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 > 七星区旅游
七星区景点介绍
穿山岩景区
穿山岩是1979年开挖战备防空洞时意外发现的封闭岩洞,。它是穿山30来个诡奇层叠的岩洞中,最有特色的一个巨大溶洞。经勘探查明自然洞曲长深邃1531米,其中王洞长349米,一般宽度3-5米,最宽处有30米。洞高一般2-7米,最高处达30多米。洞内有数不尽的千姿万态的钟乳石,稀奇的石中珍品,是很多晶莹透亮的鹅管,卷衄般的石枝,钟乳石雪白发亮,石头开花长毛,在其他洞内很难见到,因而被人们誉为“世界罕见的神奇的水晶宝洞”。地址:桂林市七星区穿山景区开放时间:8:30-17:30门票2018年10月1日起,穿山岩景区门票价格下调为30元/人。
桂海碑林博物馆
桂海碑林博物馆所辖龙隐岩、龙隐洞石刻为桂林石刻最集中、最典型的地方之一,现存摩崖石刻213件,其中唐代1件、宋代111件、元代1件、明代42件、清代26件、年代无考32件。年代最早的石刻为唐乾宁元年(894年)张浚、刘崇龟“杜鹃花唱和诗”。地址:桂林市龙隐路1号桂海碑林博物馆(七星景区内)。电话:0773-5814464官网:http://www.-l.org.cn/开放时间:9:00-17:00门票无需门票。包含在七星景区门票内
桂林栖霞寺
栖霞寺位于桂林七星景区北门处,为中国目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所唐式风格寺庙,至今一千多年历史。观音殿供奉的观音为镇寺之宝,原料采用四川雅安汉白玉于2002年雕刻而成,高6.8米,重18吨。是两湖两广一带最重最高的一尊观音。高僧昙迁大和尚,隋开皇十年(587年)云游桂林,于普陀山七星岩壁题写“栖霞洞”三字(“七星岩”的别称),意思是指七星岩内钟乳石色彩缤纷,好像锦衣彩霞。自此,唐代始于山麓建有了“栖霞寺”。唐大和、开成之际(828—840年)全真和尚云游桂林栖霞寺时,来到寺后一山洞打坐诵经,突然隐迹于洞中,不见了踪影,可见他-的程度。据说,他在圆寂时,享年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岩溶地质馆
地点:广西桂林市。简介:中国岩溶地质馆隶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1983年开馆,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展厅面积1400平方米。馆内通过图片、地质模型、实物标本、多媒体等方式进行岩溶科普知识的展出与演示,内容包括岩溶发育过程及其机理、岩溶地貌、洞穴景观、岩溶生态系统、岩溶资源、岩溶地质灾害、岩溶矿床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的介绍亦是该馆展出内容的一大亮点,为岩溶科普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平台。该馆现已成为一个反映岩溶科学知识的橱窗和普及岩溶科学文化知识的园地。
科普教育基地名录
桂林动物园
桂林动物园位于桂林七星公园内的骆驼山后山,是桂林唯一的专业动物园。桂林七星动物园1959年建园,占地2.3公顷,饲养着50种300多只动物,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6种,其硬件设施和饲养水平居全国中小动物园的前列。2009年,桂林动物园在七星公园内异址新建,目前一期工程完工开放。新园区仍在七星公园内,占地面积120多亩,是老园的4倍,全面建成后有场馆20个,是原来的两倍。整个园区主要有8大功能区,即中心广场区、儿童游乐区、鸟禽区、动物娱乐区、生态场馆区、灵长动物区、大熊猫区、动物表演区。一期工程建成的场馆共有火烈鸟馆、狐猴岛、大熊猫馆、灵长馆、动物旅馆、
訾洲公园
訾洲,因唐代洲上曾有訾姓人家住而得名。洲呈条形如舟浮水中,又称浮洲,漓水环绕,群山环绕,群山簇拥,东靠普陀,月牙,西对象山,南接穿山,塔山,备有伏波,叠彩,斗鸡,南溪、独秀、尧山视野可及。每到秋天,洲上苍翠之中红黄秋叶翩翩,訾洲红叶桂林秋为桂林胜景。在烟雨弥漫的时节,云纱雾幔,訾洲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岚雾缭绕,洲岛隐约可见,或淡或浓,犹如一幅水墨画卷,充满诗情画意,訾洲烟雨是桂林著名的老八景之一。訾洲风景开拓历史悠久,唐代和二十年(817年),桂州刺史兼桂观察使裴行立在洲上建燕婷。立飞阁、植花木,开桂林山水园林整体规划开发建设先河。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桂林梦幻漓江
梦幻漓江是亚洲首台山水情景的表演,由蜚声世界艺坛的中国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公司和香港宏亚集团“斥五千万巨资精心打造”,并可与拉斯维加斯媲美的超大型山水全景演出。剧目采用芭蕾和杂技完美结合的表演形式,场面宏大,气势磅礴,现代化舞美、灯光、音响立体而玄妙,亚洲绝无仅有。特殊翻扬舞台及立体场景的创新使整台演出交替变幻出多种令人目眩的桂林舞台仙境,舞台表演,高空表演立体穿插结合,让您真正体验一次梦幻般的神秘之旅。梦幻漓江的阵容:集中国国内各组团队200多名中青年演员,通过亚洲第一台拉斯维加斯式翻仰舞台、通过中国国内这200多名演员倾情上演的法国舞蹈、俄罗斯芭蕾、
漓江望夫石
在桂林漓江边九牛岭下的的江峡叫黄牛峡,沿峡你能看到“群龙戏水”、“青蛙过江”等奇观,接着,就进入了斗米滩。在斗米滩,你能欣赏到望夫石。望夫山位于漓江江西岸,斗米滩前,距桂林约37公里。山顶有仙人石,如一穿古装的人向北而望;山腰有一石,如身背婴儿凝望远方丈夫的妇女,因名望夫山,亦名望夫石。清代诗人李秉礼就望夫石曾赋诗:“江头望夫处,化石宛成形。两洗云鬟湿,烟横黛眉青。离魂悲壮宇,积恨感湘灵。何事远游客,征帆去不停”。关于望夫石有多种传说,其中一种是:相传,曾有一对年轻夫妇带着刚出生的孩子撑船路经此地时,船不幸搁浅。眼看口粮只剩下最后一斗米,丈夫于是爬上山顶
黄牛峡
桂林市区至黄牛峡可以看做漓江的第一部分,这里两岸奇峰林立,城镇、农村、田园错落分布,景观多样,是观赏远山近水与人文民风的佳处,构成了画卷的开头部分。黄牛峡位于桂林磨盘山码头下游,这是一条狭长的峡谷,周围的群山有不少的山峰象黄牛头,所以叫黄牛峡。这些山峰,像给雷劈去了半边,故又叫雷劈山;再看这些雷劈似的山峰,又若展翅欲飞的蝙蝠。因此亦叫蝙蝠山。从这里开始,两岸石山连绵,峰峦耸峙。当然,也有的山峰象马,象狮子,象老虎,象绣球的。这一带江面开阔,莲花状峰丛绵亘数里,气势磅礴,以险奇胜。黄牛一名的由来,贯穿着夏禹开江治水的神话故事。相传玉帝降生夏禹到人世来治理洪
桂林塔山
桂林景点—塔山在漓江东岸、小东江西畔,与穿山隔江相望,海拔194米,相对高度44米,面积2.75公顷。塔山与穿山100万年前为同一山体,其后地壳上升,地下水水面下降,山体被割切分离成各自独立的孤峰。是桂林山水的另一幅杰作。塔山在穿山之东。远在100万年前,两山原为一体,地球造山运动把二者分离了。如今,小东江在两山间缓缓南流,像一条带子仍然把它们紧紧系在一起。初升的旭日,以金辉洒布穿山、塔山和象山之上,构成三山晨曦诗境,给一日之计以无限活力。塔山远看象一巨大的军舰溯江而上,故又名“军舰山”。走近前去,便宜可见塔山实际分为两部分,一根巨大的石柱拔地而起,石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鹦鹉山
在叠彩山西北,中山北路西侧,与铁封山隔路相峙,海拔269.3米,相对高度117米,长250米,宽130米,山体面积2.03公顷,在四周中是仅次于老人山,比叠彩、铁封都高出几十米,山势略向西倾斜,像蹲坐着的飞禽,原名鹁鸠山,站在叠彩山上看,更像一只鹦鹉。依山而筑的城墙,向西延伸,异常险要,山前有三角亭,为当年军事指挥所所在地。西南山腰刻有高3.4米,宽3米的《靖江府城图》,为全国仅存的最大石刻城图,是极为难得的珍贵历史资料。此外,尚有章时发的《靖江府修筑城池记》及榜书5件。静江府城地图摩崖石刻南宋桂林城市图。摩崖在城北鹦鹉山南山腰。南宋末年,蒙古统治者
美石
▲普陀石林:位于七星公园内普陀山半山腰普陀精舍前,高9米,面积约150平方米。奇石横列,呈不规则多边形。唐代时,桂林地方官曾取为贡石,深得太宗李世民喜爱,名之为“瑞石”,陈列于御苑品赏,还特将当时书法大家欧阳询所写的《九成宫醴泉铭》镌刻于石上,又命出任桂州总管的李靖去产地考察,后知产于普陀山,于山前敕建道院,御书“庆林观”,今已无存。自此,“瑞石”名扬天下。▲玉柱石:位于普陀山白鹤洞内。石上接洞顶,下连洞底,洁白如玉,晶润不斜,形园如柱,故名玉柱石,人或以为鹤足,以符洞名。▲天柱石:位于自由路东尾、花桥东头,北畔灵剑溪。高约10米,状如巨柱,挺拔孤矗,又
桂林小东江
小东江属漓江叉河,北起区辖上关二江口,沿漓江东岸环绕向南流,经阳家背、福隆园,在花桥汇自东而来的灵剑溪水,继续南流经张家园、施家园、江东村、穿山园、于穿山西南麓重新汇入漓江,全长5.8公里,河床平均宽约50米。旧时江水澄清,潺溪曲折,延水放舟,可以观赏普陀山、花桥、月牙山、龙隐洞、穿山、塔山诸名胜,为桂林城东著名的风景游览水道。龙隐岩内现遗留有宋代绍圣三年(1096)摩崖石刻,记载了当时梁才甫携家人乘舟从伏波山还珠洞出发,在二江口处小东江登龙隐岩,再下漓江,溯宁远河过雉山,游寿宁寺的游程。后人有诗写小东江景色:“大小二江口,一泓往向东,支流清似练,长举田
灵剑溪
灵剑溪属漓江支流,又名拖剑水、灵建江、建溪、剑江。源于尧山西南叠彩区辖大河乡上阳家村、潘家村尧山公路西南边一处池塘,池中有泉,终年不涸。水经天圣山、白面山西侧蜿蜒南流,至七星区辖电子工业学院附中折而向西,经观音山、屏风山、社山复南流,索绕普陀山西北麓,经省春岩、留春岩、弹子岩,于葛老桥、花桥汇入小东江,注入漓江。全长10.9公里。灵剑溪流经普陀山一段,旧时又称弹丸溪,始见称于南北朝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省春岩前,明代创建有祝圣寺,留春岩前,溪畔有灵剑石,突如剑戟,为桂林名石。弹子岩西北,溪上有宋代淳熙十四年(1187)詹仪之建的寻源桥,桥下江流汇为深潭
訾洲
訾洲位于漓江及其汊河之间,象鼻山之东,解放桥之南,长2500米,宽500米,面积约125万平方米。据唐代莫休符《桂林风土记》记载:“先是訾家所居,因以名焉。洲每经大水,不曾淹没,相承言其浮也。”故洲称訾家洲,简称訾洲,也称浮洲。又洲头高地隆起如蛙头,中部突起似蛙背,因形取义,故旧时俗称老蛙洲。洲突起水滨,沿江群山簇拥遥列,东可望七星山,东南可望穿山、塔山,西北可观叠彩山、伏波山、独秀峰,西南可观象鼻山、雉山、南溪山、斗鸡山。每当细雨蒙蒙,烟波渺渺之时,洲上江村绿树浸没于轻纱薄雾之中,若隐若现,宛若蓬莱仙境,被称为桂林奇景“訾洲烟雨”,自元代已列入桂林八景
蚂蝗洲
蚂蟥洲位于区辖漓江段北端,虞山东漓江中,南临铁封山。呈月牙状,长约500米,宽约150余米,面积4.95万平方米,属漓江中较大的江心洲。洲形如蚂蟥,故名。旧名黄陵洲。洲西面相距漓江东岸18—36米,其间形成一条狭长水道,多泊聚有舟船,洲上茂树葱茏,境地清幽,可东眺尧山横列天际,南遥叠彩山江浒,西望虞山,回龙山、观音阁山,铁封山等诸山争奇拱秀,加之江波浩荡,渔舟唱晚,亦为漓江一道风景线。宋代时于虞山东麓高阜筑南薰亭,瞻对江山,绿树芳洲,秀色可揽。明代曹学佺诗赞:“洲跨江中分二水,日斜林外有千峰。”
桂海碑林
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桂林市区七星公园月牙山瑶光峰南麓,由龙隐洞、龙隐岩两处石刻组成。此处“壁无完石”,碑刻如林。共有石刻220余方,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等。形式有诗词、曲赋、铭文、对联、图像等。书体楷、草、隶、篆俱全。年代最早的,是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张浚、刘崇龟的《杜鹃花唱和诗》。宋碑有130多方,著名的《元佑党藉》碑,反映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是国内现存唯一完整的一块,史料价值很高。《平蛮三将题名》碑,记录了宋朝狄青、余靖平定侬智高-朝廷的史实。梅挚的《龙图梅公瘴说》,尖锐指出当世“民怨神怒”之源,在仕宦群
栖霞古寺
始建于唐。天宝九年(公元七五零年)高僧鉴真率弟子来桂期间曾到寺参访传法。元至元十七年,道士唐大淳重建,改为全真观。明万历易为寿佛庵。清顺治八年,临济法派浑融和尚驻锡,殚精竭力、募化四方,耗时三十三年,在寿佛庵基础上恢复栖霞寺,并使之成为西南佛教一大名刹。抗战期间,兵火蹂蹴,主殿废为丘墟。新寺重建承桂林旅游发展总公司鼎立襄助,遵从仪轨,遍访名寺,悉心筹划,于二零零二年九月二十八日落成。重新修复的栖霞寺基址在七星景区普陀山西麓,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15平方米,主体建筑采用造型典雅,斗拱宏大,出檐深远的盛唐风格。设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桂林骆驼山
骆驼山位于桂林七星公园内。骆驼山即驼峰,在普陀山南麓,是地壳运动融蚀后的一块残石,原名酒壶山。因其形状像老式酒壶,山南刻有“壶山”二字。骆驼山末有一江南名士隐居于此,以栽花种桃,著书立说为生,死后,葬于壶山南麓。旧时,朝阳映于壶山桃林,桃花红遍,故有“壶山赤霞”之誉。壶山酷似伏地骆驼,今游人见之,直呼为骆驼,足见形象逼真故可称“骆驼赤霞”。山南侧是盆景苑,近2000盆的各类盆景俱属珍品,各具神韵,意趣天成。景区内建有鱼池、叠石、平桥、曲廊、水榭、亭台,曲折清幽,如入仙境。因其状态酷似骆驼,遂名之。但它又酷似一把古式酒壶,因此又名壶山。有壶身、壶嘴,壶嘴下
桂林七星岩
又叫栖霞洞、碧虚岩,在普陀山西侧山腰。这里原来是一段地下河道,后来地壳运动,河道上升,露出地面,成为岩洞,今已有一百多万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雨水沿洞顶不断渗入,溶解石灰石,并在洞内结晶,于是形成了千姿百态,玉雪晶莹的石钟乳、石柱、石笋、石幔。该景区由散落在广阔湖区的七岩、八洞、五湖、六岗组成,以山奇水秀、湖山相映、洞穴幽奇见胜。景区内七座挺拔秀丽的石灰岩山峰布列如北斗七星,故名七星岩。它分南北两列,南列由东而西为阎风岩、玉屏岩、石室宕、天柱岩、仙掌岩等,唯阿坡岩独峙北部。两列之间有一土山,山上西有波海楼,东有星湖旅行社。石室岩早在几百年前就以风景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