双乳峰、金钗裂、龟山、宰牛洞、长老洞等呈现一派碧水丹山风貌。从下岭桥到坝头有十三曲、十八弯,而且弯里有曲,曲里有弯,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时常还能见到鲤鱼打浪、水鸟惊飞、鸳鸯戏水等爽心悦目的动人画面。特色特产:松溪小角、松溪薄
刘源村
刘源村位于祖墩乡西部,辖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现有286户,1062人,土地面积15800亩,是福建省革命老区村。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村、福建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四星级美丽乡村、南平市党建示范村、松溪县文明村镇、松溪县法制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刘源村依托独有的生态茶园和立地条件,通过“龙源茶厂”龙头带动作用,建成有机茶园1000亩,步形成“茶企+农户”的“宜业、宜游”模式,打造独有的“茶旅文化”旅游线路。按照AAA级乡村旅游景区标准,建成停车场、休闲步道、观景栈道、景观湖、百竹园、果蔬农场等休闲观光设施。按照“突出重点,各具特色”的原则,刘源村开
松溪诰屏山景区
松溪县诰屏山景区,是一处山庄式休闲农业旅游胜地。其位于松溪县城西北处,距县城仅3.5公里,方圆数千亩,诰屏山占地面积580亩,属丹霞地貌,境内峰峦秀丽,怪石嶙峋;有32个科,64属的珍稀林木和上百种藤树的林业生态资源保存良好,并都标上了名片牌;数十处人文与自然景观小巧雅致。该景区年接待人数7300多人次,主要服务周边浙江、江西及本省四个地区12个县的来客,游览参观人员中,学生人数占30%多。现已成为松溪环境教育、人文科普、休闲农业的旅游产业的新支点、新亮点和新的增长点。2003年,松源镇钱桥村民刘仁东对其进行生态林业和传统农业两大旅游内容开发,并个人投资
湛庐山
南平湛庐山是省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松溪县茶平乡。主峰湛云峰海拔1230米,距县城12公里。山中森林蓊郁,泉鸣鸟语,常有云雾浮凝,若当春,若经秋,炫耀百状。湛庐山是我国历史名山,相传为春秋时越人欧冶子铸剑之地,至今炉冶遗迹尚存。宋代大理学家朱熹也曾筑吟室于山半,寄寓讲学。明儒杨缨就其址建续贤庵,其后人又改为杨氏书室、湛庐书院,以传播文化。山上清泉潺潺,树木苍郁;古道幽深,群峰林立。主要观有湛峰、玉女峰、剑峰和铸剑炉、欧冶祠、欧冶洞、九曲岭、试剑石、清凉寺、湛庐书院等“三峰十六景”。早在春秋时期,湛庐山有“天下第一名剑山”之誉称。
袭古殿
在湛卢山清凉寺左侧有一偏殿,叫袭古殿。这里原称欧冶祠,是后人为纪念欧冶子而建造的。也许是因为湛卢剑杀戮过多,招致民间的一些非议,因而在这里建了庙宇,用慈颜善面的金身大佛代替了杀气极浓的欧冶塑像。就连欧冶子的名字似乎也觉得忌讳,而将祠堂改了名字。但是,无论后人如何看待,铸剑大师欧冶子还是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留给了后人。他所铸的湛卢宝剑虽然失传,但我们今天仍然能够感受到它所发出的熠熠光辉。“欧冶一去几春秋,湛卢之剑亦悠悠。”从春秋后期到现在,二千余年过去了。历史在向前发展,后人也在不断地寻求那古老而灿烂的文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