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 > 鼓楼区旅游
鼓楼区景点介绍
谷正伦旧居
谷正伦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人和街9号。该建筑建于1946(民国35年)。原用作美国大使馆宿舍。1948年(民国37年)谷正伦以儿子谷同生之名将该处买下。建地面积1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49.3平方米,为中西合璧式二层楼房,南北朝向,砖混结构,黄色水泥拉毛外墙。青色筒瓦屋面。院内青桐雪松,林木繁茂,花草遍地。
陈布雷旧居
陈布雷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颐和路6号。该建筑为国民政府实业部农业司司长徐廷瑚于1936年(民国25年)购地所建。抗战前,陈布雷一家一直居住在此。抗战胜利后,陈布雷携眷“还都”,因颐和路房子被占用,只好暂住上海,三个月后回到南京,在南京市是在马超俊的帮助下租用湖南路508号(现江苏路15号)房子。因该建筑属于颐和路十二片区,2008年,政府出资对此建筑进行了维修出新。
赛珍珠旧居
赛珍珠旧居坐落在鼓楼区汉口路22号。该建筑始建于1912年(设计师及施工单位均不详),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总体建筑面积为356平方米。该楼坐西面东,砖木结构,地面二层,地下一层,四坡顶,青瓦,楼顶建有老虎窗,大门口建有雨蓬,以四根古典风格的圆形立柱支撑。是一幢具有典型西洋风格的小洋楼。1919年下半年,赛珍珠随丈夫来到南京,受聘于美国教会所办的金陵大学,居住于此,在这里她写出了她的处女作《放逐》以及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地》等文学作品。1934年赛珍珠回美国定居,1972年10月逝世。1998年10月17日,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访问南京大学并接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陵大学旗杆
金陵大学旗杆位于汉口路22号。1934年9月与金陵大学仅一墙之隔的日本驻中华民国公馆竖起一根钢架式旗杆,悬挂太阳旗。于是,在金陵大学上下萌发了“在校园内建造一座更高旗杆以扬国威”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学生朱恕、沈乃森等38人率先贴出《金大从速砌竖旗杆启事》,发起人人捐款竖立旗杆。1935年8月耗资1700元的钢管式旗杆在学校礼拜堂南侧落成。旗杆高40余米,高高飘扬的国旗超出了与之毗邻的太阳旗,以示中国人民不可侮。金陵大学建造旗杆的爱国运动,是金大爱国学生运动史上的光辉一页。1964年,由于要在学校大礼堂南侧建造教学大楼,于是,决定将这座曾经历史风云的旗杆迁建
顾祝同旧居
顾祝同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莫干路11-1号。该建筑建于1937年前,西方现代建筑风格,有楼房1幢3层12间,平房2幢5间,墙体黄色,屋顶青色,原为顾祝同所有。1948年4月该建筑曾被美国大使馆作为职员住所租用。
侯镜如旧居
侯镜如旧居位于大方巷39号。该建筑建于1948年,有门卫室等附属建筑3间。房屋主体建筑面积487.8平方米,加上附属的3间平房,总建筑面积557.8平方米。主体建筑坐北朝南,西式风格,假三层,带老虎窗,米黄色外墙,四坡顶,青瓦、红瓦相间交错。
原国民政府司法院旧址
原国民政府--旧址位于中山路251号。原国民政府--于1928年11月16日成立,是国民政府最高司法行政机关。司法行政部于1928年11月12日成立,负责管理全国司法行政事务。1935年,新址落成,--和司法行政部由薛家巷迁至该处办公。这里原是一幢南北走向的灰色大楼,为西式三层砖木混凝土结构,其中间为主楼,半球形拱顶上镶有自鸣钟1座,顶上竖有旗杆,两侧为辅楼,整幢大楼有房屋108间,楼前是两个对称的大花园。耸立于主楼门前的颇具古典欧式建筑风格的旧式门楼,坐西朝东,为三进门,中间小两旁大,顶部饰以图按花纹,8根硕大的希腊立柱使大门显得庄重典雅,威严挺拔、气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草鞋峡遇难同胞纪念碑
侵华日军--草鞋峡遇难同胞纪念碑此碑于1985年8月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悼念在侵华日军--中在此遇难的同胞而建立。纪念碑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下燕路边,紧临上元门,面对长江,背倚幕府山。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全碑通高815厘米,暗含8月15日侵华日军向中国人民投降的日子。其中碑身高达600厘米,为多层城堡式,向上逐层内收,通体洁白,庄严肃穆。第一层高约350厘米,顶上4角雄踞谯楼4座,精巧玲珑,引人遐想,正面塑有19字碑名。第二层高约150厘米,正面悬塑一直径约50厘米的花圈,以寄托全市人民的哀思。第三层,高约100厘米的喇叭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煤炭港遇难同胞纪念碑
侵华日军--煤炭港遇难同胞纪念碑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于1985年8月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悼念侵华日军--中在此遇难的同胞而建立。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纪念碑位于下关煤炭港江边。碑立于江堤防洪墙上,以防洪墙的一段为碑座,在堤、墙联接处斜塑一直径为30厘米的水泥花圈。碑长135厘米,宽90厘米,厚12厘米,整个碑体,朴实、简洁、大方。纪念碑碑文:煤炭港系侵华日军--主要遗址之一。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七日,日军从各处搜捕我已解除武装之士兵及平民三千余人,拘禁于煤炭港下游江边,以机枪射杀,其伤而未死者,悉被押入附近茅屋,纵火活焚致死。内有首都电厂职工四十五人
司徒雷登旧居
司徒雷登旧居位于青岛路33-1号。该建筑建于1935年,座西朝东,为西式风格,砖木结构,钢门窗、内楼梯,一楼门廊朝东,南部设外阳台、三楼老虎窗采光,青平瓦屋面、黄色水泥拉毛外墙。该产权原系何辑五(化名何慎一)所有。1946年7月,美国政府任命司徒雷登为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则选择此建筑为其公馆。司徒雷登(1876-1962年)美国人,出生在中国,为基督教传教士。曾任燕京大学校长、美联社的特约战地记者,由于他作为基督教传教士和神学教师的经历,后来成为美联社的特约战地记者。1946年担任美国驻华大使,1949年8月,司徒雷登回美。1962年9月,因心脏病去世。
马歇尔旧居
马歇尔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5号。该建筑为南京金城银行于1936年兴建,由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赵深、陈植等共同设计,1937年,美国代表人中央信记局南京分局曾在此办公,时称“金城银行别墅”,后曾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所在地。抗战胜利后,该建筑成为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的公馆,一度成为国共两党和谈的重要场所。该建筑坐北朝南,中式两层楼1幢20间,大屋顶歇山构架,砖混结构,内部为西式装修,房顶铺以琉璃黑瓦。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1880-1959),是一位誉满全球的传奇名将,在二战时享有“胜利组织者”的美誉,是美国历史上5位五星上将之一,被美国军
黄修青旧居
黄修青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赤壁路11号。该建筑建于1935年前,西方现代建筑风格,有楼房1幢2层12间,平房1进4间,墙体灰色,屋顶青色。原为黄修青所有,后由其妻袁韵琴继承。
高一涵旧居
高一涵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莫干路3号。该建筑建于1935年前,西方现代建筑风格,有楼房1幢2层12间,平房1幢3间,墙体灰色,屋顶青色。原为高一涵(原名梦弼)所有。1987年由高之后人售于喻文瑞。现为夏平私产。
王文彦旧居
王文彦旧居位于陶谷新村15号。1945年底,王文彦以其子王祖德名义,购地700平方米,建有砖混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西式平房1幢、防空洞1座及简易房和小型花园,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解放前自住,解放后因房主不在宁而由市房管局代管。目前,此处仍有主楼、平房各1幢,防空洞、花园各1座。其主楼坐北朝南,假三层,米黄色外墙,四坡顶,青瓦。北侧平房4间,青砖外墙,人字顶,青瓦,带老虎窗。花园内设有假山、石桥、花卉、树木。房屋保护及环境均很好。
广东山庄
广东山庄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原址在三牌楼,是埋葬在军界、商界等广东籍人士的墓地。1939年原址三牌楼被侵华日军占领,广东山庄由迁至中央门外张王庙40号。1949年后,该墓园在宋庆龄以及江苏省政府的关怀下得到有效保护。墓园占地面积1万9千多平方米,埋葬近2000余座墓冢,其中有孙中山先生北伐时期的贴身卫队长冯俊及民国时期军政、商界一些有影响的广东籍人士的墓地。目前广东山庄归南京市侨联管理。广东山庄位于南京中央北路张王庙40号。山庄大门右侧一块小石碑,上书-:“本庄旧址在(南京)城内三牌楼。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被日本涡川部队征用,遂募资购地移建于此。迁
周至柔旧居
周至柔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琅琊路9号。该建筑建于1935年,坐西向东,砖混结构,墙外观呈黄色,屋顶青灰色,顶部灰色瓦面,楼高二层,假三层设老虎窗,西洋别墅式风格。整个建筑计6幢25间。
朱家骅旧居
朱家骅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赤壁路17号。该建筑建于1937年前,西方现代建筑风格,原系上海市教育局局长,国大代表李熙谋在职时自建。后赠予朱家骅住用。
吴贻芳旧居
吴贻芳旧居位于傅厚岗15号。该建筑原为艾伟1935年兴建,坐北朝南,两层,为西洋别墅风格建筑,砖混结构,米黄色外墙,红色瓦面,建筑面积118平方米。另有平房1幢5间约60平方米。解放后吴贻芳曾居住在此。吴贻芳故居,古朴雅致,庭院中有吴贻芳汉白身雕像,目光睿智,娴淑慈祥,吴贻芳纪念馆陈列着吴贻芳的历史照片和遗物,以及-题写封面的《吴贻芳纪念集》
唐生智旧居
唐生智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牯岭路21号。该建筑建于1935年,西方现代建筑风格,楼房1幢2层12间,平房3进5间,墙体灰色,屋顶青色。该建筑原系张居敬以其妻张王舜英之名登记产权,建成后唐生智租用三年。
南京张治中旧居
张治中旧居位于沈举人巷西端,东至慈悲社,南至沈举人巷、西接沈举人巷22号、北接慈悲社16号。该建筑始建于1934年,由著名建筑学家童寯设计,坐北向南,砖木结构,西洋别墅风格,假三层为老虎窗,其外墙为青灰色,瓦为青色,共有9幢59间,占地面积16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62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