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忻州市 > 繁峙县旅游
繁峙县景点介绍
繁峙石佛寺
石佛寺,位于繁峙县杏园乡岗里村南约2公里的莲花山南坡上。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南北长22.5米,东西宽16米,占地面积360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记载,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清雍正二年(1724)及同治、道光年间屡有重修,现存为清代建筑。一进院布局,中轴线上建有戏台、正殿。东北隅为山门、钟楼、鼓楼。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前檐明次间均施以格扇门。寺内存明、清碑15通、清同治四年(1865)石碣6方、佛龛1座、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石狮2尊、石构件2件,清雍正二年(1724)铁钟1口。1985年4月,繁峙县人民政府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繁峙寿宁寺
寿宁寺,位于繁峙县东山乡南峪口村北200米处。坐北朝南。南北长30.95米,东西宽20.45米,占地面积633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建筑。一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仅存正殿,两侧为耳殿。正殿石砌台基,基高0.9米,面宽七间,进深四椽,五檩前廊式构架,单檐硬山顶,斗栱一斗三升插假昂,前檐明、次、稍间均格扇门,尽间为格扇窗。寺庙院墙外存元至正九年(1349)宗主行业碑1通和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碑1通。1985年4月15日,繁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宁宫
太宁宫,位于繁峙县砂河镇东关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长81.4米,东西宽10.2米,占地面积814平方米。据庙内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重修碑记载,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现存为清代建筑。三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戏台、献殿、正殿、藏经阁。正殿面宽五间,进深六椽,七檩前后廊式构架,单檐歇山顶,柱头设骑马雀替。庙内存清碑2通、石狮2尊。1985年4月15日,繁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繁峙天宫寺
天宫寺,位于繁峙县下茹越乡福连坊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长37.3米,东西宽16.3米,占地面积708平方米。据碑记载,始建于元至八年(1348),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重修,现存为清代建筑。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弥勒佛和大雄宝殿,其余均为近年新建。大雄宝殿前设月台,石砌台基,基高0.8米,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六檩前廊式构架,单檐硬山顶,斗栱一斗二升交麻叶。寺内存元重修碑1通、清重修碑1通。1985年4月15日,繁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繁峙万佛塔
万佛塔,又称狮子窝琉璃塔,位于繁峙县岩头乡大草坪村富家庄自然村西南2公里处。坐北朝南。平面呈八边形,边长6米,占地面积173.82平方米。据塔刹座题记载,创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塔基八边形,束腰须弥座,高1.7米,塔身八边十三层,通高35米。通体镀琉璃砖,每层各面分五层十五排佛像,共计万尊。塔身为双层套筒结构,原可沿台阶上至五层,现已封闭。一层檐下设仿木结构砖雕,四面门两侧各雕力士像。塔南侧存石狮2尊,时代不详。2004年6月1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忻州文物荟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繁峙五龙寺
五龙寺,位于繁峙县下茹越赵家峪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长31.8米,东西宽17.7米,占地面积563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除东殿为明代外,其余均为清代建筑。一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戏台、正殿,东侧为东殿,西侧为新建的厢房及山门。东殿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四檩前廊式构架,单檐歇山顶,前檐明次间均施以格扇门。寺内存清嘉庆元年(1796)功德碑2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繁峙天齐庙
天齐庙,位于繁峙县繁城镇作头村中。坐北朝南。南北宽68.6米,东西宽29.4米,占地面积2022.7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据碑记载,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清康熙十八年(1679)、嘉庆二十二(1817)年屡次修缮,现存为清代建筑。三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戏台、山门、过殿和正殿(东岳殿),两侧为钟鼓楼、东西配殿。正殿石砌台基,基高0.6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檩无廊式构架,单檐悬山顶,覆盆式柱基,殿内西山墙绘水墨民间故事和五岳大帝出巡图,后墙绘十二音会壁画。庙内存明、清重修碑7通,夹杆石2个,清代壁画110平方米。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五架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小沿沿山寺
下小沿沿山寺,位于繁峙县砂河镇下小沿村中。坐北朝南。东西长24.3米,南北宽22.1米,占地面积528平方米。据正殿云板题字和清重修石碣记载,创建于明嘉靖二年(1523),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现存建筑除西耳殿为清代建筑外,均为明代建筑。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建有过殿、正殿,东西各有配殿,西侧有耳殿。正殿石砌台基,基高0.8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檩无廊式构架,单檐悬山顶。殿内两山墙及后墙存明代人物壁画24平方米,云板上题有明嘉靖二年(1523)建的字样。东配殿山墙上嵌有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石碣1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繁峙香山寺
香山寺,位于繁峙县岩头乡大堡村西2.5公里的山巅。坐西朝东。东西长12.7米,南北宽6.7米,占地面积85.1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建筑。一进院布局,现仅存石窑一座,其余均为现代重建。石窟面宽三孔,每孔宽2.65米,进深6.7米,块石砌筑。1985年4月15日,繁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玉皇庙
小玉皇庙,位于繁峙县神堂乡娘子城村中。坐南朝北,东西长4.6米,南北宽3.8米,占地面积17.5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建筑。石砌台基,基高2.1米,面宽二间,进深三椽,四檩前廊式构架,单檐悬山顶,施以隔扇门。庙内壁绘有人物造型壁画8平方米。台基上存清同治七年(1868)功德碑2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繁峙永安寺
永安寺,位于繁峙县岩头乡大明烟村中。原名凤林寺。坐北朝南。南北长32.3米,东西宽17米,占地面积549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明代建筑。二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仅存过殿、正殿。寺内原有窑楼、西贴房,现均毁。正殿石砌台基,基高1.5米,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硬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前檐明次间施以格扇门。寺内存明崇祯十六年(1643)重修碑1通。1985年4月15日,繁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泉寺
永泉寺,位于繁峙县砂河镇北关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长108米,东西宽21米,占地面积2268平方米。据清嘉庆三年(1798)重修碑记载,寺庙创建于明弘治年间,现存除正殿为明代遗构外,余均为清代建筑。二进院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戏台、过殿、正殿,两侧有东西殿。正殿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六椽,七檩无廊式构架,单檐歇山顶,前檐明次间均施以格扇门,柱头斗栱四铺作单抄单下昂。寺内存清嘉庆三年(1798)重修碑1通,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石碣1方。1985年4月15日,繁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前街城隍庙
岳前街城隍庙,位于繁峙县繁城镇北城街村岳前街3号。坐北朝南。东西长17.4米,南北宽14.5米,占地面积252.3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明代建筑。现仅存正殿。石砌台基,基高0.5米,面宽五间,进深七椽,八檩前后廊式构架,单檐硬山顶。前檐设斗栱,单昂,平身科明间二攒,次、稍间各一攒。1985年4月15日,繁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龙山摩崖石刻
北龙山摩崖石刻,位于繁峙县金山铺乡北河会村北1000米的北龙山山顶巨石上。分布面积14.6平方米。分东西两区。东区有佛龛70窟和石刻佛像1处。龛内无佛像,佛龛上方有石刻佛像。佛龛高0.26~0.6米,宽0.2~0.32米,深0.12~0.26米。佛像高0.5米,宽0.35米。西区有一石刻动物造型,模糊不清,高1.8米,宽1.2米。依据雕造手法和公义判断,是一处北魏摩崖石刻。
滹源水利风景区
滹源水利风景区地处山西省东北部繁峙县,北倚北岳恒山,南临佛教圣地五台山,东扼驰名中外的平型关,西界代县,与雁门关相连。这里素有“佛国北门”、“滹沱之源”、“三晋东门”之称,境内群山对峙,有山便有景,有景便有寺,寺多而繁,星罗棋布,繁峙由此而得名。繁峙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民风淳朴、人文荟萃、古迹遍地、资源丰富。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期,即有人在这里繁衍生息,据《繁峙县志》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繁峙一带就进入了古晋国的版图。繁峙县地形是两山夹一川,平均海拔1000多米,恒山支脉勾注山横亘东西,形成了繁峙北山一带雄伟壮丽的天然屏障,全国九大名关之一的
繁峙正觉寺大雄宝殿
正觉寺,位于繁峙县繁城镇东城街村二道街35号。始建年代不详。北宋初称天王院,宜和年间朝廷赐名“正觉禅院”。元朝坚州副元帅王兆重修。寺址原在滹沱河南岸杏园村北,明万历年间随县城迁建于今县城中央。寺院与鼓楼在一条中轴线上,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2667平方米。天王殿于1982年拆毁,改建现代二层楼1座。现存建筑有正殿、东西配殿、过殿,均被粮食局占用。正殿面阔5间,进深3间,歇山顶,通板瓦布顶,斗拱和殿内梁以上,粮食局用泥封抹,结构不详。暴露部分有:用粗大的内额横跨3间,5间大殿仅用金柱两根,金柱之上用斗拱托巨大雀替,内额之端用丁袱与山面斗拱相连,四椽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秘魔岩
秘魔岩又名秘魔寺,因唐朝秘魔和尚在此讲经说法而得名,位于繁峙县城南37公里的岩头乡岩头村东,距西豆公路2.5公里。秘魔岩创建于北齐,唐宋时声誉大振,闻名全国,在佛教界享有盛名。特别是秘魔岩的“龙洞”,是佛教徒到五台山必须朝拜之地,有“朝五台山,不朝龙洞,只朝了半座山”的说法。龙洞是五台山八大景之一。说是洞,其实无洞,而是两座陡崖结合处留下的一条长数丈、宽寸把、两边崖壁陡直笔立的岩缝。传说是文殊用两山锁小龙之处。秘魔岩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这里风景秀丽,文物较多,使人留连忘返。有“百丈高崖,艳似朝霞”、“断崖无路只飞梯”、“千年古松成奇观’等景色。现存有唐代砖
繁峙秘密寺
秘密寺秘密寺(第六批国保)时代:清地址:繁峙县岩头乡岩头村创建于北齐,唐武则天时为远近闻名的禅宗道场,金代以前为五台山十大寺之一,明代属西台外九寺之一。秘密寺亦称秘魔岩。主体为三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为天王殿、大雄殿、文殊殿、藏经阁遗址。寺东1公里处有中庵,原有建筑已毁,石壁上现存雕像17尊,从中庵向东北上行2公里,有秘密寺最负盛名的龙洞。大雄殿为寺内主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前设廊。大雄殿、文殊殿内均有塑像。秘密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岩头乡岩头村,又名“秘魔寺”。唐代木叉和尚在此建寺,原有茅棚32处,规模甚大。北宋建前、中、后三院及中、西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繁峙三圣寺
三圣寺三圣寺(第六批国保)时代:金至清地址:繁峙县东35公里西沿口村始建年代无考,可考之建年为元代,明清两代屡有修葺。寺坐北朝南,地势较高,由前后两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有影壁、前院山门、钟鼓楼、东西配殿和地藏殿及后院东西配殿、大雄宝殿与禅堂。西侧为清建五谷神庙和奶奶庙。大雄宝殿(即三圣殿)为寺内主体建筑,位于后院。殿身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殿顶举折平缓,翼角起翘圆和。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重栱计心造,补间出45度斜栱及斜昂,梁架为彻上露明造,六椽栿通达前后檐外。殿内有塑像14尊,其中6尊为元代所塑,8尊为明代所塑。殿内四壁满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繁峙琉璃塔
繁峙琉璃塔时代:明地址:繁峙县岩头乡庄子村原属大护国文殊寺内建筑,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动工,三十二年(1604年)完工。为八角十三层琉璃塔,高32米。底径12米,顶径4米。基座石砌束腰须弥式,雕仰覆莲瓣。塔中有阁,顺塔洞可上至六层。塔身外表全用黄、绿、蓝三彩琉璃装饰,以绿色琉璃为主。塔外表有琉璃佛像一万尊,故称万佛塔,又名“佛像典翠琉璃塔”。2019年10月7日,繁峙琉璃塔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