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烈士亭在武昌解放路南端,原清湖广总督署大门前(今武昌造船厂东门内)。1911年10月8日,武昌起义的机密泄露后,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3人在执行任务时先后被捕,1911年10月10日凌晨被杀于此。1931年在烈士就义处修建纪念亭。1956年进行维修。武昌造船厂扩建时将亭划进厂区,1981年迁建于距原址20米处,保持原亭形式。亭为木结构,八角切尖顶,亭额匾为“三烈士亭”。亭内立“彭刘杨三烈士就义处”石碑,碑阴镌刻三烈士生平事迹。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解放路南端武昌造船厂东门内(原清湖广总督署东辕门前)。系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烈士纪念设施。
1911年(宣统三年)10月9日,即武昌起义前一天,因设在汉口、武昌的起义机关相继败露,党人彭、刘、杨三人被捕。在当晚的刑讯中,三人痛斥时政,慷慨不屈,次日凌晨,被杀害于湖广总督署东辕门外。
武昌有条彭刘杨路,路口与首义广场交接处有座彭刘杨三烈士的雕塑,市民大都知道是为了纪念辛亥首义中牺牲的三位烈士而命名和塑立的。而武昌造船厂东大门内有个朱柱亭子也是纪念三烈士的建筑,却鲜为人知。人们看着这木技结构的八角攒尖顶亭子,读着石碑背面关于三烈士的英勇事迹,仿佛三烈士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形象就在眼前……1911年10月9日晚,正在起义指挥部小朝街85号焦急等待起义信号的指挥部成员,突遭清府-搜捕,只有拖着一条长辫一副老学究神态的蒋翊武逃脱,彭楚藩、刘复基不幸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军事联络员杨洪胜。清府捉拿彭刘杨三人后,如获至宝,湖广总督瑞徵亲审。三烈士宁死不屈,于次日凌晨英勇就义。这里原为清末湖广总督署地,1911年10月10日凌晨,彭楚藩、刘复基、杨宠胜三位首义志士在此就义。湖北军政府后在此立纪念碑。
1931年,在三烈士就义处修建纪念亭,故名三烈士亭。亭内纪念碑高2米余,宽约1米,正面碑文为“彭刘杨三烈士就处”,反面刻有“创建武昌首义三烈士亭记”。原亭因年久失修倒塌,仅存亭护栏和石碑。1981年,在西迁20米的亭址重新修建了三烈士亭。现亭系木质结构,为八角形,红柱布瓦,金脊雕檐,单层外展,高约7—8米,正亭额上 书“三烈士亭”三个醒目大字。亭中纪念碑面东背西。亭前栽有大雪松一株,四周鲜花簇拥,庄严肃穆。
三烈士事迹编辑
在孙中山先生革命旗帜的指引下,湖北革命党人于1911年10月10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是为武昌起义一举成功最先献身的三位革命英烈。
彭楚藩(1884——1911),原名潭藩、家栋,字青云,世居鄂城东门,后迁华容凉亭村。楚藩童年就读于私塾,致力经史,稍长便能以诗文抒发大志。20岁在家乡附近的广福寺教私塾时,阅读过《猛回头》、《革命军》等书刊,接受了进步思想。1906年夏,湖北新军炮兵标统万廷献回本籍招兵,楚藩遂决意投笔从戎。入伍后,结识了张难先、刘静庵等民主志士,不久,加入革命组织“日知会…… 彭楚藩详细信息++
刘复基(1884—1911)武昌起义参议长,辛亥革命烈士。湖南省常德府武陵县(今常德市武陵区)人,1884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幼时在本地入塾学,进高小,到师范学堂就读。1904年,由宋教仁介绍加入华兴会。长沙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遭受-和追捕,东渡日本避难。1905年11月,由宋教仁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06年初回国,在…… 刘复基详细信息++
杨宏胜(1875—1911)字益三,汉族,湖北谷城人,清末民主革命者。1875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杨宏胜一开始常耕种于田间,后来认为老死田间非大丈夫所为,因此于1903年离开家乡到武昌防营当兵。后来编入湖北新军,几经改编,最后属湖北新军第八镇第十五协第三十标,并由列兵升到正目(班长)。第十三标多革命党人,杨在此结识刘公、孙武、彭楚藩等人。杨的祖父和父亲均被…… 杨宏胜详细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