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旅游
宁波市景点介绍
鸣鹤杨梅园
“瀑布松杉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这飞流直泻的白洋飞瀑,不仅是东栲栳山上的一道奇观,更为山下的数百亩杨梅园提供着源源不断的乳汁。一条斜插的小路,是通往白洋飞瀑和杨梅园的必经之道。在杨梅树的浓荫遮蔽之下,即便是赤日炎炎的夏季,这里也是凉风习习,清爽宜人。“五月杨梅正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方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慈溪的杨梅,栽培历史之悠久,种植面积之广阔,所产数量之巨大,繁殖品种之多样,堪称全国第一。位于鸣鹤白洋湖畔的数百亩成片杨梅林,是慈溪上万亩杨梅林的一个缩影。这里的杨梅,主要有荸荠种、早大种和水晶种三个品种。每年的夏至以后,我们可以看到成
慈溪新世纪广场
新世纪广场是一个别致的地方,中央高,四周低,几何对称,宏大壮观美丽。站在广电中心大厦看,葱绿的草坪簇拥着高大稀疏的乔木,零星地点缀着红、黄、紫和白色的花卉,包裹着汪汪一碧的喷水池。新世纪广场北侧的广电中心大厦,是一幢现代化高楼,轮廓分明,花岗石饰面,电视信号塔玉立凌空,群楼相衬,伟丽森严,俨然是新世纪的主人。东侧的体育运动场,悬索结构,简明的几何体揉合着柔和的弧线,巨轮状外形别出心裁。广场南缘,书声琅琅,慈溪中学建筑群错落有致。广场与周边景物,浑然一体,26936平方米的广场显得十分庄严而奇妙。广场大门由汉白玉建成,弧线与直线组合,意蕴深厚。走进广场,
峙山文化广场
峙山文化广场,与坐落城南的峙山公园隔路相对,景致典雅,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慈溪众多广场绿地之一。走进峙山文化广场,仿佛人在慈溪文化历史的千年长河里徜徉。面对“慈溪之光”巨型金属构件,一种寥廓空旷之感顿生。天方地圆,旭日东升,悠悠岁月,历史沧桑,青瓷文化、海涂文化、移民文化似乎都凝聚其中。拾阶而上,清流水波萦绕青铜浇铸的谷仓罐、鸡头壶、三足蟾蜍水盂、四系罐,体形硕大,是中国青瓷文化的象征。在峙山文化广场众多雕塑中,人物造像是点睛之笔。从东向西,一路欣赏。“冬之韵”、“海之风”、“秋之歌”、“春之情”、“夏之梦”、“源之蕴”或生动逼真,独具匠心;或抽象
大塘河
10世纪以前的慈溪,民间随海涂地形不同,各自垒土筑塘,以御潮汐,谓之“散塘”。而有文字记载的大规模筑塘,始于北宋庆历年间的大古塘。大塘河即是当时余姚县令谢景初筑莲花塘时的遗迹。大塘河萦绕慈溪浒山老城北,南连浒山江,北接周家路江,与城市相依相恋,构描出树色青青、碧水澄明的塘河0。城区段,塘河从鸣山堰向东,石坎护岸,岸上垂荆齐水,清风吹来,淡淡浓浓的花朵,倒映在绿波中,如霞光染一江春光。河上江桥跨岸,如云龙似彩虹。三碰桥边,南岸小桥流水,房舍错落,河北大通花园群楼透着欧式风情,倒映水中,恍惚间有水城威尼斯之感。北门桥南,老城门耸立,桥东北数棵古樟如巨伞撑天,
峙山三亭
每当景和春明、柳垂金丝、群芳争妍的日子里,慈溪市民都喜欢登峙山观景赏花。峙山叠翠,风景如画,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震旦、啸风、鸣皋三亭,傲立峰巅,尤引人瞩目。震旦亭,屹立峙山70米的东高峰,红柱乌瓦,亭角凌空,气势雄浑壮观,打破了峰峦单调的轮廓线,使之与73米高的乌牛山比肩,生气勃勃。震旦亭四周,苍松盘郁,清风徐来,松涛阵阵。登亭依栏,透过林梢,极目远眺,彩屏际天,山色黛青。亭匾额题“龙吟朝暾”,隐喻伏龙山,象征慈溪“镇北”部分。浮想联翩,虚象幻象顿生,箬山形似游龙,昂首向海,依稀在目。啸风亭,与震旦亭对峙,雄立峙山西峰。步入亭内,北望平畴万里,城区新景
鲤子湖
鲤子湖是峙山下最迷人的去处。走进狭长似金鲤的湖荡景区,你便融入了诗画的意境。“波涌湖边远,山催水色深。”峙山林木葱茏,山色晴翠,鲤子湖碧波粼粼,似玉釜琼田。晨曦初露,朝晖映照湖面,浮光耀金。夕阳西去,湖泊碧水沉静,素月分明。峙山如墨,黛影倒映。微雨薄雾,湖色蒙蒙,烟柳轻垂,落花飘红。湖光山色,风雨阴晴,四时美景不同。鲤子湖牌轩雄浑壮丽:盘龙绕云柱,高瓴挂红灯,梁枋桃飞檐,宝瓶灵龟压脊顶。门坊前,一双铁青石狮披毛,突目隆鼻牙齿,似说往日古湖淤泥湮漫、芦荻蓬蒿杂生之遗迹。峙山公园建成后,将旧湖荡疏浚拓展,构亭叠石,栽花种木,泥潭这才变成了园林。环湖行足甬道,
茗香楼
“数重烟雾建峦境”,峙山双峰峙立争秀,城墙雉堞箭楼巍巍。拾级山道,过“慧泉”,穿越关楼洞门,但见山岙茂林修竹,映带左右,茗香楼就在眼前了。古雅别致的茗香楼,乃一飞檐翘角歇山顶楼宇。在绿树翠竹簇拥下,坐西朝东,背山面水,构连南侧小轩、厢庑而立。茗香楼借山为衬,与清池似分似连,前呼后应,周围山水花木便成了它景致的一部分。茗香楼前,曲桥清池,雕栏重重。池畔绿树成阴,池中游鱼翩翩,耐人盘桓。南侧的采秀山房半在水中,半露岸上,是文人墨客展笺挥毫、交流技艺的好场所。楼北有游廊一条,顶架紫藤盘桓扭绕,廊内保存有古井一口,据考是北宋时寺僧所凿,现经修复,井水清澈甘洌,
路甬祥旧宅
在车水马龙的浒山解放街东端,有一条小巷继续东延。沿小巷稍走几步,便有一扇朝南穿堂大门。穿屋而入,别有天地,一幢类似北方四合院式的老宅映入眼帘。不会有太多的人知道,这里就是中共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工程学家、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的出生地。这闹中取静、貌不惊人的四合院,如今是慈溪市人民医院的宿舍,而在当年却意义非同一般。北边一排主楼为二层楼房,门阔窗宽,斜坡屋顶上耸立的三扇0窗分外醒目,特色鲜明,区别于慈溪民间传统住宅,这便是当年路甬祥的父亲路念慈先生创建的浒山医院旧址。庭院东边、南边各有一排平屋,墙基上约一尺高的大青石平整细腻,完
徐福纪念馆
徐福纪念馆三北镇有一条街,不是车水马龙的闹市,却寄存着两千多年前的一个梦境。到达蓬山寻访遗迹的人从山上下来,顺道到这条街上,去延续他们的追忆,寻访徐福的旧梦。这是一幢二层楼的建筑。青灰色的墙上嵌着一块黑色的花岗石,上书“徐福纪念馆”五个镏金大字。门前是一片空地,种着几株樱花,这房子的主人是一位日本女人,名叫田岛孝子。她之所以选择在达蓬山下造这么一座纪念馆,为的是了结心中的一个夙愿。据说徐福这个人物,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因为,日本的农耕、蚕桑、医药、冶炼甚至造船、航海等技术,都是徐福从中国带去的。徐福为日本古代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
虞氏天叙堂
在慈溪市龙山镇境内伏龙山下,有一幢灰墙青瓦,气势恢宏,堪称玉楼琼宇的豪门巨宅,矗立于绿野村坊之间。这就是虞洽卿为其母而筑的老宅——天叙堂。天叙堂坐西朝东,一条波光粼粼的河流从门前经过,光洁的青石板,把河塘及路面砌得平整有序,一扇悬有铁环的朱漆大门镶嵌在高耸的大墙中间。整幢楼房占地13700平方米,错落有致的亭台阁榭,曲径通幽的天井花园,集中西建筑的精华于一体,构造奇特,令人叹为观止。天叙堂通面宽59米,通进深94米,分相对独立的两部分,共由五进房屋组成,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使得整个布局主次分明,气韵生动。前三进始建于1916年,为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由照壁、
白路岭
慈溪城区西南,山如翠屏环峙,由阳光隧道而西,凉帽山、施家山蜿蜒连绵,山岙风景胜处,林壑幽深,修竹竿竿,依山筑有黄墙紫瓦的殿0宇,这就是白路岭。白路岭,又称白雾岭、白路岭墩。去白路岭,可出峙山公园西便门,沿山脊林间小径顺势而下,一路日影斑驳,松涛阵阵;也可穿越城西的湾底、施山,依香樟成行、绿阴幽幽的村河边大道,至岭北坡“莲华光邦”的四柱石牌坊山门而上。缘石级攀登白路岭墩,右顾有采石后遗留的山岩峭壁,左观是扶疏草木,透过密密匝匝的树枝,隐约可见潺潺流溪。山岭腰际,还有供观光的游人和朝山进香的善男信女休憩的六柱亭。灵峰寺在白路岭墩,规模并不大,却颇有特色。寺之
蛇打滚
伏龙山又名箬山,海拔282米,因位于海边且四周平坦,其突兀的造型和陡峭的曲线,竟给人以巍峨和奇崛的感觉。山巅有一个群峰环绕、翠屏掩护的天然盆地。这里老树参天,古迹众多,环境幽静,风光旖旎,自古就以“竹、坞、烟、云、管、江、潮、汐”等八景著称,构成以伏龙寺为中心,以莲花池、仙人桥、千丈岩、蛇打滚、摩崖石刻等为拱卫的系列景观。而山上王安石、苏东坡、戚继光、李叔同等历代名人的造访,山下土生土长的虞洽卿、林汉达、张静庐等人日后的发展,以及“千年水底蛇,口吐白莲花”的民间传说,又为它注入了无穷的人文内涵和魅力。在这些景点中,最富有传奇色彩和瑰丽想像力的要数蛇打滚
伏龙寺
伏龙寺始建于唐咸通三年(862年)。当时伏龙山四周皆海,鉴诸禅师发现此山状如蛟龙,云浮雾缭,并离南边的大陆和达蓬山不远,便看上了这块能兴旺佛业的风水宝地。于是系缆攀缘,凭着一个佛门弟子对信仰的执著,风餐露宿,披荆斩棘,终使一座宝刹耸立于山巅。这座净土宗早期的禅院,依托山势,递进而上。结构严谨,主次分明,充分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色。鼎盛时,梵宇集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及左右两厢偏殿等六十余间,营林面积达700多亩。可惜这样一座千年古刹在1941年毁于日寇兵燹之中。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曾多次造访,抗倭名将戚继光在寺前曾留下名1129885393.gi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达蓬山佛迹洞
在达蓬山巅的悬崖绝壁处,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山洞。洞门口有两块峭立的巨石对垒,游人伛偻而入,洞内豁然开朗。抬头仰望,四围峭壁高丈余,天顶洞开,古树遮阴。低头寻觅,石壁上有一天然足印,脚趾分明,相传这就是佛迹,山洞也由此得名。关于这佛迹的来历,有两种不同的传说。一说是徐福所留。据说当年秦始皇遣徐福东渡三神山,求取长生不老之药。徐福上山后,见这个洞浓荫蔽日,洞口又对着浩瀚东海,就将此洞作为-之处。数月之后,他奉命出海,临行前对秦始皇说,我在洞内留1129884843.gif有一个脚印,待这个脚印涨平之日,就是我徐福归来之期。说完,返身入洞,单腿一蹬,飞身来到船上
五磊寺塔林
五磊寺塔林位于寺西天峙峰剩日弯,这里翠篁幽深,云气缥缈,是五磊寺历代高僧安息之处。走近印度来华高僧、三国时梵僧那罗延尊者塔座,但见莲瓣雕饰千姿百态,整个外形自上而下略呈抛物线型,显得既稳重又流畅,碑铭“吴开山那罗延尊者之塔”古朴粗犷,显出神秘的气氛。相传那罗延圆寂后,五磊山天峙峰祥光烛天,钟梵隐然,赤脚观音,手执净瓶,向五磊山诸峰倾倒“净水”。现虎洞坑西坡绝壁尚有线条画形式莲花一朵,造型逼真,莲花右上方岩壁中,嵌一巨型佛脚,佛脚北端上方,又有立体形宝石莲一朵,瓣厚实,栩栩如生。三处佛迹在美丽的神话故事和大自然的巧妙组合中,为五磊寺旅游胜地又添一多彩景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月亮池
与五磊寺前万工池(放生池)同誉为“日月宝池”的月亮池,位于寺西墙外翠篁径中,因池形如月亮而得名,是五磊寺内著名的古迹之一。明代阮震亨《上五磊奉拙岩和尚》有“月涧悬相照,风铃音自鸣”之句。月亮池的水源,出自两处,一是象王峰东南麓的象眼泉,二是牛角峰、夏凉峰之间的清凉泉。两泉分别注入寺前万工池,过池西流过藏云溪,经止翠桥进入月亮池。据传,月亮池和万工池都是五磊寺始建时所掘,因位处象腹,纳百川之灵气,故饮用此水能祛病驱邪,使人耳目清亮。池前古木参天,松涛竹浪,五磊钟楼与万工池前真照亭、七如来塔相映衬,景景相辅,益成美趣,成为游人赏景休闲的好去处。月亮池的环境宁
望海亭
五磊山古望海亭位于牛角峰巅,清郑辰在《五磊山记》中云:“环标秀出,罩落群山。下视千峰,云升霞举。夜半日出,吞吐虹涛。”现新建望海亭,位于五磊寺东北山口外的百步岭顶。它像一颗翠涧绿珠,镶嵌在万山峰岭。正如姚江陈伯含诗云:“万山山下云如海,一望空天上有亭;何必数椽容我足,自然长啸任人听。”古望海亭,为粗刻简陋石亭,伴着它孤独亭影的是那罗延尊者结庐静修的祖师洞,荒凉寂寞,后来终于湮没。后寺院僧众在其址围栏栽树,稍具景观,但不出数年,围栏又遭废圮。今移置新亭,精雕细镂,堂皇古朴,游人望之,“烟云吞吐,其伟壮也”。登亭“听涛”,这里云雾中透出绿油油一片。这雾也与
祖师洞
被称为“岩居陋室”的祖师洞,是五磊寺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位于五磊山牛角峰巅。相传三国吴赤乌年间,印度来华高僧那罗延尊者在此洞中静修。原来有一只粗制石香炉,现已散失,仅存洞口所垒之石块。古人有“穷岩绝壑开新基,牛角峰巅放晚参。催落山泉作钟磬,祖师洞岩云有声”之句,把个祖师洞描绘得有声有色。祖师洞朝北,须由望海亭旁攀援而上,洞边岩石苍秀,形如城门,口部苔痕浓绿,藤蔓四布,洞底平坦,容人直立;崖顶古树虬枝相互缠绕,其中有一古虬老根,斜抱巨石,凌空险挂,势欲坠却甚牢固,洞左突出一钟崖,敲之嗡嗡声萦绕。当晨雾冉冉升起或霏雨迷漫时,洞前一片乳白色,形成云叠雾、雾绕云
横河七星桥
地处城区南边4公里横河古镇上的七星桥,是慈溪境内最著名的古石拱桥。七星桥长25米,宽3米,结构精巧,是一座三孔石拱桥。桥跨三孔,用料简省,可减轻对桥基的压力,且雨季利于泄洪。而其中孔跨径6.5米,又便于行舟。七星桥桥面设计更是精妙,南北各28级的石阶,供行人上下,斜铺的长条石,方便车辆通行。桥高7米,望柱护栏,人就泰然。桥墩横铺条石,中嵌直墩柱受力,上设龙首水漏,雨天排水,美观实用。“明镜高悬辉腾两夹,长虹斜销气吐三环”。“三台镇浪左川右泉,七星横恒南镜北镇”。桥柱东西两联写出了桥之三昧。七星桥古韵悠悠,方志上说是清道光年间乡人孙式鉴重修,其实,明嘉靖
桥头镇走马楼
位于桥头镇小桥头村的九十九间走马楼,始建于清代中期。这座深宅大院原为余姓豪宅,前后共五进,分别为门楼、明间、正厅、衣言堂和后进。其中门楼已经倾圮,明间和正厅也已缺失,惟有衣言堂和后进保存完好。除门楼外,其余各进均为四开间,在正厅与衣言堂之间的天井中,有一隔墙,上有砖砌阙楼,正面有“履绥元吉”四字,背面是“萼华凝瑞”,均为砖雕而成。隔墙的上部,有彩绘图案,仍清晰可见。衣言堂是整幢建筑中最具艺术性的一进,不但在梁枋上有雕刻精致的花木纹图案,而且在门的内侧的裙板上,大小不等的5只蝙蝠栩栩如生。在腰板上,还有博古画案,都是浅浮雕之作。这些浮雕图形为建筑物的时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