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太原六大佛寺旅游
太原六大佛寺
1、太原双塔寺(永祚寺)
永祚寺,民间俗称“双塔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区东南约3公里的郝庄村南山岗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初名“永明寺”,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五台山高僧妙峰(福登)和尚奉敕续建,易名“永祚寺”。清初又续建了山门,完善了禅堂和殿宇,形成了一座小规模的寺院。但在战乱岁月,古寺饱经沧桑,到民国末期,已是满目疮痍、遍体鳞伤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曾多次维修。新建碑廊,仿建前院,广植牡丹,使古刹面貌一新。永祚寺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依山而建,坐南向北,三进院落。自北面山门而入,第一进院是20世纪80年代仿明代形制扩建而成,两厢为配殿,辟为展室,称陈列院。第二进院为“祗园胜景”,称牡丹院,遍植…
2、多福寺
多福寺位于太原市西北24公里处的崛围山之巅,始建于唐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初名崛围教寺,后改今名。唐人李克用、李存勖(后唐庄宗)父子曾到此礼佛焚香,寺况空前。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年间重建,后又多次重修。现存山门、钟楼、大雄宝殿、文殊阁、藏经楼、东西垛殿等殿宇7处。大雄宝殿为主殿,规模宏伟,并有壁画84幅与一些塑像,均为明代遗物。唯寺前山巅砖塔,仍是宋代原构。寺内有霜红龛,为明末清初太原著名学者傅山隐居处。寺在山顶小峪之中,缓缓清流,过寺前蜿蜒而下,潺潺作响,极富古刹风趣。   寺庙坐北朝南,现存山门、钟楼、大雄宝殿、文殊阁、藏经楼、东西垛殿等殿宇7处。大雄宝殿…
3、太山寺
太山寺又名太山龙泉寺,位于太原市晋阳古城遗址西2公里的风峪沟太山之上,山脚下有五代后唐名将李存孝的墓葬。“太山”之名始见于《宋书》,相传五代时刘知远招兵买马,有太山勇士石敢当袖20公斤的大铁锥应征,人莫能敌,闻名于晋阳。这里的山势突兀峥嵘,古柏苍翠欲滴,将龙泉寺裹藏在中间。据旧方志所载,龙泉寺原为道教昊天祠,始建于710年(唐景云元年),毁于金元战火,1391年(明洪武二十四年)重建时改为佛寺,并将附近的观音、童子等5寺并入。据说当时天旱无雨,地方官员和众百姓齐至太山拜佛祈雨,发现了汨汨而流的泉水,以为是虔诚求雨有应,龙王赐泉,于是给寺院冠以“龙泉”之雅名,并在泉水之上修建了龙王庙。自此,太山…
4、大佛寺(净因寺)
净因寺(第六批国保)时代:金至明地址:太原市尖草坪区上兰镇土堂村创建于金太和五年(1205年),因寺中有土雕大佛一尊,俗称“大佛寺”。寺院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占地面积57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南殿、韦陀殿、大雄宝殿。大佛阁依崖而建,坐西朝东,建在高1米的月台上,面阔三间,重檐歇山顶,底层前檐施五踩异形斗栱。前半部为砖石券窑洞,后半部为土券窑洞,建筑面积205.6平方米。阁内土雕大佛——阿弥陀佛高10余米,结跏跌坐,左右各塑一尊胁侍菩萨,高3.7米。净因寺由前后两院构成,前院以大佛阁为主呈东西向,还有天王殿和配殿;后院以大雄宝殿居正呈南北向,两院间以长墙、垂花门及侧殿相隔。现存除垂带下端…
5、太原清真古寺
太原清真古寺太原清真古寺(第四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太原市杏花岭区解放路48号据寺内清光绪二年(1876年)碑文记载:唐贞元(785年)创建,后历代屡有修葺。古寺坐西朝东,为两进院落布局,面积2300平方米,寺内有大殿、讲经房、省心楼、碑亭、沐浴室、会议厅、阿訇室等建筑。是我国华北地区保存较好的清真古寺之一。…
6、崇善寺
崇善寺(第一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太原市迎泽区狄梁公街原名白马寺,后改延寿寺、宗善寺,明代更名崇善寺。崇善寺创建于隋唐之际,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障的三子晋恭王朱棡为纪念其母高皇后,在该寺原址上大行扩建,洪武二十四年修建落成。清同治三年(1864年),大部分建筑被火烧毁,现仅存主体建筑大悲殿。大悲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座落在高台基上,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瓦顶为黄绿色琉璃剪边。上层檐下斗栱单翘重昂七踩,下檐斗栱重昂五踩。殿内柱子仍袭唐宋旧制。殿内设有天花板,全部采用沥粉彩绘。周围檐柱侧脚明显。殿内佛坛上供有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及千钵文殊和普贤三尊塑像,通高均在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