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旅游
湖北省景点介绍
秭归县屈原纪念馆
秭归县屈原纪念馆是中国历史人物纪念馆。位于湖北省秭归县城东。1980年建成开放。该馆分上下展厅,上厅展出该县出土的文物,下厅是纪念屈原展览。馆藏各种版本的《楚辞》和研究《楚辞》、屈原的书籍500余套,历代名家字画300余件。出土文物800余件。其中较珍贵的有越王州勾剑,长50厘米,重1.75千克,剑格上刻有鸟篆“越王州勾、自乍用剑”字样。其他还有巴式戈、矛、剑。剑、矛上均有铭文和图腾。馆内还有屈原石像、青铜像、橘颂亭和碑廊。屈原石像原供于归州南岸小青滩“屈大夫庙”内,1980年移至屈原纪念馆内,通高103厘米。为明嘉靖十六年(1537)归州百姓捐款镌刻,
孝感市博物馆
孝感市博物馆是国家三家博物馆,目前拥有上千件藏品,青铜爵、石砚等都有,因文化底蕴深厚,每年会吸引不少孝感人来这里观赏、了解孝感历史进展。在2008年开始,孝感市博物馆免费对市民开放,而且还会开展各类有意义、受关注的展览活动。孝感市博物馆位于孝感市文化中心C座,建筑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市博物馆新馆共四层,其中一楼为文物库房、文物编目、鉴定、修复、摄影等专业技术用房及监控室,面积约4000平方米;二、三楼为展厅及学术报告厅、纪念品售卖区,面积约8000平方米;四楼为办公区域及社会教育培训教室,面积约2500平方米。目前共设四个基本陈列,主要展出具有孝感
中原突围纪念馆
中原突围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现地教学基地、湖北省党员干部教育基地、湖北省十佳红色经典景区。主要由中原突围史陈列馆、周恩来与美蒋代表谈判旧址、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军区大会场旧址及军区--宿舍旧址等组成。一九四六年六月二十六日,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争就是从这里打响的,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湖北会馆:位于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镇竹竿河西岸,又称“河西会馆”,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座北朝南,2进5间,左右厢房3间,门窗均套格雕花,工艺精细,古色古香。厅外柏翠花红,庄严静谧
大悟县革命博物馆
大悟县革命博物馆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城关镇广场后巷2号。砖混结构,庭院式布局,建筑面积4790平方米。大悟县地处大别山西端,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民主革命时期,英勇的大悟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无论是革命处于高潮,还是低谷,始终坚持了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革命的红旗一直高高举起,先后有16万多人参加革命,有7万多英雄儿女献身,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孕育出徐海东、刘华清等37名开国将军。源远流长的革命历史使大悟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在大悟19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个山头、每条道路、每座村庄都留有革命先辈的足迹,革命遗址、
潜江市博物馆
潜江市博物馆是一座地方历史性综合博物馆,坐落在美丽的江汉平原明珠——潜江市章华南路27号,筹建于1984年,占地面积7000m2,建筑面积4300m2,是国家三级博物之一,是潜江市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博物馆展览大楼是当代仿古建筑,庄重而雄浑,馆藏文物1546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92件套,荟萃了江汉平原上几千年的文化遗产。博物馆展览大楼共三层,常年举办有《龙湾遗址专题展》、《书画珍藏》、《明清文物精品展》、《潜江近代历史陈列展》等固定展览,从而把厚重的潜江历史和光荣的革命斗争史以及富有水乡特色的潜江民间民俗文化生动形象的展示在世人面前,年接待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随州博物馆
随州市博物馆创建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10月,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宣传教育、文物考古及编钟演奏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后几经迁徙,于2008年12月8日,在风景宜人的厥水河之畔、引人入胜的擂鼓墩旁,耸立起一座投资近亿元,占地面积118亩,建筑面积20000余平方米,展陈面积8000平方米,极具曾随建筑风韵的随州市博物馆。该馆始建于1978年10月,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文物展览及编钟演奏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目前馆藏文物30614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6件,二级文物68件,三级文物95件。著名的有擂鼓墩二号墓出土的36件编钟
荆江分洪闸
荆江分洪闸位于荆州市公安县南北两端,是荆江分洪主体工程。距荆州市5公里。进洪闸(又名北闸)屹立于北端太平口;节制闸(又名南闸)横跨南端黄山头虎渡河。湖北省公安县。长江荆江段在1949年以前的数百年间,水患频繁,太平口至藕池口间江堤西南的921平方公里分洪区两个重要闸口为进洪闸俗称北闸(太平口),节制闸俗称南闸,1952-1953年建成。1954年7-8月特大洪水时启用,发挥了重大作用。进洪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闸长1054.4米,高46.5米,分设54孔,每孔跨度18米,为开敞式钢质弧形闸门,最大进洪量每秒8000立方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游览、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雉山风景区
白雉山在湖北鄂州市市东15公里处,位于碧石镇之南,汀祖镇之西,是融山、水、溪、谷和田园村庄为一体的风景区。相传远古有仙人骑驾白雉至此憩留,仙人乘兴而去,而白雉化为主峰,遂得此名。明诗人汪必东有诗写道:“武昌之峰插云起,欲飞不飞秀如雉”南边的小山脉构成了弧形弓背,长约6公里;北边的小山脉酷似笔直的弓弦,长约3.5公里。两山之间合抱平畴绿野,田园如画。弓的东端融入石桥大型水库,而与群峰合沓的东方山脉连成一体;西端之主端为芙蓉峰,海拔400余米,险峻与高度均为本市诸山之冠。白雉山是融山、水、溪、谷和田园村庄为一体的风景区。西端白雉山主峰山陡壁峭,直立如屏,
鄂城天主堂
鄂城天主堂位于市区十字西街(小西门内),始建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1947年进行过一次改建。主体建筑有圣堂、教务室、安琪小学等。从1945年到1966年间,除徐、林两名外国神父外,还有三个中国神父在此主持教务。该堂有多年没有群众性的宗教活动,而安琪小学在20世纪50年代初,由城关镇政府接收,仅剩下李道昌一人在此开办诊所自给、自养(现已去世)。教堂及其小学、住房一并为鄂城区某单位占用。1995年8月,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该单位将教堂及神父宿舍归还给鄂州天主教爱国会,经维修后,由甘泉神父主持开展日常宗教活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曲亭
苏轼谪居黄州时,时常来武昌西山游览,在西山留下的诸多遗迹中,尤以九曲亭、东坡饼、菩萨泉和诗文著称。九曲亭位于西山九曲岭吴王岘上。传说孙权建造了一艘可乘千人的舰船《长安号》,试航于长江,遇大风船被巨浪打破,就从樊口登山,凿山开路填起一道山岘,名曰“吴王岘”,并在岘上筑小亭祀之。亭已毁。苏轼来游此后,复修此亭,名曰九曲亭,弟苏辙作《九曲亭记》,曾几度兴废。现存九曲亭为清张之洞重修,书刻《九曲亭记》于亭内。亭正面两柱书联:“鼓角隔江听,当年短棹频来,赖有诗篇消旅况;宾僚携屐到,他日玉堂归去,也应魂梦恋清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贤亭
三贤亭位于录泉寺内大雄宝殿右侧。亭周围崖壁上有滴滴泉、涵息泉、活水泉,崖上披萝挂蔓,树荫蔽日,竹影婆娑,四时泉水叮咚,幽静清雅。相传晋陶侃、唐元结、宋苏轼常在此游憩。明嘉靖初年,知县许穑卿建亭祀之,名曰“三贤亭”,指以上三位贤士。因亭周有三股泉水,故又俗名“三泉亭”。清兵部尚书、三江总督彭玉麟巡视长江水师时,曾于西山留画老梅一幅,题诗多首。当代画家关山月、端木梦锡来西山参观时,盛赞彭玉麟所作的梅花为历代画梅中的佳品。邑人孟晋撰、周华琴书写的对联“悠游泉石知何日,常伴梅花不计年”,现刻于三贤亭内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王矿冶遗址
徐王矿冶遗址简介宋代古遗址,位于鄂州市汀祖镇张铁村徐王湾西南山坳,遗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1985年考古调查时发现。目前尚未发现矿井、炼炉遗迹。遗物散布遗址四周,从采取的标本来看,有陶器、瓷器等。陶器有生活用具釉陶罐、四系壶及建筑材料板瓦等;瓷器有碗。现遗址地面(原张铁村炉基湾)生长有铜矿草,旁边有红褐铁矿粉、矿渣遍布周围一带,并有少量的孔雀石,该遗址保存较好。徐王湾后全部遗址为保护范围,遗址边缘向外延伸100米为控制地带。2003年11月4日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鸡鸣祠遗址
鸡鸣祠遗址简介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位于鄂州市梁子湖区东沟镇沙湾村庙下刘湾西北40米处。1989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呈不规则圆形台地,高出四周约2米,面积3000平方米。从遗址东北部局部断面来看,文化层厚0.5—1.0米,未见遗迹。所采集遗物标本仅为石斧一件,未明显发现陶器等遗物;但地表遍布近现代砖、瓦残片,据当地人讲此地民国期间建有一庙,后被毁,该遗址破坏较为严重。以整个台地为保护范围,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为控制地带。2003年11月4日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梅家祠遗址
梅家祠遗址简介商代古文化遗址,位于鄂州市太和镇莲花黄村下庄北400米,东至铁贺公路,西至截流沟。1989年文物普查时发现,遗址呈不规则圆形台地,高出地面5—6米,东西长250米,南北宽60米,面积约15000平方米,现存文化层厚0.15—0.4米。发现遗物主要有陶器,陶质陶色为泥质灰陶和夹砂红陶,有少量黑陶。纹饰有弦纹、绳纹、兰纹等。从采集标本来看,器形有鼎、鬲足、罐、杯等。该遗址处因为平整土地,西部地段破坏较为严重。从遗址边缘四周向外延伸100米为控制地带。2003年11月4日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余国柱墓
余国柱墓简介为清代古墓葬,位于鄂城区花湖镇华山村金陈阮湾湾中陈克墫家房屋西北边,面积12平方米,呈南北向,保存完好。据《中国名人大辞典》载:“余国柱,大冶县人,为清顺治进士,康熙年间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大冶县志》载:“余国柱墓在流水里华山下”,即今花湖镇金陈阮湾内。这是一座碗墓葬,其中一部分碗早年已挖毁,还有一部分仍保存在墓内,墓葬表面上看不出封土及任何迹象,仅从墓前保存完整的墓碑来确定其墓葬方位。墓碑铭文为:“武英殿大学士余俭芦府君之墓”。从此墓及向四周各延伸50米为保护范围。2003年11月4日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邱家张墓区
邱家张墓区简介宋代古墓群,位于梁子湖区涂家垴镇熊易湾太公山北400米,面积约800平方米。1989年文物调查时发现,墓区布局一般为南北向,少数为东西向。墓葬排列比较密集,间距5—25米不等。其中已暴露砖室墓一座,地面还残存封土堆1.6米,但不见夯筑情况。墓室结构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米,东西宽约2米,券顶采用楔形砖垒砌。据当地人讲述:1968年平整土地时曾在这一带挖出过瓷器,有青瓷碗、注子等,均已毁坏。此墓区以太公山脚为保护范围,以暴露墓葬为中心向外延伸100米为控制地带。2003年11月4日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方红砖厂墓区
东方红砖厂墓区简介为六朝古墓葬,位于鄂城区花湖镇院湾村王家嘴湾东北面。王家嘴湾的东北部有一座东西向的山岗,呈圆形,面积约近5000平方米,墓区的东部和南部曾被砖厂取土挖掉。1996年在王家嘴湾南部曾发掘了两座六朝砖室墓,出土了青瓷碗、瓷盏、盘口壶、瓷罐等文物。此墓区以山岗为保护范围,向四周延伸100米为控制地带。2003年11月4日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堤墓区
王家堤墓区简介为六朝时期古墓区,位于鄂城区燕矶镇鸭畈村王家堤后20米曹三友家屋后。面积约5000㎡,呈东西向分布在王家堤北边的空地上,原为农田与旱地。1954年挖土做堤时发现墓葬,为南北方向,上面残存封土2—3米,局部墓葬已被全部破坏。根据向当地农家考查询问,结合墓葬外部结构,以及对墓砖规格、纹饰、质地的分析,确认与鄂州他处发现的六朝墓葬相吻合。现墓区北边为农田和水塘,东南边已扩建为农舍。目前岗地为保护范围,四周延伸100米为控制地带。2003年11月4日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马嘴墓
石马嘴墓简介为明代古墓葬,位于鄂城区花湖镇刘钊村石马嘴湾东南300米,南距花马湖200米。墓前方有两块基石相距22米左右,另有一匹石马埋入草丛土中,原有的石龟等物已不见,另有一只石兔在70年代李耀玉家做屋时已搬离原位,1990年做屋时又搬至其房前即现在所处位置。石刻的质地与造型均为明代,此墓葬文物保护范围从湾南坡地有两块基石处起,约占地400平方米。2003年11月4日被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子岛抗日碉堡
抗日碉堡,为抗日战争时期纪念性建筑。位于鄂州市梁子湖区梁子岛北的公山正中。抗战时期,盘踞在梁子岛的土匪成渠为保护自身武装力量,抵御抗日力量和日寇进攻,强令百姓拆毁寺庙,青砖运至梁子岛北公山正中,用石灰与青砖垒砌墙壁,楼板用厚木板铺成,建成三层炮楼。此炮楼结构坚固牢靠,四角分明,规模适中。由于成渠滥杀无辜试图掩盖劣迹,就将青砖拆去一层绑住尸体抛入湖中。现在炮楼只剩下两层,它曾在鄂南抗日军民打击日寇的斗争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依此碉堡击毙敌军数人。解放后政府对其进行了重修,并作为防空哨使用,基本维持原貌;它目前的保护范围即碉堡及四周向外延伸50米。2003年1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