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堂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堂篇
141、清晖堂
南湖因地处嘉兴城南而得名。古称彪湖,马场湖,分为东西两湖,形似鸳鸯交颈,古时常有鸳鸯栖息,合称鸳鸯湖。随着嘉兴城市的快速发展,南湖已经成为城中之湖,城中之景,成为嘉兴的城市名片,清晖堂是南湖的景点之一。清晖堂建于清同治四年,当年嘉兴知府许瑶光为了表示乾隆皇帝南巡曾经到过此地,在湖心岛渡口大石埠台阶上建造了一座门厅,取名“清晖堂”。匾额中的“清晖”两字有两层含义:清即是早晨,晖是阳光的意思。清晖堂为朝东向,早晨第一缕阳光就能照射到这里;同时“清晖”两字又隐喻了对清朝政府的颂扬和恭维。同治十二年,许瑶光又在清晖堂左右各建厢房,南厢房名“菱香水榭”,原本是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品茗茶,赏湖景…
142、南汉忱纪念堂
南汉忱纪念堂座落于市内富镇中学院内,占地300多平方米,建于1985年,是泊头市教育局筹集资金为纪念泊头市著名的教育先贤南汉忱而建。南汉忱是富镇南庄人,清末秀才,早年就立志兴教育人,最先创办新式学校。在上个世纪之初,国家多舛,社会动荡,南汉忱先生受新思想影响,决心启迪民众,振兴中华,先是创办南氏私塾,设帐收徒,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捐献家资,艰苦创业,几经挫折,终于办起了南氏初、高等小学校。后又在富镇开设高等班,一校两地称为东、西校。南汉忱辛勤教育,不辞辛劳。在以后的岁月里曾办益华书局和在学校开办职教班,学生学习织毛巾、织袜子、养蜂等知识。1935年刘兴沛任县长,整顿教育,将学校更名为“交河县…
143、南京石鼓路天主堂
南京石鼓路天主堂南京石鼓路天主堂是由最早来中国传教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所创办。16世纪末利马窦曾先後三次来南京,於1599年在城西罗寺湾购买私宅,略加改造,作为个人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1618年,由于南京教案的原因,教堂被拆除。石鼓路天主堂位于南京市白下区石鼓路112号。建成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北伐战争中该堂遭到严重破坏;1928年,国民政府拨款重修;1930年代以后,这里一直是天主教南京教区的主教座堂。1978年後,江苏省及南京市天主教爱国会在此合署办公。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中国著名教堂。1864年,法国传教士雷居迪随法国的炮舰来南京复堂,在原佛教古刹寺的废墟上建堂,18…
144、庄河圣谷美地步云山漂流
庄河自然条件优越,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孕育了庄河丰富的漂流旅游资源。据我们对市场的了解,眼下庄河的漂流产品已然成了大连地区很多旅行社的主打产品。圣谷美地漂流全长10余公里的流程,以回归自然、保持原生态文化品牌为中心,以纯朴、真诚的笑容和文明、周到的服务为准绳,打造独具特色的“辽南第一漂”!辽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河段最长,河水最清,最具特色的漂流景区,并致力于建设东北峡谷漂流第一品牌。勘察步云山蛤蜊河水质的专家曾称:这是中国东北最佳的夏季冷水浴场。蛤蜊河绵延20公里,圣谷美地取其10公里,河水循山潺潺流淌,水中更富含对人体有益的26种微量元素,足显水之灵性。两岸风光优美、弯道刺激,景区森林…
145、南岗子天主教堂
在人口稠密、胡同弯转的崇文区幸福大街永生巷,有一座哥特式建筑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距今已有80年历史的南岗子天主教堂。崇文区现有天主教徒500人左右。每年的“圣诞节”,“复活节”、“圣母升天节”、“圣神降临节”等节目和平常的宗教活动,都在南岗子天主教堂举行。尤其是宗教的“四大”节日,参加活动的教友近千人次。该教堂是北京东南地区天主教友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南岗子天主教堂现占地面积近0.2公顷,除教堂外,附设小德胁撒修女初学院。教堂始建于1910年,由东交民巷天主教堂柯来孟神父、仁爱会修女依搦斯、若瑟会修女夏大姑等人共同筹建。1923年,仁爱会修女们集资2万银元,对南岗子教堂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在放生…
146、上罗邓氏祠堂
“上罗邓氏祠”位于万崇镇上罗村小学旁。为上罗邓氏后裔纪念其开基始祖邓君民而建。上罗村邓氏原本姓李,属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元宗李璟(916-961年8月12日)的后裔。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征伐杨州,赐封李璟第八子李从镒(yi)为邓王,镇守宣杨。978年,南唐后主李煜被宋太宗赵炅赐酒毒死,李氏官员受到通辑诛杀,李从镒遂携家提眷,操舟夜发宛陵(安徽),隐居洪州、宜黄、乐安等地。宋微宗崇宁二年(1103),其孙邓君民从济口桥头(乐安招携)肇居上罗,为躲避朝庭追杀,上罗村李氏更姓为邓,延续至今。祠堂始建于明朝宣德戊申年(1428),为使邓氏后裔缅怀先祖丰功业绩,抒发故国之思,--之痛,激励后代发奋图强,正…
147、圣托菲姆教堂
圣托菲姆教堂坐落于阿尔勒的共和国广场,是一座罗曼式教堂,现存主体部分为十二世纪所建,之后经历过多次重建或修建,名字源于阿尔勒首位主教圣托菲姆。圣托菲姆教堂带有古罗马遗风的西立面为普罗旺斯罗曼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之一,教堂南侧的回廊同它一起见证了阿尔勒这座曾经浸润在古罗马文明中的古城融入西欧中世纪文化的进程,并以此于1981年连同城中的竞技场、古剧场等古罗马遗迹一起被列-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由于历史上深受古罗马文明影响,十二世纪普罗旺斯地区的罗曼式建筑深深烙上了古典艺术的印迹,圣托菲姆教堂西立面大门的三角门楣即是这一传承最优秀的代表之一。三角门楣双坡同侧廊及中厅坡顶平行呼应,强化了…
148、梧州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位于梧州市中心的中山公园内。孙中山为了筹备北伐,曾于1921年至1922年先后3次驻节梧州。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梧州善后处处长李济深倡议集资在北山公园内筹建中山纪念堂。1926年1月29日,举行奠基典礼。1930年10月,建成。是我国最早建成的中山纪念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堂占地面积达163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素白色的外墙与四季常绿的古树相映衬,寓中山精神万古长青。纪念堂前的广场中央立有孙中山先生全身塑像,纪念堂门前两旁有石狮子,花坛等。纪念堂前座是四层塔式圆顶,前门额-“中山纪念堂”,为当时广东省省长陈济棠所题;后座…
149、虞氏天叙堂
在慈溪市龙山镇境内伏龙山下,有一幢灰墙青瓦,气势恢宏,堪称玉楼琼宇的豪门巨宅,矗立于绿野村坊之间。这就是虞洽卿为其母而筑的老宅——天叙堂。天叙堂坐西朝东,一条波光粼粼的河流从门前经过,光洁的青石板,把河塘及路面砌得平整有序,一扇悬有铁环的朱漆大门镶嵌在高耸的大墙中间。整幢楼房占地13700平方米,错落有致的亭台阁榭,曲径通幽的天井花园,集中西建筑的精华于一体,构造奇特,令人叹为观止。天叙堂通面宽59米,通进深94米,分相对独立的两部分,共由五进房屋组成,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使得整个布局主次分明,气韵生动。前三进始建于1916年,为传统的木结构建筑,由照壁、大门、厅堂、后楼、厢房组成,民族文化的精…
150、斯特拉斯堡大教堂
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是位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地区的圣母大教堂,为天主教斯特拉斯堡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坐落于法国斯特拉斯堡市中心。该大教堂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历史建筑之一,被广泛的视为哥德式建筑的代表巨作之一,也曾经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法国知名作家雨果曾以“集巨大与纤细于一身令人惊异的建筑”来形容这座教堂。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是用孚日山的粉红色砂岩石料筑成,正面顶上,一边是一座高142米的尖塔,另一边却只有一座平台,此处原应该是一座对称的尖塔,由于当时的财力有限而没有建起来,如今反倒成了它的特色,大教堂也因此而极负盛名。它那圆花窗及石花边巧夺天工,三道门廊也饰有精致雕像;中殿华丽典雅,其中的彩绘玻璃窗及天使之柱气…
151、二祖禅堂
二祖禅堂位于太湖县西北方,距县城80公里的牛镇镇薛义河狮子山上。二祖禅堂,历史悠久。据史载南北朝时期,为躲避北周武帝灭佛之灾,佛教禅宗二祖慧可率其弟子南行隐居偏僻的大别山,卓锡于太湖县西北狮子山上,在狮子山上大葫芦石洞内面壁参禅,香囊石上建造禅堂,收徒传道,开设道场。慧可的禅学思想传自达摩,特别是达摩传授给他的四卷《楞伽经》重视念慧,而不在语言。它的根本主旨是以“忘言忘念,无得正观”为宗。这个思想经过慧可的整理提倡,给学禅的人以较大的影响。以后传法与三祖僧璨,再传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使佛教禅宗在皖西荆楚一带广为弘扬。它光照千年,远昭海外。太湖山区人民十分尊崇和保护禅宗二祖慧可及其弟子,捐募山场…
152、柏林主教座堂
柏林主教座堂(BerlinerDom)是德国柏林的一座基督教路德宗教堂,曾是德意志帝国霍亨索伦王朝的宫廷教堂。教堂座东朝西,东面背靠施普雷河,南面是前民主德国的共和国宫,西边面对娱园(Lustgarten),北边是旧国家博物馆(AlteMuseum)。柏林主教座堂内部装饰华丽,可以容纳500人左右。地上建筑有4层,游客还可以登顶俯瞰柏林市区。一层还停放着德国皇帝弗里德里希三世(KaiserFriedrichIII,1831-1888)、选帝侯约翰·西塞罗(KurfürstenJohannCicero,1455-1499)、大选帝侯(GroßeKurfürst)弗里德里…
153、陇西堂
李家龙宫遗址位于陇西县南安乡一心村庙儿巷,相传是李氏家族聚居地。唐朝中叶在这里建有上、中、下三组雄伟的建筑,称为李家龙宫,殿堂林立,建筑巍峨,规模宏大,且规格较庙为高,自古李姓后裔在此祭祀祖先,其中主祭堂悬挂陇西堂匾额。殿门上高悬陇西堂巨匾;堂内供有李姓始祖利贞公(理利贞)、李氏先祖泊阳公(李耳)、李氏先祖伯佑公(李崇)三尊牌位及汉白玉雕刻的李族祖像,成为天下李氏主要的祭祖场所。天下李姓的郡望是陇西,李氏的堂号是陇西堂。李氏望族源远流长,史载其上古始祖为皋陶,实则出自轩辕黄帝。相传黄帝五世孙皋陶出生在曲阜偃地,得偃姓,帝尧时担任国之刑狱的大理职务,因断案有方而子孙世袭大理职务,以官名命族…
154、圣保罗座堂
圣保罗座堂(StPaulsCathedral)又译为圣保罗大教堂,是英国圣公会伦敦教区的主教座堂,坐落于英国伦敦市。现存建筑建于17世纪,是巴洛克风格建筑的代表,以其壮观的圆形屋顶而闻名,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它模仿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是英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圣保罗大教堂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国第一大教堂,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列。圣保罗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后经多次毁坏、重建,由英国著名设计大师和建筑家克托弗•雷恩爵士(SirChristopherWren)在17世纪末完成这伦敦最伟大的教堂设计,整整花了45年的心血。圣保罗大教堂…
155、电城钟鼓楼
钟鼓楼坐落于电城镇十字街口,原属神电卫城的一座指挥烽火台,亦是粤西南海滩涂沿海共二十四座烽火台的主要驻兵指挥台之首,明天启七年(1627年)建。崇祯二年(1629年),知县李祁将其改为“文昌阁”,题额曰:“云门”。清康熙年间,知县郭指南重修。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知县蒋善功再作修葺,民国期间也曾有过修缮。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钟鼓楼曾被电城供销社用作膳堂饭店,对外经营餐饮。其时钟鼓楼的古铁钟还存在,公社化期间,被抬走砸烂投进了炼铁炉。1984年,钟鼓楼被公布为电白县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被茂名市人民政府公布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在茂名市人民政府的指导下,市、县、镇三级政府合资对…
156、海德堡圣灵大教堂
站在海德堡古桥上可以望见一座有尖塔顶的建筑,它是位于海德堡老街区正中央的豪浦特街市集广场的圣灵大教堂,教堂竣工于1441年,为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它那漂亮的尖塔非常引人注目。1239年,这里只是一个晚期罗马式长方形基督教堂;在1398年,一个典型晚期哥特式大教堂建筑才在这里建成,主要以红砂石为建筑材料。教堂内的高坛建于1410年,中心的建筑一直到1441年才完成,教堂塔楼一度被搁置,直到1508年才重新再开始建造。高坛包含原有历代选帝侯的墓,但在1693年的奥尔良战争中被破坏大半,目前仅存鲁普莱希特三世及其夫人的墓塚,供人凭弔,也为此选帝侯家族曾居此城达三百余年留下最佳史证。大教堂内部也有以日本…
157、格洛斯特大教堂
格洛斯特大教堂位于英国伦敦格洛斯特郡,在格洛斯特市的北面,紧邻着河。格洛斯特大教堂早在1300年前便是人们的朝圣地,于681年开始,在一个为圣彼得而修建的修道院上进行扩建,这里埋葬着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二世。在2002年及2008年两度被用作电影《哈利•波特》系列的拍摄地点,因此,这里同时也成为了许多哈迷的大爱之地。格洛斯特大教堂高大雄伟、威严肃穆,给人一种神圣、震撼的视觉感受。教堂最主要的是中殿,高大的穹顶支撑着整个中殿,中殿内坚固的诺曼底石柱在此屹立了900多年。进入中殿,后面的是唱诗班席位,那是整个教堂中最令人叹服的部分,稀疏的阳光从高高的彩绘玻璃窗射入,殿堂显得神秘而安逸。日常…
158、阿奎拉古迹区及长方形主教教堂
阿奎拉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地区弗留利威尼西亚朱利亚区,是早期罗马帝国最大最富有的城市之一,在5世纪中叶被阿提拉(Attila)匈奴帝国国王毁灭。阿奎拉大部分遗迹仍埋在地下而未被发掘,正由于此,它才是这一类型中最大的古迹区。这里的长方形主教教堂是用优质的马赛克铺筑的著名建筑,同时它也在中欧大部地区的传教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阿奎拉最著名的是13世纪建在西南角城墙外的圣玛丽亚科雷马乔教堂,正面红白相间,3扇园花窗与大门巧妙配合,使哥特式艺术和罗马式艺术获得了和谐的统一。圣伯纳迪诺教堂是一座精美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内部在1703年大地震后重建,巴罗克式的天花板和管风琴都是佩斯科科斯坦查附近的费迪南多`莫…
159、同里耕乐堂
耕乐堂,位于西柳圩,陆家埭中段,朝东面河,系明代处士朱祥所建,由时任南京国子监学正里人莫旦撰文作记。朱祥,字廷瑞,号耕乐。堂名取其号。朱祥曾因协助江苏巡抚周文襄公,修建宝带桥有功,授予他官职,朱祥不愿为官,决志归隐,引疾家居,一时达官敬重之。周文襄公、吴匏庵、赵半江、莫鲈乡俱有赠诗,莫又为之记。晚岁益遗世务,日与邻翁野叟徜徉山水间。耕乐堂是传统的前宅后园布局,前宅由门厅、正厅、堂楼,后园由荷花池、三曲桥、三友亭、曲廊、鸳鸯厅、燕翼楼、古松轩、环秀阁和墨香阁组成,园西还有西墙门,可通郊外,是典型的明清宅第。占地4268平方米(六亩四分)。初建时,共有五进52间,后历代兴废,已非原制。现有三进41…
160、施琅纪念堂
晋江市深沪湾畔的衙口村,原称浔海,因清靖海侯施琅在家乡建将军府,声名显赫,故相沿成为俗称。施琅(1621-1696),字尊侯,号琢公,晋江衙口人。他容貌魁奇,勇力过人,善于带兵,且“习海上事”,是一位颇有战略眼光的将领。郑成功在台湾病逝后,施琅于清廷力主收复台岛,痛斥放弃台湾的谬论,率军渡海征台,收复台湾。施琅为祖国统一做出了贡献,因此而受封为“靖海侯”。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施琅卒于任上。清廷为表彰其功勋,敕建祠于故里,后代有重修,于今保存较为完整。祠宇三进,砖木结构,黑柱红檐,庄重而又大方。前、中、后三殿在中轴线上序列排开,严整肃穆,两侧以长廊相连通,组成了一个封闭式的建筑体。前殿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