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鼓楼区旅游
鼓楼区景点介绍
于山定光寺
福州定光寺俗称白塔寺,是于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始建于唐天佑二年(905年),是由闽王王审知创建,为宫殿式建筑。两年后,为祝贺朱温即位,改名为“万岁寺”(俗名塔寺),是当时福州最辉煌的名寺之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州裴仙宫
裴仙宫位于福州城内肃威路,建于北宋年间(1046~1067年)宫中供奉主神———鹤发白须老人即裴仙师或称裴仙爷。裴仙师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俗名周简洁,浙江绍兴人氏。相传,他在督署为幕客时,关心民间疾苦,辅政多施恩泽于民;平时宣扬道义,勉励人们从善行善,故深受民间百姓称道。福州裴仙宫历经沧桑,迨至民国,为福建省长公署及福建省政府的办公处所。民国十二年(1923年)萨镇冰任福建省长时,集资重修,扩建殿宇,改祠为宫。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陈仪为福建省主席时,将宫殿扩建为两层。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由里人集资修葺。1955年因为地方建设需要,地殿因而圮废。
福州天后宫
三坊七巷天后宫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郎官巷中,位于严复故居斜对面,是福州旧城内仅存天后宫。目前建筑为清代重修并保存至今,与比邻的绥安会馆同为一体,为清绥安会馆附属建筑,祀天后妈祖,系建宁人出资修建。重修于清代,占地面积1470平方米。郎官巷天后宫为坐南朝北的单进建筑,临街开三个门,进大门后依次是前殿、正殿和后殿。保持着清代福州建筑婉约、别致的风格。前殿有戏台,院内石板铺地,两侧建有厢廊其木构件雕刻精美,正殿的顶部有鎏金藻井,由七层如意斗拱叠涩螺旋结顶,优美华贵,殿正中供奉了妈祖神像。现在这个妈祖神像是建莆田籍著名工艺美术大师佘国平设计并建造完成。
华林寺大殿
华林寺大殿坐落于福州市区北部的屏山南麓。华林寺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当时北方地区已经被北宋王朝统一,而吴越国王钱氏还割据福州,福州郡守--钱氏的臣下鲍樇让在此建寺,初名“越山(屏山)吉祥禅院”。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赐额改名为“华林寺”。寺院原有殿、法堂、环峰亭、绝学寮等,但早已毁废,现仅存大殿。大殿单檐九脊顶,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八架檩,四柱,平面略呈方形,单檐九脊顶,通高12.8米。外檐的斗拱是双抄三下昂,用材硕大,斗底四板形。梁前檐阑额都是月梁造,梭形柱,不施普柏枋,云形驼峰在梁枋上的运用,昂嘴雕作曲线形,风格独特,国内罕见。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后街
是从福州三坊七巷兴起至民国期间主要的商业街,路面商贾云集。南后街,据历史记载自宋代起就是一条繁华市街,它西起杨桥路十字路口,南至吉庇路,全长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它的东侧有七巷,西侧有三坊,由北向南三坊的顺序依次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的顺序依次为杨桥巷、郎宫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昔日的杨桥巷已拓展成繁华的杨桥路,吉庇巷、光禄坊也改变了原有的模样,现在的三坊七巷保留下来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了。地址:福州市鼓楼区杨桥东路与达明路交叉口南50米类型:特色街区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开放时间:全天开
林则徐宅与祠
在福州市澳门路,靠近乌山风景区。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一度被占为民居。1982年,按原样重修,并辟为林则徐纪念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祠门朝东,第一道为枣红色屏墙,设左右边门,额题“中兴宗衮”、“左海伟人”,内壁嵌“虎门销烟”大型浮雕。第二道为牌楼形门墙,中为正门,额题“林文忠公祠”。进门为庭院,左右为回廊,正中有石道通仪门厅。仪门厅为悬山式,3开间,厅后有石道通御碑亭。亭为正方形,重檐九脊顶,内有3座青石碑成品字形排列,一为圣旨,一为祭文,一为碑文,皆为林则徐卒时所赐。亭北有祠厅,自成院落,门额题“树德堂”。厅正中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牛山公园
金牛山公园大门楼耸立在杨桥西路的北侧,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巨大白色蝙蝠,格外雄伟壮观。公园前面是浩浩荡荡的闽江“北港”支流西河。金牛山公园坐北朝南占地130公顷,依山而建,首先扑入眼帘的是一片用彩色地砖铺成的金牛广场,一只2米多高铜铸的金牛安详地躺卧在广场上,金光闪闪。金牛广场以缀满马尼拉草的斜坡草坪为屏风,绿意盎然,爽眼悦目。草坪的尽头,是一个更大的广场,种着色彩斑斓的树木和花草。几千盆的菊花舒展着卷曲的花瓣,郁金香、圣诞红迎风绽放。此外还有铺天盖地的大榕树、芒果树、龙眼树、银桦树、木棉树等。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于星期二、四、五、六、日晚上8:00准时放映。
福州林则徐纪念馆
林则徐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禁毒教育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三坊七巷重要旅游景点之一。林则徐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伟大的中华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驱、“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高尚情操,时刻激励着我们。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筹建于1961年,1982年对外开放。包括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林文忠公祠”和“林则徐史绩展”两大部分,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是全国林则徐文物收藏中心、林则徐精神展示中心、林则徐资料研究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林则徐专题纪念馆。林文忠公祠,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鳌峰书院
福州鳌峰书院为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巡抚张伯行建,址在今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鳌峰坊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福州格致中学旁边。书院广置书籍,校刊55种儒家著作,添建120间书舍,后增为140间。书院内有花园和一口大荷池,周围还有假山、石洞、楼、亭、池、榭,一路夹植松、杉、竹、柳,环境幽美。康熙五十年(1711年),御赐“三山养秀”匾。雍正十一年(1733年),御赐帑金1000两。乾隆三年(1738年),御赐帑金1000两,赠御书“澜清学海”匾;乾隆十一年(1746年)御赐《律书渊源》一部。乾隆十五年(1750年),巡抚潘思榘修讲堂;乾隆十七年,巡抚陈宏
福州大觉寺
福州大觉寺,全称丁戊山大觉寺,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东泰路。始建于唐咸通十三年(872年),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比丘尼珠亮法师重修,属净土道场,1998年日雄法师、炎雄法师负责重建,寺院建筑三座,土木结构,大雄宝殿的结构为塔形,十分奇特。历史渊源据《榕城考古略》记载:“会城旧有三山目,又曰九山。谚云:‘三山藏,三山见,三山看不见。’丁戊山为藏。”五代时,这里建有嵩岳崇福行宫,是闽王望祀之所,故名嵩山,又名中山。唐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创安福院,梁乾化二年(公元912年)王审知建有七层木塔,宋元丰间废。清咸丰间,旧址复建“大觉莲社”。同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宫巷刘冠雄故居
宫巷刘冠雄故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宫巷东口南侧,清乾隆(1736--1795年)间始建;光绪及民国间大修。四面围墙,坐南朝北,两座相邻。入门头房为平整大石条铺成天井,三面环廊。主要建筑第一进七柱“四扇三”,前廊后堂,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二十八根大木柱。大厅廊石硕大,两侧房间,门扇、窗槛、花格皆楠木雕制。厅堂中间有屏门隔成前后厅。斗拱、雀替、挂洛等雕刻精美。第二进结构与首进基本相同,两进都有小门通向东侧花厅。花厅为双层小楼,坐北向南。楼前有园林假山,至今尚存一株樟树和桂花、腊梅等。假山前立有一块太湖石,中刻“萝经”两字。沿洞内走上十六个台阶,可达半边亭,亭木
福州田都元帅庙
田都元帅庙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元帅路,是海峡两岸有史可稽的历史最为悠久的元帅庙。据明代《八闽通志》、《闽都记》、清代《榕城考古略》等方志史料记载,福州元帅庙始建于元代,历称元坛祠、玄坛祠、启化宫,清中期后改称为元帅庙,一直延续至今。古元帅庙原为仿宋宫庙建筑,庙占地0.75亩,深33.5米,宽13.5米,四面为风火高墙,门楼式庙门,中为大门,左右配侧门,正面大门上镶“祖殿元帅庙”匾额。庙为两进,前进为戏台,戏台两侧为谯楼,后进为正殿,供祀主神戏神田元帅和诸配祀神。前后进中有一天井,其右侧有一株已列入福州市古树名木保护名录、树龄约七八百年的大榕树。戏台、主殿都有
朱紫坊街区(朱紫坊建筑群)
导游:位于市中心的南后街一带,在安泰河边、于山之麓,这块面积为15.84公顷的区域是古代遗留下来的一块街坊,共有三坊七巷,可贵的是这里至今还保持着旧貌,有很多寻常人家居住在这里。该街区形成于唐宋时期,据《榕城景物考》记载:“唐天复初,为罗城南关,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萧管从柳荫榕叶0。”足见当时的繁荣景象。宋代时这里修筑了城墙,街区被包入城中。街区的空间格局,一街水巷,河水荡漾,古榕苍髯,巷坊交错,古旧老屋,曲线山墙,门罩排堵,极富地方特色。朱紫坊街区在历史上是个学院林立、学子云集的地方,到了清末,街区已有三个孔庙、二个县衙、一个府学院署,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补山精舍
补山精舍始建于宋朝,是寺僧接待达官贵人的客房。它是建在榕寿岩上,岩石上有多处题刻。古建筑艺术与书法艺术、树根艺术融为一体。1933年秋,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等将领曾在此召开秘密会议,发动反蒋“闽变”。补山精舍在万岁寺东侧,从法雨堂东边过圆门,即进入补山精舍。补山号称于山第一峰,补山精舍建于榕寿岩上,木结构单层歇山顶,与一般传统建筑不同的是木构件尺寸都很小。榕寿岩是一块巨石,在岩隙间生长着一株古榕,垂须屈干,悬立倒挂。岩壁上镌有一个大“寿”字,字径2.20米,是清代道光十六年(西元1836年)有人为榕树做寿所刻,这块巨石也因此得名榕寿岩。岩前小坪为避暑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坊七巷之安民巷
位于福州市鼓楼区黄巷以南,西通文儒坊,是著名的三坊七巷之一。安民巷旧名“锡类坊”,它改名“安民”,与黄巢入闽有关。据《福州地方志》载:“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农民起义军占领了闽都福州,在没有电视、广播和报纸的年代,为了宣告胜利、安抚百姓,防止谣言,唯一的办法就是张榜“安民”。当时作为城市交处部的一条无名小巷就承载了这段历史,他的名字也就与“安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宋元时代历经多次更名,最终仍以“安民巷”传名人间。历史上巷内人家多为社会贤达。元行省都事贾讷居之。巷西侧民居旧宅仍保留匀称格局和古朴风韵。主要景点:安民巷30号曾氏
藏经殿
导游:藏经殿在钟楼东南侧,建于清顺治十六年,内存自宋朝以来历代皇帝御赐的各种经书,加上本寺刻印的经书共20346册,放在十二个大橱内;其中有清康熙到乾隆年间御赐的经书《明朝南藏》、《明朝北藏》、《清朝梵本》、《书本藏》、《日本叙藏》以及御笔《药师经》等几千部。介绍:这里还存有用血书写的经书557册。这是涌泉寺“三宝”之一。这些血经系清光绪年间,华能和尚刺臂血,由信士王谷楷书“大乘般若波罗密真经”全部,定慧大师刺血、克定书写“佛说四十二章经”等。用鲜血写成几百册佛经,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鲜血,这就需要刺血的人长期不吃盐,血在书写时才不会很快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涌泉寺的核心。殿中间有三尊释迦牟尼塑像称为“三世佛”,表示过去、现在和未来佛,塑于明朝天启元年。佛像造形细腻,慈眉善目,十分传神,身披唐代服装,金碧辉煌。殿内两尊1米多高的铜铸小仙童,头上打双结,两颊留酒窝,一手抱仙桃,一手扛荷花,神态天真,是本世纪初福州铜绿艺术杰作。在三世佛的背面,有清康熙年间铁铸的三圣像,外表贴金,每尊重2300斤。这三尊观世音塑像形态优雅、做工精细,反映了当时高超的铸造工艺。三圣像前安放着一张铁丝木供桌,据说遇火不着,入水不腐,遇阴则潮。交通乘7路、7支路、36路、37路、808路、815路、949路、957路、960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聪彝故居
故居位于宫巷北侧24号,福建省文史研究馆、中国新闻总社、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曾设于此,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故居始建于明代,清顺治二年(1645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帝位时,在此设大理寺衙门。道光间,为林则徐次子林聪彝所购置。他晚年居此,直至病终。故居气魄恢宏,庭院深深,活动空间宽广,在福州古民居中并不多见,至今原布局基本保留完好。房屋坐北朝南,毗邻三座,占地面积3056平方米。临街设6扇大门,木构架,斗拱、雀替、悬钟等雕刻精致,墙檐下有精美的灰塑雕像;主座四进,第一进南面照墙上堆塑獬豸,为明代大理寺衙门的标志。各进之间隔以高墙,过道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达摩十八景
达摩十八景位于鼓山涌泉寺之西,又称“十八洞景”。清朝道光年间诗人魏杰,根据这里的自然景物和民间传说,整理编写成十八景,刻于达摩洞外的一面岩壁上:达摩面壁、南极升天、山猿守峡、仙人巨迹、福寿泉图、蟠桃满坞、玉笋成林、蚁艇渡潮、渔灯普照、狮子戏球、金蟾出洞、伏虎驮经、神龙听法、铠甲卸岩、慈航架、八仙岩洞、千佛梵宫。交通公交7、949、960、957、808、815路可以到达。邻近景点鼓山摩崖石刻登山古径石鼓名山坊千佛陶塔大雄宝殿香积厨鼓山喝水岩听水斋天王殿法堂藏经殿万象亭龙头泉廨院钟楼、鼓楼圣箭堂山门开元寺(铁佛寺)罗汉泉涌泉寺地址:福州市晋安区鼓山路鼓山风
登山古径
这是古时登鼓山之道。从山麓廨院登上2000多级台阶,经过“七亭七里路”就可到达涌泉寺山门。第一亭:“东际亭”。过廨院即是东际桥,桥上过亭就开始登山。上99级石阶至“仰止亭”(已废)。第二亭:“石门亭”,古名“听涛观瀑亭”。距第一亭367级台阶。溪水淙淙不绝于耳。第三亭:“乘云亭”,与前亭之间有271级,沿道有石刻“乘云”、“仰涛”、“小鼓”、“天风吹梦”、“风怒涛飞”等。第四亭:“半山亭”,由第三亭至此,共有494级台阶。亭在半岭,故名。过此亭百余阶,有石刻“路通仙苑”,转小径可达十八洞景。“半山亭”后近300阶有石刻“桃岩洞口”,往东可到桃岩洞,桃花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