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旅游
江苏省景点介绍
同里敦本堂
敦本堂(东溪街79号)。位于新驳岸,朝南面河。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系宋氏旧宅。共有房屋5进37间905平方米。房屋前三进都在宋家弄边,前两进是4开间平屋,第一进东起第二间是个大墙门间,对外是6扇竹丝墙门,门口4个石级,墙门间宽4.07米、进深10.7米,单独一间建筑面积就达44平方米。第二进屋面坡度大,像庙宇的屋面,且用筒形的屋脊,较为少见。第三进是3开间楼房,该房楼下50年代由粮食部门做粮食仓库,恢复住人时大修过,已看不出原貌,楼上仍都是裙风板和蛎壳窗。后两进位置偏东,与宋家弄之间有一块较大的院地,第四进是4开间平屋,第五进是7开间
同里慎修堂
慎修堂(东溪街97号)。位于新驳岸,该堂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坐北面南,共有四进房屋。第一、二进为五开间平房,其中第二进面阔13.78米,进深6.16米,第三、四进为五开间楼房。从第二进起,每进后均置有天井,原来都有门楼,门楼上有砖雕字画和人物,“文革-”中全被砸坏。现第一进门楼处只有地下两块石条;后两座门楼下面用方砖贴面的砖柱和砖柱上下的石条还在,上部古迹无存,原第三进门楼上四个字是“呆叟贻谋”。第三进门楼东有一个花坛,花坛中种有天竹。1986年9月,慎修堂被列为吴江市级文物控制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乌金桥
乌金桥跨洪字、漆字两圩,拱形,单孔,青石、花岗石构筑,全长13.4米,矢高2.4米,中宽2.15米,堍宽3.25米。始建于明天顺元年(1457年),清康煕五十五年(1716年)募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重建,嘉庆十六年(1811年)募修。位于镇西北九里村,是苏州进同里的必经之地,也是同里古镇的重要入口。进驻同里的小股太平军,秋毫无犯,里人一夜修复此桥迎接大部队,并在桥面中心刻有“马上报喜”石雕,以预祝太平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此桥因年久失修而倒塌。1999年,同里镇政府出资,迁移到古镇区现址。
同里长春桥
长春桥又名鱼行桥,跨漆字、洪字两圩,明成化初里人莫敬、周信建,清乾隆九年(1744年),里人钱服周等募修。1997年政府出资重建,为单孔拱桥,跨度6米,矢2.5米,宽4米。
同里泰安桥
泰安桥跨秵、漆字圩。1997年建,钢筋水泥桥,石贴面,栋式单孔。桥跨度6米,宽2.8米,矢2米。此桥高度比周围桥低50厘米,这样便于车辆及行人过桥,但给游船带来不便,一年之中,有10天左右汛期难以行驶。桥两边有4根柱石,每根柱石雕有狮子。两边有石栏板护着。
同里升平桥
升平桥跨秵稴、洪字两圩,初建无考,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重建。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里人项祥甫等募资重建。20世纪末曾两次重建为钢筋水泥桥,单孔,石贴面,桥跨度6米,矢2.5米,宽4.8米(其中间斜坡宽1.2米,两边是踏步,各宽1.8米,这样中间便于车辆行驶,两边便于人步行)。桥东西两边各有6根方形石柱,且有石栏板护防。桥两面有两副对联,东为“风清云淡升明月,浪静波平映玉盘”,西为“南抵茶楼闻箫瑟,北去书苑看评弹”。
泰来桥
泰来桥跨冲字、秵两圩,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里人马而锡出银五十两,建木桥,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徐焕易石重建,道光十一年(1831年)重修。2003年,镇政府出资,将东西两块石梁置换新石梁(东石梁于1983年秋断裂,由水泥代替,西石梁于2003年3月断裂),并对桥局部进行维修。该桥是同里镇中心体形最高大的一座石桥,单孔,桥台为青石,其余为花岗石砌置,东西两侧为木栏,此桥现已--主要通道,行人由其东侧中川桥通行。此桥长30.85米,桥面宽3.43米,桥堍宽4.94米,矢高4.35米,跨高10.85米。桥墩南北内侧,均刻有“乾隆丙寅春贞徐焕章氏建”
东新桥
东新桥位于新填地东端,跨东、成字两圩,在成字圩西北角,东距东溪桥半里许。该处一向无桥,仅有渡船往返。民国以后,成字圩西部工商业逐渐发展,电气公司、火油公司、电话电报局及米业工会等相继建立,架桥兴市势在必行。民国16年(1927年)兴业电气公司股东之一薛淦夫组办公益社,发起筹资倡捐建桥,桥址南端选在成字圩西北角岸边,北端选在新填地中段一杨姓染坊店后门的旷地处。桥为梯形松木梁式结构,桥梯两侧由两根上下并列的细铁管紧铆于自南至北的铁柱上以作桥栏。木桥凌空而起,东与东溪桥,西与泰来桥高度相仿,桥洞可容装运百吨米包的驳船通过。桥建成后,行人称便,商贾欢欣,简称为新
东溪桥
东溪桥位于烂树头东首,跨东、成字两圩,桥为拱形,初建于元至顺元年(1330年),明永乐中李传等重建。成化三年里人丁原吉、顾昶等鉴于“东溪桥距湖不半里,风涛作时,川圯低隘,行人苦之。昶捐资六百金,移建于内(今址),改为东新桥,为镇上诸桥之冠”。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里人重建,复为东溪桥,习称大东溪桥(以别称普安桥为小东溪桥)。解放后将拱桥改为钢筋水泥搁梁平桥,曾将原来东溪桥界石碑一块横砌于北侧桥墩西向中部,界石上部雕凿“东溪桥”三字楷书,下半部分十二字较小,分列三行,每行四字,为“大明嘉靖四十年正月吉日立”。此明代石刻,虽历经风雨,仍清晰可辨。该桥为镇
来复堂
来复堂(包括信复堂)(鱼行街203号)位于前漆字圩,来复堂部分,东邻沈氏旧宅,朝南面河。建于清代,系任氏旧宅。共有房屋4进27间484平方米。信复堂部分,东邻来复堂,朝南面河。建于清代,系任氏旧宅。该堂分东、西两部分,东部共有房屋5进23间415平方米,西部共有房屋4进29间623平方米。内有“有道传家”门楼一座。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沈丹忱宅
沈丹忱宅(鱼行街196号)位于前漆字圩。朝向南,是民国时期建造的,共有房屋三进39间754平方米。沈丹忱宅第一进是5开间平房,第二进是5开间两层楼房,第三进是4开间三层楼房,其中间及北面还有一些附房。第一进东面1间有出入备弄,备弄口是小石库门,中间是墙门间,对外是大石库门,三进房屋间有两个石板天井,天井南都有门楼,现门楼上已无雕刻;前二进都是仿清代建筑,第二进楼前有轩,轩内有花草及花篮雕刻,雀替雕成竹枝状,房内也有少量木雕。第三进是中西合璧的三层建筑,室内地面与天井地面高度差达1米多,用5层条石石级通行,地板下每间都有圆形通风口,清水墙,窗洞门洞上用砖拱
蔚文堂(范烟桥故居)
蔚文堂(范烟桥故居)位于漆字圩范家埭,坐西朝东。是范葵忱(范烟桥父亲)与范剑英的祖传房产。清代早期所建,共有房屋四进34间636平方米。蔚文堂是近代名人范烟桥出生、生活和学习之所,故也称为范烟桥故居。蔚文堂的四进房屋都是3开间,第一进中间是墙门间,方砖铺地,6扇竹丝墙门对外;第二进平房东面有轩,轩内用硬木弯椽,月梁及月梁下有花纹木雕;第三进是三楼三底两边带厢房,南厢房有楼,对天井是老式落地长窗或半窗;第三进也是三楼三底两边带厢房,北厢房有楼。在一、二进的南面还有小的二楼二底和2间平房。天井里用花岗石的石板铺成,天井东有普通门楼,门楼上未见文字和雕刻。不少
式谷堂
式谷堂(鱼行街195号)位于前漆字圩,朝南面河。建于清代,系范兰畹、范载与宅第。该堂以弄为界分东、西两部分,东部2进,西部4进,共有房屋40间678平方米。内有门楼一座,6扇墙门对外。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尤氏旧屋
尤氏旧屋(竹行街65号)位于闵家湾,北邻培德堂,朝南面河。建于清代,系尤培昌宅第。原有房屋4进20间307平方米,现有房屋3进16间277平方米。该宅为普通民居。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渭起堂
渭起堂(竹行街59号)位于坝基上,朝南面河。建于民国14年(1925),系同里谷香村创办人吕鉴青所建。共有房屋3进25间331平方米。该堂门楼及砖木雕刻极为精致,是保存较好的民国建筑。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谷香村
谷香村(竹行街13号)位于竹行埭中段,原南北店铺,隔街相望,现仅存南店铺,座南朝北,东为点心店,西连原太湖园饭店,南临河,北面街。创办于清宣统年间(1909-1911),是驰名遐迩的名牌老店,以营销茶食糖果为主。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福如堂
福如堂位于竹行埭同泰弄西端,嘉荫堂南出口。该堂东部为徐氏祖产称老宅,西部(原街道办)于清末民初翻建过称新宅。福如堂为普通老式砖木结构房屋,现存房屋5进50间1133平方米。该堂体量较大,房屋较陈旧,结构简单,无门楼和雕刻。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亨复堂
亨复堂(新填街210号)位于中川路,明清街西出口北侧。(中川路位于新填地东首,其北侧附近为亨复堂)由任家老宅和任家新宅两部分组成。任家老宅又称任家北账房,所置年代在退思园之前;任家新宅又称任家南账房,于民国9年左右翻建。该堂房屋分布不规则,难分进数,多数房屋朝南,也有朝东和朝西。北账房中尚存一幢三楼三底的楼房,面阔14米,进深13米,楼前天井南侧有一座门楼;南账房面阔19.89米,进深9.25米。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列为新发现文物,予以保护。
同里世德堂
世德堂(新填街158号)位于新填地中端(新填街158号),为曹氏旧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堂名取祖辈德行世代相承之意。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世德堂创设“曹益隆”酱园,将沿街房屋改为店铺,其“白元酱油”和“本绍酒”制作工艺精良,风味独特,一时风靡乡镇,远近驰名。清末世德堂出售给敦仁堂钱氏,民国24年又转售给张氏。该宅原房共有六进,坐北朝南,依次为墙门、轿厅、大厅、堂楼、后楼和下房。现存房屋共五进,计44间,建筑面积1333平方米。2008年12月,世德堂被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侍御第
侍御第新填地123号位于烂树头西首,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顾宽始建。顾宽重孙顾曾唯于嘉靖癸丑年(1553年)得中进士,后任监察御史,该宅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始称侍御第。该宅基本上均为平屋,墙门间里有斗拱,下层一只斗稍大,上层四只斗稍小,成一大斗托四小斗之形,备弄中有放灯用的龛等。1986年9月,侍御第被列为吴江市文物控制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