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吉林省 > 通化市旅游
通化市景点介绍
小西沟事件遗址
小西沟事件遗址,位于梅河口市红梅镇刘大村一组(四八石村),占地1000平方米。现仅存一块1987年7月1日设立的小西沟惨案的遗址碑,事发地已成为农民耕地。海龙县四八石小西沟(今梅河口市红梅镇刘大村一组),是海龙地下党和抗日武装主要活动区域之一。1932年8月6日,山城镇日本守备队得到胡子头“海蛟”带领人马驻扎小西沟的消息时,当晚急速出兵,7日早赶到海龙县四八石小西沟,在四周设下埋伏,面对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疯狂杀戮,制造了小西沟血腥惨案。8月7日海龙县小西沟有一姓张的大户人家取妾。上午十点十里八村来了很多贺喜的人,院子里搭了席棚,雇了吹鼓手,说书唱戏十分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四八石党支部遗址
四八石党支部遗址,位于梅河口市红梅镇四八石村,占地约300平方米。现为四八石村党支部所在地。1930年初,海龙县(现梅河口市)活动着大批朝鲜共产主义者。按照共产国际的决定,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实行一国--制。1930年6月29日,中共满洲省委(此时东北地区均为满洲省委领导)发出《关于满洲韩国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问题的指示》后,满洲省委派巡视员到清原县南山城子举办朝鲜共产主义者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培训班,经过学习培训,李寅涉、李基奉、沈昌善三人最为优秀,转为中共党员。--这是梅河口境内发展的第一批共产党员。同年7月,经过锻炼的李寅涉、李基奉、沈昌善被党组织派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康大营战斗遗址
康大营战斗遗址,位于梅河口市康大营镇民安村,占地约400平方米,现为民安村村委会及民居。1931年,康大营-署有武装-30余人,是围剿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和游击活动的据点。-署长赫永昌,死心塌地为日寇效劳,为了拔掉康大营-署这颗钉子,侦察敌情任务落在中共康大营党支部地下党员刘正儒身上。当时,刘正儒的父亲与-署长赫永昌曾结金兰之好,-署长赫永昌是刘正儒的盟叔,刘正儒同他的母亲就住在与康大营-署一墙之隔的两间民房里。赫永昌素好棋道,闲暇无事常跟刘正儒在“楚河汉界”中拼杀。刘正儒出入-署本来就比较随便,但两个人为了来去方便,就在院墙两侧各设一木梯。刘正儒去-署陪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东北日报》社遗址
《东北日报》社遗址,位于吉林省梅河口市海龙镇海龙大(胜利)街东段,占地约300平方米。后为老新华书店,如今已改建为幼儿园。原貌已经不复存在。《东北日报》是中共中央东北局的机关报,今《辽宁日报》的前身,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解放区创办的第一张地区性报纸,从1945年11月1日创刊到1954年8月31日为止,经历了整个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新中国初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1945年11月1日《东北日报》在沈阳创刊,为四开两版,报名由吕正操将军题写。《东北日报》办报特色是它的漫画,占到版面的90%以上,由著名漫画家华君武所画,尤以蒋介石漫画形象最为有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朱家炉抗联司令部遗址
朱家炉抗联司令部遗址,位于集安市榆林镇复兴村北。朱家炉是榆林镇复兴村北一家大院的旧名,现在是该村村民李谓的住宅。由于年代久远,当年东北人民革命军司令部驻扎的5间草房已经倒塌,后在原址重建两次新房,现房建于1999年。复兴村原名撂荒地,南距榆林镇4.5千米。村东南有一片开阔地,村东400米的山坡下有一条经过老岭通往台上镇双岔村的公路。复兴村控制着这条岭南岭北的交通要道。1935年10月和1936年4月间,杨靖宇将军曾两次率领部队住在复兴村,司令部就设在朱家炉。当时,朱家炉大院共有5间房子,3大间、2小间,杨靖宇将军就住在3间大房中。据史料记载,杨靖宇将军于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治安村“红军洞”遗址
治安村“红军洞”遗址,位于集安市榆林镇治安村一组葫芦头沟里(也有人称西沟)约1公里处80米高的半山腰上,是一个天然石灰岩结构洞穴,未遭到自然、人为破坏,现状良好。洞口宽2.3米,高1.6米,洞内洞口附近处较为宽敞,深处地形复杂、深不可测,并有许多分叉,据当地农民所传,该洞与集安市大路镇高地村八组的风洞相通,超过3公里长。据我市《文物志》(1984年版)中记载,有人曾经探到过2.4公里远。此洞为当年抗联部队密营地之一。1936年-1938年,杨靖宇将军在开辟老岭根据地期间,曾多次率部在此隐蔽、休整,并寻找向敌人发动进攻的时机,最多时曾有400多名抗联将士居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榆林镇治安村烈士陵园
榆林镇治安村烈士陵园,位于集安市榆林镇治安村一组小天桥沟沟口附近山坡上。占地面积100平方米。是治安村村民为缅怀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后卫连连长刘金铎、妻子金顺子等而建立的陵园。1935年冬,为配合抗日联军北上。刘金铎奉命率领后卫连在高地、双岔、榆林一带开展活动,担当北移部队后续警卫任务,扩大抗日力量。1936年1月,金顺子临近分娩,刘金铎连长带领警卫员(姓名无法考证),将妻子安顿在小天桥沟内的一座废弃炭窑中,并委托当地拜把兄弟王春富帮忙购买食品。腊月二十七,王春富投敌告密,数十名敌人赶到天桥沟包围了炭窑,经过激烈-战,刘金铎和警卫员终因寡不敌众而英勇就义
榆林镇烈士陵园
榆林镇烈士陵园,位于集安市榆林镇地沟村六组,部队哨所后300米处。陵园周围较多松树,环境较好。陵园建成于1984年4月5日,安葬着在抗美援朝时期牺牲的刘助理员、王助理员等5位烈士之墓,五位烈士墓前立有一个墓碑,碑高1.20米、宽0.5米,上面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字。陵园可供人们开放瞻仰,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夜袭阳岔工事区战斗遗址
夜袭阳岔工事区战斗遗址,位于集安市太王镇阳岔村沟里。现有铁路桥1座,日伪修建桥头碉堡1座及日军工程师住所1处。目前,该铁路桥仍在使用。老岭河流经此处,河水清澈纯净,为集安市区主要水源地。通集铁路和集锡公路从此处通过,交通便利。阳岔工区,是辑安(今集安)工事区第八工区,由金井组负责,施工地段从阳岔村北直至土口子前,出了阳岔村附近地势较为开阔,铁路两侧大都是高山密林,老岭河从谷底蜿蜒流过。第十一、第十二号老岭河桥梁工地也都在这一段之内。从抗联奇袭老岭隧道之后,日本侵略者加强了对阳岔工事区的警备,伪骑兵二十五团及日本警备队150多人驻守、巡逻在阳岔工区一带。1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小荒沟战斗遗址
小荒沟战斗遗址,位于集安市清河镇镇区附近的山间河谷地带,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民主联军“四保临江”战役中一保临江的最后一战。地势较开阔平坦,苇沙河流经此处,现为大面积农田,是清河镇清河村重要粮食主产区。1947年1月19日下午3时,驻通化国民党军195师584团残部由花甸子秘密进犯,黄昏时分进入青沟子地区,其二营进入小荒沟(今清河镇)。我东北民主联军(后改为解放军)三纵队发现该敌孤军深入,遂即命令7师围歼该敌,又令8师22团于三道崴子东山打援,以保证7师侧后安全。7师于当日黄昏以20团向小荒沟之敌发起进攻。由于天气太冷,加之配合作战不力,虽经一夜战斗,攻击未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头道镇烈士陵园
头道镇烈士陵园,坐落在集安市头道镇南山坡上,占地3500平方米。陵园安葬的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六团团长刘仁凤(原名刘云峰),集安县头道镇区联会主任于进德(原抗大山东分校指导员),头道崴子村(今头道村)农会会长林华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0五师三七三团侦察排长李凤春以及王林海等烈士。1936年6月17日,刘仁凤团长带领抗联小分队到头道区米架子村(今头道镇米架子村)沟里,征集粮草。因汉奸告密,被敌人包围,除一名抗联炊事员(农民打扮)早起去河套挑水,幸免遇难外,其他抗联小分队战士30余名,在刘团长带领下,突围过程中全部壮烈牺牲。解放后,集安县人民政府(今集安市)开
台上镇革命烈士纪念碑
台上镇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集安市台上镇兴安村东侧4华里,兴安村与光明村交界处的山坡上。纪念碑是1989年春,在台上镇刘家村农民崔东健的倡导下,台上镇党委、台上镇人民政府以及台上镇人民武装部积极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捐资修建的。当时参加捐款的人共计1291人,累计捐资3419元,同年5月20日修建完成。这座烈士塔高7.5米,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塔尖立有五角星一枚。塔身正面铭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碑文为:“自抗日战争至抗美援朝,我台上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幸福,在共产党领导下,军、干、群一体与敌人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讴歌曲曲篇章,特别是王堃、李高瑞等十
清河镇烈士塔
清河镇烈士塔,位于集安市清河镇热闹村西南部二华里处的小山坡上。始建于1970年7月,烈士塔主要是用混泥土砌灌而成。塔高3米,为阶梯式的三层塔,有两层塔座,塔身呈扁柱形,塔上装有五角星一枚,塔的后面埋葬着52名烈士,墓地占地700平方米。塔身正面写有“烈士塔”三个字,塔身右侧铭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塔身左侧铭文:“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座烈士塔是当年热闹公社(今热闹村)革命委员会为了纪念一九四七年一月在小荒沟、热闹等地与国民党-派英勇作战即“一保临江”小荒沟战役,而光荣牺牲的许华宣、冯明苏等五十二名烈士而建的。烈士塔是集安市及清河镇政府进行爱国主义教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青石镇烈士陵园
青石镇烈士陵园,坐落在集安市青石镇青石村西北部400米的小山坡上。陵园面积1332平方米。1984年4月,青石镇人民政府在陵园修建了一座纪念碑。这座纪念碑为三层牌式纪念碑,底座为两层,碑高2米,碑牌高1.5米,宽0.52米,碑额上镶刻红五星,碑的正面竖刻碑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四纵队。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背面碑文为:“一九四六年冬,我第四野战军四纵队进行战略转移,行至辽宁省宽甸县新开岭,全歼国民党五十二军二十五师。战斗中,我军三十二名战士壮烈牺牲。殉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精神与天地共存,日月同辉。这里安葬的是解放战争时期,在辽宁新开岭战役中牺牲的32
孟家沟门抗联棋盘遗址
孟家沟门抗联棋盘遗址,位于集安市清河镇东岔村孟家沟门儿。该遗址地留有石刻棋盘,如今字迹受风化等自然因素影响,已稍显模糊,但仍可辨认原貌,在石刻棋盘附近依稀可见抗联密营地遗迹。1938年,杨靖宇率领抗联一军部队来到辑安(今集安)老岭山区,在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下,开辟了以东岔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并抓住有利时机,消灭了大量敌人。狠狠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战斗间隙,指战员们利用休整时间,在根据地密营里学军事、学政治、学文化。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开展娱乐活动,在一块大石头上刻下此棋盘。并在棋盘的下方刻有“五月住大山,天下太平”9个大字,并在简陋的密营地的帐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老岭会议遗址
老岭会议遗址,位于集安市榆林镇复兴村五道沟沟里5公里的山坡上。这里曾是杨靖宇同志的司令部兼宿营地,杨靖宇将军和战士们都住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这里地处老岭深处,南面是庙沟、五道沟,北面是双岔河、梨树沟,距村屯居民区较远,比较隐蔽安全,连续开了20天的老岭会议就是在此处的帐篷里召开的。现遗址布满树木、荒草,会议遗迹较难辨认。1938年5月11日,魏拯民率领二军军部和伊俊山率领的抗联五军南满远征旅与在集安老岭山区五道沟里的杨靖宇领导的抗联一军胜利会师,并从会师这天起召开了中共南满省委和抗联一路军高级干部会议,即著名的老岭--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总司令杨靖宇、第二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东岔抗日英雄纪念碑
抗日英雄纪念碑,位于集安市清河镇东岔村八组小八宝沟门蚂蚁河畔的山坡上,距清河镇近50华里。纪念碑为天然花岗岩石碑,保存良好,但字迹不好辨识。纪念碑正面铭刻:(竖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一方面军第二师抗日英雄万古流芳;背面碑文为:抗联业绩,永垂史册,烈士英名,流芳千古。一九三八年八月二日,民族英雄杨靖宇悉敌侵扰长岗,率部埋伏,抗联一军参谋长杨俊恒,在战斗中,身先士卒,英勇杀敌,歼日伪索旅四十一团大部,杨俊恒等十余名抗联战士,不幸壮烈牺牲。哀思忠灵,铭文立碑,永志纪念。该纪念碑是集安人民为纪念1938年8月2日,在长岗伏击“满洲剿匪之花”的索旅战斗中牺牲的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抗联军校遗址
抗联军校遗址,位于集安市榆林镇治安村四组以南500米左右,西山坡上约30米高的半山腰处。是一个天然石灰岩洞穴,洞口上方是一片高10余米的陡峭悬崖,洞口约12米宽,约2.5米高,洞内十分宽阔,可容纳100人以上,洞深约50米。该遗址现状良好,未遭到自然、人为破坏,山下有大片农田,距公路约300米,交通便利。1935年9月,杨靖宇将军率领二百余名战士来到这里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为了壮大革命队伍,杨靖宇将军广泛吸收民间、有志之士和绿林好汉组成抗联部队共同抗日。由于部队成员混杂,素质参差不齐,需要对抗联战士进行政治、军事和文化教育,于是,就在这个山洞里建立了抗联军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家什房子伏击战遗址
家什房子伏击战遗址,位于集安市城西北36公里的文字沟岭(又名小爷岭)北。这里是老岭山脉北坡较平缓的地带,两侧为高山,文字沟河自南向北经清河汇入大苇沙河。家什房子战斗遗址包括家什房子沟里(群众称“水鳖子沟”)1.5公里左右的抗联营地,东南山坡上指挥部旧址。现集锡公路从这里通过,无明显遗迹。1938年,日伪当局为消灭杨靖宇领导的抗联一军,把素有“满洲剿匪之花”的索旅从热闹调来辑安(今集安),“围剿”杨靖宇的抗联部队。该旅是一个步骑混成旅,辖蒙古骑兵41团和步兵32团,到辑安后,因辑安山高、坡陡、林密而将骑兵也改成步兵。这股顽敌自恃武器精良,训练有素,久经沙场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集安市革命烈士陵园
集安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集安市禹山公园内,原址在集安县城北大禹山南坡山的田野里(今电线厂处),始建于1953年6月。1957年由南坡迁往大禹山西坡。陵园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设面积10000平方米。烈士陵园安葬的烈士,大都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及各兵种的战斗英雄、工作模范和人民功臣。共安葬859名烈士,其中有名烈士墓739座、无名烈士120名,墓碑857个。于1997年10月对前排32个墓碑进行了更换,均为青花岗岩碑。碑高1.3米、宽0.5米。其它墓碑进行全部粉刷一次。墓地内植有700余株松树、青松苍翠,绿树荫翳,显得格外庄重肃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