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之寺庙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之寺庙篇
521、昆山华藏寺
昆山华藏寺由位于昆山马鞍山原慧聚寺子院演变而来。慧聚寺,建于梁代天监十年(公元511年)。吴兴沙门慧向为该寺之开山。慧向,为梁武帝萧衍之师。梁武帝赐铁香炉、丝绣佛像,又赐田二顷、山一座、木千枝。慧向初来昆山时,因放锡禅坐于马鞍山胁石室,以二虎为侍,思欲立精舍而不能。相传当夜,风雨暴作,林木怒号,朴斫之声闻于远近,人皆怪之。翌日,黎明时刻,殿基成,台阶基石砌就,是山神之助。初建时,有大殿、小殿。至唐武宗会昌间(公元841—846年),诏毁天下佛宇,慧聚寺亦遭其难。北宋宣和间(公元1119—1125年),由信法师将马鞍山东北麓之慧聚寺子院改建为十方贤者讲寺,并易名为“华藏讲寺”。南宋淳祐戊申之秋…
522、智化寺
智化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东口路北。明初司礼监太监王振于正统八年(1443年)仿唐宋“伽蓝七堂”规制而建,初为家庙,后赐名“报恩智化寺”。“土木之变”王振诛族。英宗复辟后,于天顺元年(1457年)在寺内为王振立“旌忠祠”,塑像祭祀。智化寺智化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明代古刹,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具有独特的明代特色。其庄重典雅、用料独特的黑硫璃瓦顶,素雅清新的装饰彩绘,精美古朴的佛教艺术,有“中国古音乐活化石”美誉的“智化寺京音乐”,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敕赐寺扁智化寺山门上有汉白玉横匾“敕赐智化寺”,敕赐意为皇御赐的寺名,所谓“智化”就是以佛的智慧普度众生,虽然智化寺上门…
523、闵公禅寺
九华街东侧有一座闵公墓,墓主人是九华山当地的一位员外,据称闵公家产丰盈,为人慈善,每天斋僧99人。后人为纪念这位乐善好施的善人便修建了这座闵公禅寺。闵公寺是一座古老的寺庙,始建年代不详,后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炸毁。现在住持释妙性法师带领下复建。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大乘大集地藏十伦经称:“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密藏。”因此名为地藏。地藏菩萨是佛教中愿力最大的一位大菩萨。他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因而地藏菩萨功德利益宽大无比,而与众生世界有大因缘。地藏精神在佛教界占有崇高的地位。据说,唐开元年间,金地藏航海入唐,历尽艰辛,访遍名山,选…
524、大垌山净业寺
大垌山净业寺位于阳西县城西五公里大垌山,是佛的王国,玉佛数量居全国第一,又称万佛城。净业寺历史悠久,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和道光二年(1822年)两次重修。净业寺初名静业庵,清康熙十六年大规模重修时,改名为净业寺。民国二十年阳江县长李伯振组织修缮,成为著名景点。毁于文革-期间;1988年阳西建县后重建,初具规模。净业寺群山环绕,风光秀美,古树婆娑,寺内有潺潺流水。净业寺坐西朝东南,宝殿斗拱飞檐,黄瓦朱柱,雕梁画栋,巍然耸立;正门上方,悬挂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横匾净业寺。2000年,妙空法师尽毕生积蓄,打造两千多尊缅甸玉佛,捐赠大垌山净业寺,中有一尊亚洲最大的缅甸玉卧佛,长7米,高…
525、沈阳般若寺
般若寺位于沈河区大南街8号。由高僧古林禅师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修建。宣统元年(1909)、民国13年(1924),曾两次重建。20世纪60年代中期遭到破坏,1979年后进行了维修,重修塑像。在1984年10月建寺300年时,举行了佛像开光仪式。1985年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占地2289平方米,建筑面积2037平方米。主要建筑为砖木结构的硬山式建筑,是我市保存较好的佛教建筑群。该寺是比丘尼庙。具有布局严谨、中轴明显的特点,在中轴线上的主要殿堂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两侧的配房,是住持室、僧舍、厨房、斋堂及接待室等。东院是祖师堂,东西配房是僧舍。天王…
526、邢台玉泉禅寺
在邢台西北四十里有个皇寺村,村中有座玉泉寺,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该寺有三绝而著称。一是皇寺。相传,元顺帝被明将朱洪武追杀,曾避难于玉泉寺附近。而朱洪武却在该寺内歇兵喂马,所以后来将此寺改名皇寺。皇寺始建于唐,而重修于元,正殿、配殿宏伟壮观,为砖木结构,雕梁画栋都具有元代风格,为近世所罕见。可惜,保护不善,又因年久失修,边一独具风格的古建筑已今非昔比。二是鸟柏。皇寺院内,有一棵一千二百五十年的古柏,高达二十多公尺,挺拔苍劲,枝桠繁壮,一年四季郁郁葱葱。古柏树冠十分繁茂,大致可分七层,其势如烟如云,翠浓异常。由于此古柏位居深山古刹和玉泉环绕之中,常栖息珍禽鸟。再加上树冠如此庞…
527、昆明筇竹寺
筇竹寺位于玉案山,是一座始建于大理国时期历史久远的佛教寺院,因有“筇竹传奇,犀牛表异”的神话传说故名。元初高僧雄辩法师在此讲经,开昆明地区汉传大乘佛教讲宗传播先河。元延祐三年(1316),元仁宗为保护寺院财产颁敕圣旨,筇竹寺声誉渐高。寺院坐西朝东,沿中轴线主体建筑四进三院,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依山布局。山门为两面坡悬山顶,面阔三间11.5米,进深二间7.2米,内塑密执金刚两尊。山门左前方有钟楼一座,占地22平方米。进入山门为矩形小院,有相传植于元代的孔雀杉二株,其围需三人合抱。天王殿亦两坡悬山顶,面阔三间19.2米,进深三间12米,内塑四天王及弥勒佛。天王殿与大雄宝殿之间为“回”字形天…
528、博爱西关清真寺
时代:清地址:博爱县西关村西关清真寺建筑形式似凤凰回头看牡丹。大门为凤凰头,楼阁式建筑,座北朝南,歇山顶,上封宝胡芦,兰琉璃瓦覆盖,正、垂戗脊均有跑兽,正面竖匾上书《开天古教》,檐下有斗栱。大门口两侧石狮守门。照壁西侧为二门,亦称“望月楼”,面向东,面阔三间楼房,歇山。正门上匾书《敬一归真》,楼后匾书《望月楼》。顺中轴线往西二十米砌一大型月台,月台两侧各有一个碑楼均为重修牌。月台上,清代所建卷棚,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两侧无墙壁,均以木柱支撑。殿顶兰琉璃瓦覆盖,中间竖一匾额楷书明太祖百字赞褒语,檐下普间普作共八攒斗栱,每赞三踩,角作五踩,殿两侧和正面一样结构,耍头为像形龙头。与卷棚紧连为拜殿,…
529、南雅大佛寺
开县南雅大佛寺座落在开县西南部的南雅镇,为唐末宁元时期留下的石刻雕塑。寺内大佛依山而立,就岩凿成,佛身依岩迭坐,含笑颔首,盘腿打坐,成为巴蜀境内仅次于乐山大佛的第二大佛,现为重庆直辖市域内第一大怫,曾为重庆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开县的标志。南雅镇位于重庆市开县、四川省开江县交界处,距开县县城45公里。原有的寺庙——大佛寺,20世纪50年代初为破四旧,拆除庙宇,废作他用。在20世纪60年代“文革”期间,有人炸掉了直径一米多的大佛脑袋,唯佛身尚存。1997年初,当地抓住重庆直辖大力发展旅游资源的契机,组织人力重新修葺大佛,恢复了大佛的本来面目,并修复了寺庙的正殿,在佛像周围遍植风景树。现在,经过修葺重…
530、众兴马政寺
马政寺地处肥东县众兴乡华光村,距县城店埠22公里、合肥市区21公里;庙寺占地80亩,西临长丰县三十头乡,背靠众兴水库,海拔51.9米。登寺眺望,众兴水库宛如碧玉,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据乡人传述为凤凰宝地。古为东西南北交汇地,往山东、河南、上海的必经之路,寺内常年栽植花木、樟树、桂花,四季常青,冬暖夏凉,适宜人居,吸引僧人、居士来此定居,是旅游观光避暑的胜地,极具开发价值。马政寺由来久矣,相传始建于明初,为纪念朱元璋之妻马政娘娘放粮赈灾,而在此立寺奉祀。时事变迁,沧海桑田而失祀,经访原主持僧韩小斋口叙,刘铭传曾令部下首令重建此寺,塑像佰尊之多雄姿威武,后有龚大司马重建一次,上述均无文献可考…
531、香港长山古寺
长山古寺是香港一座寺庙,位于新界粉岭坪輋,现存结构建于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于1998年起已成为香港法定古迹。长山古寺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由打鼓岭区的村落共同兴建,原名长生庵,供奉佛祖、观音及地藏王。寺庙对出的山径当时是来往沙头角的必经之路,所以长山古寺也一度作为旅客中途歇脚的地方,并供应茶水。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长山古寺重建,改为现时的两进式设计。长山古寺初建年代不可考,惟寺内古物甚多:右殿左壁上嵌有同治七年(1868年)十一月立的古碑一块;另左殿内更悬乾隆五十中年(1789年)铜钟一口。钟铭上刻有“长生庵”铭,未悉是否该寺之前身。至于建寺的缘起,有说是清朝年间,由四位…
532、内江般若寺
般若寺位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三溪乡松柏寨,寺始建于唐朝,被誉为“川中胜景”,因曾珍藏全国仅三部《般若经》之一而得名。历史上的般若寺,规模宏大,庄严清净,寺庙原有七殿四廊,僧人多达百余人,后因战乱、历史原因,寺庙损毁严重。松柏寨·般若寺被誉为川东圣景之一。系清朝咸丰年间甲辰科举人张德元、郭肇林、李世猷等倡建,属高桥镇般若村管辖,其寨墙周长十里三分比当时的内江县城九里三分还略高一筹。寨内以七山、七堰、八景闻名。寨墙、寨依然遗迹犹存,自然风光与宗教文化融为一体。般若寺位于松柏寨东北面,始建于唐肃宗和代宗年间,经过宋咸淳时的扩建,明万历的重修,直到清代才具有七大殿、两偏殿的雄伟规模。现存藏经楼部份已修…
533、南京天妃宫观音寺
南京天妃宫主要有三处:一在江东门外上新河北岸,一在安德门外大胜关,这里指的是在下关仪凤门外狮子山下的“弘仁普济天妃之宫”,简称龙江天妃庙、下关天妃宫或天妃宫。据《俭陵玄观志》记载,天妃宫依山腰而建,前至山麓,有龙江白宫前流过。宫内有正殿后殿、雨廓廊庑、三清殿、玉皇阁等建筑,宫后还植种了婆罗树。其中,在西侧廊庑中,还绘有郑和航海途中所见到的海中灵异。宫中的玉皇阁、宝盖珠幢,高可见江,与远近帆樯相映。明朝初年,因朝廷加强了与海外的联系,遣使各国日渐频繁。为保海上航行平安,祈求海神天妃的活动较前更为兴盛。关于郑和在出使西洋的途中,屡求天妃救助,所谓化险为夷的事也有所记载。如《皇明大政记》和《明会典》…
534、永年普慧寺
普慧寺位于永年、鸡泽和曲周三县交界处。坐落在永年广府古城东北10公里张西堡镇夏堡店村西南2公里处。据县志记载:普慧寺古称普会寺又称普惠寺。始创于北魏永平三年(公元510年),距今有1500余年的历史,故址在永年广府古城西北。北宋元丰年间宗赜和尚,法名慈觉禅师,祖籍河北洺洲,永年人。长芦出家,后返梓“广平府普会”,期间迎母侍普会东室七载,又制《劝孝文》传世,御赐椹服,名扬天下。宋崇宁年间,改名天宁万寿禅院。金代天会年间僧同休始改建今址。金正隆三年僧智安和尚又一次对大寺修建和扩建,“役十万余工,鼓铁万斤”,寺院面貌焕然一新。“云臻大德一百八人,讲究佛事,十有八年、岁以为常,僧俗四众,不啻万人,”影…
535、东科寺
东科寺亦称“东科尔寺”、“洞阔寺”,都是藏语的译音名称,原名全称“东科尔具善0洲”,座落在青海省湟源县日月乡。东科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现名“东科尔佛教讲修洲”。寺南沿河松柏成荫,白杨挺拔,风景秀丽。清顺治五年(1648年),由四世东科-多居嘉措创建。清雍正元年(1723年),因罗卜藏丹津事件被毁,其遗址在今县城东百米处,当地称作“旧寺台”。清乾隆元年(1736年),由五世东科尔索南嘉措移建于现址。东科尔寺初建时受到顾始汗的鼎力相助,顾始汗将湟源日月山和今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一带的大片土地划为东科寺属地。1665年(清康熙四年),四世东科尔多杰嘉措奉召入京,被清廷封为“文殊禅师”,驻锡…
536、通辽青龙寺
青龙寺,原名慈云寺,位于奈曼旗青龙山境内,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是清代奈曼旗二十四座庙宇之一,曾以险要的地势,优美的自然环境,精湛的建筑艺术,精深的佛学,丰富的佛事活动及神奇的故事传说,闻名于关东各地,引来四面八方佛教信徒,谱写过辉煌的历史。相传慈云寺是由龙尾沟一姓魏的人家主持修建的,因观世音菩萨看中了这里景色秀美、意境肃穆,是天成的修道场所,于是就化身一女孩被龙尾沟姓魏的人家捡回家中,不久满身生疮,久治不愈。于是魏家就让姓王的小牛馆背着送到青龙山洼遗弃。过几天魏家人来到山里,正赶上下大雾,远远就听见钟鼓齐鸣,走到近前看见半山腰上有一座庙,庙里有一个山洞,0坐在山洞里,王牛馆站在一旁,方知菩萨显…
537、东良厢三圣古寺
东良厢三圣古寺位于石家庄市东良厢村,三圣寺建立的确切年代已无从查证。据考系北魏(公元385-420年)所建。三圣寺后殿里有三尊石佛立像,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经省人大批准,升为省级文保单位。原来寺院规模很大,寺前立有石狮,寺内有钟楼鼓楼。1981年仅存前后两个殿,各为三间,系明代嘉靖年间重修。前殿已无佛像,被生产队作为储草室;后殿也被用来存放杂物;不过殿内的三尊石像仍立在原处。群众称左侧一尊为太上老,右侧一尊为阿难尊者,中间一尊最高,面相善良,群众称之为“自来佛”(经考证,东良厢的三圣寺佛像应为佛、法、僧三圣。亦有人认为应为:西方三圣,即弥陀,观音和大势至)。“自来佛”高约三米半,高肉…
538、华峰寺
华峰寺位于萝岗区禾丰村,距增城市区41公里的中国名寺--华峰寺,既是佛教圣地,又是革命根据地,也是旅游胜地。华峰寺是中国著名佛教名寺之一。华峰寺始建于公元1682年清朝康熙壬戍之秋,由南樵和尚始创,至今已有323年历史。据历史记载,华峰寺建筑宏伟壮丽、构造精巧,史称“古寺一景别有洞天,老梅百株自成香国”,共有“断尘石僧归”、“一叶轩乘凉”、“佛迹岩”、“梅花谷”、“罗汉溪”等名胜古迹27处,占地有4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00平方米。华峰寺建寺之后,香火鼎盛,香客不断。据记载,自始祖南樵和尚至光绪年的慧光法师共有12代高僧在华峰寺主持佛事并在此圆寂;到民国时期,尚有僧人主管寺院法堂。在明乘法…
539、景宁金仙寺
金仙寺,旧址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城,鹤溪镇金仙路中段(即景宁农场)。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初名回向寺,旋改崇仙寺。宋咸平元年(998)重建,治平二年(1065)改称金仙寺。1314年建浮图塔于左寺,塔身七层,中空,每层铺木板,楼梯旋转而上,顶置万斤铁顶。明、清间屡加修建。清同治十一年(1872)浮图塔焚于火,铁顶坠地,只剩塔身,光绪后殿宇倾圮,现无存。殿堂于20世纪50年代改建农场,如今仅存“放生池”一口,后殿靠山一处残墙仍依稀可见,还有小量的柱石与断头石板在遗址四周。如今,金仙路原寺院四周大片农田及山地,被新建成景宁气象局和“金农”居民区,远远看去是一片现代繁华都市景象民间传说景…
540、淌豆寺
淌豆寺的名字源自泉水的名字。淌豆泉的位置在历城区港沟镇蟠龙山附近,传说中的“淌豆”之处,就是淌豆寺东的山崖上。时值降雨后,几股清泉从石壁喷涌而出,直飞而下,那气势让人惊叹自然造物之奇。飞下的泉水落在下面的山石上,溅起一阵阵水花,然后向下流去。落到壁下泉池之水,清冽甘纯,如天宫玉液琼浆。附近的村民常来打水,口感清冽,有甜甜的味道。村民说这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经常喝有健身延年的功效。听老村民介绍,淌豆泉在水旺时激荡飞落,而干旱时则叮咚如豆淌。泉水汇集流入下面的一个小型水库。为什么叫“淌豆泉”?有以下几个传说。相传当年秦王李世民东征路经此处。由于车马劳顿,李世民便在蟠龙山西侧安营扎寨,整修军队。碰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