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成都市 > 蒲江县旅游
蒲江县景点介绍
成佳茶乡
成佳茶乡指的是位于成都市蒲江县的成佳镇,该地是每年“中国采茶节”的举办地,“成都乡村美食节”的必到之处,享有“中国绿茶第一乡”、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美誉的“西部茶都”,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蒲江成佳镇露多、雾重、湿度大,森林茂盛,十分有利于茶叶绿素和芬芳物质的形成。以成佳镇为主的茶乡面积达到10万余亩,其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已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游人到茶乡可体验种茶、采茶、制茶、品茶、购茶等茶乡文化生活,感受茶艺、茶经、茶道、茶技等精彩表演,形成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观光区。蒲江县成佳镇位于成都、雅安两市交汇处,紧邻石象湖、朝阳湖和蒙顶
佛儿湾摩崖造像
佛儿湾摩崖造像,位于蒲江县白云乡桥楼村佛儿湾。造像开凿于唐代,现存49龛253尊。其中,大石香炉、禅坐窟、阿育王宝塔、七佛十菩萨龛、天龙八部、地藏菩萨与六道轮回极为独特,--魔女石刻造像为全国所罕见。1988年,蒲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大石香炉石刻,为佛儿湾中一整块岩石经雕刻而成。该香炉系圆雕,高0.9米,直径1.6米,炉口圆形,底部八只兽足支撑,再现唐代风貌。蒲江佛儿湾造像石窟属唐代,从损坏及风化严重程度估计,专家认为该造像毁于“会昌法难”。据龛像发现的清代妆彩残痕,专家推断清代以后该石窟逐渐被淤泥与荒草丛林湮没。1983年,佛儿湾造像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刚经碑及石刻
金刚经碑及石刻位于蒲江县鹤山镇,年代为唐代。2013年9月28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是“文物陈列室,东21米至花台,东南至老年活动室后院墙,南27米至围墙,西以后至墙为界,北边14.5米至围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清观
太清观年代:唐至清位于蒲江县的太清观是道教发源地之一。汉顺帝汉安元年,道教创始人张陵设立“二十四治”,传播道教。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引《张天师二十治图》载,蒲江长秋山“主簿山治”为“二十四治”之一,在邛州蒲江县界,去成都一百五十里。太清观是继白云盐井遗址、大佛寺摩崖造像、蒲江文庙、河沙寺大雄宝殿、魏了翁墓之后,蒲江县新晋的省级文保“第六大员”。太清观遗存文物,主要有:唐宋摩崖造像、唐代杨正见仙女井、吴元道墓碑、宋代天宝台石刻、宋道教真人头像、魏了翁洗墨池、明代石刻、明代白牛井碑、明代三清殿石壁、清太清观瓦滴水、清代培修玄都山碑记、清代太清观锡灯竿碑记、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蒲江县博物馆
蒲江县博物馆开馆于2014年,作为县级地方历史类博物馆,其基本陈列根据蒲江发展的历史,浓墨重彩地书写四大主题:一、船棺葬主题;二、盐铁主题;三、佛教石刻主题;四、魏了翁主题。充分展现蒲江独具特色的“乡土志”,使当地人充分认识蒲江发展的历史,也让外地人了解蒲江独特的文化,成为一个宣传蒲江人文的重要窗口。服务事项载魂之舟,盐铁重镇,佛光道影,鹤山心香地址蒲江县大北街59号联系电话028-88532520服务时间上午9:00-12;00下午13:00-17:00(逢周一闭馆)交通线路1、成雅高速蒲江站下--朝阳大道--鹤山北路--驭龙桥--大北街--蒲江县博
河沙寺大雄宝殿
蒲江县河沙寺位于蒲江县城东二十九里的翠峰山山麓,在寿安镇龙泉村6组。河沙寺,兴建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兴公禅师创修。兴公禅师给寺院取名河沙寺。是因为佛祖释迦牟尼,曾教导弟子须菩提(印度舍卫城人):“若化河沙众,皆得阿罗汉。”要教化像印度最长最大河流恒河中沙子一样多的人们,使他们都信仰佛教,都修行成为阿罗汉(《圆觉经》)。元至正中(1341-1362年),河沙寺毁于兵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沙门妙玄修复河沙寺。河沙寺主持玉峰和尚,法名善珵,“幼从蜀王”,跟随朱元璋的第11个儿子蜀王朱椿从南京到成都,宣德四年(1429年),来蒲江主持河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蒲江文庙
蒲江县文庙大成殿建于蒲江县城东街,毗连东门。据《蒲江县志》记载:“蒲江县文庙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原于县署之南。又在清朝康熙34年(1695年)迁于东街新建,又于乾隆22年(1757年)及嘉庆25年(1820年)重修完竣。”其庙与东街交界处,建有高大的石屏墙一通,全部系青石墩砌成,石墩之间留有空口,石墙上盖琉璃瓦和宝顶脊梁。长约30多米,厚约80公分,气势雄伟,颇称壮观。庙的由来其庙两侧,各开一门,门侧各建石碑一通,上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八个大字,以示尊崇孔子。其两门之间,乃一平坝,面积约半亩。向北而行,便是“三桥九洞”。三桥两侧,各砌呈长方形石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蒲江大佛寺摩崖造像
大佛寺摩崖造像,位于蒲江县鹤山街道梨山村之长秋山南麓。据其造像风格,断代为唐代至清代摩崖造像,大多造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清代《蒲江县志卷二·方外·寺观》记载:“大佛寺,县东十里,石崖上大佛一尊,高丈余,前有石池,终岁不竭。”大佛寺摩崖造像1-22号龛,系一环首方碑,高1.27米、宽0.43米,文字漫没。这通龛碑应该是记述大佛寺历史的最确切材料,可惜文字不存。故而,大佛寺营建于何时,今已不可考。以摩崖造像时代推之,当于唐代兴建。大佛寺摩崖造像,现存17龛,303尊。该造像主要分布于大佛寺后南北走向长100米、宽5米、距地高10米的白砂石山崖上,可分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蒲江武庙
蒲江武庙大殿位于蒲江县大北街粮食局内,南方有文庙大成殿,周围为库房。清代乾隆二十三年(1785)至二十六年(1761)建成,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建。1988年7月20日,蒲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西北向东南,二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梁架,面阔三间23米,进深四间16米,通高10米,建筑面积368平方米。该建筑为研究清代蒲江县建筑工艺提供了一定的实物材料。2018年5月2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成都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溪县城遗址
临溪县城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西来镇白马村12组。南北朝时期西魏恭帝二年(555年)置临溪县。唐天宝末(756年)在此置“行嶲州”,大历四年(769年)正式设置嶲州,将邛州临溪、蒲江两县划属嶲州41年。贞元十三年(797年)唐军收复嶲州,嶲州迁回凉山州西昌市。太和三年(829年)南诏军队攻占嶲州,太和四年(830年)嶲州再度迁此,仍“以蒲江、临溪隶嶲州”。太和六年(832年),始移嶲州于台登城(凉山州喜德县泸沽镇)。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二月废县,为临溪镇,作为县城长达517年,历西魏、北周、隋、唐、前蜀、后唐、后蜀、北宋8代。明末镇毁残存北面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了翁墓及魏公祠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魏了翁墓及魏公祠位于蒲江县城东北4公里处的高桥乡潘沟村潘家山山坡上。墓前有一条山溪蜿蜒流过,两岸山坡,均为茂密的松林。墓为土冢,长11米、宽3米、高2.5米。墓前原有清代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秋重竖的墓碑,现已毁,仅存残破片段。附近公路旁原有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蒲江知县王有仙(宣城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蒲江知县何咸亭(松江人)所立的“宋魏文靖公先茔神道碑”两通(清碑今运蒲江县文管所保存)。墓前40米处,有石人2尊,两石人相距8米,头已毁,宋代袍服装束,残高1.7米、肩宽0.6米、胸厚0.4米。石兽3尊,头亦毁,残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泉寺摩崖造像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泉寺摩崖造像位于蒲江县城东18公里的插旗乡龙泉村。现存唐代造像4龛182尊。1号龛,高、宽各1.5米,深0.7米,造二菩萨立像。2号大佛窟,高6米,弧形顶,宽4米、深3米,造像131尊。大佛为弥勒像,结善跏趺坐,左手抚膝,举右手,着双领袈裟,脸圆胖,头上细螺髻,火焰形背光,背光外缘为火焰,中层为花卉,其中有坐佛7尊。弥勒坐高4.2米,肩宽1.7米。左壁开12个小龛,造像87尊,其中有二佛并坐、四方四佛、九品弥陀、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一佛四菩萨二力士等。右壁开小龛7个,造像34尊,分别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一佛二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尖山寺摩崖造像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尖山寺摩崖造像位于蒲江县城西南20公里朝阳乡的桥楼村。造像分布在尖山寺附近山崖上,现存23龛159尊。其中唐代18龛154尊,明代2龛2尊,清代3龛3尊。尖山寺位处高山之尖,古名朝天寺,在蒲江通往丹棱的古道上。唐代造像为3~19号龛、23号龛。3号龛,高1.77米、宽1.43米、深1.4米,造像15尊。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及天龙八部。主佛结跏趺坐,坐高0.84米。4号龛,高1.6米、宽1.4米、深1.15米,唐代密宗造像25尊。主尊为千手千眼观世音,立高1.39米,头已残,手分持斧、壶、念珠等法器。东壁现存造像8尊,有三头四臂的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鹤山文峰塔
鹤山镇单沟村7组文峰塔,在城东六里蒲江河龙潭子北岸高岗上。原有古塔一座,毁于明末战火。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蒲江贡生王引恬等四十三人发起重建,报经知县康文蔚批准,发起募捐,经几个月时间建成,用钱一千一百余贯(一贯一千枚小钱,计用钱110万)。竣工之日,知县康文蔚主持宴会庆祝。文峰塔系一座密檐式砖塔,属于风水塔。七级石砌塔基,高1.2米,边长4米。第一级向西开塔门,高2.6米,宽67厘米。塔门上书“文峰塔”三字。塔身六角形。二至七级,均六面开一小窗。塔身中空,过去安长木梯上下,通高18.3米。民国十七年(1928年),彭家光《文峰塔》诗:文笔高峰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来文风塔
西来场文风塔,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动工,建於关帝庙前,道光十三年(1833年)十二月竣工。砖石结构,三级楼阁式,通高13.6米。塔基须弥座,高1米,六角,边长1.6米。塔身第一级高4.3米,正面浮雕三国演义故事,三英(刘备、关羽、张飞)战吕布。扇形横匾刻“惜字宫”三字,左右竖刻对联:“废墨收经史/遗文贮汉唐”。其下长方形横匾刻“报功堂”三字,左右刻对联“已沛资生德/还掺惜字宫”。第二面,浮雕鹿(寓意为禄),蝙蝠(寓意为福),砖上竖刻莲花村倪山坡人倪膺祚。七律二首,其一:宝塔凌空势接天,中多美景妙无边。四周结束层层密,万象包罗色色鲜。乍骇云端抽玉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麟凤村红军墓
麟凤村红军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成佳镇麟凤村2组火烧庙,东北距李金维家100米,此墓埋葬了1935年11月牺牲的红三十二军战士2人。1982年10月9日,蒲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蒲江县文化局、民政局培修。墓坐西向东,梯形土冢,封土表面有护有水泥,冢高1.43米,长4.6米,宽2.96米。墓碑为长方碑,书“红军墓”,碑高1.41米,座宽1.1米,碑面宽0.7米,座厚0.39米,碑面厚1.1米。墓冢周围有围墙,东西长16米,南北宽12米,高1.4米。围墙内花坛宽1.2米,有铁栅栏门二扇,上面镂空“烈士”“陵园”4字,园内保留松树2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衬腰崖茶马古道
蒲江县朝阳湖镇至成佳镇的衬腰岩山上留存茶马古道一段,因修建长滩水库的原因,古道南段与北端没入水库中,目前仅存衬腰岩至沙湾一公里,其中保存完好的古道470米,铺设古道的石板长约1.5米,宽0.8米,厚0.15米。此路段留存有古迹“三星桥”,另有“建修衬腰岩通路石级工竣碑记”一通。“建修衬腰岩通路石级工竣碑记”建成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四月二十二日。碑身为四柱三开间三重檐石坊。碑文载:“蜀国多山,与西秦毗连,栈道有连云之险,剑阁有参天之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自古为然。我蒲处川南之一隅,山径居多,邑南关外,距城卅里许,地名衬腰岩,旧有山蹊古道。上通
龙拖湾摩崖造像
龙拖湾摩崖造像位于蒲江县城东南3.50公里的蒲砚村古佛山,主要分布于龙拖湾、庵子岩、土地嘴、石马庵4处相邻的地点。龙拖湾在古佛山西麓、有南北朝至唐、宋造像10龛80尊,北朝西凉嘉兴元年(417年)摩崖题名碑1通,南北朝造像:《佛说月上女经》,唐代造像:男观音,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二飞天,宋代造像:一佛二弟子二力士五供养人。庵子岩在古佛山东麓,明代造像3龛34尊,石窟高4.30米,宽4.70米,深1.90米,造西方三圣、天王、童子31尊,有成化十九年(1483年),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题记。
大悲寺石塔
大塘镇大悲寺石塔,位于八角井村14队,临溪河北岸玉龙山,建于道光年间,系大悲寺住持广印禅化身石塔,通高4.2米,塔基长方形,边长2米,高22厘米。其上为须弥座,六角形,每边长98厘米,高60厘米,转角处刻狮头。石塔六角攒尖顶,3层,从上到下:第一层高1.1米,六面,每面为边长34厘米的正方形,分别雕刻:1、草书福字。2、晋代陶侃母亲湛氏截发易酒肴,招待客人范逵(《列女传故事》)。3、汉代孝子姜诗涌泉跃鲤,妻庞氏手提鱼。4、晋代孝子14岁杨香打虎救父亲杨丰。5、周代孝子老莱娱亲,老莱子已70岁,左手持巴郎鼓倒地作小儿啼以娱父母,6、汉代董永,头插草标卖身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云盐井遗址
白云乡盐井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白云乡窑埂村5组,白云乡去丹棱官厅埂公路经过盐井沟西岸。1998年9月成都考古队进行发掘,出土唐、宋陶瓷器残件。大王庙(博济庙)遗址,在盐井沟东。有明弘治五年,清光绪三年、二十年、民国十年石刻文字。该遗址分布在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400米的盐井沟中,现存盐井2口,石砚槽14处,柱洞15处。1号盐井位于盐井沟东侧台地上,圆形盐井内径1.74米,2号盐井位于1号井下游190米处,在盐井沟东岸,直接开凿于岩石上,圆形直径1.75米。沟中柱洞现存15个,圆形,直径0.12米—0.26米,深0.12—0.26米,1号井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