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西安市 > 莲湖区旅游
莲湖区景点介绍
西安洒金桥清真古寺
西安洒金桥清真古寺,亦称清真北寺,其建筑年代久远,历史悠长,相传元明时期已存,距今已六、七百年之久。世代以来,聚居于洒金桥、大麦市街、新寺巷、香米园、东举院、庙后街等街坊的回族穆斯林群众依寺而居、依坊而商地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蹂躏中国大地的时候,古寺这一圣洁之地也未能幸免,竟然惨遭日寇飞机野蛮轰炸。1940年4月30日,两枚炸弹分别落到大门内天井(古槐之西约两米处)和大殿上殿南墙处,所幸两弹均是“臭弹”,没有0,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由于猛烈的冲击力和巨大的震动,致上殿半毁,后殿移位。日本投降后,经坊民出资出力,并多方募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小皮院清真寺
西安小皮院清真寺位于古城西安市中心的小皮院巷内,东邻市政府大院(亦是明清陕西巡抚衙门所在地)。它以悠久的历史和为穆斯林培养出大批有成就的宗教学者而著称于世,并受到海内外人士的关注。至今,每逢礼拜时,八方信众来此礼拜祈祷,朗朗诵经声不绝于耳,宗教生活景象犹如当年。据寺内原碑(已毁)和现存碑文记载,小皮院清真寺原名“真教寺”、“万寿寺”,又因其在化觉巷清真大寺(也叫东大寺)以北,且规模较大,亦称“北大寺。据传,该寺兴建于唐末,宋徽宗(大观)丁亥年(1107年),真教寺为长安京兆四坊旧有“清真寺”,是西安伊斯兰教最早建筑之一。该寺敕建于元仁宗皇庆元年即公元13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大皮院清真寺
西安大皮院清真寺始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年),由马道真先生购地兴建。1959年被占作他用,致使年久失修,大殿、南北亭倒塌。1985年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进一步的贯彻落实,由当地教民捐资,在学董白志清的领导下,经过5年的努力,不但恢复了清真寺的原貌,而且新修了石刻围栏、牌杭、满拉楼、虎国拜楼等设施。现占地面积共约5亩,建筑总面积1610平方米,礼拜大殿建筑面积354平方米,为中国古典式建筑风格。寺院周围树木参天,花草披拂,环境整洁幽静.为当地回族穆斯林群众从事宗教活动的圣洁场所。寺内收藏有阿拉伯文经典51本,明宣德铜香炉1个。本坊觐朝哈吉有马迎春、陈寿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高家大院
高家大院即西安北院门144号民居,位于西安市繁华的商业街——北院门清真小吃街上,是高岳崧故居,占地4.2亩,总居住面积2517平方米,房屋86间,其中现对外开放56间。此院属三院四进式砖木结构四合院,其主体是明崇祯年间建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院内现有西安中国画院等4家单位办公。高家大院有南北三个跨院,目前整修完毕的仅是北跨院和南跨院的一部分。即将开发的南跨院主体内有一个古戏台,这个戏台触发了开发者们关于“大家族堂会”的构思。他们设想以具有当地传统民间艺术特色的秦腔、皮影戏、木偶剧、古代乐舞等多种形式的演出,在中国第一个“还原”古代名门望族堂会的景象
北广济街清真寺
西安北广济街清真寺位于莲湖区北广济街南端东侧83号,俗称小寺。相传创建于明代晚期(公元1600年前后),地处广济坊,临近化觉巷清真大寺俗称“清真小寺”坊民嬉称大寺的“哨门”。清乾隆33年(公元1769年)重新翻建了寺院主要建筑。北广济街清真寺原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建筑布局未按中轴线对称布局,而依据地方方位来设置建筑物。其建筑群由礼拜殿、邦克楼、南北亭、沐浴室等组成。寺内主要建筑:礼拜大殿,殿高12米,宽13米,雄伟挺拔,系我国明清时期砖木结构的古典建筑,由前檐卷棚、中殿、后窑殿三部分组成,其规模宏伟。殿前正面有木雕“冰叉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化觉巷清真大寺
清真大寺位于西安鼓楼西北的化觉巷内,又称化觉巷清真大寺,它与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大寺并称为中国西安最古老的两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学习巷寺以东,故又叫东大寺。清真大寺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中国宫殿式古建筑群,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文化相融合的结晶。该寺院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的维修保护,成为目前的格局。该寺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又晋升为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5月被评为西安市旅游十大景观之一。全寺总面积1.3万平方米,寺院内有建于17世纪初高达9米的木结构大牌坊,牌坊琉璃瓦顶,异角飞檐,精缕细雕;东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市高家大院古典服饰博物馆
古城西安北院门,清真小吃街,游客摩肩擦背,市井之声鼎沸在这热腾的人间烟火气中,一处青砖古院落静隐于闹市一侧,大红灯笼下,青砖门檐内,一座古民居默默伫立四百年。这座被人们称为“高家大院”的三院四进式砖木结构四合院,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年历史,是清代榜眼高岳崧的故居。高岳崧祖籍江苏镇江,清同治十年参加科举考试,被皇帝钦点榜眼,得御赐“榜眼及第”牌匾。从明崇祯十四年至清同治十年,高家本族七代为官,是西安历史上有名的七世官宅。走进高家大院,这里藏着西安唯一一家古典服饰博物馆。西安市高家大院古典服饰博物馆是西安唯一座古代服饰专题博物馆。展现了明清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环城公园
西安环城公园是一处包括明代城墙、护城河、环城林带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公园,具有独特的风貌,是陕西独有的公园景观。西安明城墙位于西安市中心,周长13.7公里,是我国古代城垣中保存至今最为完整的一座,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7月,陕西省政府倡议建设西安环城公园,得到西安各界的热烈响应和支持,几十万人民参加义务劳动,沿着明城墙建设成大型环型公园,古老的城墙又焕发了青春,为游客直观了解古代战争提供了珍贵的人文景观。环城公园以古城墙为主线,辅以环城绿化,护城河环绕,风格古朴、粗犷,有野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890亩环城林带郁郁葱葱,护城河水青草绿。公园中河、
西安城隍庙
西安城隍庙,位于西安市西大街大学习巷东侧,是天下三大“都城隍庙”之一,与北京、南京城隍庙齐名。西安城隍庙占地约1102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466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6年),清咸丰二年(1852年)复修,是陕西省现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群之一。城隍庙分为庙院和道院两大部分;城隍庙山门口有座五间大牌坊,牌坊之上,斗拱重叠,牌坊之下,有铁狮一对。山门内有一条数百米长的青石甬道直达二门,其间有文昌阁一座。进入二门有一座精巧绮丽的戏楼,戏楼与大殿南北相对,中间场地上是一座气势宏伟的木质牌楼,楼檐有精美彩绘及阴阳太极八卦图案。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正中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学习巷清真寺
大学习巷清真寺大学习巷清真寺位于大学习巷路西,因处化觉巷清真寺之西又称西大寺。据寺内现存石碑记载,该寺创建于唐神龙元年(705年),是西安最古老清真寺之一。寺院建筑形式,略同化觉巷清真大寺,唯规模较小,而寺内亭、台、殿、阁布局得当。寺门对面有砖雕纹饰大照壁一座,门外临街有四柱三间石牌坊“敕建陆次”石额,镌于牌坊门楣。省心阁是该寺主要建筑之一,相传建于宋代。明郑和四下西洋回来后重建为四角形式建筑,三层三重檐。后面是南北碑亭,南碑亭内是著名的“郑和碑”,即《重修清净寺碑》,大殿前为一宽大月台,周围环以石栏。大殿门首悬挂慈禧手书“派衍天方”牌匾,殿内前中为窑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都城隍庙
西安都城隍庙道教宫观,正式名称为“都城隍庙”。在西安市西大街大学习巷东侧,占地约1102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466平方米。西安城隍庙是天下三大“都城隍庙”之一,与北京、南京城隍庙齐名。明洪武二十年(1387)创建于西安东城门内九曜街,明宣德八年(1432)移建于今址。清雍正元年(1723)毁于大火,川陕总督年羹尧于同年重修。据史志记载,西安都城隍庙建筑规模宏大,全国各地城隍庙罕有其比。城隍庙分为庙院和道院两大部分;城隍庙山门口有座五间大牌坊,牌坊之上,斗拱重叠,牌坊之下,有铁狮一对。山门内有一条数百米长的青石甬道直达二门,其间有文昌阁一座。进入二门有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五台”唐宫墙遗址
“西五台”唐宫墙遗址古都大酒店的南边有长约500米的一段唐代宫墙遗址,人称“西五台”。唐长安宫墙早在唐末战乱时遭到破坏,加之明代扩建城市,穿越宮城范围,更难留下残痕。但偶然的原因却留下了这段宫墙,这是因为宋代利用这段宫墙为基础建了座安庆寺。这座寺院的佛殿分别建在五座高台上。寺院已成历史陈迹,唐代宫墙因而得以保留却值得庆幸。这里正是唐宫城内宮女们居住的掖庭宮位置。它使人不由得想起“红叶题诗”的典故。相传唐僖宗时,书生于祜在宫墙外的御沟水面上拾得一片红叶,上有题诗“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曰娴: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他赞叹诗句的清新,思慕写诗的宫女,于是他在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莲湖公园
莲湖公园位于西安市城内莲湖路上,坐南朝北,建在唐代宫城“承天门”的遗址上。明代秦王朱樉(朱元璋次子)依这里低洼地势引水成池,在此建王府花园。因开凿人工湖,广植莲花,故名“莲花池”。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巡抚贾复汉主持疏竣池泥,并改名“放生池”。1916年辟为莲湖公园,是西安历史最悠久的公园。1925年,西安市各界市民约6万余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到莲湖公园,在此为孙中山先生举行追悼大会。“莲湖食堂”是中共西北特支的联络站,开设于1936年,大概地点在当时莲湖公园的东南隅。“莲湖食堂以经营西餐为主,在当时属于比较高档的餐厅。食堂由杨虎城的秘书、中共党员
杨虎城止园别墅
杨虎城止园别墅,位于西安市青年路止园饭店西侧,原为杨虎城将军的别墅,又称杨虎城公馆,是一处深藏于林木中的雕栏飞檐式楼房。杨虎城将军在止园与-同志商讨国事,研究解决西安事变问题。这座别墅现已辟为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内陈设有杨虎城将军的遗物和西安事变的部分文件。杨虎城公馆又称止园,止园在唐代曾是政治中枢太极殿所在地,明代是朱元璋之孙千阳郡王王府。1930年9月杨虎城主政陕西时在此修建了传统风格的二层小楼,竣工时由书法家寇遐隶书题匾“止园”,取“止戈为武”之意。止园从此成为杨虎城将军的别墅。这座别墅现已辟为杨虎城将军纪念馆,内陈设有杨虎城将军的遗物和西安事变的部
西安清真寺
西安清真大寺位于西安市西大街鼓楼西北角,俗称化觉寺,因居大学习巷清真寺的东边,故又被称为东大寺。西安清真大寺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据寺内现存碑文记载,清真大寺创建于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公元742年),距今已有1250余年的历史。历经宋、元,特别是明、清几次重修和扩建,逐步形成现在规模宏大、壮观,楼、台、亭、殿布局紧凑和谐,庄严肃穆的一组古建筑群。寺院占地面积一万三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全寺院沿东西走向呈长方形,共分四进院落。第一进院落砖雕大影壁和木构牌坊分立东西,该牌坊建于17世纪初,高约9米,琉璃屋顶,飞檐翘角,十分壮观。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广仁寺
广仁寺位于古都西安明代城墙内西北角,又名喇嘛寺,是陕西省唯一藏传佛教格鲁派(又称黄教)寺院,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康熙1703年巡视西陲,为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多民族国家政权统一,御批在西北重镇西安创建了广仁寺。广仁寺占地20多亩,整体建筑布局较为独特,形似一条卧龙,在寺院建筑中极为少见。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影壁、御碑亭、天王殿、东西配殿、主殿、千佛殿、藏经阁、斋堂、寮房,共计300余间。广仁寺见证了社会历史发展状况,对于当时社会的民风民俗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广仁寺于1983年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广仁寺是陕西现存惟一的藏密
北院门(回民街)
介绍北院门位于鼓楼北侧,唐代属皇城范围,尚书省即位于此地。宋元明清时的京兆府、奉元路总管府、西安府等均设在此街及其周边。清代因街北巡抚部院署与今西大街以南总督部院署分称“北院”、“南院”,遂名此街北院门。1900年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至西安,曾居北院,称“行宫”,当时各省所贡银两物品均在此聚集,银号店铺应运而生,盛极一时。西侧的大学习巷内最早是唐长安城的一个小坊,当时西域的回纥族帮助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郭子仪从甘肃回长安时,带回了200多个回纥将领和随从,他们住在这个小坊附近学习唐朝的法令和汉人的文化,所以这个地方取名为“大学习巷”,并逐渐扩展成为
白鹿原
白鹿原,位于古都西安东部灞河、浐河之间,是西安境内最大的黄土台塬。为中更新世时期,风和雨水等自然力,经过数百万年长期作用形成的被黄土覆盖的呈阶梯状倾斜的台状地。它具有明显的台坎和平缓的台面。白鹿原上古文化遗存丰富。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次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表明,这是一处中华民族世代繁衍生长的重要场所。白鹿原下的蓝田县九间房乡公王村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75万—115万年的蓝田猿人遗址;白鹿原西侧下的半坡遗址是距今5600年—6700年之间一处仰韶文化时期母系氏族聚落遗址,也是国务院1963年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白鹿原西北原塄高处(今灞桥区
西安大唐西市文化景区
大唐西市博物馆是建于唐长安西市遗址上的中国首座民营遗址类博物馆,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展览区面积0.8万平方米,其中遗址保护面积0.25万平方米。馆藏文物两万余件,以西市遗址出土文物和博物馆创办人二十年来精藏文物为主,上起商周,下迄明清,跨越绵绵三千余载。精美神秘的青铜器,绚丽多彩的陶瓷器,千姿百态的陶俑,璀璨夺目的金银器,精美绝伦的丝绸,巧夺天工的玉器,还有大量的货币、墓志、宗教、建筑类文物充盈库藏,为精彩纷呈的陈列展览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唐西市博物馆设有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特别展览等完备的陈列展览体系,集历史、艺术、民俗、藏
西安鼓楼
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比钟楼大四岁,迄今已有625年历史。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历经岁月沧桑,如今巨鼓早已不存,惟余鼓楼巍然耸立。西安鼓楼是所存在中国最大的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鼓楼横跨北院门大街之上。鼓楼和钟楼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距仅半里,互相辉映,为古城增色。鼓楼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