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南宁市 > 宾阳县旅游
宾阳县景点介绍
邓村烈士墓
邓村烈士墓位于宾阳县甘棠镇邓村,时代为1950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88年,邓村烈士墓被公布为宾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革命烈士梁瀚嵩将军之墓
革命烈士梁瀚嵩将军之墓位于宾阳县黎塘镇新梁村,时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87年,革命烈士梁瀚嵩将军之墓被公布为宾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秀峰塔
秀峰塔位于宾阳县大桥镇水美村,时代为清道光十四年(1834),类别为古建筑。1988年,秀峰塔被公布为宾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韦坡村战国古墓群
韦坡村战国古墓群位于宾阳县露圩镇韦坡村红泥岭,时代为战国,类别为古墓葬。1986年,韦坡村战国古墓群被公布为宾阳县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宾州南桥
宾州南桥位于宾阳县宾州镇南街与三联街交接处,时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宾州南街北端的南桥,它是宾阳县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桥之一。南桥始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位于街北却叫南桥,亦因为其位于州城南门之故,州城南门叫太平门,所以也有人叫南桥为太平桥。崇祯年间,桥毁。时值钱积中任知州,他茹蔬衣布,居官如家,息讼轻徭,爱民如子,而政通人和。他与部属一道发动民众捐集资金,雇请工匠,进行修复,经三个月建成。到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五月,桥再次塌,知州马朴又慷慨捐资进行修缮。就这样南桥几经修建,历尽沧桑,保存至今。南桥长24.5米,宽5.2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思恩府试院
思恩府试院位于宾阳县卢圩镇宾阳职业中专内,时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2000年,思恩府试院被公布为广西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宾阳蔡氏书香古宅
宾阳县古辣镇蔡氏书香古宅旅游景区是目前广西南宁市唯一家以古建筑、古文化和现代农业相结合为主要特色的旅游示范区。景区主要以古建筑、古聚落文化、民俗风情、农业观光为主要吸引物,开展了农家乐接待和乡村旅游活动,是自驾车游的理想目的地。蔡氏书香古宅景区古宅群始建于何时已无可考证,最古老的建筑在清朝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毁于兵燹。现存最老的建筑为清代举人蔡凌霄于咸丰九年后重修。蔡氏书香古宅群占地近7万平方米,大小房屋180多间。主体建筑均分为正厅、二厅、三厅,正厅最高,二厅、三厅渐次递减,体现正殿至高无上的地位;各厅室之间左右均有首廊连接,中间有天井,形成“四
宾阳炮龙老庙
炮龙老庙是位于宾阳县卢圩镇的老城区中心一个庙宇,占地十几亩,是古代传统用来祭祀的地方。也是现今县城的各地的人每年正月十五到庙里进行祈福、祈求来年的丰收等活动地点。庙里供奉着财神,八仙等神仙神像。宾阳炮龙老庙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该庙原名叫三皇庙。光绪13年重修。内设皇帝、神农、伏羲神像。由于各种原因,古色古香的老庙由原来的2000多平方米、变为仅剩200平方米的一间砖瓦建筑。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晚,宾州城都舞炮龙,三皇庙因其历史长久,在民众心目中具有神圣的位置,故几百年来,宾州城南老城区的七八条街道的炮龙均汇集该庙进行“开光”,数量由七八条增至20多条。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宾阳传统工艺陈列馆
宾阳县古为百粤之地,夏至周为荆州地,秦朝属桂林郡。自公元111年始建领方县治,至今县行政建制历经2100多年。几千年来,繁衍生息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汇集人类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创新的精神,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宾阳传统工艺品则是反映宾阳历代历史文化背景的实物标本,它见证了宾阳历代能工巧匠努力探索勤劳创新所形成的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它使宾阳成为广西传统手工艺较发达的县份之一。宾阳传统工艺陈列馆位于宾阳县城城北古宾州府衙内,占地600平方米,是一座古老的砖瓦建筑——这里曾是宋、元、明、清、辛亥、民国等历代府衙所在地。馆内陈列的传统工艺品共有300多件,其
宾阳龙岩山
龙岩山,座落在黎塘镇城区东北角,占地面积130亩,乃集游览、休闲、观赏、娱乐为一体的园林文化公园。距县城35公里,距南宁102公里。龙岩山,高164米(海拔),呈东西走向,西高东低,风景秀丽,林木苍翠。岩洞高10余米。洞口尤如一条困倦欲睡,打着哈哈的巨龙嘴。龙口前面300米处,有一绣球状的龙珠山。两山对峙,呈现出一条巨龙戏珠。山后有石阶直达山顶。站在山顶,黎塘城镇、工厂、农村、市容新貌和广西第二大铁路编组站——黎塘站,湘桂铁路,黎湛铁路,黎钦铁路尽收眼底。龙岩洞内从岩壁之下涌出一泓清泉汇成“龙潭”(与地下河相通),温度宜人,冬暖夏凉。洞中设有浪漫舞厅,溜
宾阳金坑峡
金坑峡景区距南宁市仅73公里,交通便利,约一个小时车程,景区位于山青水秀的宾阳县陈平乡。陈平江起源于大妈山、小名山两座山脉。位于南宁市宾阳县陈平乡,距南宁市42公里,是邕江的一条支流。江长37公里,滩险流急,礁石错杂,是广西南部一条典型的惊险刺激式水上漂流线,人称“桂南第一漂”。陈平江水资源丰富,水质好,无污染,正常流量3-5立方米/秒。游鱼细石,清澈见底,两岸景色秀美,甚为壮观。沿途有古老的水车,垂榕、雷公石、庙宇、金坑峡等景点,江面时宽时窄,江水有缓有急,此起彼伏,险滩落差1.5米以上,令人惊心动魄。距离陈平漂流3公里处,有风光秀丽的六霞江瀑布,陈平
宾阳白鹤观竹海旅游度假区
白鹤观是古宾州著名八景之一,始建于宋代,已有近千年历史,曾为宾州本埠佛道香火最旺处。胜地群峰叠翠,山体环状起伏,前列龟象形胜,后叠鹤岭梅冈,幽谷泉鸣,溪流飞瀑,鸟语花香,自古是道徒修身养性、炼丹辟谷的风水宝地,也是文人墨客、达官贵人游玩的旅游胜地。重建扩建后的白鹤观殿堂宏伟,气势壮观,实为祈福纳祥、旅游观光的好去处。白鹤观竹海生态旅游度假区以千年古庙白鹤观为核心,以中华道文化、竹文化为主题,建设中华道文化艺术、中华竹文化艺术、山水观光游览、竹海游乐、会议休闲养生度假等功能区,以道观、竹海、山泉、水库、峡谷、瀑布和民俗旅游为载体,打造广西最大的以中华道文化
宾阳八仙岩
八仙岩位于芦墟北20公里,邹墟乡仙岩村背后的一座石山上。岩洞座落在石山的半腰,一条羊肠小道呈之字形通向洞口。洞穴高20多米,宽10多米,深20多米,呈椭圆形。洞口有一棵大榕树遮住大半边,洞里清快凉爽,设有两级拜台、观音佛像。原有一刘姓拐脚道士长住洞中,现有四道士住持。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日,四方来客络绎不绝。洞中的石台上凿有棋盘,传说古时经常有人在此下棋。一天,一位老人上山打柴,见有8人整天在此下棋作乐,饮食不思。老人很惊奇,便走近观看,发现他们边下棋边吃桃子。老人向他们讨一颗桃子吃,吃后不再感到饥饿。随后,他们腾云驾雾走了,才知道碰到了8位神仙。老人回来
葛翁岩
葛翁岩位于芦墟西北8公里,新桥墟北5公里,倚靠白岩村。山上浓荫似盖,风景秀丽。据传因宋朝乾道年间(1165年至1173年)知州葛翁营建凉亭于葛仙岭而得名(另说晋朝葛洪曾游岩避暑而取名)。有东西两口。从东口进入,洞穴幽邃,循洞行数十步,旋现一高大洞府,顶平圆,钟乳倒悬,洞壁怪石嵯峨,宽阔高深,可容纳数百人;内有石泉一口,四时满而不溢,泉水甘冽,凉澈心脾。虽夏阳炎炎,仍是凉风清爽,自大洞府前行数十步至西洞口,洞口宽高数丈,丛丛绿树罗布,下有羊肠小道通马鞍山。历代州县官吏、文人墨客多往岩洞游览涉趣,题诗岩壁。然几经沧桑,风雨剥蚀,遗迹多湮灭。民国28年(193
遗爱桥
遗爱桥,位于甘棠墟南面,横跨东斑江,为公路3孔石挢。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生员陆毓瑜,监生梁招瑞等地方人士,在甘棠募集资金,获80个村庄的村民解囊赞助,共得钱3000贯兴建而成,被誉为水淳“全县桥梁之冠”[据民国13年(1924年)《永淳县志》卷一、卷二]。民国29年(1940年),石桥被日军飞机炸毁。现存的遗爱桥是36年(1947年)仿原样重建的。今桥均用料石勾砌,长60.5米,宽4.5米,3孔,孔跨分别为7.7、8.25、7.85米,承重量13吨。造型古朴,坚固实用。
昆仑关抗日阵亡将士纪念亭
昆仑关抗日阵亡将士纪念亭位于昆仑关宾阳县界一侧,与宾阳、邕宁县界的纪念塔及邕宁县界的凯旋门等组成建筑群,以纪念国军昆仑关抗日阵亡将士。民国29年(1940年)春动土,33年(1944年)落成。纪念亭呈六角形,雕石结构。底座为条石阶级;由6条方柱支撑亭盖,塔顶有石雕葫芦直指苍穹。亭中竖立第五军军长杜聿明撰写的碑文,备载抗日爱国将士是役浴血奋战壮烈殉国的经过。位于邕宁一侧的牌楼,刻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题联。近年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拨款,精心整饰,愈显庄严肃穆,启人缅怀永垂青史的阵亡将士。
韦波村红泥岭古墓
韦波村红泥岭古墓1977年秋和1979年冬,露墟韦波村村民在建造新房清理墙基时,在两个地点先后发现一批青铜器,并上送文物管理部门。1980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前往实地调查,证实是两座战国墓葬。1977年秋发现的一号墓(M1),东西走向,长约180厘米,宽约80厘米,深约70厘米。随葬器物沿墓坑两侧排列放置,现存随葬铜器锈残严重,有钟1件、鼎1件、剑2件、矛2件、斧3件、刮刀2件、叉型器6件。已知散失铜钟1件、陶碗(杯)1件。二号墓距一号墓约20米,1979年冬发现,东西向,长约170厘米,宽约80厘米,深约70厘米。随葬的铜器分别置于墓坑的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宾阳秀峰塔
秀峰塔在大桥乡水美村东面田垌中。由于该塔在水美村旁,同时系该村人所建,也有人称它为水美塔。清朝道光十四年(1834年)由水美村14户姓陈人家捐资建成。塔高16米,原有6层,后被雷电击损。道光十九年(1839年),陈姓人再次集资重修,减为5层,塔高15米,尔后几次修缮,保存至今,为本县较完整的古塔之一。回凤塔在新宾北面合岭村背后的龙岭,人们叫它合岭塔,因靠近大模村,也叫大模塔。清光绪二年(1876年),知州叶茂松倡建。塔高7丈,底宽丈余。自基至顶分为7层,塔顶悬挂铜铃数只,每当风起,铃摇声响,清脆动听。民国13年(1924年),塔顶被雷电击崩一角,后经县知
昆仑关旅游风景区
巍巍昆仑,千古雄关。矗立在南宁市境内的昆仑关是我国著名的关隘,举世闻名的昆仑关战役旧址,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1月中宣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11月区宣传部命名为首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2016年3月自治区旅游局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一关通鸟道,万仞锁螺峰。”昆仑关位于南宁市东北部,距市区50公里,为桂南地区通往桂中地区的咽喉。秦始皇统一岭南时设关,宋代始建关楼,后历代不断重修重建。历史上有不少名人和文人墨客为昆仑关题诗题联。“倭师几处留残垒,汉帜依然卷大风。”193
昆仑关战役博物馆
昆仑关战役博物馆位于宾阳县思陇镇与南宁市兴宁区昆仑镇交界处,博物馆建筑总高23.176米,分地上一层、地下半层,地上一层面积3101平方米,分为序厅、浴血昆仑厅、前厅与缅怀厅等四个展厅和一个待建的多功能厅,并设有接待室和办公管理用房,地下半层,建筑面积452.5平方米,设机房、库房等,博物馆前广场东面设置的“魂兮归来”方尖碑阵,记载着-陆军第五军阵亡约3400名将士共有220个姓氏,博物馆正门外墙的V字型结构,用86吨大理石制成,象征胜利之意,博物馆正面外墙的五幅浅浮雕画像,由广西书画家张达平先生绘画,描述和表达了昆仑关战役的主题场景画面。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