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旅游
泉州市名人故居景点介绍
叶飞故里
叶飞故里红色旅游区位于南安金淘镇占石村,以宏伟的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为核心,串联起叶飞将军故居、侨心园和虎石等景观。先后被命名为省侨联、泉州市和南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国防教育基地,福建省纪委廉政教育基地,泉州市红色旅游A线首站,年接待游客4.5万多人次,是廉政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为一体的红色旅游区。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位于叶飞将军故居前方,设置有“华侨将军叶飞专题陈列”和“泉州华侨革命历史专题陈列”两个展厅。其中,“泉州华侨革命历史专题陈列”共收入泉州籍华侨革命人物213人,展示辛亥革命以来泉州籍华侨支持祖国革命,不懈追寻“
陈金城陈伯达故居
陈金城、陈伯达故居位于洛阳镇梅岭村,是一处革命老区村,也是泉州前往省城的古驿道的必经之路。南宋时期的朱熹曾经路过这里,发现此村形如五瓣梅花,真乃风水宝地。他对身边的人说,此乃风水宝地也,后必出异人。遂刻石于山壁。直到清朝末年,果然出了一位进士陈金城。如今陈金城的故居,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陈伯达是陈金城的曾孙,他的故居就在陈金城故居的右侧。故居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三大落五开间,前有砖埕,边有“勉斋学馆”。故居内有陈金城中举之牌匾,陈列先祖孝子坊、孝前坊残存的碑柱石刻。陈伯达诞生旧厝内挂有陈伯达一生著作目录及部分照片、墨宝。故居最有特-处,是在一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毛票故居
毛票故居位于德化水口镇毛厝村。1943年,永德大特派员吴天亮以卖故衣为名来到毛厝村,进行秘密的革命工作,先后发展了毛票等一批中共地下党员。毛票旧居——岐山堂遂成为吴天亮秘密开展抗日救亡宣传的据点之一。1943年8月,毛票被选送到闽中特委在仙游上湖底举办的骨干学习班学习。学习结束后,与省委委员黄扆禹、永德大特派员吴天亮等回到毛厝,遵照省委指示,建立岐山堂地下交通联络站,然后开辟德化至大田武陵安的地下交通路线。11月间,吴天亮、毛票等人到大田武陵把林大藩的队伍接到毛厝。随后,黄国璋、郭永星等8位同志也来到毛厝。毛厝村成为仙、德、永、大地区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杨阿苗故居
杨阿苗故居位于鲤城区江南镇亭店村,建于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历时13年,以建筑堂皇富丽、平面布局独到而闻名遐迩,富有闽南民居的特色;杨阿苗,名嘉种,菲律宾华侨,宅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至宣统辛亥年(1911年)全部完工,历时18年,三进五开间,悬山式屋顶,东西两侧各有护厝一组。屋前大石埕围以三面砖墙,主体建筑前辟一大庭院,两侧的东西梢间与东西厢房之间又各自形成两个直向小巧的庭院,俗称“五梅花天井”。整座建筑显得美观大方,宽敞明亮。房屋内外的墙上、檐下、壁间、柱头和门窗装饰着十分精美的木雕、砖雕、漆雕、灰雕和辉绿岩、花岗岩石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子芳故居
李子芳,1910年5月出生于石狮市永宁镇子英村的一个华侨家庭。1924年赴菲律宾半工半读,深受革命思潮影响,1927年在大革命高潮中回国。1932年参加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参过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战斗。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并先后担任过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部长等职。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命令,调入新四军担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长,军党委委员,为新四军的创建和发展发挥了重要政治和组织作用。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不幸被俘,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1942年春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菲律宾华侨职工运动领袖许立故居
菲律宾华侨职-动领袖许立故居位于晋江市龙湖镇石龟村长声路32号。许立(1905~1971),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石龟村人。1925年移居菲律宾,并投身菲律宾、印尼华侨职-动,1926年加入共青团,参与组织菲律宾华侨总工会,1929年出席上海泛太平洋职工代表大会。1930年4月到莫斯科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同年11月转为共产党员。1933年9月被荷兰印尼当局驱逐出境,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任中共石狮永宁区委书记。1935年重赴菲律宾,任菲律宾抗日反奸大同盟主席,创办抗日刊物,发动华侨捐款捐物,多次组织华侨抗日义勇军、慰问团回国参加抗战。1942年3月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董云阁烈士故居及其烈士墓
董云阁,1908年6月出生于石狮市永宁镇后山村的一个菲律宾侨属家庭。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团支部书记,不久便转为中国共产党员。1926年6月起,先后担任共青团福建省委组织部长、福建党团总行动委员会常委、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等职。1930年12月,出任中共闽南特委副书记,与书记陶铸等到漳州恢复党团活动,并深入漳属各县组建工农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1931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机关遭敌人破坏后,回到厦门与蔡协民等组成临时省委,主动担负起指导全省革命斗争的重任,直到同年7月中共厦门中心市委成立。1932年5月,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英勇就义。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施琅故居
施琅故居就在公共体育器械场旁的围墙内,是一栋年久失修的老宅子,触目惊心,仅入口处立的一块碑昭示身份:泉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故居被围墙围了起来,范围大约有10亩。老宅子的附属建筑已破败,旁边还有一座两层楼房及原泉州农校的废弃房。在老宅与东面围墙之间的空地上,另有一块1984年的碑文,简介了施琅1684年率师统一台湾,被封靖海将军、靖海侯,故宅有一部分曾为“崇正书院”。地址:泉州市鲤城区温陵路205号释雅山公园内类型:名人故居游玩时间:建议10-15小时开放时间:5:30-22:30门票信息:免费开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妙森故居
位于古城泉州南部的青龙巷,由旅菲华侨李妙森建于1927年,为一座带单护厝、两层内院式中西合璧式带风楼洋楼的近现代优秀建筑。其西式建筑的柱子配上闽南建筑的外墙,传统的砖雕配上南洋的特色瓷砖,挺拔开阔的罗马柱回廊,色泽鲜艳的象头神瓷画,红砖白石、雕饰精美的墙面精致的红色外墙砖雕和天花板倒莲花雕饰,独特的西式窗棂,使得这座建筑别具特色。而故居最特别的是,那些进口外墙上瓷砖浮雕画的印度教“象头人身”图案,至今鲜艳如新。因此,像这样富有文化色彩的建筑能够得到进一步保护,不仅是泉州历史上多元文化并存的最好见证,更是这座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李贽故居
李贽故居位于鲤城区南门万寿路,是明代杰出思想家李贽青少年时代居住的地方,后人将其居室改为宗祠。近年加以修葺,室内悬挂李贽画像,以供瞻仰。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副主任何少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子澄,市政协副主席刘佳景,鲤城区委书记王亚君,中国李贽研究学会筹委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张建业教授以及来自海内外的50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剪彩仪式。剪彩仪式后,市政协副主席刘佳景和中国李贽研究学会筹委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张建业教授为“泉州李贽学术研究会”揭牌,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副主任何少川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子澄为李贽雕像揭彩。据介绍,李贽是中华民族杰出的历史人物之一,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光地故居
介绍李光地故居位于安溪县湖头镇湖二村。始建于康熙37年(公元1698年),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光地的府第,建筑面积3120平方米。1986年侨亲李氏昆仲出资修复。交通可乘泉州-安溪的长途汽车,再转乘前往湖头镇的班车。门票/开放时间15元邻近景点清水岩福建泉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卢琦故居
卢琦故居在峰尾镇诚平村卢厝自然村,乃卢琦登科后,为缅怀祖先、荣耀门庭所建。厝址背依圭峰塔,面对大小乳山(又名观音山),南濒大圭澳,北临五里沙滩,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至今六百余年。它坐东北朝西南,长60米,宽38米,三进七间张,两天井,硬山式屋顶,是一座颇富地方特色的宏伟建筑。故居四周筑有围墙,门前有宽阔埕地,两边有柴房(厨房和贮藏室)各两间;北边有两层绣花楼(卢氏小姐居室)一座;南边有文武馆(书馆)各一座;馆后有小花园,内设凉亭、石桌、石凳、假山等,幽雅别致,景色甚美?春夏之间,绿树成荫,百花争艳,莺飞蝶舞,燕语呢喃,是休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清故居
蔡清故居位于泉州市区西街孝感巷24号,1983年1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系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江西省提学副使蔡清的府第,隆庆四年(1570年)改为蔡文庄公祠,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修。故居坐北朝南,面宽、进深各五间,硬山式屋顶,穿斗式木构架。东墙壁上嵌有咸丰七年(1857年)《重修泉郡大寺后文庄公祠序》碑刻一方。1986年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正色故宅
万正色故宅位于泉州市区东街第三巷万厝埕。原为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的府第,后卖给王姓,俗称其府第为“万厝埕王”。宅主万正色(1637—1691年)字惟高,一字中庵,福建晋江人。康熙三年,招降海盗陈灿有功,提为陕西兴安游击将军。从西安将军瓦尔喀平吴三桂,十五年,加太子少保衔,调任福建水师总兵,继而提升水师提督。十八年,追叙克阳平关功,加左都督。从康亲王杰书征战福建,降服耿精忠,驱逐郑锦,予世职拜他喇布勒哈番。康熙三十年,卒,年五十五。著有《平岳疏议》、《平海疏议》及《师中纪绩》等书。因年少曾五年就读于姑姑的长兄卿相潘湖叟黄锡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宗汉故居
黄宗汉故居位于泉州市区中山中路镇抚巷内,有二座住房,各三开间,三进深,还有护厝、书房、花园等,占地1亩多。故居为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黄宗汉的府第,现主体建筑尚存,是泉州清代仕宦世家聚族而居的宅第典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锡兰侨民旧居
锡兰侨民旧居年代:清座落地点:泉州市鲤城区涂门街简介:明天顺二年(1459),锡兰国王遣王子出使中国,时因锡兰国内变故,王子滞留泉州,取“世”、“何”为姓。后裔于清初建此居所。占地面积780多平方米,单檐硬山式,双坡顶,抬梁式构架。原有四落四雀翼(榉头)三庭井,东侧附有一连七间护厝,并配有天井、水井,后花园。现第四进已毁。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锡兰侨民旧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