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之寺庙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之寺庙篇
461、宁都永宁寺
永宁寺位于江西省宁都县城南面的水口塔旁。宁都自三国吴嘉禾五年建县以来,因交通便利,经济繁荣,而成为江西省东南部的重镇,元、清时期曾设过直隶州,1949年前后也设过专区,据说,宁都的这些发展都是得益水口塔和永宁寺。宁都城东面,梅江河蜿蜒而过,流至城南一公里处,形成一深潭,传说是孽龙巢穴。孽龙作怪,引起洪水泛滥,淹没城池。邑人受高道指点,拟在潭中建塔,以镇孽龙,遂投以大量石块,但因孽龙用妖术将石块化得无影无踪,无法立椿奠基。这时,农夫叶柏捐出自家的聚宝盆装以石块投入潭中,始得堆石成山,在山上建起了水口塔,镇住孽龙。故水口塔又叫“镇妖塔”。被水口塔镇住的孽龙,虽不敢轻举妄动,但一直耿耿于怀,总想伺…
462、玉台寺
玉台寺位於广东省新会市北郊圭峰山南半山腰,县志载:“圭峰山顶挺拔玉立,其顶四方,故称玉台。”明万历《新会县志》载:“玉台寺,在圭峰,唐建和间宋宗遂建,元末废。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重建。”明末毁於寇。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老僧棲林结茅数载,种松千株。康熙八年(1669年)律僧弘峰自鼎湖来此,复造禅院。光绪十年(1884年),知县彭君谷重修,有大雄宝殿、汉白玉石,七级浮屠塔、藏经书的圭峰阁、千手堂、玉虚阁、文昌宫、真人庵、玉虚宫、天帝庙、诸天庙、水月宫、石笋庙、瓊华洞、漱玉池、观山亭等建筑,是广东著名丛林之一。每年八月二十四日,邻县僧尼都来这里受戒。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四月,会…
463、峨眉山伏虎寺
伏虎寺是全国重点寺院,距报国寺2华里,位于瑜伽河与虎溪汇流处,海拔630米,为峨眉山最大的比丘尼寺院。看点“密林藏伏虎”:清代可闻大师的徒弟寂玩上人在寺周广种杉树、桢楠、柏树,按《法华经》一字一株,称“布金林”。布金林与大峨寺的旃檀林、白龙洞的古德林并称为峨眉山的三大园林。布金林古木参天,浓荫蔽日,伏虎寺整座寺院均掩映在密林之中,因而有“密林藏伏虎”之称。然而,寺院的屋顶上却终年无败叶堆积。于是,清康熙皇帝于康熙41年(1702年)赐伏虎寺“离垢园”三字,为佛教圣地远离尘垢之意。介绍伏虎寺原为一小庙,旧名药师殿,行僧心庵开建。南宋绍兴年间,行僧心庵再建。伏虎寺得名,一说寺院附近山中有虎伤人,僧…
464、石城宝福寺
宝福寺,位于江西省石城县城东南琴江河畔,为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建,大观庚寅(1110年)僧应可修。崇宁年间(1102-1106)由僧应可、道符及合院僧众募资于寺后增建七级六面宝福塔。该寺几经毁兴。元朝至正二十年庚子(1360)遭寇所毁。明洪武三年(1370)僧人明海法师重建。清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知县郭尧京重建。乾隆六年(1751)知县马尹奇祷雨于此获验,因此与典史柴文元、邑绅熊承统等筹款重修。民国初年于寺左增建玉皇坛,至此,成为佛寺,佛塔,神坛三位一体的建筑群。民国二十年(1931)冬,县当局以修城墙为名,拆毁佛寺。数年后由比丘尼证芳法师发心募化重建。民国二十九年(1…
465、石空寺
石空寺石窟始开凿于唐代,据史书《陇右金石录》、《甘肃新通志》记载:石空寺以寺得名,寺创于唐时,就山行凿石窟、窟内造像皆唐制”,是唐代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的文化宗教基地,1961年被自治区人民0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石窟寺共有石窟13个,自西向东分别为:焰光洞、万佛洞、百子观音洞、老君洞、三清洞、玉皇洞、无量洞、九问无梁洞、财神洞、药王洞、娘娘洞、龙王洞、睡佛洞。其中的九间无梁洞规模最为宏大,是该石窟寺的中心,洞高25米,深15米,宽13米,内塑88佛,加上菩萨、罗汉、供养人等共有360尊之多。正面有三个大佛龛,正中为一铺五身群像,当中的大坐佛高达五米,为石胎泥塑而成,螺鬓、圆脸、长眉、大眼、…
466、十方普觉寺
十方普觉寺又名卧佛寺。位于西山北的寿安山南麓,距市区20公里。唐贞观年间(627—649)建。原名兜率寺。兜率是梵文的译音,意译为“妙足”、“知足”。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距今已有1300余年。初建时名兜率寺,内供有香檀雕制的卧佛像。元朝重建,并铸一尊释逛牟尼铜卧像置于寺内,同时更名寿安山寺。清朝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改称十方普觉寺。因寺内卧佛造像远近闻名,人们通常称卧佛寺。卧佛寺坐北朝南,由3组并列院落组成。寺前有一座木牌坊额题“智光重明”,四柱三楼灰筒瓦顶。牌坊过后是长百余米的坡道,坡降12米,两侧古柏4行。主要建筑有琉璃牌坊、山门殿、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和藏经楼等建筑。楼后傍依山岗…
467、高唐兴国寺古塔
兴国寺古塔又称菩萨塔。位于高唐县城北17公里梁村街东。始建年代无考,传为兴国寺寺僧和当地居民共同筹资兴建,明清时曾维修。塔为青砖砌筑,八角楼阁式仿木结构,共13级(存11级),高37.5米。基座为正八边形,周长22.8米,面积33平方米。塔为仿木楼阁式建筑,外以青砖白灰、内用青砖沙灰砌筑,塔身内部的角檐及踏步、塔门等处施有木筋。平面呈八角形,边长2.85米,对边直径6.85米,总高38.8米,共11层,上设宝顶。塔基占地面积为33平方米。从下至上逐层收分,瘦俏挺拔,其他为单檐,檐部斗拱构件以青砖切割、磨制而成,做工精巧。门洞北开,可攀登。由于塔体瘦俏,攀登方法也较别致。攀登时二、四、六、八级从…
468、天穆清真北寺
天穆清真北寺位于天穆村北,传述为唐元帝六年建,但无考。有记载为建于明永乐二年,在津门历史最古。历史上曾多次重修,又于1948年11月25日,被国民党溃散的军队焚烧,夷为废墟。1949年重建,由村民集资修建前殿,1951年修后殿。“文革”期间又遭破坏,大殿被作为生产车间。八十年代初,市、区政府筹资、村民捐款修葺大殿,并在殿西北建望月楼。后村民集资重建南北讲堂及对厅,1986年建沐浴房。因大殿曾受地震损害,1992年重新修建,并将原藏经室平房改建成楼房(二层),1995年竣工。总投资700余万元,其中政府投资200万元,社会各界及回族群众捐款捐物合人民币500余万元。4月15日,天津市长-、副市长…
469、平兴寺
平兴寺坐落于“佛国海天”——福建省福鼎市太姥山东南500米之坪岗山麓,文革期间由十余名僧人创建。远处怪石嶙峋,群山环抱;近处松竹并茂,叠翠重重;曲径通幽,实乃隐逸修真办道之胜地。平兴寺在界诠法师的带领下,发扬佛教优良传统。以普度众生为根本,也为慈善事业做出贡献。1966年,文革伊始,由福鼎县-部组织全县僧众由青藏法师为首创办佛教徒茶场。十余名僧人于此结茅而住,垦荒种植,早晚课诵,从未间断。1977年,礼请世行法师移锡于此,住持改建本山道场。因平地而起,兴作道场,故名“平兴寺”。1991年,界诠法师返山,协助扩建道场,健全寺院规约。时年,修建大殿与僧寮。1992年,开办普隐学堂,以教通诸宗、行依…
470、普陀山法雨寺
•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寺内的九龙藻井是南京明故宫遗物,造型奢华。景点介绍法雨寺位于普陀山风景区中部,被称作“后寺”,其规模仅次于“前寺”普济寺,是普陀三大寺之一。因为它在山脚下,有景区的旅游巴士直达,每天来此朝拜的香客非常多,是来到普陀山的游客不可错过的寺院之一。游览法雨寺,你可以从佛顶山上的慧济寺顺着香云路的台阶走下来,也可以坐车或走路从普济寺过来(约3公里)。进入山门的牌坊,来到放生池上的海会桥,抬头便能看见红墙上“天华法雨”四个大字,两边的放生池里成群的红鲤鱼也是法雨寺令人难忘的一景。过了放生池,沿着弯曲的步道上坡,前方便是法雨寺的主体建筑群。寺院依山而建,分列在六层台基上。天…
471、三侯寺
位于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五陂镇,距萍乡市城区约8公里,距安源约6公里,是萍乡的重要旅游景点,来萍乡观光者到了五陂镇大都先必前往三侯寺。三侯寺旧称三侯庙,又称张相公庙。创建于明崇桢二年(1629),重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东临南河水,南靠乌龙山,西傍三侯古桥,北对册冈宝刹。据地方史籍《昭萍志略》载:“萍南大田有三侯,屡著灵异,里人所建,以祀张相公”。“尝读唐书张宏靖传,三世皆宰相,封侯,时号三侯张相公家,今三侯庙亦张相公”。寺中祀祭之张相公,并非唐代张宏靖,只是借其义,祀祭生于明朝万历二十五年(1597)的张景鸿,字逸云,号康,湖南济阳人氏,弱冠中秀才,后又精通岐黄之技。为避祸难,奉母离…
472、吴江泗洲禅寺
“以湖东有泗洲,洲上有古寺。而钟声隐隐,逐苍茫而来也。名曰泗洲晓钟。”泗洲寺的来历,赵宽(457~1505年)则在其写的《泗洲寺重建大雄宝殿记》中说是佛教一位上乘大士名泗洲者所创建。泗洲禅寺位于芦墟镇,汾湖旁。为吴江东大门,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向南出镇不足百米过芦墟塘便是浙江,向东不足5分钟车程便是上海界,318国道穿镇而过,南接京杭大运河,延太湖边达湖州,向西一小时车程到苏州,交通极为便利。古寺建在两面环水的泗洲上,仅小圩东南角与兵字圩相连。似乎禅寺由地得名。直至解放后的几年里,泗洲寺前后殿仍悬挂着大铜钟、大铁钟。古刹钟声,洪亮悠扬,震撼信徒心灵,吸引古今游人。泗洲禅寺创建于唐景龙二年…
473、杭州香积寺
香积寺位于杭州湖墅香积寺巷,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原名兴福寺,大中祥符年间,宋真宗赐名香积寺至今,是杭州湖墅地区的著名寺庙,曾是灵隐、天竺朝山香客的集散地,素有“运河第一香”之美誉.每天运河上千余船只往来,运输繁忙,夜间灯火通明,寺内热闹非凡,促进了湖墅地区乃至杭城的商贸、旅游的繁荣,对佛教禅宗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香积寺内原有宝塔二座,建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据《湖墅志略》记载:僧祥文于康熙年间住香积寺,拓展寺基造毗卢阁,并于寺前建石塔二座,现仅存一塔,该塔八面九层,下有须弥座,用白石雕凿,仿木结构楼阁状,斗拱仿宋式,第三层东面悬匾,上刻“慈…
474、夏琼寺
夏琼寺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海省化隆县查甫乡,距省会西宁95公里,临平公路南侧15公里处,是化隆县风景区中较著名的宗教文化游览胜地,始建于1394年,为青海最古老的藏佛寺之一,夏琼寺总面积为27万平方米,始建于元至正九年(1349年),是藏传佛教格鲁创始人宗咯巴的发祥地,历代三世、七世、十三世0捐金数千两修饰了该寺殿堂,使该寺更加金壁辉煌,光彩四溢。该寺第一批经师先后充当了七世、八世0,九世班禅和三世章嘉-的经师,1788年乾隆皇帝赐名“法静寺”,并敕赐汉、藏、蒙、满四种文匾一幅,上题“大乘兴盛地”金字。夏琼,本为藏语,意即大鹏,乃附会山形之势以命名。其山在查乡南尽头,势如展翅欲飞之大鹏,…
475、金仙禅寺
千年古刹——金仙寺,它创建于南朝梁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几经毁葺,风貌依然。寺院山门正对着白洋湖,门前的一对石狮子痴痴地望着历经千年而依旧盈盈清碧的湖水。每当夕照西来,残阳如血,四野一片寂静,浑厚的钟声悠悠地传过来,带着千年铜锈,充塞着每一个角落。倦飞的鸟儿穿过湖面,穿过钟声,各归其巢。据清光绪《慈溪县》载∶寺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年间(五三五年至五四五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初名静进庵。唐干元年间(七五八年至七五九年)福林度智禅师住此,改名福林。宋治平二年(一○六五年),因白洋湖曾名「金仙湖」,朝廷赐额金仙禅寺,成为当时浙东一名刹。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五十九年(一-年)两度扩建;道…
476、临河甘露寺
一、建寺缘启甘露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镇哈达淖尔村,距市区49公里,新华镇9公里。西靠哈达淖尔五社,东临哈达淖尔六社、南临银新公路、北靠田间渠。寺庙现占地东西163.5米、南北217米、总面积35479.5平方米,合53.27亩,是内蒙古西部较大的汉传寺庙。原名观音茅蓬寺,俗称常素庙。民国十五年,由(1926年)本地冯家圪旦农民裴三之子裴金锥所建。裴金锥生于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从小受祖传的影响下,随父母亲信奉佛教,一懂事后就不乐世好,甘愿布衣素食,走路眼不斜视,经常端坐念佛,老年人都说裴金锥是记前世的人。在他十九岁时,父母就包办给他娶妻成亲,但他不染尘世,立志超凡脱俗,就…
477、苏州文山寺
文山寺位于姑苏城西北的文丞相弄内,是苏州市唯一的一座尼众丛林(俗称尼姑庵)。它虽然没有像西园寺、寒山寺、灵岩山寺那样令人瞩目,但历史悠久已越八百载。苏州文山寺背枕桃花坞,面临中市,现占地面积2206.19平方米,建筑面积2889.69平方米,为南宋古寺,迄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文山寺原址为文山寺、潮音庵、云林庵三寺共处,期间屡经兴废,历经沧桑。文山寺与历史人物文天祥有关。1958年后,文山寺改为比丘尼道场,文革期间,文山寺亦未能幸免,为多家厂房占用。1988年10月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后,在市、区等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文山寺古庙得以归还、重修,1990正式经批准开放,成为苏州古城区唯一一座尼…
478、乃朗寺
乃朗寺乃朗寺,亦称“乃囊寺”、“奈囊寺”。在拉萨市之堆龙德庆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西的楚浦寺东面。乃朗寺,由噶玛噶举派红帽系-第一辈札巴僧格于1333年创建。札巴僧格(1283~1349),意为“名狮”,为黑帽系第三世-让琼多杰之得意弟子,因曾得元帝室成员赠给一顶红帽,其传承遂称为“噶玛噶举红帽系”。因他生于有利于波地方夏氏家族的旺古支族中,所以他又称为“旺古热巴”。13岁时拜至尊柯瓦的弟子洛哲扎巴为师受优波塞戒;17岁时从上师益西僧格出家为僧,闻习《俱生》、《觉莫舍生法初生要义》,经修习生起了特殊的温火,人称“章谷热巴”(意为章火单衣师);26岁时拜楚浦寺让琼多杰为师,依轨范师楚仁闻习《密集灌…
479、大连松山寺
大连松山寺是一座始建于唐代的寺院,位于大连最繁华的西岗区唐山街之侧,占地很小,是座超级袖珍的佛门胜地。从寺外望去,多见断壁残垣,破门虚掩,细心一些的,方能从满目破败中看到斜伸出的红漆飞檐,透露着一丝飘逸洒脱的灵秀之气。临街的大门常常紧闭,悄无声息,唯有围墙上遒劲有力的“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中规中矩地伫立着,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如如不动,于喧嚣繁杂的城市气息中凸现着佛家的淡定从容。绕过转角来到侧门,只见窄得二人不能并入的入口上方,顶着一方亮堂堂的黑漆大匾,是朴初老人的亲笔题字--松山禅寺,显得与这寒酸的外表极不协调。进寺门前行不到十步向右转身,顶到鼻子尖上的是一偌大香炉,旁边有香案摆了一些细香…
480、田庄台清真寺
清•康乾年间,田庄台始有穆斯林教民迁入,穆民在田庄台西马莲坡西菜园子建成土平房大殿三间,两侧有阿訇室,沐浴室。这是本镇最早的清真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由西菜园子迁到现在的地址(田庄台镇南大社区西)。盖起三间砖木结构平房大殿,配有阿訇室、沐浴室,当地穆斯林在此进行宗教活动。光绪十九年(1893年),由当时驻防在奉天,统领奉军的广东高州镇总兵钦赐头品顶戴双眼花翎建武将军左宝贵(回族),在驻扎营口期间,协同田庄台穆斯林乡老刘国恩、杨石、杨立堂、刘崇峰、张胜一等人,重修田庄台清真寺礼拜大殿,建筑面积为325平方米,建有木结构座西朝东大殿三间,可供3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