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郴州市旅游
郴州市十大祠堂
1、母公祠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宗或生前有功德人的庙堂。桂东有170个姓氏,没有以“母”作姓氏的,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座母公祠堂,令人费解的是它还坐落在桂东工农红军革命活动纪念馆内,给人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母公祠堂坐西朝东,建筑面积250.8平方米,前低后高,前后两栋相连,三进四厢四合院式。前为门厅,后为正殿,门厅与正殿间有一个24平方米的天井。平面呈方形十柱,通面宽15.2米,通进深16.5米,抬梁式穿斗土木结构。是一个清代建筑。一般来说,祠堂相当讲究,其建筑气势恢弘,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屋宇内有精致的石雕、木雕和精美的彩绘;对仗工整意境绝佳的对联;或遒劲有力,或秀丽典雅的书法;庄严神圣的神龛然而,当我们走进桂东母公祠堂,这些都没有。一眼望去,跟我们平常在农村见到的灰瓦盖就的民房毫无两样,谈不上什么文化艺术内涵。所不同的是多了几分沧桑和静谧。各位可能会问,这母公祠建于何时?母公又是谁?母公祠又隐藏着怎样的神秘故事呢?为了解开这一谜团,搞清它的来龙去脉,桂东县的文史工作者进行了探赜索隐,查阅了清《一统志》、清朝同治《桂东县志》有关章节,如:名宦、祭仪、祀典、兵防志、户口、艺文诗、旧序。走访了县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汝城古祠堂群
汝城县保有明清风格古祠堂700多处,规模大、结构美、功用广、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有着极高的研究、观赏、旅游价值,有8处已列入省、市级文化保护单位。全国政协常委、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姚守拙先生欣然题字“古祠堂之乡”。汝城古祠堂是江南一朵瑰丽的奇葩。汝城古祠堂多。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偏邑山县,36万多人口,280多家姓氏,保留着始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古祠堂710余座,大小不一,风格各异,星罗棋布,并有金山、津江等古祠堂群,有8座古祠堂列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汝城古祠堂美。美在华丽、凝重、庄严,美在沧桑、古朴、久远,美在丰厚、载物、适用。从选址造型、布局朝向、风水环境到山水田林路、门坪巷房墙的整体和谐,从建筑法式型制、结构风格、取材用料到雕塑油画漆饰的精工细作,动静有致,流光溢彩,天人合一。欣赏一座古祠,犹如穿越一段历史的长廊;会晤一座古祠,犹如聆听一位苍老明世的长者心声。汝城古祠堂价值高。作为历史的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历史的记载、历史的浓缩、历史的标本。作为建筑的遗产,其本身、其所附、其所载、其所涉,均有深厚的文物价值,是研究古文化、古建筑、古民俗、古宗法、古迁徙不可或缺的资源。作为文化的遗产,诗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汝城祠堂群
汝城县位于湖南省东南角,东连江西,南接广东,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山区县,36万多人,280多个姓氏。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在这里发现始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古祠堂710多座,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之高,如果不是全国之最,恐怕也算湖南第一了。这些祠堂,大小不一,风格各异,星罗棋布,点缀着汝城的山山水水。汝城古祠堂群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南方民间的古建筑、古文化艺术、古民俗、古宗法、古迁涉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汝城古祠堂群中最具特色的祠堂有范氏家庙、中丞公祠、朱氏家庙、卢氏家庙、叶氏宗祠、李氏宗祠、太保第、周氏宗祠等。这些祠堂不仅造型美,而且历史悠久,功能广泛,文化底蕴也特别深厚。在这里,将这七座祠堂分别简介如下:范氏家庙:始建于明成化乙已年(1485),占地面积1794平方米,建筑面积907平方米,三开间三进,两天井。门耧高大雄伟,飞檐凌空;门楼及梁柱间镂雕精巧,形象逼真。门前双狮拱卫,门上悬挂“翰林第”、“荣禄大夫”、“谏议大夫”、“通政大夫”、“朝议大夫”、“振威将军”等匾额。中厅两侧有楹联:“寰宇犹一家常存先忧后乐之志;本支垂百世宜敦上和下睦之风”。中厅内还悬挂有横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桂阳欧阳氏宗祠
欧阳氏宗祠时间为清代。位于湖南省桂阳县泗洲乡下阳村,宗祠的建筑及石、木雕刻具有很高文化艺术价值。清顺治十年(1653)兴建,于康熙五年(1676)竣工。之后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曾多次维修。宗祠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建筑,长方形,面阔14.8米,总进深32.7米,建筑面积483.96平方米。地面铺设长形条石。一进为围以砖墙的庭院,南北有条石砌筑的拱门。庭院正面三道大门,中门为坐狮柱础,门首原有“进士”等匾额。二进为戏楼,面阔3间,进深2间。台座四面为六层条石叠砌,高2.1米,台上铺木板。台座两角竖石龙,形状各异。台前基石中雕二狮争绣球,右为大象,左有麒麟。台两侧围石上刻有花卉虫鸟。台上4柱,前两柱立于蟠龙石础上,雕工精细。顶上有覆盆藻井,封檐板及斗拱为镂雕的双龙戏珠、八仙飘海及花卉图案组成。前、后台以木墙相隔,左右两门,中有镂雕花卉窗棂。戏楼四角飞檐,歇山顶小青瓦,顶置宝瓶葫芦。三进为天井,左右为长廊,走廊均以四柱支撑厢房,抬梁前端嵌有仙鹿或麒麟,牵连木柱。四进为中堂,面阔14.8米,进深8.3米,左右两边各有3木柱,抱鼓础上刻花草动物,木柱上横梁前端雕刻龙头,左右两山墙绘戏曲人物故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嘉禾欧氏宗祠
嘉禾县欧氏宗祠位于嘉禾县莲荷乡平世村。乾隆三十五年(1770),欧氏后裔将宗义、以瑞、以将、以玄祠堂移建于现在位置,更名为“青龙祠”,即欧氏宗祠。并先后在嘉庆十年(1806)、民国三年(1914)、民国三十年(1941)和公元2003年进行过维修。欧氏宗祠坐西南朝东北,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为砖石木结构,前后二进,由戏台、露天坪、两侧厢房和神堂组成。欧氏宗祠门屋为五开间,设一中门和两条侧门,青瓦硬山顶,两边是耳房。中门上方悬挂一牌匾,上书“欧氏宗祠”四个鎏金大字。两根柱子,几道横梁,马头式封火墙,简洁朴实,没有过多修饰。进入正门,即为戏台,穿斗式木梁架结构,四方形藻井,歇山式顶,顶中饰宝葫芦。戏台正上方有一牌匾,上书“格祖元音”四字。戏台正前方,装饰有各种镂雕的祥龙、瑞兽、云纹等图案,工艺精细,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戏台两边是厢房,分上下两层,一楼为过道,二楼为观赏台,过道直接将戏台和神堂相连。中间为露天坪(原为青石板铺墁,2003年维修时用水泥盖面,三面设有排水沟),是村民看戏和进行其他活动的场所。沿坪拾级而上,即为神堂,三开间,左右为偏房,分上下两层,二楼与观赏台相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汝城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始建于明永乐甲辰年(1424),由两个朝门及宗祠组成,砖木结构。宗祠座西朝东,占地面积364平方米,面阔三间,纵深三进,由门楼、前厅、中厅、后厅、厨房组成。门楼单檐歇山式,鸿门粱镂雕双龙戏珠,顶棚彩绘历史故事,露台青石铺就。大门及两边的侧门门板上均彩绘门神,形象威猛。大门前立一对石鼓,石鼓顶部各卧一石狮。大门上方悬“钦赠铁券”匾,门楣上方书“李氏宗祠”。前厅、中厅、后厅之间用两个天井隔开,便于采光排水。中厅两边山墙上各有四幅祖传彩绘画及一幅对联。左联为“金堂玉马风云际会,苍松翠柏雨露长新”;右联为“爱日依庭祥云在户,潘圮为质松柏居心”。后厅设神龛,上悬“奉天敕命”匾。祠内现还保存一块石雕圣旨碑,正中浮雕“圣旨”二字,两侧饰以龙纹;背面正中浮雕“恩荣”二字,两侧饰以凤纹。祠内两侧山墙上,现还保存有明、清时期的石碑十七块,大部分是维修宗祠的功德碑。据说,宗祠内原来还有十多块牌匾、楹联,均巳毁失。宗祠有两个朝门,在宗祠前坪的东北角;两门之间,有一段围墙连接。两个朝门中,有一个比较简单,称便门。另一个则富丽堂皇,为古典门楼之精典,称八角楼。八角楼除石柱础和门前的一对石鼓外,为木结构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雷家祠堂
雷家祠堂位于嘉禾县普满乡雷家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祠堂为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030平方米,是嘉禾境内面积较大的祠堂。前后三进,由戏台、露天坪、厢房、中厅和神堂组成。门屋三间,设一条中门和两条侧门,中门上绘有两幅门神。两根柱子,一道横梁支撑整个明厅,门前额枋刻双龙戏珠浮雕(文革时被毁,现存残迹),两侧是耳房,三叠马头式封火墙,硬山顶。从左右侧门进入,即为戏台,穿斗式木梁架结构,四方藻井,歇山顶,戏台正前方曾绘有龙凤、瑞兽、云纹等图案,整个戏台线条流畅,简洁朴实,无奢华修饰。戏台正前方为露天坪,青石铺墁,四周排水,是村民看戏及活动场所。两侧是厢房,分上下两层,装木制窗棂,封闭式,两头连接戏台和中厅。过坪台是高大宽敞的中厅,硬山顶,由八根柱子支撑,穿斗式梁架结构,直接与神堂相连,梁头等刻有花卉图案。中厅与神堂间隔一天井,用于采光、通风和排水。中厅之上则为神堂,三开间,左右两侧为偏房,中间置神龛,是雷氏后裔祭拜先祖的场所。雷家祠堂是集祭祖、议事、宗教、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场所,功能齐全,结构简洁,规模宏大,各类装饰简单朴实,线条清晰,具有鲜明的湘南文化特色。2007年元月,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嘉禾刘氏宗祠
刘氏宗祠位于嘉禾县普满乡路下坪村村口。始建年代不详,于清道光十年(1830)重修。祠堂为砖石木结构,坐东南朝西北,占地面积747平方米,前后三进,由门屋、戏台、中厅、神堂和两侧厢房等组成。门屋为五开间,两稍间为耳房,设一正门和两个侧门,大门横梁雕有二狮戏珠,门槛刻有花卉。正门上用行楷书“刘氏宗祠”四字,门柱刻对联一副:“奕寝堂统序群昭群穆,广门户宏开公子公孙”。左侧门上书-“穆门”,右侧门上书-“昭户”,均为白底黑字,檐下绘有八仙等图案,已较模糊。正门前立两根石柱,高5.4米,阴刻对联一副“驷马跄跄光世德,鹿车拥拥振家声”。门屋山墙为前坡三叠后坡两叠担子墙。进入正门即为戏台,石木结构,搭建于门屋之后,戏台长7.7米,宽6.7米,总高10.4米。戏台为歇山顶,飞檐翘角,穿斗式梁架,内置四方形澡井,采用石柱、石承重与木柱相结合的承重方式,由两根高5.7米的石柱支撑,石柱上阴刻行书对联一副,底座由两只石狮抬起,承受整个戏台的重量。两边耳房为两层楼房,与两侧厢房相连接。两侧厢房原为三开间建筑,长18米,宽4.2米,1966年,普满公社在此办普满农业中学,将两侧厢房改为教室,目前左侧教室已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桂阳颜氏宗祠
颜氏宗祠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桂阳县泗洲乡竹溪村,此为具有湘南风格的宗祠建筑。宗祠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为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式。呈长方形,面阔15米,总进深43.2米,条石铺地,大门有门栏,并有石刻对联及各种图案。共分四进,一进为戏楼,台高2米,面阔5.4米,加滴水未7.5米,进深4.7米,通高10米。台前围石阳刻双龙戏珠,并有凤凰麒麟,花枝蔓草纹饰。台面4柱,上有青石雕龙环绕,雕工精细,工艺高超。台中两木柱间以木板隔为前后台,左、右、前三面的封檐板及斗拱,均为7层木质镂空雕,有双龙戏珠、八仙过海等神话故事。歇山顶盖青瓦,飞檐翘角。二进为天井,两侧为厢房,皆为三柱构架。三进为中堂,面阔15米,进深6.5米,石柱4,高约4.5米,柱础上雕刻花纹。柱上横木牵方架构承托屋面,左右山墙绘戏曲人物故事。四进为神主堂,正中祭祀祖宗灵位,左右有耳房。颜氏宗祠布局合理,造型优美,为集祭祀、论事、宗法、娱乐、宴饮席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其石雕、木刻和彩绘均为工艺精湛之作,故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价值。2002年5月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编号43-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卢古祠
卢古祠位于安仁县牌楼乡山口村,始建于清代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是本地卢氏族人供奉、祭祀先人及商议办理族中大事的场所。卢古祠又叫卢家宗祠,砖木结构,硬山顶、小青瓦、青砖、穿斗式梁架、马头墙,四合院式。大厅前面设戏台,两旁有横栋,正厅与横栋各有天井,正厅前面有横街,大门两侧分别傲首蹲坐两座石雕雄狮。整个建筑布局风格具有唐宋时期祠堂建筑的特点,科学、严谨、壮观。祠堂的前面是一方占地5亩的池塘,池塘水清如碧,岸边绿树成荫。祠堂内部正厅、偏厅及各种功能用房齐全。正厅内除摆放着卢氏家族先人的灵位外,还在横梁上悬挂着不少本族子孙及第晋升的匾额。祠堂占地1200平方米,整座建筑及附属功能用地30余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卢古祠被改建成办学场所,现在是牌楼中学的所在地,同时也是安仁县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卢古祠历经300多年风雨,虽有破损,但因保护得法,又能及时修复,整体结构依然牢固稳健。1998年7月,卢古祠被安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部郴州市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