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延安市 > 宝塔区旅游
宝塔区景点介绍
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遗址
该遗址共有3处,分别位于延安城内、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兰家坪村和延安市宝塔区南市办龙湾居委会。1937年11月24日,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召开成立大会,文协负责人为成仿吾、周扬、柯仲平等。文协机关设在延安城内,1938年11月,迁至延安城北兰家坪。文协成立后,先后组建了诗歌总会、文艺突击社、戏剧救亡协会、民众娱乐改进会、文艺战线社、讲演文字研究会、大众读物社、文艺顾问委员会、抗战文艺工作团等机构。1938年8月,文协和战歌社、西北战地服务团战地社联合在延安发起了首次街头诗歌运动,宣传抗战。1940年月1月4日至12日,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在王家坪
西北青年救国会旧址
西北青年救国会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桥沟镇文化村。西北青年救国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组建的群众性的青年抗日救国组织。西北青年救国会既是西北青年运动的领导机关,又是全国青年救亡团体的最高领导机关。1937年4月12日至18日,西北青年救国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出席。会议选举冯文彬等55人为执行委员,冯文彬任主任。西北青救会机关设在延安城内。1939年初,西北青年救国会迁驻城北文化沟口北侧半山腰。1939年3月18日,西北青年救国会举行执委会议,通过决议,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4月16日,西北青年救国会主办的《中国青年》杂志
陕甘宁边区妇女合作社遗址
陕甘宁边区妇女合作社遗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南关街市场沟沟口北侧。妇女合作社由陕甘宁边区妇联创办,是一个保障妇联经费部分自给的经济贸易组织。1937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开始筹备成立陕甘宁边区各界妇女联合会。1938年三八节时,召开了边区各界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边区各界妇女联合会正式成立。会员共194254人。会址开始在城内叶家渠,后移至杨崖前渠。李建章、徐明清、高敏珍、路志亮、张芝芳、白茜先后任主任。1947年3月,胡宗南进犯延安,旧址被严重损毁。
延安工人学校旧址
延安工人学校,是由中共中央职-动委员会于1939年初开始筹办的。校址设在延安城东柳树店(今属延安市桥沟乡)。1939年5月15日,延安工人学校开学典礼隆重举行。张闻天、邓发、徐海东、罗瑞卿等领导同志出席表示祝贺。学校校长张浩介绍了学校筹办经过及成立意义。延安工人学校以培养工人运动干部,党、政府和军队中的工人干部为宗旨。学校还附设有化学部、铁工部、木工部、制鞋部、缝衣部等,培养工人技术骨干。闻名边区的工人劳动英雄赵占魁,就曾在工人学校学习。1939年6月20日,中共中央作出将工人学校和抗大总校等迁移晋东南敌后根据地的决定。7月10日,工人学校机关与抗大总校
陕甘宁边区农业学校遗址
陕甘宁边区农业学校遗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三十里铺村。陕甘宁边区农业学校于1939年4月开始筹建。1939年7月23日,举行了开学典礼。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出席并表示祝贺。学校的试验农场则设在东距30里铺约2.5公里的红寺沟。农校由边区建设厅主管,建设厅副厅长朱开铨兼任校长,副校长宜瑞珍。边区农校共招收了两期学员:第一期52人,第二期63人。学员分为农艺、园艺、畜牧3部。学习课程有农业行政(包括土地及农民问题)、农田作业(农作物栽培、土壤、园艺、畜牧、林业、水利)、科学常识(国语、数学)及政治常识等。学校的农事试验场既是实习基地,也是生产自给基地。194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桥儿沟陕甘宁边区艺术干部学校遗址
桥儿沟陕甘宁边区艺术干部学校遗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桥沟镇桥沟村西山。陕甘宁边区艺术干部学校,是在抗战剧团的基础上建立的。抗战剧团建于1935年夏,当时叫工农剧社,由杨醉乡负责。后改名为人民剧社、抗战剧团。抗战剧团驻在桥儿沟(即桥沟村)西山。1942年5月1日,陕甘宁边区艺术干部学校在抗战剧团原址正式成立。校长由柯仲平兼任,副校长张季纯。学校隶属于边区文协。招生对象主要是边区各剧团的艺术干部。课程设有文化、艺术表演、政治常识等。1943年5月4日,边区艺校正式并入西北文艺工作团。边区艺校工作即行结束。同时,并入西北文艺工作团的还有延安杂技团等。该旧址是桥儿沟
陕甘宁边区职业中学旧址
1942年6月11日,边区政府决定将边区农业学校和工业学校合并,成立陕甘宁边区职业中学。职业中学成立后,属边区政府建设厅领导。建设厅副厅长霍志乐兼任校长,王荫圃任专职副校长。校部办公附设于建设厅。职业学校共分七科。机械科(附设于边区农具工厂),分初级班和高级班,学制均为2年。课程有物理、机械学、材料学、机械绘图、工厂管理、机械制造实习等。化学科附设于新华化学厂,设初级班和高级班,学制均为2年。课程有化学、化学分析、工程绘图、化学制造实习等。纺织科附设于难民纺织厂,设高级班和初级班,学制均为1年。课程有物理、纺织学、染色学、工程绘图、纺织染实习、工厂管理等
南泥湾延安炮兵学校旧址
南泥湾延安炮兵学校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桃宝峪村。旧址东临知青林,南临中央管理局干部休养所旧址,西北均依梨树峁,地势平缓。现在保留的遗址有炮校大门和部分窑洞。1944年秋,在八路军炮兵团的基础上成立了延安炮兵学校,校址设桃宝峪。炮校的首任校长是郭化若,后由朱瑞接任,政委邱创成、副校长匡裕民。校部下设政治处、参谋处、教育处。学员共有1000余人,编为3个大队10个中队,另有一个迫击炮教练队和一个工兵科。主要培养炮兵连排干部。炮校的训练方针是:“以技术为主,战术为辅”,“有什么学什么,战争需要什么学什么”。1945年1月,炮校开始上课。8月1日,举行开
延安药科学校旧址
1942年1月,八路军制药厂由安塞西河口迁至延安姚店张二村后,将本厂药训班和中国医科大学的药科和调剂两个班合并,成立了延安药科学校。该校附设于八路军制药厂,校址即在张二村。药科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为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军队与地方培养制药专门人材。学校校长由制药厂厂长李维祯兼任,从医科大学聘请薛公绰等为兼职教员。学习的课程有自然常识、化学、数学、语文、制药、药理等。药科学校共招收中专班学员两期,有学员100多人,学制一年半。药校还办过一期大专班,学制4年。1947年3月,药校建制撤销。该校教职员工与制药厂一起,随--战。延安药科学校旧址即八路军制药厂旧址
西北医药专门学校旧址
西北医药专门学校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桥沟镇桥沟村。西北医药专门学校由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卫生部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卫生署合办。1946年3月筹建,5月建成。校址设在延安桥儿沟。6月1日,医专举行了开学典礼,林伯渠出席表示祝贺。毛泽东题写了贺词:“努力奋斗,光明在前。”医专校长曾育生,副校长由边区医院院长马荔兼任。校部下设政治处、教育处、总务处。全校有专职教员10人,学员237人。校内分设地医(培养地方医师)、地药(培养地方药剂师)、军医(培养部队医师)、军药(培养军队药剂师)4个班,并设一预科。学校开设的课程有生理学、病理学、细菌学、组织学、解剖学、
兰家坪马列学院遗址
兰家坪马列学院遗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兰家坪村。马列学院遗址西靠兰家坪山,东为卷烟厂,南为杨家岭大桥,北为伏龙山。现存土窑洞数十孔。193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纪念日,党中央在延安成立了马列学院。学员大部分招收经陕公、抗大学习过,需要进一步深造的青年知识分子。另外也招收一部分经过长期斗争锻炼的党的高级干部。院长张闻天,副院长王学文。主要任务是对马列主义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由于毛泽东的大力倡导,这一研究方向更加明确。除一部分专职教员外,许多中央领导还曾到学院给学员讲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
杨家湾陕北公学遗址
杨家湾陕北公学遗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桥沟镇杨家湾村。旧址东临村民常根亮院子,西临村民张明亮院子,南临杨家湾村一组,北依槐树疙瘩。旧址院子东西长约20米,南北宽约30米,面积约600平方米。旧址现存土窑洞2孔,坐北面南,一孔坍塌严重,另一孔残高2.7米,宽2.5米。院内杂草丛生,无人居住,保存较差。陕北公学校址初在清凉山下。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飞机轰炸延安后搬往北门外的小沟坪。后来学员猛增,又迁到杨家湾后沟这个僻静宽敞又能防空的地方。陕北公学是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许多优秀青年投奔延安,追求革命真理。他们中间有出身
马家湾自然科学院旧址
马家湾自然科学院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桥沟镇马家湾村北大修厂院内。自然科学院的前身是自然科学研究院。1939年5月,为了保证陕甘宁边区工业生产的发展,促进同防、经济建设,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创办自然科学研究院。1939年底,在中央财经部召开的自然科学讨论会上,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以现有的科技人员为师资,自然科学研究院为基地,成立自然科学研究院。1940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将自然科学研究院改为工、农、科性质的教育机构——自然科学院。院长由李富春兼任,副院长陈康白,学院属中央财经部领导。1940年9月1日,自然科学院举行开学典礼。1941年1月,学院改属中央文委领导
延安大学旧址
1941年8月28日《解放日报》报道,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三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原有三校限于8月底结束工作。同时,任命吴玉章为延大校长,赵毅敏为副校长。延大校址设王家坪北侧即原女大校址。延大分设师范学院、社会科学院、法学院等3院,另设俄文系、体育系两个专修科。并成立中学部,包括高中、初中和初习班。9月22日,延大正式开学。10月27日,延大在新落成的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1943年4月,自然科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鲁迅艺术文学院、民族学院并入延大。同月,延大迁至桥儿沟。周扬继任校长。1944年5月,
八路军军政学院遗址
八路军军政学院遗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桥沟镇文化沟村。1940年5月21日,八路军为造就高级军政干部,在延安设立军政学院。1941年1月1日,八路军军政学院开学典礼在文化沟隆重举行。毛泽东、朱德、王若飞、徐向前等出席祝贺。军政学院院长由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兼任,副院长由总政治部副主任谭政兼任,教育长张如心。军政学院共分为三队,第一队为--队,第二队为文化队,第三队为经理队。开设的课程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问题、联共(布)党史、日本问题和军事学等。1942年4月4日,军政学院举行了第一队学员毕业典礼,朱德出席并表示祝贺,勉励毕业的学员到抗日前线去,为把日
八路军军事学院遗址
八路军军事学院遗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桥沟镇文化沟村。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决定在抗大三分校的基础上组建八路军军事学院。1942年1月1日,军事学院在文化沟举行了开学典礼。军事学院院长由朱德兼任,副院长由八路军总参谋长叶剑英兼任。军事学院分设炮兵队、工兵队、俄文队和--队,学校学制为一年。1942年11月16日,举行了军事学院第一期学员毕业典礼,朱德出席并做了重要讲话。1943年2月,中央军委任命徐向前兼任军事学院院长,李井泉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徐文烈任政治部副主任。1943年3月,军事学院院部机关及部分学员迁往绥德,并入抗大总校。学院高级班学习组则被编
陕甘宁边区行政学院旧址
行政学院从1940年4月开始筹建,于当年7月1日开学。学院直属陕甘宁边区政府,林伯渠兼任院长。学院分设政治处、教育处、总务处等。学院教学上分为普科与专修科,学制各为一年。专修科下分行政、财政经济、法律3系。系主任由边区政府有关厅的负责同志担任。普科开设的课程有政治、理论政策、专业政策和文化等。学员报考时,要经过政治常识、时事问题的测验和严格的体检。学院的宗旨是为边区培养政治坚定、廉洁奉公、新民主主义的行政工作干部。1941年6月24日,行政学院第一期毕业生200多人举行毕业典礼。林伯渠院长在讲话中勉励毕业学员为边区的政治经济建设服务。1943年7月,行政
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旧址
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旧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桥沟镇文化沟村。1939年7月,安吴战时青年训练班迁往华北,留守原址的少数学员在国民党顽固派的捣乱、摩擦中已不能正常学习,仅靠中共中央党校的一个青年干部班也不能满足青年运动发展的需要。随着抗战的深入和青年运动的发展,正规化培养党的青年干部工作就显得特别重要。1940年2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创办泽东青年干部学校。陈云兼任校长,冯文彬任副校长,黄华任教育长。这是中共历史上第一个以党的领导人名字命名的干部学校,主要是要求青年干部以毛泽东为榜样,学习毛泽东的理论、方法和精神。1940年5月3日,泽东青干校正式举行开学典礼。毛
西北党校旧址
1938年12月,陕甘宁边区党委根据边区第二次党代会通过的《关于党内干部教育问题的决议》,决定在安塞县徐家沟(今属真武洞镇)成立陕甘宁边区党校,校长陈正人。边区党校以培养和提高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上党员干部为主。从1938年底到1940年10月,共招收5期学员,训练干部1000余名。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党的建设、国语、政治常识、中国问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常识、边区问题、时事、科学常识等。1941年5月,中共中央西北局成立,边区党校改称西北党校。1942年底,西北党校由徐家沟迁至延安城南马家湾。1943年3月,西北党校并入中央党校。并以西北党校为基础,成立
延安陕北公学旧址
1937年9月9日,林伯渠、吴玉章等6人在延安联名发起成立陕北公学。11月1日,陕北公学开学典礼在延安清凉山南麓(今延安地区供电局一带)举行。毛泽东出席并讲了话。陕北公学校长成仿吾,党组书记李维汉。陕北公学的教育宗旨是:“实施国防教育,培养抗战人才。”建校之初,毛泽东就为学校提出了“忠诚、团结、紧张、活泼”的校训。1937年10月23日,毛泽东又为该校题词:“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的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与牺牲精神。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地解决。”毛泽东的指示为该校提出了明确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