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旅游
广州市景点介绍
小画舫斋
小画舫斋位于广东广州市龙津西路逢源大街21号。新加坡华侨富商黄氏家族的别墅,黄景棠于清末改建,落成于光绪壬寅年(1902)。是一座具有岭南风格的园林建筑。因内有船厅,故名小画舫斋。1956年,黄氏后人黄子静、黄明伯等将此园林建筑献给政府,让群众旅游观赏。黄景棠字诏平,广东新宁(今台山)人,其父黄福是知名侨商。他在新加坡度过童年,青年时回国。27岁拔贡,后有候选道官衔,但未任实职,主要致力于工商业,是清末广州商界参与政治活动的活跃人物。1905年广州总商会成立时任坐办,1907年与一些有新思想的商人组织粤商自治会,后主办《七十二行商报》。在收回路权、澳门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秀全公园
秀全公园创建于1962年4月,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水上面积约13万平方米。自1990年开始,全面开展整治公园的工作,共投入400多万元用于各项基础设施、园林绿化、项目改选等工程。近三年来,又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园林绿化、拱桥及湖边道路的改造。整治后的秀全公园环境优雅、绿树成荫、草繁叶茂、碧波荡漾、空气清新,每年接待游客达80多万人次。主要景点有:洪秀全石像、孙中山童年铜像、寿星公、双飞马、战斗机、水上长廊等。游乐项目丰富多彩,适宜小朋友玩的游乐场所——儿童乐园有:唐老鸭、碰碰车、旋转飞机、小马群、欢乐海洋、海洋球、回旋大象、小跑
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
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坐落于天河龙眼洞的广东金融学院内,毗邻华南植物园与龙眼洞森林公园,周围山水相连,景色清新怡人。博物馆建立于1995年9月,2001年经广东省文化厅批准,正式成立广州货币金融博物馆。博物馆建立以来,立足于货币金融的行业特色,利用馆藏资源,在提高学生认识货币、辨别货币及研究货币的能力,加强学生货币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了解中外货币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基地。博物馆现有实物藏品3.5万枚,占地面积达1600平方米,展线1000米。揽括古今中外各历史时期的货币,分设中国古代货币、民国时期货币、根据地货币、新中国货币、金银纪念
宝岗天主堂
河南宝岗天主堂位于海珠区同福中路宝玉直街崇正里4号,原是一间教徒聚集祈祷的小公所,后由于教务发展的需要,教徒日渐增多,广州教区购买与原公所相连的两间房屋进行扩建,于1938年1月破土动工,同年6月份建成。建筑物为一座三层砖木结构的楼房,楼下作教堂使用,楼上两层作神父的居室,总占地面积264平方米。1947年,广州教区委托天主教美国玛利诺外方传教会代管该堂。1953年外籍神父离境回国,之后由中国籍神父任本堂神父。
小蓬仙馆
小蓬仙馆位于花地街上市新隆沙东,建于清道光年间,咸丰六年(1856)重建,为水磨青砖的三进建筑,坐北向南,有大殿、精舍,殿后有小花园,曲径清幽,亭台山石,风景秀丽。光绪年间,仙馆被改名为“七公祠”、“八公祠”,并被用于兴办学堂。建国后,曾为芳村公安分局和芳村文化馆所占用。1958年,这里成为炼钢场所,受到严重破坏,现仅存前殿和两边侧房,但仍可窥其建筑水平之高。前殿正面石额“小蓬仙馆”为80厘米丁方隶书,苍劲有力,两座侧门的门楣上方书有“清镜”和“平砥”字样。前殿山墙檐下一排烘托,上有“花开富贵”图,均为砖刻,线条清晰,刻工精细。檐下一块长约10米、宽4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松园古石桥
六松园古石桥,位于广州市荔湾区醉观公园内,建于清乾隆年间(约1770年)。石桥原来是清代花地六松园中的一景观。六松园原为潘有为所建,潘是清乾隆年间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康有为、张维屏曾在此寄居,该石桥曾留下他们的足迹,并写下不少诗文。新中国成立初期,该桥异地重建在醉观园内,今整体结构保存完整。该桥用花岗岩石料砌筑,属单孔拱石桥,桥长6.2米,宽2米,南北走向,南接公园小道,北连公园盆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线女旧居
红线女旧居位于广州市华侨新村友爱路20号。红线女是德艺双馨的艺术楷模,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她所创红派艺术代表着粤剧旦角艺术的最高成就。红线女毕生以艺术扎根人民,为人民放歌,是人们喜爱的人民艺术家、一代粤剧宗师,粤剧的旗帜和代名词。旧居以原貌展示为主,多媒体设施演示为辅,让游客多侧面地了解一代艺术大师的艺术人生。整栋红线女旧居由一栋两层半楼房和花园组成,红线女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回国之后,这里便成为她创作、练唱、书画,与友人畅谈艺术、与学生探讨唱腔、与家人柴米油盐的地方。走进故居,每一处细节都能让人体会到红线女细腻的情感,和捕捉到其生活中的精
杨仙逸中将墓园
1924年,杨仙逸先生遗体葬于广州黄花岗旁之三望岗空军坟场,后来又迁广州市郊贤庄。1981年,根据宋庆龄副委员长指示,广东省政府拨款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侧重建杨仙逸中将墓园;1983年8月,该墓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杨仙逸(1891—1923),出生于华侨家庭,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人。1909年,杨仙逸在美国就读航空专业。1918年受孙中山电召回国。之后他募捐资金,购飞机12架,组建了我国第一支空军队伍。后来,杨仙逸创办广东飞机制造厂,数月后制成一架飞机,孙中山亲笔书写“志在冲天”以示表彰。杨仙逸墓旁有两个人的墓,经上网查询得知,1923年9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吊碑井
吊碑井在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路福泉街口,是广州九大名井之一,为宋井。因为过去井中有块刻满符箓的石碑,斜伸出井壁,故称吊碑井。吊碑井井口直径0.35米,井身直径约2米,深约7米,井身为红砂岩石所砌。井内有一石如碑,上半部嵌于井壁,下半部斜挂于水中,略低于水面,呈红色,可见石斑,无文字。阮元《广东通志》载:吊碑井在城中六榕寺旁花塔街。井栏甚小,井内甚大,有石碑横于水上,长四五尺,其半在井墙土内,形如吊挂于井中者,故名。味甘美,居人取汲于此。如此清泉,可惜黄谏《广州水记》中没有记上。《南海百咏续编》则载:县志谓井中有古碑吊挂如菱栖状,井因得名。细审视之,乃花塔之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财政厅大楼
广东省财政厅大楼,在北京路北端。是一幢仿欧洲流行古典建筑风格的砖、木、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建筑工程分两期,首期工程建三层,民国四年(1915年)奠基,民国八年(1919年)竣工。大楼门顶部石匾书有“广东财政厅中华民国八年六月吉日”字样;第二期工程建四、五层及穹窿顶。大楼坐北向南,高28.57米、面阔37.14米,平面呈凹形。原一、三层为钢筋混凝土楼板,二、四、五层木楼板。首层作基座处理,开平缓的旋拱,沿花岗岩石阶梯而上进入第二层,正面大门以仿罗马柱式巨柱、倚柱和方柱贯通到三楼檐部,半圆形罗马柱围成柱廊,三楼起发拱券廊;四楼起双柱承托檐部。二楼内正中一螺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越王宫博物馆
南越王宫博物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四路,保护面积约5.3万平方米,是广东省唯一一处被列入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大遗址项目。遗址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8年9月,经中国博物馆协会决定同意南越王宫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遗址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指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中国宫苑实例,对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特别是古代广州)、古代建筑史和古代工艺史有极重要价值,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所在。遗址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
西城门瓮城遗址
广州西城门瓮城遗址位于中山路与人民中路交界点的西南侧,是迄今发现广州现存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唯一城楼基址。瓮城遗址是在1996年配合城市基建工程时被发现的,瓮城平面呈“H”形,南北长50余米,东西宽18米。1996年及1998年文物部门先后两次对瓮城遗址南段进行发掘,清理出残存的“L”形基址。1999年7月被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生大押旧址
建于民国初年的宝生大押,位于今日的中山七路22号后座,于1999年7月以“中山七路旧当铺”之名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宝生大押有两座互相紧挨的碉楼,位于西边的三层高碉楼为当铺,是大押接收典当物品的铺面(即“副楼”);位于东边的五层高碉楼为当楼,是用于储存抵押物的仓库(即“主楼”)。宝生大押是当年的广州第三大当铺,而同在中山路上的东平大押则是广州第二大当铺。如今两座当铺都保留下来,见证着广州城市变迁,其本身也是广州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实证。宝生大押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已于2013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核准公布,详细如下:保护范围:东至长庚首约1、3、5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陶陶居
陶陶居现址在第十甫,是广州饮食业中的老字号之一。其创办时间一说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一说是公元1893年(光绪十九年)。但后来因经营不善,后继无人,曾经在1927年(民国16年)因巨债而倒闭。直至1933年(民国22年)重开。1949年广州解放后,陶陶居从公私合营企业过渡到国营企业。从1958年到1964年,多次评为广东省、市红旗单位。“文革”初期,陶陶居一度易名为“东风楼”,至1973年才复原名。1983年,与港商合作经营。1987年重新转为国营企业,不断拓展经营。1988年,在四楼增设广东音乐荼座,融娱乐于饮食之中。1989年初,在一楼增开超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莲香楼
莲香楼位于广州市西关第十甫路67号,是一间具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字号,有“莲蓉第一家”之称。它生产和制作的优质莲蓉食品远销北国南疆,并遍及海外各地;它经营的茶饭酒席也颇具特色,除广州的老铺外,还在省港开有分店及联号,近百年来,该店“四度变化,四次起家”,在不断的改革变化中,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独树一帜于广州饮食行业之中。原来“莲香楼”的“莲”字,并无草花头,叫“连香”,创设于清光绪年间。因侧有连登巷,故名。当时的“连香”,实际上是间“糕酥馆”,专门制作结婚响糖、礼饼和包办筵席,规模不大,那时该店以莲蓉为馅料制作的饼食,已颇有名气。经营由陈维清负责,亲自制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笔岭观音古寺
文笔岭观音古寺坐落于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花城村。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808年),抗日战争时期,战火纷飞,致使寺院遭受严重的破坏,文革期间又遭到了人为的破坏。1995年重建。传说,古时有一位老妇人带着孙子经过文笔岭,孙子突然腹痛不止,老人无计可施,便祈祷神仙保佑。随后老人在附近草丛中看到巴掌大的观音像,孙子的腹痛也随之痊愈。老人认为这是观音显灵,回家后传颂观音功德,附近村民便在此修建了观音庙,因为观音突然在山上显灵,像是从天外飞至此地,村民们便为寺庙起名为“飞来观音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都华严寺
花都华严禅寺原名观音寺,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8),历史上信众群集,香火兴盛,近百年来几经兴废。该寺位于花都区芙蓉大道西侧华藏山(又称仙姬山)。在芙蓉度假村路口之处。华严寺位于距广州市中心20公里有“羊城卫星”之称的花都区。明末清初对中国佛教文化颇有影响的番禺海云寺和丹霞山别传寺开法第一祖,岭南海云诗派、海云书派创始人,著名高僧天然和尚的故乡就在这里。华严寺原名观音寺,始建於清宣统元年(公元1908年),地处花都区芙蓉大道西侧华藏山(又名仙姬山),以芙蓉山脉浩气所归,地脉雄浑,状如莲瓣,清幽典雅,身临其境,万尘俱忘。历史上信众云集,香火鼎盛,近百年来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乡贤栎坡公祠
乡贤栎坡公祠位于塱头村塱西社。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元年(1875年)重建。坐北朝南,三间两进。总面阔12.5米,建筑占地317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涯公祠
云涯公祠位于塱头村塱西社。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坐北朝南,总面阔12米,建筑占地337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氏祖祠
黄氏祖祠位于塱头村塱西社。始建年代不详,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建。坐北朝南,三间三进,总面阔13.5米,建筑占地682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