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窟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窟篇
141、文殊山石窟
文殊山石窟位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镇祁文乡文殊村的文殊山上,现存窟龛百余个,开凿于文殊山前山和后山的崖壁上。现存早期中心柱窟8个、禅窟1个,窟前寺院遗址28处。现存有壁画、塑像较为重要的有前山千佛洞、万佛洞和后山古佛洞、干佛洞等,均为平面近方形的中心柱窟,穹隆顶。另有在窟内开凿小禅室的禅窟。中心柱分三层,下层为方形坛基,上面两层每面均凿圆拱形龛,龛内塑佛像,龛外塑二胁侍菩萨。洞窟四壁及顶部彩绘壁画,题材有千佛、说法图、七佛、伎乐天、供养人像。万佛洞有西夏时重绘的大型《弥勒经变》画及佛本生故事画,是西夏佛教绘画艺术的代表作。地址: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开放时间:旺季(4月1…
142、庙岭山石窟
庙岭山石窟庙岭山石窟(第一批省保)时代:北朝至唐地址:榆社县城西南5公里庙岭山寺沟千佛洞又称石室方丈,坐东朝西,依崖而凿,方形覆斗顶。宽2.4米、深2.55米。窟内雕较大造像6尊,四周千佛环绕计1090尊。主佛像(东壁)通高1.33米,像高0.9米。身披褒衣博带袈裟,内着僧抵支,结咖跌坐于束腰长方形平台上。摩崖造像在原大雄宝殿的后墙崖壁上,像高1.8米,身披轻薄透体袈裟,线条简洁流畅。双手残,结跏跌坐于高1.2米的莲台上。寺东北山顶有砖砌禅师塔1座,平面方形,通高4.3米,为唐代所建。…
143、天佛寺石窟
天佛寺石窟位于城南50公里处中路乡灯山村,是我国早期的石窟之一。创建于十六国北凉,后经历代开凿,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有学者称为“中国石窟鼻祖”。窟内保存壁画数百平方米,现存洞窟三层,大小佛龛17个,佛像100多尊,以及魏、隋、唐时期的汉、藏写经、初唐绢画等珍贵文物。其中主体建筑大佛窟如来坐像高达30多米。大佛左右两边站立迦叶、阿难、普贤、文殊、广目、天王六尊造像,神态逼真,形象各异,塑造精致。因修黄羊河水库,大部分佛像、壁画、经卷等搬迁于省博物馆保存。现窟内大佛依山造像、中心柱,佛龛及部分壁画尚存,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地址: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中路乡灯山村开放时间:08:00-18:00门票:15…
144、白乳溪石窟
白乳溪石窟刊凿于唐代,现存龛窟23个,造像151尊,碑刻3通,线刻经幢1个,题记4幅,分布在四块锥形白砂岩石上,龛窟形式有单层圆形龛、双层方形龛、外方内屋形龛等。石窟装饰华丽,雕刻艺术精湛,是融宗教、彩绘、建筑、雕刻、音乐、服饰为一体的盛唐时期石窟佳作,对研究唐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提供了实物依据,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2013年5月,白乳溪石窟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石窟A、B、C区以A区为中心,西临通河,东外延30米,北外延100米,南外延130米,D区以石窟为中心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
145、文殊寺石窟群
文殊寺石窟群旅游景区位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境内,距酒泉、嘉峪关市二十余公里,交通极为便利。文殊寺石窟群建于东晋明帝太宁时期,经过魏、晋时期的建设修缮,到唐、宋时期达到鼎盛,声名远扬。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文殊寺石窟群始文殊寺院,藏语称“嘉木样贡巴”,汉语意即“文殊大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据传说和《安多政教史》载,文殊菩萨曾显灵于此,故名为“文殊寺”。随着中外游客的逐年增加和旅游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这个千年古刹又呈现出勃勃生机。地址: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电话:0936-6164852开放时间:旺季(4月1日-10月31号)8:00-…
146、木图石窟
木图石窟,位于原平市苏龙口镇木图村北约1500米处,金山脚下的一巨形沙石质岩壁上,单窟。坐东朝西,面宽1.5米,进深1.44米,高1.2米,平面近方形。窟内郑重凿有1龛,高0.7米,宽0.53米,内雕1佛,结跏端坐,高0.55米,身着袒右袈裟,左右立二弟子二菩萨,高0.53米,龛左侧镌刻“华林寺”三字,右上刻有题记4行44字:“正光五年(524)七月十八日,比丘僧华云兴在华林寺,造像两□、□浮图一□,造士一部经供奉”等。1981年,原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47、老君崖石窟
老君崖石窟位于武当山狮子峰。老君岩又名玉清岩、太清岩、太玄观,坐北朝南。道士任道清、王道兴于北宋天圣九年(1031)在其南部岩壁上开凿一高5米、宽4.5米神龛,龛内浮雕高2.95米的老君坐像一尊,两侧龛壁线刻道家-图示13幅,上部龛壁线刻武将4幅,并分别在其外侧阴刻楷书“大宋天圣九年七月囗日老君岩王道兴记石匠李”、“山门奄主任道清”、“太上岩”,字径0.5米见方。大龛周围的崖壁上,另设数十个或刻于崖壁或嵌于崖壁的小龛,线刻人物或文字,高0.4米-0.8米。(第三批)…
148、莲花洞石窟
莲花洞石窟莲花洞石窟位于屏边县城南70公里的灵宝山上,海拔2100米。这里峰峦迭翠,森林茂密。莲花洞石窟有前后两个洞口,前洞已废,后洞高3米,宽4米,深15米,洞内雕刻造像8躯。在洞底岩壁上依壁雕刻有如来菩萨一躯,身高2.3米。洞口对面的岩壁上刻有玉皇大帝、瑶池金母,壁前有0像韦陀,技艺纯熟,刻工细腻。洞内佛像和金刚像为明末清初作品。道教造像为清光绪二十年至三十二年(1894-1906年)所刻。1987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149、无量山石窟
介绍无量山石窟位于彭阳县城西北25公里的川口乡田庄村,背靠无量山,面向石峡河,傍山依水,风景秀丽。石窟开凿于半山腰石崖上,共有两窟,中间相隔约50米,坐南面北,沿石峡河东西排列。此窟建于1032年(宋天圣十年)。1985年,无量山石窟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又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彭阳县人民在石窟周围植400株“文物古迹纪念树”。宁夏固原市…
150、云冈石窟第17窟
第17窟窟形平面属椭圆形,穹窿顶。主像为云冈最大的交脚坐像,高15石公尺。你走进这低于地平面约1公尺的17窟时,仰面向上,这尊主像魁奇伟岸,有唯我独尊的气势。头上戴花冠,胸前配兽饰,臂着珠钏,腿作箕踞。右手仰掌,左手屈胸。人们称之为“交脚弥勒菩萨”。此窟东西两壁各有一大佛像,东为坐像,西为立像,也非常魁梧,但风格与主像不同。由于有这三尊像,也有称之为“三世佛”,主尊定为未来世之弥勒。景点位置山西省大同市城区武周山麓云冈石窟内…
151、苍龙山石窟
苍龙山石窟苍龙山石窟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后西佐村,石窟凿于鼓山顶,分东西两处,东区有唐龛5个,刻在一个凸起山包的东侧岩壁上,共有造像37尊,最大一龛高1.15米,宽1.13米,其他几龛高0.4-0.7米。造像丰满写实,线条流畅。西区有石窟1座,位于山峰南崖。石窟平面略呈矩形,深2.3米,宽3.3米,高1.47米。窟门方形,两侧各雕盘龙方柱1根。窟内凿坐佛3尊,窟后壁有记载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大地震的题记。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52、北魏石窟
下花园北魏石窟位于鸡鸣山脚下,窟的平面近似马蹄形,洞中雕有大佛像一尊,计高二米。石窟顶部由八个飞天围绕莲花所组成,其周围有天女舞乐像。石窟上部雕有三排小佛像,惜已风化不清。洞内左右壁均雕有造像,较完整者有十几躯,造像上身及两臂较长,肌肉丰满,身姿矫健,为北魏石窟造像中不多见的艺术资料。作为我省唯一一处的北魏石窟,由于它紧贴京包铁路,周遍又布有多个煤栈,环境不幽雅,而且铁轨的震动及煤栈的污染,已对石窟构成了破坏性的威胁。…
153、鹤鸣山道教石窟寺及石刻
鹤鸣山道教石窟寺及石刻鹤鸣山道教石窟及石刻位于广元剑阁县普安镇城东的鹤呜山。鹤鸣山是“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山上保存着自东汉以来建造的道教石窟石刻以及始于北魏的道教造像。由于丰富的历史内涵与精美的石刻造像艺术,鹤鸣山道教石窟石刻由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门迎首便能看见一尊仪态超凡的老君塑像,彰显着道教的文化底蕴。顺着廊道向内,依次可以看到鹤鸣山石刻中的“唐代三绝”:李商隐的《剑州重阳亭铭》碑,颜真卿的《大唐中兴颂》以及重阳亭中的道教石刻造像。这些出土于唐代的石刻与造像,自有唐代的风骨与大气。李商隐所撰《剑州重阳亭铭》以小篆为书写字体,笔力道劲;颜真卿所书《大唐中兴颂》,笔力丰…
154、林山石窟
林山石窟共有佛教石窟四个,其中一、二、三号位于西林山,俗称千佛堂、万佛堂;四号窟位于东林山,俗称石佛堂。一、二号窟始凿于宋代,三、四号窟始凿于明代。其中一号窟有佛像135尊,二号尊925尊,三号窟1035尊,四号130尊。石窟雕像分圆雕和浮雕两种。人物形象有的慈祥善良,有的凶恶丑陋;有的欢乐,有的悲哀;有的肥胖,有的枯瘦,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是我国现存的珍贵古代雕刻艺术品之一。东林山石窟又名“石佛堂”,位于东林山山腰,开凿于明代,宽3.6、进深3.35、高1.7米。洞顶雕凿成瓦房式仿木结构,正壁雕“一佛二弟子”,四壁还雕有佛像130尊。西林山3处石窟又分别称为“百佛堂”、“千佛堂”和“万佛堂”…
155、靖远寺儿沟石窟
又称红罗寺。在靖远县西南寺儿湾村。开凿于黄河北岸红砂沉积崖上。始创于唐代,现仅存1窟。门为砖券拱结构,窟内共有唐及后代石雕和泥塑造像66尊,有释迦、迦叶、阿难、观音、罗汉、天王等,形象生动,神态逼真。窟顶原有彩绘,因烟熏而难以识别。窟前有砖木结构楼阁,清康熙十二年(1673)修建,嘉庆元年(1796)重修。窟前原有配殿、僧屋等建筑,同治年间(1862-1874)毁于兵燹。石窟前楼基北壁一佛龛,为北魏所开凿,龛内造像保存完整。…
156、永兴岩石窟
永兴岩石窟位于大洋乡院埔村,宋绍兴年间(1131-1162)始建,元元贞三年(1297)重建,至正二年(1342)重建。祀张公、观音、八仙、龙王等。寺石仿构,坐南朝北,石窟通面阔三间21.05米,通进深三间10.72米,占地面积420平方米。洞正面用规整条石砌成并排的三个拱券门洞。拱券顶室三间,有壁门相通。存元至正二年碑刻一通,清代碑刻二通,右侧有元墓冢1座。是莆田唯一的石窟寺,永兴岩石窟寺2001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157、法华洞石窟
法华洞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青烟寺村东约1公里的华山上。198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开凿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西元982年)至雍熙二年(西元985年),历时3年完成。现存洞窟3个,皆坐东朝西。除中间洞窟外,左右两个洞窟均已毁坏,造像不存。中间洞窟宽5、进深7米。主尊像距东壁约1米,为一半跏趺坐佛,通高2.2米,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体态丰满,衣纹厚重,左右两侧各有一弟子立像。北、东、南三壁上雕凿千佛、罗汉、供养人像等,其中南壁正中还雕有一尊千手观音像,高1.2米,造型优美,雕刻精湛,为法华洞石窟中的精品。现佛像多残,但仍不掩其刻工精细和造型生动。足见当年佛教之兴盛…
158、东方石窟景区
“东方石窟”以石刻艺术生动再现中国古典神化传说以及近现代国内著名艺术家的书画作品。其中,展现中国石刻石像400尊,还有根据现代著名艺术家徐悲鸿绘画创作的《愚公移山》和《井冈山会师》等历史作品100余幅。同时黑豆峪村还与县文化文物局合作,将本县仅存的100余块由唐代至清代的碑刻、石人、墓志集中摆放在“东方石窟”风景区内,给游客又增添了一处有文化内涵很深的历史文化博物馆。景点位置北京平谷区黄松峪乡黑豆峪村…
159、玉蟾山石窟
玉蟾山石窟造像,始于宋,直至清代,其中以明代雕刻居多,共有71龛造像414尊。造像沿山体呈西南至东北走向分布。其中在玉蟾山金鏊峰周围的崖石上最集中,造像达400多尊。玉蟾山摩岩造像多为佛教造像,亦有道教、世俗造像。大者数丈,小不盈尺,雕刻精美,风格各异。尤以“千手观音”一壁的造像最具代表性。玉蟾山石窟对研究佛教文化的发展延伸和区域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1991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60、南岩自然石窟群
南岩景区在16平方公里的主景区内,有23座石窟,其中最大的达到1502平方米。1000平方米以上的石窟有9个,最小的也有100多平方米,实属全国罕见。这里原来是一处内陆湖盆地,随燕山运动发生过一次造山运动,形成了一个小盆地,红碎岩长期沉积后,由于中生代燕山运动的加剧,地壳不断上升,隆出地面,形成了座座馒头状的山峰。经风化、溶蚀作用,形成了今天南岩景区自然石窟群。先后有僧人建立了南岩寺、龙门岩寺、双岩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