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恩施州 > 宣恩县旅游
宣恩县景点介绍
百鹤玉地质公园
百鹤玉地质公园百鹤玉地质公园位于鹤峰坪溪五峰山下八峰工业园生态游园南端三叉溪,南邻溇水漂流探险区。经中外专家考察鉴定:百鹤玉是距今4.36亿年前形成于浅海环境中的世界罕见的古生物化石,主要由海百合茎、珊瑚类、苔藓虫、层孔虫等古生物化石组成。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曾挥毫题赞百鹤玉为“稀世珍宝”。经测试的各种数据表明,质量均优于各种大理石,该化石花纹清晰新颖别致,再现了浅海相生物的自然生态之美,是目前世界上罕见的新品种。百鹤玉工艺美术品,高雅古朴,酷似青铜器,它集科学美和艺术美于一体,经过工艺美术家的精心设计施工,使沉睡了亿万年的古生物化石焕发了新的
苗寨:小茅坡营
苗寨:小茅坡营苗寨位于宣恩县高罗乡小茅坡营村,西北距高罗集镇15公里,有村级公路相通。苗寨是全县苗族最集中居住的山寨,龙、冯、石三姓居多。他们一直沿用本民族语言,保留本民族的风俗习惯,是湖北省唯一讲苗语的苗族聚居区,其苗族小学仍实行双语教学,是湖北省、恩施州唯一的苗族风情旅游景点。相传,早在清朝年间,湖南苗民起义失败后,为了逃脱清军追杀,苗民纷纷背井离乡,四处寻找安身之所。其中湖南永绥地区(今湘西自治州花垣县)的龙、石、冯三姓苗民,经过长途跋涉,几经周折,最后来到了地处深山峡谷的小茅坡营。距今已20代有余,坟碑记载已达400余年。来此旅游可欣赏苗家摆手舞
庆阳凉亭街
庆阳凉亭街庆阳凉亭街位于宣恩县椒园镇庆阳坝村,建于清朝乾隆年间,长561米,宽21米,总面积11781平方米,属木质结构凉亭式古街道,是清朝、民国时期湘、颚、川、黔四省边贸中心集市。凉亭街依山顺水而建,现保存完整结构房屋65栋,为穿斗式结构(五柱四骑或八柱七骑),屋层2—3层不等,形成“三街十二巷”,临街为“燕子楼”,背水为“吊脚楼”和侗族“凉亭”构架于一体,是恩施少数民族建筑智慧的结晶,也是理想的旅游胜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圈岩天坑
罗圈岩天坑罗圈岩溶洞又名“罗圈岩天坑”,位于椒园镇罗川岩村二组,紧靠209国道。该溶洞呈葫芦形,并与地面垂直,上口呈园形,空口面积约30亩,洞深约300米,洞内地下空间约200亩,从卫星地图上也能看见一个很大的黑漆漆的洞口。从罗圈岩三组唐国清家屋后山坡伸延并形成洞口,洞内有山、水及形状奇特,风姿各异的岩石等自然景观,极具观赏价值。可在洞内建地下集镇,构人间仙境,具有广阔的开发价值。
卸甲坝溶洞群落
卸甲坝溶洞群落卸甲坝溶洞群落又名“仙雾洞”,位于珠山镇卸甲坝村,北距县城7公里,紧靠209国道,有通村油路直达该景点,交通便利。该溶洞群落有24000平方米,有三个主洞口,形态以水平溶洞为主。洞内有形态各异、千奇百怪的石钟乳、石笋、石柱以及奇形怪状的岩石;有天然溶洞水井、微景梯田等景观;有错宗复杂的迷宫;深隧黑暗的峡谷等。卸甲坝溶洞群落散发着无穷的美感和魅力,还有更多的神奇等待人们去探寻。
鸳鸯峡
鸳鸯峡鸳鸯峡,位于沙道沟镇东北,酉水上游白水河,两壁凌岩腾空飞起,看天一线。传说,鸳鸯峡两岸峭壁分阴阳,白天分开,晚上合拢,如一对恩爱鸳鸯伴侣。峭壁间的流水湍急,急流险滩,薄雾笼罩。远可望见月亮岩佳景,近可闻流水欢歌。仔细寻觅,还可能在清澈的河水中见到娃娃鱼的踪迹。
杨柳池村
杨柳池村杨柳池村属二高山,武陵山余脉由东南椿木营向西北伸展而来,形成了层峦叠嶂、沟壑纵横的地形。一条峡谷连接两大景点:东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姊妹山,西有省级重点工程洞坪电站及名闻湘鄂渝的中武当古寺庙。谷中穿行的是龙潭河,在中间河汇入洞坪电站库区。下台河位居龙潭河畔,约在峡谷的中点。乘车过长潭诺西,盘旋而下,峡谷及库区风光跃入眼帘。沿龙潭河逆水东进,可见两岸有泉如练,高悬山间。峡谷风光旖旎,富于变幻,如画幕般依次展开,让人飘然若神游其间。虽说下台河地处深山峡谷,但并不意味着此地清代以前没有人烟。“改土归流”前,杨柳池属东乡土司。史载,该土司为安抚司时,下辖
龙狮旅游区
龙狮旅游区龙狮旅游区位于宣恩县北部。沿清江中游右岸的最大支流-忠建河分布,东北与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毗邻,西北与县城贡水河民俗风景区临近,流域河谷地区原始生态完整,生态资源丰富,环境幽静秀美,两岸散落着原汁原味的土家吊脚楼群,保留有古老的旧民俗风情,是一个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交相辉映的景区。景区周围有颇具古朴特色的庆阳老街,有惊险失魂的罗圈岩天坑,有皇恩宠锡之匾额的万亩贡茶园,有中华之最的常青油麻藤,有天下第一的银杏树-九子抱母,有500多只猕猴自然保护区,有轻柔纤细高达百米的狮子关线瀑,有宽阔2万亩的平静湖水,更有龙洞、洞坪、狮子关、古迹河、东门关
“板栗园大捷”遗址
“板栗园大捷”遗址板栗园大捷纪念碑坐落在板栗园大捷的发生地--湖北省恩施市宣恩县李家河乡利福田村。1935年8月3日,我红二、六军团将妄图消灭我军的-军第85师全歼在这里,并击毙第85师长谢彬,俘敌1000余人,缴获枪械近1000支,以及迫击炮6门。板栗园伏击战的胜利,迫使-的鄂军纷纷后撤,而湖南之敌也相继收缩兵力转入防御,-军队对湘鄂川黔苏区的围剿旋即宣告失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烈士墓碑
三烈士墓碑抗战时期,武汉失守,湖北省政府及第六战区长官司令部迁到恩施,侵华日军以攻其为目标,进行狂轰滥炸。1943年11月21日,日军出动30多架轰炸机,妄图一举炸毁省府所在地与第六战区作战指挥中心。当日机飞至恩施城区上空时,驻恩施中国空军第十一大队颜泽光、周福兴、张传伟三位飞行员火速驾机升空歼敌,尽管敌我战机悬殊,三飞行员沉着机智,战得英勇顽强,终于取得“以少胜多”的空战胜利。在这次空战中三飞行员不幸壮烈牺牲,恩施人民为纪念“三烈士”,将他们的遗骨安埋在殉难地土桥坝将军山上,当年建有“恩施空战三烈士陵园”,立有“三烈士墓碑”,时任湖北省政府主席王东原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烧粑岩
烧粑岩烧粑岩既是一处避暑胜地,又有一段红色的历史,更藏有几分神秘。它位于宣恩县沙道沟镇棕溪村,东望鹤峰,西倚沙道,南拥观音坪,北枕椿木营,平均海拔1500米左右。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盛产蘑芋、天麻、黄柏、杜仲、木瓜、人参等多种名贵中药材。据传,山坳里有一块很大的椭圆形石头。盛夏,石头上清凉无比;严冬,石头上炎热非常。深冬时节,时常有老人或小孩到石头上来取暖。有的甚至拿来糍粑放在上面烘烤,不一会儿,自会芳香扑鼻——这也许就是“烧粑岩”之名的由来吧。一天,我与几位同事来到了心仪已久的烧粑岩,有幸见到了那块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石头。从沙道沟沿河公路而进,经沙
彭家寨古建筑群
彭家寨位于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口村,地处鄂西武陵山区中。龙潭河自东北向西南流过寨前,与寨两边的山间小溪将村寨环抱。彭家寨是武陵山区土家聚落典型代表之一。众多单体建筑组合成村寨时,以公共用地的院坝、风雨桥为中心展开。吊脚楼群依托观音山,建于山脚斜坡上,寨前是一排稻田,面向龙潭河,河上架有铁索桥。左是召大沟,右为叉几沟,沟上架有一座百年历史的凉亭桥。寨前是公共用地院坝,寨后竹林间有一横排苕窖,东边为彭氏墓地。彭家寨历史建筑规模约8000平方米,全部为吊脚楼,有房屋22栋及风雨桥一座,房屋主要包括彭继文老屋,彭武元老屋,彭武阶老屋,彭继元、杨祖祥老屋,彭继检老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土家族吊脚楼
土家族在历史长河中是一个既古老而又最年轻的少数民族。其居住形式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古代,土家祖先使用粗笨的石器,过着十分简单的采集经济和渔猎生活时,生活方式也是“男女杂游,不媒不聘”。吃的是“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嬴龙之肉”。穿的是“未有丝麻,衣其(禽兽)羽皮”。住“上古穴居而野处,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甑巢”。他们长期生活在穷山恶水之中,居住环境十分恶劣。其典型民居——吊脚楼,既是土家先民长期同自然斗争的结晶,又是对他们坎坷命运的真实写照。一.土家吊脚楼的演变据考证,土家吊脚楼的起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唐宋以前;唐宋至清末;民国时期;建国以后。1.
七姊妹山
湖北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0年,2002年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008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鄂西南武陵山区的宣恩县境内,位于洞庭湖水系湖南沅江第一大支流酉水的发源地与长江中游重要支流清江的分水岭,北与恩施市河溪村交界,东北属宣恩县椿木营乡管辖,东与鹤峰县太平镇接壤,南与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毗连,西与宣恩县长潭乡和沙道沟镇相连,地处东经109°38′30″~109°47′00″,北纬29°39′30″~30°05′15″。本保护区主要保护以大面积原始珙桐群落为主的珍稀植物和以大型猫科动物为主的珍稀动物及其栖息环境的森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