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景点介绍
黄泥头窑址
黄泥头古窑遗址位于景德镇市以东黄泥头村匣钵墩自然村之南,黄泥头小学北侧,南距景婺公路280米。1983年5月公布为景德镇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由东、西两大堆积包组成,东西长148米,南北宽90米,约1.3万平方米。西面堆积包以青釉瓷、白釉瓷及其支钉、垫柱等装烧窑具为主。其青瓷为灰胎,质地坚硬,胎釉结合紧密,釉色莹润,酷似越窑“秘色瓷”;白瓷胎白南细,透光度好,瓷化程度相当高,釉色纯正润泽。东面堆积包以青白瓷及其匣钵、垫瓶、垫圈等装烧窑具为主,器型有花口碗、唇口碗、浅盘、注子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宝蓬瓷石矿业遗址
三宝蓬瓷石矿业遗址是景德镇目前发现的瓷石开采与加工历史最长的矿业遗址,是湖田窑乃至景德镇重要的瓷石、釉果原料供应地。它与景德镇制瓷历史同步,始于五代,历经宋、元、明、清及民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郭璞峰摩崖石刻
郭璞峰地处昌江区南部山区,因东晋著名文学家郭璞寓此而得名,现为省级森林公园。郭璞峰深涧中有多处元代摩崖石刻,为居住在郭璞峰下的鹊湖徐氏族人所刻。2018年3月9日,该石刻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元代,郭璞峰下的鹊湖徐氏成为当地望族,人才辈出。元代元统年间,徐晋(号洁山)官至黄州府学教授。晚年居郭璞峰下。徐晋生有四子,均在外为官,且有政绩。徐晋三子云壑起初在长沙郡任司法官员,因平浏阳冤狱有声名,而升任广西安抚使。在广西安抚边境部落有功,再升任兵部郎中,兼管湖广省事务。他为人耿直,与当时朝中大臣不和,毅然归隐于家乡的郭璞峰山下。为便于出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园古建筑群
清园古建筑群位于景德镇市区西南枫树山林场蟠龙岗,这些明代建筑和清代建筑是上世纪80年代从市区当地及邻近地区如浮梁拆迁组合而成的,目的是便于“集中保护和展示”。建筑群分“明园”和“清园”两部分,含景德镇市地区明至清两代遗存的十一栋村世俗精典代表作,较为集中地反映着该地区明清两代乡村建筑及乡村建设的基本状况。明园、清园古建筑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因其散处于偏远地区,难以保存,更无法利用,迁移到博物馆内均用作陶瓷文物陈列室、画坊、接待室等等,与陶瓷文化主题密切结合;此外,在迁移这些古建筑时也注意了多样性和典型性,选择了闾门、祠堂、不同等级官僚的宅邸和一般民居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梅亭古窑址
湖田杨梅亭古窑址,属湖田窑瓷系。所烧白瓷以碗、盘、壶等日用瓷器为主,呈色白度高,造型秀挺,有的还有精细的刻划,不独有使用价值,还有欣赏价值。它在《陶记》、《南窑笔记》、《景德镇陶录》等古文献中均有记载。窑址位于景德镇市郊南山山麓的竟成乡湖田村,距市五公里。其范围约四十万平方米,是景德镇古瓷窑遗址中烧瓷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一处。始于五代,历经宋、元,至明代中叶隆庆、万历年间结束,延续烧制瓷器七百多年。五代时的湖田窑生产青瓷与白瓷,器形多为平底宽边的盘、碗。烧造方法采用支钉支烧,因以在器里及足上均留有一圈支烧痕。以白瓷为最精,胎骨坚硬,釉质纯净,光辉澈亮,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和谌氏祠堂
正和谌氏祠堂位于全南县陂头镇正河村寨下,由院子和祠堂两部分组成。宗祠呈龙腾卷浪形,坐北朝南,壬生丙方位。据信全谌氏五修族谱记载,宗祠始建于1354年,距今660余年。院与石门牌坊于1907年为彰显驸马谌震的荣耀所建。总占地面积1815.28平方米。宗祠建筑采用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悬山顶。宗祠门廊左右两侧,一对威武凛然的石狮遥相呼应,炯炯有神。正门左右,立一对雕花石鼓。全祠由16根石柱及青砖砌成的马头墙支撑,石柱顶端雕刻有鳌鱼。栋高11.6米,面阔三间,二进三厅,祠堂占地面积1630.48平方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岳江东围
大岳江东围(俗称沙丘塅水围)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大吉山镇大岳村沙丘塅自然村。大岳江东围坐东南朝西北,据大岳袁氏五修族谱记载:江东围于道光丁酉年(1837年)九月十九日起脚,座巳山亥向兼丙壬,三七分金。围内房屋二百余间。江东围的建筑布局是赣南极为少见的“国+口”、“大+小”双形围,小围是在原围的基础上从西北面扩建的,总占地面积为4886.49平方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榭坊宗圣公祠
榭坊宗圣公祠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全南县城厢镇县城西北方向4公里的镇仔村祠堂背村小组。公祠坐南朝北,据曾氏族谱记载:公祠建于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建成,是当地曾氏开基之祖荣千九郎为祭祀孔子思想的正宗传人——人称“宗圣”始祖曾子(曾参)而修建,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公祠砖木结构,悬山顶,穿斗式与抬梁式混合梁架,整座祠堂由16根直径为0.42米和38根直径为0.22米、高7.4米的木柱支撑,面阔三间,二进三厅,栋高12米,建筑面积976.8平方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玛瑙坝农民协会旧址
玛瑙坝农民协会旧址位于赣州市全南县龙下乡龙下村玛瑙坝下围兰氏宗祠。1928年3月下旬,信丰农民暴-动-队郭一清、黄达等人来到龙下玛瑙坝。同年信丰农协会执行委员谢为都来到龙下开展运动,不久成立了玛瑙坝农民协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屋里毛泽东旧居
新屋里毛泽东旧居位于信丰县嘉定镇长生村新屋里组,时代为1932年。毛泽东同志第四次来信丰,为当地革命送来了马列主义,把革命推向了新阶段。1932年7月中旬,毛泽东同志于“水口战役”后,率领红军一军团,撤离水口,返回中央苏区时经乌迳到了信丰,红军即在信丰各地进行休整。毛泽东同志就住在离县城三四里路远的新屋里村。在新屋里,毛泽东同志的床和办公室一起设在叶屋的大厅里,陈设非常简单,用一张条凳,搁上一块门板当床,旁边放一张八仙桌为办公的地方。办公桌上放着红蓝铅笔、墨砚、一刀纸和一本《马列主义概论》,桌子上放着一担铁皮的文件箱。厅堂的墙上挂着地图。一边战斗一边生产
案山水阁
案山水阁在小江镇案山村,由当地谢氏族人集资创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原名文渊阁。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两度遭兵毁。民国19年(1930年),谢族再度集资依原貌修复,并更名案山水阁。案山水阁在案山村西南里许,南向,临水溪。楼阁用四根木柱砥挺成砖木结构正方形,四层塔式。高18.55米,底层长29.8米,宽18.2米,占地5425平方米。青砖砌墙,三合土沟缝,周围平房构成三合院,第二屋至顶层均木屏作墙,每层木粱构架,灰瓦翘檐,每个檐角都挂一只风铃,阁顶脊背设雄师一对,相向戏舞滚球。阁内壁色棕黑,唯顶棚油漆彩绘。今虽剥蚀脱落,但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埠头黄氏宗祠
大埠头黄氏宗祠位于信丰县新田镇铜锣丘村大埠头组,时代为明晚期。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南围屋
定南围屋(含车步虎形围(含方氏私塾)、明远第围、太公八角围(含郑氏私塾))定南围屋,是赣南客家围屋的一部分,分布在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境内,保存各类客家围屋200余座。定南地区,“围”作为民居,最早见于清初。围屋在赣南大量出现,并形成规模和特色是在清代中晚期。民国后,定南围屋便少建造。定南围屋包含车步虎形围、明远第围、太公八角围等,不同于闽西永定客家围屋,定南的围屋突出的是头,即以虎头为门面。因此为虎头围屋,又叫虎形屋。凝聚着客家人的勤劳智慧,是中国富有特色的传统建筑形式之一,是客家文化的象征。2019年3月7日,定南围屋(含车步虎形围、明远第围、太公八角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梅岭三章纪念馆
梅岭三章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大余县南安镇建设村梅山红色文化景区,距离县城7公里。所处位置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所在地,是赣粤边游击区的中心区域。作为主要领导人之一的陈毅在梅山斋坑被围时,写下了气壮山河的绝笔诗《梅岭三章》,陈毅隐蔽处就在距离纪念馆1公里处。大余人民为保护珍贵的革命旧址和文物,故建馆加以纪念。梅岭三章纪念馆是赣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2017年9月26日开馆,向游客免费开放。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2900多平方米,其中陈展面积1300多平方米。馆内设有陈毅元帅诗词专题展厅、中国梦•铁军魂书画展厅、多功能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斋坑陈毅隐蔽处
作为主要领导人之一的陈毅在梅山斋坑被围时,写下了气壮山河的绝笔诗《梅岭三章》,陈毅隐蔽处就在距离纪念馆1公里处。大余人民为保护珍贵的革命旧址和文物,故建馆加以纪念。
彭坑陈毅旧居
陈毅旧居位于大余县池江镇兰溪村彭坑,为游击队交通员周兰家。整栋建筑为土木结构,青瓦盖顶,分为上下厅,中间有天井,占地面积为200平方米,是典型的赣南客家民居。彭坑地处大余,信丰,广东南雄3县交界处油山北鹿,背靠高山,南通南雄大兰,北出池江,东邻信丰的上,下坪,地势险陖,山峦连绵森林茂密。1936年春,陈毅来到了池江彭坑,先在彭坑的大叶坑,沙子坑等一带搭棚居住,经常走动,东一夜,西一夜,后来,腿伤复发,就在游击队交通员周兰家后山上一颗大松树下搭了一个筒易的草棚住下,为便于治疗陈毅的腿伤,在周兰夫妇的要求下,陈毅搬进周兰家居住。从此,游击队常在这里开会,研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赣南支队司令部驻地旧址
赣南支队司令部驻地旧址位于大余县樟斗镇樟斗村蕉叶陂。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赣南支队于1949年5月在油山正式宣告成立,刘建华任司令员兼政委,邓国梁(即戴耀)任副司令员,全阳任副政委,云昌遇任政治部主任。原粤赣湘边区人民解放总队在赣南活动的部队统一编入赣南支队。6月,赣南支队司令部从油山转移到大余樟斗地区,先驻牛岭,后驻樟斗村蕉叶陂。在司令员兼政委刘建华的领导下,发动群众开展政治宣传,分化瓦解敌人,在公路沿线阻击南逃敌军,配合南下解放军作战。8月下旬,解放了赣南全境。赣南支队司令部驻地旧址为四合院,建于19世纪70、80年代,座西向东,土木结构,一栋三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余县金莲山革命烈士陵园
大余县金莲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大余县城伯坚大道北端金莲山上。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大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奋斗,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姓名记载的革命烈士有159人。为纪念先烈,教育后人,大余县委、县人委于1964年10月建成金莲山革命烈士陵园。金莲山革命烈士陵园占地面积5050平方米,内有革命烈士墓、刘伯坚烈士铜像和刘伯坚烈士墓。陵园还存放了159名革命烈士的骨殖或遗物。园内松柏肃立,绿树成荫,是人民瞻仰凭吊的好地方。1984年,刘伯坚烈士墓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12月18日,被列为赣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长岭会议旧址
长岭会议旧址位于大余县河洞乡长岭村沙湾罗学文家。1935年4月中旬,项英、陈毅在大余县河洞乡长岭村沙湾农民罗学文家中,主持召开了党政军干部全体会议,近70人参加了会议,史称“长岭会议”。会议制定了“依靠群众,坚持斗争,积蓄力量,创造条件,迎接新的革命高潮”的游击斗争方针。并进行了分兵部署,将红军游击队分散到各区去开展斗争。“长岭会议”,是红军游击队由正规战转为游击战的转折点,对胜利坚持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具有重要意义。长岭会议旧址一栋山区民房,建于清朝中后期,土木结构,分上下厅,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大余县委、县政府分别于1978年、2007年进行了维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屋红五军军部旧址
红五军宿营地旧址位于大余县新城镇周屋村周屋宗祠。1929年1月下旬,红五军500余人在彭德怀、滕代远率领下,突破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会剿”,从大汾突围,向赣南转移,于2月9日到达大余新城。当晚驻营于章江南岸有数百户人家的周屋村。深夜一时许,突遭尾追之敌4个营的袭击,彭德怀命令部队迅速往信丰县方向转移。周屋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座西向东,砖木结构,青瓦盖顶,由前厅、中院、后堂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2004年12月18日,被列为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7月7日,被列为赣州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2011年7月18日,被列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