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 > 玄武区旅游
玄武区景点介绍
紫金山
紫金山又名钟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门外。主峰海拔448米,周围约30公里,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其山势险峻、蜿蜒如龙,早在三国与汉朝,即负盛名。钟山周围名胜古迹甚多:其山南有紫霞洞,一人泉;山前正中有中山陵;西有梅花山,明孝陵,廖仲恺和何香凝墓;东有灵谷公园,邓演达墓;山北有明代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陵墓。在六朝时代,山上的庙宇很多,现仅存灵谷寺一处,位于山左。紫金山明孝陵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坐落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2003年入选世界
国家级森林公园
南京北极阁公园
北极阁公园位于北京东路北侧,东至鸡鸣寺路,北至西家大塘,西至天山路,面积6.07公顷,绿地率85.8%。园以北极阁(山)为名,系玄武区属文化公园。北极阁山高60米,周长5.7公里。《建康志》云:“(山)高三十丈,周回十里”。系紫金山余脉,山体浑圆状似鸡笼,古称鸡笼山。《寰宇记》云:“(山)西接落星涧,北连栖玄塘,状如鸡笼,因名。宋元嘉中,黑龙屡见元武湖,此山正临湖上,改日龙山”。并建日观台,为南京最早的气象台,齐武帝射雉钟山,至此闻鸡鸣,故亦称鸡鸣埭,六朝时,鸡笼山为华林园西部景区,山麓楼阁相望,檐宇相连。东晋元帝、明帝、成帝、哀帝皆葬于鸡笼山南一带。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台城
南京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来到金陵,总忘不了去台城凭吊一番,留下了不少难忘的诗文。南京台城位于玄武湖南岸、鸡鸣寺之后,东端与明都城相接,西端为一断壁。由于这里距六朝时代的建康宫不远,后人通常称之为台城。据专家考证,台城在今东南大学一带,本是东晋、南朝皇帝的宫城,是当时政治、军事和思想文化的统治中心;而后人据韦庄的诗,将玄武湖畔的杨柳与台城连在一起,并将鸡鸣寺后的一段明城墙,皆附会为台城。台城在历史上屡遭破坏,见证了“六朝金粉”的兴衰沧桑:一次是“侯景之乱”;三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达墓
明中山王徐达墓,在南京太平门外板仓村。徐达,字天德,濠州人。明王朝的开国功臣,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称帝,以达为右丞相兼太子少傅。在摧毁元朝军事实力,创建明王朝的过程中,徐达功居第一,被封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中书右丞相、参军国事、魏国公。洪武十八年(1385)二月病故,终年54岁。追封中山王,谥“武宁”。赐葬钟山之阴,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位皆第一。徐达墓是目前南京地区保存完好的明代功臣墓之一。神道长约300米,墓前有:神道碑一、石马二、石羊二、石虎二、武士二、文臣二。“御制中山王神道碑”,通高8.95米,宽2米、厚0.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四方城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南京四方城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亭俗称四方城,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筑平面为正方形,四面各开一券门,内置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高8.78米。原来上部覆盖黄色琉璃瓦的重檐歇山屋顶已毁于咸丰年间太平天国与清军的战争。碑座、碑额和外墙底部均有丰富的浮雕。南京四方城明楼是孝陵地下宫城的象征性城楼,中间有一条甬道,穿过甬道可以登上明楼。明楼屋子顶已毁,现仅存四壁。内有立于龟趺座上的石碑一块。碑文由朱棣亲撰,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额雕琢瑰丽。四方城中央的石龟本名赑屃,也称龟趺,是龙的九子之一。“大明孝陵神功圣
南京梅花山
南京梅花山梅花山,是南京东郊钟山脚下一座海拔只有55米的普通小山,如果从自然山水的角度审视,它几乎很难获得什么地位,然而它却拥有特殊的文化地位。梅花山对南京而言,已不是一座普通的小山,而是一处重要的“文化空间”,它是南京梅花节重要的文化空间。公元252年,吴大帝孙权71岁时病故,下葬于钟山南麓的高岗上,陵寝史称“蒋陵”,葬处得名“孙陵岗”,即今天的梅花山。孙权此举开启了以后历代在南京定都的著名帝王或政治家喜爱以钟山作为陵址的先河,即他还是钟山陵寝文化的开创者。葬于钟山的“帝王”级人物不下于10位,但能葬于主位即钟山主峰或东、中、西峰下的只有葬于梅花山的孙
南京杨廷宝故居
南京杨廷宝故居南京杨廷宝故居位于玄武区成贤街104号,是杨廷宝先生在1946年10月自行设计建造而成。故居宅院占地面积约一干平方米。为永久纪念杨廷宝先生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突出贡献,1992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将杨廷宝故居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杨廷宝是我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建筑人才,堪称近代建筑史上的一代宗师。院内嘉木成片,植有松树、椿树、枇杷树等,高大苍翠,浓荫如盖。还辟有数墒菜畦,绿叶油油,生机勃勃。墒头有一石栏水井。北院墙有一小型花房和一丛修篁,竹影扶疏,颇具诗韵。院门铁制对开,临街朝西。院内西南角有两间小屋,原为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谭延闿墓
南京谭延闿墓南京谭延闿墓由著名建筑设计家关颂声、杨廷宝设计。占地面积达三百亩,其设计特点是借原有山川地势,倚山构筑曲折幽深的墓道,并置有江南园林特色的墓园,因而风格独特。谭墓的起点是紫金山的名胜八功德水。这种水自紫金山上流下,据说具有强身祛病的八种功效。向北便是灵谷深松碑,此碑原为谭延闿的墓碑,碑上原来的刻字为蒋介石所书,右上方一行小字为“中华民国二十年九月四日”中间的大字为“中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前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谭公闿之墓”左下角署“国民政府壬席蒋中正敬献”。碑帽上有一红色石印“荣典之玺”,印的上方是-的青天白曰党徽,印下是“国葬之碑”。解放后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权墓
南京孙权墓南京孙权墓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的葬地,亦是南京地区最早的六朝陵墓。孙权墓史称蒋陵,又名吴王坟,在南京市钟山南麓,古称孙陵岗,位于明孝陵正南300米。在南京民间还流传说,明太祖建造孝陵时,下令迁移这一带墓冢,寺庙时曾说:“孙权也是一条好汉,就让他给我守门吧”。故此在建明孝陵时孙权墓没有被破坏,而明孝陵的神道只好绕过孙陵岗,这就是明孝陵的神道为什么不是笔直的原因。现仅存一小型墓冢,不见碑表。如今的孙权墓遗址在明孝陵的梅花岗内。仅存一个石碑,一座石桥,一个注释牌,一座石像。明初朱元璋建孝陵时,主持建陵工程的中军都督府金事李新,曾向朱元璋建议把孙权墓移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陵光化亭
中山陵光化亭在中山陵周围的附属建筑中,最为精美的要数光化亭了。光化亭坐落在中山陵东面的山岗上,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八角形,重檐攒尖顶,是举行孙中山先生奉安大典时由海外华侨捐款兴建的。光化亭由建筑学家刘敦桢设计,福建省蒋源成石厂以6.5万元的工价承包建造,1931年7月开工,1934年建成。亭子全部采用福建花岗岩建造,屋脊、屋面、檐椽、斗拱、梁柱、雀替、藻井等中国传统的装饰部件均用花岗岩雕琢,共用石料850吨。光化亭高约13.33米,宽10米,亭下筑正方形台基两层,下层台基边长22米,高约1.67米,周围筑斜坡,植草皮覆盖其上;上层平台边长约12.6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陵行健亭
中山陵行健亭行健亭位于中山陵西南部,处在中山陵园大道与明孝陵交接处,1933年夏天落成,是由广州市政府捐款建造,著名建筑师赵深设计,王竟记营造厂承建。行健亭之名,取自《中庸》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语。该亭平面为正方形,边长约9.33米,高12米。重檐攒尖顶,屋顶为木结构,屋面覆蓝色琉璃瓦。亭内地面采用水泥方砖铺砌。每个亭角有支柱四根,四角共有亭柱16根,亭柱均涂以红漆。梁、柱表面为仿木结构形式。梁、柱和上层窗格等全部用钢筋混凝土砌成,表面施以彩绘。行健亭的彩绘精致细腻,绚丽多彩,当时在中山陵的建筑群中最为精美。在亭内四周,设有凿毛水泥栏杆,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陵仰止亭
中山陵仰止亭南京仰止亭坐落在中山陵东面二道沟北的梅岭上,东与光化亭相邻,南与流徽榭相望,是中山陵园内唯一的由个人捐建的纪念性建筑。仰止亭建于1931年,1932年秋落成。由著名建筑师刘敦桢设计,叶恭绰捐资建造。亭为正方形,四角攒尖顶,亭高6.7米,边长5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面覆蓝色琉璃瓦,朱红色立柱,梁柱、额枋、雀替、檐椽、藻井等均施有彩绘。四周台阶用苏州花岗岩砌筑。亭子的南面额枋-有“仰止亭”三字.系由叶恭绰亲笔题写。“仰止”二字出自《诗经·小雅》中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句,寄托了叶恭绰先生对孙中山先生的无限崇敬和深切怀念之情。叶恭绰(188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中山陵永慕庐
南京中山陵永慕庐永慕庐中山陵园纪念性建筑之一、位于中山陵东北海拔300米的小茅山顶万福寺古刹遗址旁。永慕庐为陈均沛建筑师设计,新金记康号营造厂承建,1929年冬天开工,历时四个月完工。1929年春,中山陵第一期工程墓室、祭堂即将竣工之际,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决定选择小茅山顶,建筑孙中山家属守灵处,题名为“永慕庐”。水慕庐房屋建筑采用东方式造型,内设客厅一间,卧室四间,旁设厨房一间,附属用房四间,总面积二百余平方米,用钢筋混凝土和石头砌筑。房屋之外,布置花圃,并以山石砌筑围墙。风景清幽,建筑古朴。-、孙科曾在此守灵。抗战期间,永慕庐被毁,仅剩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中山门
南京中山门建于明代的南京中山门城墙,经历几百年的风雨。中山门前身为明初宫城东面的朝阳门,原是一座瓮城,不便通车。1927年在兴建中山陵园大道时,将门拆除,把门基挖低,又重建了一座三孔拱形的砖门。在中门洞上嵌“中山门“的题字石额,可通汽车,为通向中山陵的大门。中山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城门之一,原名朝阳门,因其位于南京城东,最先迎接太阳。1366年朱元璋向东北两面拓展南京城时修建此门。当时城门为单孔券门,门外还有一道。此门是瓮城连接城内的宫城和城外的明孝陵的通道,太平天国和曾国藩的湘军曾经多次在此激战。辛亥革命时江浙联军也是从这里进攻南京城。民国时
南京明岐阳王陵
南京明岐阳王陵岐阳王李文忠(1339~1384),字思本,盱眙(今属江苏)人。为明孝陵的陪葬墓。曾为太祖养子姓朱。十九岁为将,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封曹国公。卒后追封岐阳王,谥武靖,赐葬钟山之阴。明岐阳王李文忠陵(南京市蒋王庙街6号),岐阳王陵建成于洪武十九年(1386年),明成化和清光绪年间两次重修神道。现存面积14000平方米,前部为神道石刻,中部为享殿遗迹(台基已复原),后部为墓冢。神道石刻有石碑一,望柱、石马及控马官、石羊、石虎、武将、文臣各二。文物研究所于2001年上半年对明岐阳王李文忠陵园进行了全面的环境整治,同时对享殿台基进行发掘和复原,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地堡城
南京地堡城南京天堡城与地堡城是太平天国时期修筑的两个重要的军事要塞。天堡城在西峰山上,今紫金山天文台内,筑于绝壁之寂,可以俯瞰全城。地堡城在西峰山下、太平门外,炮台坚固。上下呼应,易守难攻。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在海拔267米的天堡峰峦顶和该峰西北麓龙脖子上,用当地坚硬的虎皮石,修筑成壁垒森严的天堡城,地堡城两座军事要塞.作为太平天国的战略要地控制着东北方向尧化门,岔路口等以及东南方向麒麟门,上坊门等入侵之敌.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与湘军对垒,湘军亦是于1864年首先攻陷天堡城后才攻陷南京.天堡城现存西,南,东三面.在山脚下地堡城乘坐缆车,
南京王安石故居
南京王安石故居南京王安石故居在清溪路附近的半山亭,今南京海军军事学院内。明代亮山国划入皇宫禁地范围内,清道光时两江总督陶澍在半山国故址重建半山寺。咸丰时被毁,同治九年(187年)重建,宣统时重修。王安石(1020—1086)生在江西,却与金陵有着不解之缘。他在金陵度过青年时代后,又来此两度守孝、三任知府,前后生活了20年,逝世后葬于钟山脚下。1076年,56岁的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不久,与保守派发生争端,遂于是年10月复求罢相,赵顼应允,给王安石一个“判江宁府”的官衔。回到金陵后,王一直没去衙门视事,第二年六月辞官,在城东门到钟山途中的白塔为自己建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文心雕龙纪念馆
南京文心雕龙纪念馆南京文心雕龙纪念馆设于南京钟山南麓的定林山庄内,纪念馆分前、中、后三个展厅。南京建成《文心雕龙》纪念馆旅游景点,填补了六朝古都的这一历史空白,实现了海内外《文心雕龙》研究者和中华文化爱好者的愿望。纪念馆不仅展出了近年来在钟山南麓出土的反映六朝时代文化面貌的瓷器、铜器、砖瓦、陶俑、石刻等各类文物,而且还向观众披露了南朝钟山定林寺遗址的考古发现。六朝时期的齐、梁时代,著名学者刘勰在首都建康(今南京)东郊的钟山定林寺完成了“中国第一部文学百科全书”《文心雕龙》,这部影响深远的巨著发展到今天,已在国内外形成了专门的学科“文心学”,又称“龙学
南京神策门
南京神策门相传,神策门由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亲自勘察筹划建造,出入城门要经左右门洞,平日只开一门,“急时酌开一洞”,它充分体现了朱元璋因地制宜,在不同地段、不同环境条件下采取不同方法的筑城思想。说起南京老城门,民间有句顺口溜:“内十三,外十八,一个门栓朝外插。”这个被人形容为“门栓朝外插”的城门指的就是神策门。神策门规模较小,城门在里,瓮城在外,瓮城门也不正对着城门,而是开在瓮城的东北角。顺口溜形象地概括了它特殊的建筑形式。如今的神策门是南京保存较完整的城门,瓮城、劵门及三开间的歇山顶城楼仍在。神策门虽然地处荒僻,但它突兀于玄武湖边,北边紧临幕府山(旧称
南京江苏展览馆
江苏展览馆是江苏省最大的现代化展览场地之一,可承担国内外各种类型的展览会、交易会、订货会和科技文化活动。江苏展览馆现为展协理事单位。江苏展览馆位于南京市著名风景区玄武湖畔,占地面积33000平米,展厅建筑面积25000平米,使用面积16414平米,本馆隶属于省经贸委,整个展览馆呈长六角形,展馆底层大厅设有11间陈设优雅、各具特色的洽谈室,有2610平米的车库及600平米的仓库。展览馆设备先进,设有各种现代化服务设施。展览馆还承办场地内各类广告、代理展览系统内广告业务;呈接装潢设计与制作,组织展品代购、代销、代储、代运、提供各类劳务;力求为广大客户提供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