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潮州市 > 饶平县旅游
饶平县景点介绍
二善潮源楼
二善潮源楼位于饶平县上饶镇二善村,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坐北向南,呈圆形,直径99米,占地总面积约8431平方米。二环围,内环围前平房,后三层楼房,共分36开间,中心处辟有内埕,水井1口,外环围前平房,后二层楼房,共分44开间,门前池塘1口。石墙基,墙体由黄泥土夯筑,内墙批灰,灰瓦屋面,屋面檐口均悬挑。石构门楼、门额,门额阴刻“潮源楼”。该楼庞大、壮观,年代久远,历经沧桑,至今保存完好,是清末土楼建筑的典型代表,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饶平明清古寨
明清古寨位于樟溪镇乌溪村,全楼以黄泥土夯成。该楼总建筑面积2348平方米,共有楼房54间,水井3口。全楼为两围两层结构,首层为生活居住,二楼用于储物,内楼“紫来楼”建于明嘉靖年间,外楼“拱赐”建于清康熙年间,前后相隔60年,跨越明清两个朝代,故称明清古寨。整楼防御功能齐全,由于内外楼建造年代不同和主次之分形成内高外低,在潮汕土楼造型中实属罕见,可谓明清建筑艺术完美结合中潮汕土楼民俗文化之精粹,古建筑之瑰宝。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待诏摩崖石刻
待诏摩崖石刻位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新塘镇西石村村后田洋,有一巨石,裂成三瓣,分别朝向东、西、北三面。在朝东的一块巨石正面镌刻有“龙驱虎激此瓜分,半卷风沙半雾云,待诏山坚谁似汝,补天胆裂可怜君,障来乡寨当屏岫,削就方圆岂斧斤,不信人间无砥柱,中流辟立大将军”,款“道光乙亥年小岩林一铭”,行草字体。面积约12平方米,字大约10×15厘米。作者林一铭(1776-1843)系饶平县新塘镇西石村人,清二中进士,清道光年间任福建省平和县知县。一生知识渊博,著有《砚田轩诗钞》传世,其书法当年素有“全国第七,广东第一”及“一铭体”之说。现石刻保存较好,有较高的历史、艺术
洋东瓦窑
洋东瓦窑位于饶平县联饶镇洋东村面前山坡,始建于1966年,当年进入生产,瓦窑共有4条,平面呈圆形,窑体由砖条砌筑,分别由主窑、仓库构成,形成了一整套的生产流程,占地面积约1315平方米,该窑主要生产民用住宅的瓦片及砖条等,保留传统的手法和工艺进行制作,高峰时期每天有80名工人从事作业,平均每日生产5窑产品,每窑烧制瓦片16万块,瓦虫10万块、瓦口115万块,砖条5千条,生产规模为饶平境内之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建筑材料被新型的材料所代替,致瓦窑于2012年停产,而该窑仍然保存至今,且场地、工序、流程一概俱全,是目前饶平境内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荣楼
晋荣楼位于饶平县新丰镇三中村,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1958、1979、1998年三次修缮,2011年全面修复。坐西北向东南,呈圆形,直径42.6米,面积约1425平方米。二进围屋,前平房,后三层楼房,中心处辟有内埕,全楼共分26开间,水井1口。石构门楼、门额,门额阳刻“晋荣楼”,款“雍正巳酉冬吉立,標祖子孙永盛”。石墙基,墙体均用黄泥土夯筑,内墙批灰,灰瓦屋面。该楼基本结构尚在,较有特色,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1年10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饶平县新丰镇三中村门票:免费开放开放时间:全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全楼
五全楼位于饶平县新丰镇溁西村,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坐西北向东南,呈圆形,直径58.6米,占地总面积约3846平方米。二进围屋,前平房,后三层楼房,中心处辟有内埕,楼门正对面为祖祠,全楼房屋共分36开间,水井2口,门前池塘1口。石构门楼、门额,门额阳刻“五全楼”,落款“夫簇光献吉立,岁在重光協洽”。石墙基,墙体均由黄泥土夯筑,内墙外抹贝灰,灰瓦屋面,屋面檐口均悬挑。该楼基本结构保存较好,较有特色,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饶城隍庙
三饶城隍庙位于三饶镇中华路,是饶平最大的城隍庙。城隍作为中国民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三饶城隍庙规模之大,可以用俗语“饶平城隍大过府”来形容。朱元璋为了加强神权的统治,各级官员赴任时都要向城隍宣誓就职。城隍庙规模不小于府县衙门。城隍庙宇之大、品级和某些建筑规格之高,都为潮汕地区古建筑所罕见的。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饶平县城明成化十三年(1477),两广都御史朱英奉朝廷之命,析海阳县之元歌、信宁等八都建置饶平县。朱英观察后定下饶堡(今三饶镇)为县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茂芝会议旧址
茂芝会议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次重要军事决策会议,旧址位于上饶镇茂芝圩的全德学校。全德学校,原名龙冈书室,俗称塘唇书斋,有一间教室,一个房间,一个天井,占地面积三百平方米。1927年10月5日,朱德同志率南昌起义军抵达上饶茂芝,指挥部设在全德学校,并在这里召开重要的军事决策会议。全德学校旧址现为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潮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防教育基地
风吹岭摩崖石刻
风吹岭摩崖石刻位于饶平县柘林镇之东约1.5公里的风吹岭,岭高面海,一年四季,风声飒飒,故名曰风吹岭。站在岭顶往东眺望,沧海万顷,水天浩渺,闽粤的高峰岛屿如泥牛入海,甚为壮观。历代显官名士至此吟诗作赋题书于此,于今留下许多摩崖石刻;明万历九年(1581年)季夏,闽粤副总兵晏继芳题刻的“闽广达观”,正楷阴刻,每个字大1米见方。明万历二十四年,楚雍吴世重,成都庄诚镌的“海阔天空”,正楷阴刻,字大0.40×0.27米;明万历二年冬,黔南梁东旭镌“水天一色”,正楷阴刻,字大0.40×0.27米,明崇祯三年(1630年)季春长白张昌祚的“闽粤一览”,正楷阴刻,字大
黄冈名贤余氏家庙
名贤余氏家庙位于饶平县黄冈镇楚巷居委,始建于明宣德十年(1435),清道光、民国年间以及1993年先后重修。坐北向南,二进二廊二火巷布局,有前埕、照壁。面阔24米,总进深49米,面积约1176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木瓜枱梁构架。有石鼓、石雕、木雕和嵌瓷装饰,门额石刻“名贤余氏家庙”。该祠系黄冈“三合会”首领,后参加“同盟会”黄冈丁未起义领导人之一余既成祖祠。现辟有黄冈丁未革命陈列馆,2009年9月列为潮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一定的历史价值。2011年4月被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琴峰书院
琴峰书院位于饶平县三饶古城的琴峰山东南麓。因其山形似琴台,故名琴峰山。在山麓偏东创办书院,名曰“琴峰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书院坐西北向东南,占地四亩,建筑面积约二亩,依山势坡度而建。入门前厅与两廊是二层楼房,连接成凹字形,两廊上下各筑成10间房子,为生员宿舍,中间是一天井,后厅因地势高,地基约与前厅楼板平,从天井设石阶登上后厅堂和两侧房子。前厅楼上,题名为“雨化楼”,取“春风化雨”之意。以本县及外地的举人、贡生等学行兼优之宿儒为山长,主持教育生员,以应科举考试。至清末废除科举,琴峰书院即办为饶平县立高等学堂。
郑清之墓
郑清之墓位于饶平县海山镇坂上村三百门大湾山,坐东南向西北。墓碑一块,高1.4米、宽0.5米,碑文阴刻:“宋祖敕封考赐进士第右丞相太傅卫国公净庵清之郑公墓,敕封妣一品夫人阑淑樊氏”。郑清之,字德源,号安晚,初名燮字文叔家谥净庵,浙江鄞县人,祖肇基于福建莆田,生于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正月十六日。官至宰辅,四登相位,历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等职,淳祐十一年(1251年)偕樊氏夫人及四子乘船南下至三百门定居,是年十一月十一日疾卒。1992年饶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仔金山墓葬群
塔仔金山墓葬群位于饶平县浮滨镇。1974年发掘,清理墓葬16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1号墓位于山的顶部,其余分布在周围山坡上,排列分布无序。1号墓深达3.6米,其余都在0.8米至1.2米左右,墓的结构可分二类,一是有二层台,二是无二层台,墓坑大小不一,大的长达4米,宽2.9米,小的长只有1.2米,宽0.6米。随葬品一般都在墓坑中呈“纵向”排列。多者达36件,少者只有一件,出土的文物有:磨制石器(戈、矛、锛、凿、斧、环,璜和砺石等),陶器有尊、壶、豆、钵、盂、杯、罐、纺轮等,其中尊、壶、豆多为釉陶。纹饰有条纹、编织纹、方格纹、绳纹等。部分陶器有刻划符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顶大埔山墓葬群
顶大埔山墓葬群位于饶平县联饶镇深涂村的丘陵坡地。1974年发掘,共清理墓葬五座。其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特点与浮滨塔仔金山墓群相同。较有特点的是出土的一件铜戈,亚腰形,长援,隆脊有棱,两则有刃,直内无胡,援与内之间有一道明显的阑,且内有一圆穿,援部阑侧亦有一穿,通长17.5厘米,是一件原始型铜戈,与中原地区的青铜戈有明显区别,是广东地区发现的早期青铜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抗日第一仗指挥中心旧址
广东抗日第一仗指挥中心旧址位于饶平县海山镇隆北村中部刘氏家庙。为义勇军抗战指挥部旧址。1938年6月,日寇侵占南澳岛,妄图把岛作为进犯潮汕和广东的跳板。在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政策的连接推动和民众的支持下,国民党157师940团第一营,澄、饶、澳民众抗日自卫团共300多人,统称“义勇军”,以海山为-基地,在“刘氏家庙”设立指挥中心,抗击日军,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该祠堂始建于明代,清代续建,为隆北村刘氏祠堂。坐南向北,二进二廊格局,道进开三山门。通面阔20米,进深28米,面积约560平方米。硬山顶灰瓦屋面,夯土抹灰墙,木瓜抬梁构架。至今保存完好,有一定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埕所城
大埕所城位于饶平县所城镇,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所城“高二丈七尺,周围六百四十三丈,池加城之数五十三丈,四门建城楼,四角各建敌台,”为千户所,是明清闽粤沿海的军事要地,后住民多以晒盐为业。所城城廓为方形,现东、西、北三门基本完好,南门己拆除;东、北两面城墙尚存,西、南城墙己残缺;城中保存了三街六巷的基本格局,旧时的衙堂、城隍、祠宇、戏台错落其间。是潮汕地区仅存的一座古所城。2002年7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未革命纪念亭
黄冈丁未革命,是1907年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民主革命的第三次预演,史称“丁未潮州黄冈起义”。为纪念此次重大历史事件和缅怀为革命捐躯的志士们,1934年,黄冈各界群众纷纷捐资,在黄冈城东郊中山公园内,建造了“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该亭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面宽24米,深12米,前为台,后为室。台面为半圆型,台基高0.8米。亭中竖有七块碑文,镌刻着这次旧民主革命风暴的史略和343位烈士的芳名。该亭于1981年7月10日被列为革命纪念建筑物,2008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来楼
紫来楼位于樟溪镇乌溪村,始建于明末,扩建于清初。明嘉靖年间,钟氏祖先从福建丁洋搬迁至此,创乡定居。至明末,为保族人安居乐业,以免受兵乱、盗贼之苦,建造了“紫来楼”。后来随着宗族的不断壮大,便在清初扩建外围,名曰“拱赐”,形成二围土楼。紫来楼是二环围土楼,楼二层,高6.8米,土楼大门向东,面积2348平方米,直径57.4米。共有房屋五十四间(内围十八间,外围三十六间,首层为居室,二层为储备粮草之用),二围二大门,楼内中心处辟有广场,场中心有一直径2米的八卦图,水井三口(内围一口,外围二口),楼内外各有祖厅一间,用于安置祖先神位。各楼房后墙上方均开一枪眼,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饶平普光禅寺
普光禅寺普光禅寺,座落于饶平县汫洲镇汫西域内的卓港口,座西南朝东北,与石壁山雷音禅寺遥相朝望,灯火互见。创于民国二年(1913),1984年由释定慧倡修。寺宇分三厅八房两通巷,构筑精巧,约一亩余地。主结构外有围墙,围成一宽广院子。寺始建于1913年,正是清末民国初时候,兵祸战乱,旱涝灾害,纷至沓耒,因而盗贼峰起,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当时由当地父老善心发起,集资建起这座普济院,意在施茶施粥,收敛饿殍,赈济贫苦,因取普光明堂之名。1984年,由释定慧介修,募化诸山长老,十方善信,海外侨胞,特别是得到旅港释定因法师鼎力相助,并由信女石花奔走获得有关部门支持,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狮子寺
狮子寺(石佛寺)饶平县汫洲镇汫西乡青山(狮北)的狮子寺,以其天然石佛、石观音菩萨坐像故又名石佛寺,闻名遐迩。始于南宋(1127—1279),1994年起,由释清虚(内字达妙)住持在山坡上兴建,至2003年夏已基本建成,依山面海,气势磅礴。进汫洲镇市区大公路从山门前经过,礼佛旅游非常方便。乡老相传:南宋末年,兵燹狼烟,一位北僧流落至此,见濒海绿洲,顿生驻钖之念,逐结苇为庐,以石作圣作像,鸣镗柝,修持焉。乡人呼之为“石佛寺”。元朝(1271—1368)间,海潮暴涨,青山之滨浊浪滚滚,庐毁佛没,仅遗传说。时过境迁。1956年,青山围垦,沧海桑田。1990年,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