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旅游
北京市景点介绍
清河汉城遗址
清河汉城遗址位于海淀区东升乡朱房村,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战国至汉代时期遗址,周长约2000米。西、南城墙大部分保存,北、东城墙残迹可辩。曾发掘出土了大量兵器、农具,是现存距北京城区最近的汉代古城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丫髻山碧霞元君祠遗址
丫髻山碧霞元君祠遗址位于平谷县刘家店乡,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元代改为碧霞元君祠,明清时香火达到鼎盛时期,后毁于战火。丫髻山为北京著名的五顶、两山之一。现保存有碧霞元君祠、回香亭、紫霄宫等建筑遗迹以及大量的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碑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山汉墓
老山汉墓位于石景山区老山东南麓,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墓道、甬道、椁室、黄肠题凑、内、外回廊组成。墓室呈长方形,可分为前、后室,南北长16米,东西宽13米。出土了漆案、丝织品等一批珍贵文物。老山汉墓是近20年来北京地区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考古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岔道城
岔道城位于延庆区八达岭镇岔道村,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筑城,隆庆五年(1571年)重新加固并在墙外包砖。城为不规则长方形,依山势而建,东西长449米,南北宽185米,城墙高8.5米。是北京通往西北的重要军事据点和驿站。岔道城紧邻八达岭长城,现保存尚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宅文化遗址
上宅文化遗址位于平谷区韩庄乡上宅村大兴庄乡北埝头村,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上宅遗址和北埝头遗址。上宅遗址位于泃河北岸,现存3500平方米。北埝头遗址位于洳河南岸,面积5000平方米。上宅、北埝头遗址属于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早期文化遗存,是北京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原始农业萌芽状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对北京地区新石器时--古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伊桑阿墓石刻
伊桑阿墓石刻位于房山区岳各庄乡皇后台村,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伊桑阿是清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时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墓东西向,现已无存。墓前存有雕刻精美的华表、碑、石狮、五门石枋等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帽儿胡同5号四合院
帽儿胡同5号四合院位于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东城区帽儿胡同5号四合院。所在地区:东城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美术馆东街25号四合院
美术馆东街25号四合院位于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5号,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门一间,倒座房五间,合瓦清水脊顶,过厅后为垂花门。二进院正房明间有一硬木雕花落地罩,中为月亮门,四周刻有梅竹,十分精美。是一座保存较好的三进院落的四合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棉花胡同15号院及拱门砖雕
东棉花胡同15号院及拱门砖雕位于东城区东棉花胡同15号,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大门已拆除。二门为砖雕拱门,金刚墙以上均为砖雕,上刻花卉走兽,顶部栏板雕有暗八仙图案。整个拱门上的砖雕,布局严谨,凹凸得当,其做工之细,刀法之精,实属罕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鼓楼苑胡同7、9号四合院
前鼓楼苑胡同7、9号四合院位于东城区前鼓楼苑胡同7、9号,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门一间,倒座房六间。二门为一殿一卷式垂花门。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皆为硬山合瓦皮条脊,四周有抄手游廊相通。三进院有后罩房七间。该院结构严谨,布局合理,是一座原状保持较完整的三进院落的四合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楼东大街255号四合院
鼓楼东大街255号四合院位于东城区鼓楼东大街255号,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垂花门两侧看面墙上有形态各异、雕刻精美的砖雕什锦窗。二进院中有一双层六边形汉白玉水池,池中有一华表式喷泉。院北部为一面阔七间正房,室内有硬木雕花落地罩、博古架、隔扇门。后山墙外侧有一砖雕影壁。后院墙上镶有五座长卷式石雕。该四合院内砖雕、石刻、室内装饰均十分精美,做工考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郡王府
宁郡王府位于东城区北极阁三条,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雍正八年(1730年),皇帝封怡亲王允祥第四子弘皎为宁郡王,即建府于此。现府邸大门、翼楼、正殿、后寝、后楼基本保存完整。自建府以来,未经大的修缮和更改,保存了乾隆以前的建筑风貌。是北京现存建筑年代早、建筑规制较高的一座王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式铺面房
旧式铺面房位于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街50号,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铺面房坐东朝西,为三间单檐重楼式建筑,面积近400平方米。一层店堂宽敞明亮,二层楼廊雕镂精美、彩绘新颖,是北京现存的传统铺面房中较为典型的代表,亦是旧京闹市一处珍贵的商业文化实物遗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立蒙藏学校旧址
国立蒙藏学校旧址位于西城区小石虎胡同33号,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分设左右两翼宗学,培养宗室弟子,右翼宗学即设于此。1913年蒙藏院在此开办蒙藏专门学校。1923年秋,李大钊、邓中夏等来校开展革命工作,1924年--、奎壁、吉雅泰等一批青年学生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批蒙古族党员,并在此组建了蒙古族的第一个党支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仁宫(西顶)
广仁宫(西顶)位于海淀区四季青乡蓝靛厂,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护国洪慈宫。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改称西顶碧霞元君庙,又称广仁宫,是北京著名的五顶之一。该庙坐北朝南,建筑有山门、前殿,藏经楼等。建筑格局保存完整,是北京五顶中保存最好的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利煤厂旧址
天利煤厂旧址位于门头沟区三家店村中街73、75、77号院,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占地约0.35公顷,有房舍73间,大门14个。院落主体建筑、格局保存完好。有精美的砖雕。道光年间为煤厂,是京西重要的煤炭集散地,也是反映门头沟煤业发展的重要实物遗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顺义无梁阁
顺义无梁阁位于顺义区大孙各庄镇顾庄子村东,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名玉皇阁,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外观三层,内部为两层,整个建筑没有一根梁柱。阁内绘有壁画,壁画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是研究古代民间绘画不可多得的材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独秀旧居
陈独秀旧居位于东城区北池子大街箭杆胡同20号,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院坐北朝南,如意大门,正房三间,南房三间,硬山合瓦过垅脊。1917至1919年,陈独秀在此居住,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陆徵祥家族墓
陆徵祥家族墓位于西城区百万庄路8号,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陆徵祥(1871-1949年)曾任驻荷、俄公使和外交总长。该墓座东南朝西北,立面仿古希腊神庙,墓室四壁镶嵌着北洋政府首要、各界名流如袁世凯、段祺瑞、黎元洪、溥仪、康有为等五十余人的题词石刻,弥足珍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阳中山广场建筑群
沈阳中山广场建筑群包括中山广场和周边尚存的六大建筑。其中,中山广场的前身叫中央广场,始建于1913年,到1919年时,改名“浪速广场”,原广场中央有日本人建的纪念日俄奉天大会战纪念碑。国民党统治时期将原纪念碑拆除,改名为中山广场。除了原沈阳铁路局公安处被拆和改建外,目前,中山广场周边尚存六大建筑,均保持了建筑原貌。而随着中山广场建筑群跻身第七批“国保”名单,一旦要对这些建筑物进行维修和修缮,都需要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沈阳中山广场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