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惠州市 > 龙门县旅游
龙门县十大免费景点
1、南昆山生态旅游区
南昆山地属惠州市龙门县,东距惠州129公里,距香港不足300公里,南距广州97公里,西距从化温泉42公里,邻近增城、从化两市。游客主要来自惠州、广州、增城、佛山、深圳、东莞及香港等地。南昆山旅游旺季集中在5至10月份,高峰期在8月份,形成消暑特色。南昆山生态系统完整,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植物2000多种,这里集中了500多种以阔叶林为主的原始高等植物,除栎树、梧桐、栲树、柯树等经济林木外,还有在地球濒于绝迹的“冰川元老”穗花杉、“活化石”沙椤以及红花荷、竹柏、银杏、观光木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20余种,有野生猕猴桃、杨梅等野生水果40多种,中国兰花10多种,名贵药材50多种。这里最突出的还是一片竹的海洋,漫山遍野生长着华南地区少有的6万多亩连片的毛竹林。在那连绵起伏的山林中,还栖息着动物130多种其中珍稀。自然景观南昆山主要的自然景观有石河奇观、川龙瀑布、九重远眺、观音潭、仙霞瀑布、蛇松、神鹰石等十几处,主要以清幽山林、怪石、流泉飞瀑为特色,另外这里的野味、观音菜、山坑螺、山水豆腐更是山上饮食一绝。再加上这里地势高、有重山围绕,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只有二十三度,是消闲度假、疗养避暑
2、功武村古建筑群
功武村古建筑群,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华镇功武村,为清代建筑。建筑群包括五宅、古码头、正街、廖氏宗祠等。现存古民居房屋上千间,院落10余座,其中五宅第和廖氏宗祠的梁架、木雕、灰塑水磨青砖墙体及正街店铺的曲尺柜台,都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2002年7月17日被公布为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正街街道路面青砖铺地,左右店铺的建筑格局。由于村外置码头(货运码头、客运码头),正街便是一个生意兴隆的商埠。现存的店铺中,有一间名曰“畅记”的店铺,仍保存旧时的木板店门、曲尺柜台和近店门而砌的“铺踏头”。在“畅记”杂货店中,有两张黄蜡石板凳,石块光滑,好像打过蜡似的。用手摸摸木凳上的黄蜡石,手感到凉爽。据村里的老人说:黄蜡石可治病,生痔疮的人,只要在黄蜡石凳坐些日子(冬季天气寒冷,要在黄蜡石石面上铺一块草垫),病痛就会“无影无踪”。正街现存有杏春书室、璞轩书室。杏春书室的窗花,古色古香,人见人爱。璞轩书室的屋顶置龙船正脊,木扇门置铜质的门环。古码头与正街相通,全长约500米。码头原是广州到龙门水路客商往来的必经之处。现残存石阶,码头河堤上种有竹,风景宜人。在花岗岩石铺地的码头石级路中,有一处名称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白芒坑革命旧址
白芒坑革命旧址位于惠州市龙门县平陵镇山下村委会,距圩镇3公里,三面环山,面积约3公里。白芒坑革命旧址主要由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简称红四师)休整旧址、白芒坑党小组与农会成立旧址、白芒坑人民武装成立旧址、白芒坑人民抗击日军遗址、白芒坑反击战遗址组成。2008年10月,中共龙门县委、龙门县人民政府公布白芒坑革命旧址为龙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白芒坑革命旧址,保存尚好的建筑为新围(旧称松龄围)红四师休整旧址。新围,GPS地理坐标为北纬23°41′02.8″,东经114°21′28.8″,海拔88.8米。坐东南向西北的新围,是三堂四横一禾塘一池塘的清代客家围屋。1927年12月19日,师长叶镛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由化县抵达龙门县地派。同月20日,进驻龙门县城活动,27日早上,途径平陵山下白芒坑,受到白芒坑农民的热情接待,并在新围腾出房间给红四师师部办公和住宿。红四师第十团党代表徐向前在新围左侧地给农民挖了一口水井,水井深约3米,井底铺河石和瓦片,井壁原泥土质,平面呈圆形。当地人民称它为“红军井”。同月29日,红四师撤离白芒坑。白芒坑革命活动史迹,已载入由中共龙门县平陵镇委员会、龙门县老战士联谊会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4、龙门鹤湖围
鹤湖围屋位于广东省龙门县永汉镇鹤湖村,始建于清代同治二年(1863年),为清代晚期建筑,其结构为三堂、四横、一-、四碉楼、一望楼(中心楼)的城堡式客家围屋。围屋前有大面积池塘连接两侧壕沟,三面环水,围后依山,前筑女儿墙,后筑高围墙,建筑长宽均为80米,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共有108间通廊房,东北边仅设一斗门架石桥供出入。2001年5月被录入《南粤客家围》,2003年7月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列入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入选为第三批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据鹤湖王氏族谱记载,王氏十五世洪仁公由梅县松源满田村迁龙门永汉莲塘开基,悬壶济世,执医为业,先在下莲塘村建王屋,继建鹤湖围村,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竣工。祠堂三进,鹤湖围村的祠堂中堂正厅上悬挂着一副“树槐堂”的牌匾。而《宋史》记载,王氏先祖王佑为勉励子孙立志求进,以槐树象征渊博的学问和崇高的地位,在庭院中手植三株槐树,说:“吾之后世必有为-者,此其所以志也。”后来他的次子王旦在宋真宗时拜相,人们就称其家族为“三槐王氏”。树槐即树人,“树槐堂”三字,寄寓了祖先对后代成才的殷切期望,也反映了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南昆山一线天
从南昆山佛坳顶往东边的山上攀登,穿过密林中的崎岖小道,半山腰一块平滑如镜的大石迎面而立。沿着石壁,是一条幽深的峡谷,长三十多米,宽仅二米,两边石壁仿佛紧紧挤压过来。抬头望,一线天光,是南昆山有名的风景点“一线天”。关于“一线天”,有一段山神救民的传说:很久之前,闽籍人士严春霖立志要让南昆山种遍翠竹,特地回到福建老家寻竹种。这天,他正背着一捆竹苗回到佛坳。天色渐晚,他急忙加快脚步。突然,“咚”的一声,严春霖掉进一个幽深的石洞,摔得昏死过去当他苏醒过来,已是第二天中午。通过洞口可见阳光。用手一摸,四面是绝难攀越的石壁。严春霖想到自已身陷绝境,壮志未酬,不觉悲从中来,嚎啕大哭。哭声惊动了南昆山神。山神赶来,大显神威,利掌顺着洞边一劈,顿时地动山摇,一条通道给劈了出来。严春霖大喜过望,急背起竹种子选手,从通道走出。这条通道就是现在的“一线天”。南昆山神劈山救民,劈出一处景物,亦自心欢。于是,在“一线天”对面山中隐身。闲时露脸观赏“一线天”奇景,如今离“一线天”不远的西边山,有一巨大石壁,好似一个人头像。传说,那就是南昆山神。
6、功武村廖氏宗祠
廖氏宗祠座落在龙门县龙华镇功武村。建于清末,平面为四进院落式布局,坐东南向西北。面宽19.6米、总进深52.3米。正门前面为广场,广场前砌长方形的照壁,照壁前有一口池塘。占地面积共1400平方米。头门门额置“廖氏宗祠”字,楷书阳刻。两侧封火山墙,硬山顶,龙船式脊塑有人物花草、鳌鱼塑雕,还有檐口置绿色的瓷质狮子。门内正中设一木隔屏风。柱梁间刻有姜太公访功吉、八仙闹海、穆桂英挂帅以及花木浮雕,形神兼备,呼之欲出。地面铺设红色方砖(边长均为37厘米)。两侧设套间。二进中间是一座四柱歇山顶香亭。亭内铺红色灰地面,用线界成方砖样,地面十分光滑。亭顶瓦脊塑麒麟、花鸟灰塑。亭旁种有花木,颇有意趣。左右为廊。三进为正堂,面阔、进深各三间。沿两旁通道可步入四进,中为祖堂,左、右设房。通道有横门。三、四进均为硬山屋顶,瓦脊上置有狮子、鳌鱼。地铺红方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龙门县商会旧址
龙门县商会旧址见证新型革命军队发展壮大红四师师部旧址位于龙门县龙城街道顶新街16号龙门县商会,始建于清代,为三合院式砖木结构,建筑面积378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1927年12月13日,广州起义失败后,由中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警卫团和黄埔军校特务营等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共1200多人,突破重围转移到花县县城。12月16日,在花县县立第一小学召开党的联席会议,讨论部队的改编和行动方向。会议决定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叶镛为师长,宋湘涛为副师长,并选举产生中共第四师委员会,以唐维为书记。12月20日,红四师由王坪进入龙城,师部驻古?口街(今顶新街)县商会,1000多名士兵则宿营在县伯衡小学(现龙城第二小学)。部队领导机关在休整期间还讨论了下一步行动问题,决定部队到海陆丰与红二师会合,参加土地革命。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8、三光楼古民居
三光楼古民居位于龙门县龙华镇功武村,建于清代,内有古民居,宗祠和玉树园等建筑。围门面阔三间,明间楼上刻楷书“三光楼”围名,宗祠位于古民居中轴,左右为民居住屋。宗祠民间对着围门,宗祠为三进五开间建筑。宗祠左右置巷和民居住宅。玉树园书屋为二进四合院式,门上匾刻“玉树园”楷体字,进深一间,中为厅,左右为书房。三光楼古民居为研究当地的清代传统建筑历史和居住习俗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上围牌坊
上围牌坊位于惠州市龙门县地派镇渡头村,GPS地理坐标为北纬23°46′29.0″,东经114°09′55.8″,海拔103米。牌坊坐西向东,为清代三间三楼砖牌坊,通高6米,通面宽4.5米,明间阔1.28米,均用青砖砌筑。门坊额上灰浆塑“履中”字(已毁),灰沙硬山顶,龙船脊。牌坊左右两侧原砌有围墙,现只剩下左侧青砖砌筑的墙基。
10、太监村
太监村即沙迳镇到滩村湖口围自然村,明、清建筑。其中,太监居为砖木碉楼构筑,四层,硬山屋顶,檐下置菱角砖叠涩挑出。传说人们为了纪念太监黎寄奴,把他小时候居住过的碉楼称为“太监居”。村口有古榕树,其中一棵形态非常奇特,树茎嵌入碉楼墙内,板根缚在墙上,树冠荫蔚整个碉楼。碉楼长17.5米,宽10.3米,高10米,四层四周均有射击孔,碉楼内中分二进五间。碉楼往前有道进村,村中建筑属典型客家风格,前有半月形池塘,四周砌围墙(大部分已毁),正门口有炮楼样式建筑,前围墙后为晒场,建筑布局中为祠或正房,三进五间,二天井,房高均为4米左右,正房左右各三列横屋,建筑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2003年公布为龙门县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部龙门县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