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旅游
福州市名人故居景点介绍
邓拓故居
邓拓(1912~1966年),原名邓子健,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竹屿人,家住道山路第一山房。父邓鸿予举人出身。民国15年(1926年),邓拓就读于福建省立第一高级中学。民国18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社会经济系。翌年冬,加入中国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参加中国共产党。翌年秋,转学到上海法政学院,曾任社会科学家联盟和上海反帝大同盟区党团书记,中共法南区委宣传干事、宣传部长和南市区工委书记等职。1949年秋,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同年冬,受聘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1958年,调离人民日报社,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
陈靖姑故居
顺天圣母陈靖姑故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工农路72号,系顺天圣母陈靖姑的出生地。相传唐朝陈靖姑因学习了闾山道法,一生“讲经行法,降妖伏魔,扶危济难”,尤以“救产护胎”著称,死后受到人们的敬仰。民间尊称她为“临水夫人,顺天圣母”等,是妇女安胎生育的保护神。现存故居为2004年翻修,占地300多平方,小巧典雅,现存正殿、龙泉古井、牌坊、放生池、百花圃等建筑,常年百花争妍、绿竹长青。正殿是木构架式内供奉顺天圣母、圆通自在天尊、圣父圣母、三十六婆官等诸天神圣。殿中悬挂着“顺懿应天”、“崇福佑民”、“母地生灵”等牌匾。龙泉古井为唐朝至今的古迹,顺天圣母陈靖姑自幼食用此井
吴石故居
吴厝吴石故居位于福州市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1号,南偏西15度,占地面积602平方米,合院式民居,由屏风门、披榭、大厅、天井等组成。一进仅存正座,封火山墙二坡顶,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用檩十一根,穿斗式,二进主座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用檩十七根,穿斗式,明间以屏风门分割大厅为前后厅,厅柱为木质,较为高大,两边挂耳。该建筑规模宏大,构成完整,为吴石将军出生地,后吴石参加革命,此住所为其父母居住地,吴石曾回来居住过。吴石(1894—1950年),字虞薰,福建闽县螺洲乡吴厝村(今福州仓山区螺洲镇吴厝村)人。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吴石与同乡好友吴仲禧一道投身福建北伐
胡也频故居
胡也频故居位于福州市乌山道山观路弄4—5号。胡也频(1903~1931年),乳名培基,学名崇轩,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少进崇德小学、乌山师范学校学习,家贫辍学到祥慎金铺当学徒。民国9年(1920年),考入上海浦东中学,后往天津大沽口海军预备学校学习轮机。又到北京投考大学,未被录取,住在公寓里,开始创作诗和小说。民国13年,发表短篇小说《雨中》。不久,为《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翌年,发表《雷峰塔倒掉的原因》。民国14年夏,结识丁玲,结为情侣,蛰居西山碧云寺附近。这时期,他写了不少充满伤感的诗作,后收入《也频诗选》。民国16年,出版短篇小说集《--》。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沈葆桢故居
沈葆桢故居位于宫巷西段北侧的宫巷11号(现26号)。始建于明天启年间,数次易主。清同治年间,由时任江西巡抚的沈葆桢购置并加以修葺,现为沈家后裔住宅。为明代民居,坐北向南,周围封火墙,总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门头房、厅堂、正座、藏书楼。门前两侧有高耸马头墙,门头房面阔五间,进深用三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门房正中有插屏门。二进厅堂,穿斗式减柱造木构架,双坡顶。堂前为宽敞庭院,周以回廊(排放执事牌)。堂上正中黑底金字对联日:“诗礼传家;文章华国。”三进,正座面阔五间,进深用七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中分前后厅,前厅堂上正中有对联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六符故居
刘六符故居,坐落于潭头镇二刘村。坐北朝南,为典型明清古建筑。土木结构,双落透后,隔以前、中、后三个天井,两侧撇榭。四扇三间,四面风火墙,块石基础,硬山顶。纵深38.2米,通宽13.6米。第二进大厅西侧后房,即为刘六符出生及少年生活居所。大厅中脊楹柱高达6米,厅内藻井、悬钟、斗拱、插屏、游廊乃至柱础,均精雕细刻。大厅前均横贯走廊,通风火墙月门。后天井南阶上亦有一道走廊。因此,风火墙东西两侧均开启三扇月门。后天井有水井一口,于今仍可汲饮。围墙正门外为石板埕,占地面积125平方米,其间一口月爿池,面积60平方米,南端居中遮以马鞍形照墙。刘六符就义前未曾婚娶,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士其故居
高士其故居位于福州市鳌峰坊东口南侧,背靠于山,为明代迟清亭旧址。始建于明代,坐南向北,四面风火墙,前后五进,面积2500多平方米。高士其故居1号花厅原有四进,除第一进为三开间住房外,二、三、四进为假山、鱼池、花园0,迟清亭即建在此。清道光年间后,多被改为住房。民国初期,高士其父亲高赞鼎在花厅二进鱼池东侧建一幢双层小楼,它是高士其青少年时期的住房。花厅现仅存两进,占地面积仅四百平方米。3号主座前、后共五进,入石框大门为首进,穿斗式木构架,硬山屋顶。三面环廊,厅堂三开间,中间为厅,两旁有前、后厢房,左厢房为其父高赞鼎、母何吟阁住房。二、三进同样是三开间,有插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陈时范故居
陈时范故居陈时范故居,位于古槐镇井门村天马山之麓,星溪之畔,俗称陈厝里。宅第始建于明代中叶,坐东南向西北,当时称布政使陈时范府第。木构,面宽七间,三进,俗称“八扇七”,前埕照墙至大门深4.3米,整座进深75.52米,宽21.10米,建筑总面积达1619.80平方米,是一座深宅大院,且原貌基本完好。第一进深23.45米,第二进深18.97米,第三进深28.70米。两边各有路,宽1.4米。两旁各有厢房,西5.7米,东3.4米。整座三进围以封火墙,第一进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大厅采用抬梁式双坡顶。第二、三进面阔七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鹊尾顶脊。清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聪彝故居
故居位于宫巷北侧24号,福建省文史研究馆、中国新闻总社、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曾设于此,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故居始建于明代,清顺治二年(1645年),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即帝位时,在此设大理寺衙门。道光间,为林则徐次子林聪彝所购置。他晚年居此,直至病终。故居气魄恢宏,庭院深深,活动空间宽广,在福州古民居中并不多见,至今原布局基本保留完好。房屋坐北朝南,毗邻三座,占地面积3056平方米。临街设6扇大门,木构架,斗拱、雀替、悬钟等雕刻精致,墙檐下有精美的灰塑雕像;主座四进,第一进南面照墙上堆塑獬豸,为明代大理寺衙门的标志。各进之间隔以高墙,过道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蓝建枢故居
蓝建枢故居位于吉庇巷北侧西口94号和南后街东侧南口6号。吉庇路、南后街均开大门。故居为清代建筑,民国时期有修葺,两主座、一花厅,建筑面积1029平方米。前座二进,坐北朝南;后座坐东朝西,为青砖与木料混合结构的中西式结合民居。“闽都民俗文化大观园”就建在民国海军总司令蓝建枢故居内,故居的大厅堂还摆设着“陆上女神”陈靖姑、“海上女神”妈祖两尊神像。因福州民间信奉源远流长,古时福州人认为多一种神灵就多一层保护,所以几乎每一个村落都有神庙,每家每户都奉祀某一种神灵,这些神灵在人们的心目中永远是敬畏的偶像。地址:福州市鼓楼区吉庇巷北侧西口94号和南后街东侧南口6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严复故居
严复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复故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郎官巷西段北侧20号,坐北朝南,主座与花厅两座毗连,占地面积609平方米。主座清式规制,门内三面走廊,前设有插屏门。大厅面阔三间,正间分前后厅,左右边间为前后厢房。主座前廊西有小门通花厅。花厅前后走廊、栏杆均仿西方建筑纹饰。郎官巷严复故居是当时福建省督军兼省长李厚基为严复购置的。严复于1920年底回到福州,居住在这里,直至1921年病逝。尽管严复于此的居住时间不长,但仍是他落叶归根的地方。严复孙女严停云,笔名华严,是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州林觉民冰心故居
福州冰心故居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也是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的故居,所以也有人习惯称之为“福州林觉民故居”,整个建筑坐西朝东,共有三进。建筑师、作家林徽因也在该故居生活过。冰心的故居坐西朝东,三进,四周有风火墙。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有一长廊,廊两旁种有翠竹。第三进大厅两旁各有前后厢房。天井两旁为自成院落的南、北院。林觉民住在西南隅一厅一房。厅与房前有小天井,小天井南端的卧房窗外有花台。小厅有门东通“紫藤书屋”。在林觉民就义后,父亲林孝颖为逃避清兵的追杀带领全家躲到福州远郊,谢家便买了此居,民国建立前后,冰心曾居此。而且近代才女林徽因作为林觉民的侄女曾在此居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塘翁正春故居
洪塘翁正春故居位于仓山区建新镇洪塘社区状元街9号,后靠洪塘中心小学。为明代建筑,占地面积127平方米,正东。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面阔五间,进深六柱,前有庭院。四周以砖砌墙垣,今为翁正春后裔居住。建筑已经改建,门前照壁、旗杆座、封火墙已无存。该民居为福州地区典型明代民居建筑,具有重要历史纪念意义。1986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至今,翁氏后人对翁正春故居第三进进行修复,并恢复七间面阔。翁正春(1553-1526),字兆震,侯官洪塘人。明万历二十年状元,官至礼部尚书,特加太子少保,卒谥文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郭柏荫故居
郭柏荫故居位于福州市黄巷东段北侧,俗称五子登科宅第。始建明末,面积2000多平方米。郭柏荫为郭阶三次子。郭阶三的五个儿子郭柏心、郭柏荫、郭柏蔚、郭柏苍、郭柏芗皆登科第,故该故居也被称作五子登科宅第。1991年市政府挂牌保护。该故居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2012年2月郭柏荫故居门头房挂上了“五子登科”牌匾。“五子登科”牌匾的字仿咸丰皇帝的字题写,体现郭家家族文化和科举世家身份。主座建筑前后三进,坐北朝南,四面围墙,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临街大门六扇,两侧有马头墙,门头房面阔五间。进大门有仪厅,两侧为门房、轿房,穿入石框大门有天井、回廊。第一进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纾故居
林纾故居坐落在从闽江大桥向北步行不到10分钟的六一中路莲宅社区内,陈列馆占地38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为清代民居风格。正座面宽3间排,前后天井,进深5柱,穿斗式木构架,左右披榭。厅堂摆放林纾画像和案桌、八仙桌,两边放太师椅。左厢房是林纾出生房间,陈列着林纾与妻儿照片、书橱、衣橱、林纾生前用过的笔筒墨盒、床和衣架。右厢房和二楼展出林纾生平事迹、主要译著和著作《巴黎茶花女遗事》、《闽中新乐府》等,看过的《左传》和《钦定后汉书》等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可彝故居
林可彝故居位于罗源县凤山镇北大路52号,紧邻罗源北门旧城墙,为一两横两进的清代木结构民居,前后左右共四个天井。正厅穿斗式梁架,面宽六扇五间,披榭四扇,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建于清代,为罗源北门林氏家族所有,中共早期党员林可彝(1893—1928)便出生于此。民国17年(1928年),林氏家族的林瑞琦利用该宅厅堂开设美文照相馆,为罗源第一家照相馆。该建筑现为罗源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宫巷刘冠雄故居
宫巷刘冠雄故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宫巷东口南侧,清乾隆(1736--1795年)间始建;光绪及民国间大修。四面围墙,坐南朝北,两座相邻。入门头房为平整大石条铺成天井,三面环廊。主要建筑第一进七柱“四扇三”,前廊后堂,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二十八根大木柱。大厅廊石硕大,两侧房间,门扇、窗槛、花格皆楠木雕制。厅堂中间有屏门隔成前后厅。斗拱、雀替、挂洛等雕刻精美。第二进结构与首进基本相同,两进都有小门通向东侧花厅。花厅为双层小楼,坐北向南。楼前有园林假山,至今尚存一株樟树和桂花、腊梅等。假山前立有一块太湖石,中刻“萝经”两字。沿洞内走上十六个台阶,可达半边亭,亭木
侯德榜故居
侯德榜故居年代:清座落地点:福州市台江区宁化街道宁化新村二里简介:清代木结构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侯德榜出生及青少年时期居住于此。侯德榜(1890~1974),福州人,著名化学家,他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使原料利用率提高到96%,对制碱工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保护范围:围墙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侯德榜故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紫坊陈兆锵故居
朱紫坊陈兆锵故居位于福州鼓楼区朱紫坊(门牌48号),建于清初,嘉庆及光绪间重修,坐南朝北,四面围墙,共三进,门头三间排的木构房,从门头厅入石框门,三面环廊,廊下天井。第一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双坡顶,穿斗式木构架,大厅用插屏门隔成前后厅,前厅的正面的壁坊上挂有慈禧太后赠赏“浩封盒”,两旁厢房门窗户扇皆为楠木加工而成。第二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同样隔为前后厅,前天井两旁有披榭。从二进西侧有小门通第三进石门,有天井,三间排厅堂。厅里有一块石块形似-,传说的-穴就在这里。2013年征收之后,空置。2018年5月造访该故居,正在进行大修,预计10月份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紫坊张钰哲故居
张钰哲故居位于福州市法海路芙蓉弄。约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四面围墙,坐东朝西偏南,房屋为单层木构建筑,单进五间排,四房一厅。1902年2月张钰哲就出生在后厢房的小披榭中,在此生活了17年。1991年市人民政府挂牌保护,后又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张钰哲故居位于法海路芙蓉弄7号,房屋是福州传统五间排结构。故居现主人主要是金秀芳三姐妹,金秀芳是张钰哲的侄孙女。50年代国家实行“私房房改”时,张钰哲故居被国家征用,只留有五间私用,其他的变为公房。1986年,福州市协和医院盖宿舍楼,又有一半被征用。这一次被征用的一半故居被拆掉了。从此,张钰哲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