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刻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刻篇
281、北龙山摩崖石刻
北龙山摩崖石刻,位于繁峙县金山铺乡北河会村北1000米的北龙山山顶巨石上。分布面积14.6平方米。分东西两区。东区有佛龛70窟和石刻佛像1处。龛内无佛像,佛龛上方有石刻佛像。佛龛高0.26~0.6米,宽0.2~0.32米,深0.12~0.26米。佛像高0.5米,宽0.35米。西区有一石刻动物造型,模糊不清,高1.8米,宽1.2米。依据雕造手法和公义判断,是一处北魏摩崖石刻。…
282、东佛峪摩崖石刻造像
山东济南东佛峪摩崖石刻造像,(东魏—唐)位于济南东部15公里处。东佛峪石窟造像位于十六里河镇矿村东北佛峪尽头处,有般若寺遗址。自佛峪胜境牌坊拾阶而上,有长百米、高数十米的悬崖,崖上刻造像20余尊,为隋唐风格。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冶山居士书“云殿泉厨”,光绪九年(1883年)刻大“佛”字及“别有洞天”、“严阿仙境”、“林壑优美”、“洞庭少宝”等大小题记30余则。…
283、平瑶岭摩崖石刻
平瑶岭摩崖石刻位于连南县大坪乡军寮村老排上。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排瑶发起暴-动,总兵郑芝龙奉命统率3万漳潮兵镇压,攻破里八洞、火烧坪、大掌、军寮等瑶排,焚烧殆尽。特令随军监纪董梅鼎刊“平瑶岭”三字,刻于悬崖石壁上,以记镇压众瑶事。“平瑶岭”三字刻在高8米、宽6米的石壁上,楷书阴刻,每字高0.60米、宽0.60米。1986年连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284、东极岛战士第二故乡石刻
战士第二故乡石刻,位于庙子湖海防营,“战士第二故乡”的歌词就是该营战士张焕臣所作。石刻为海防营为纪念该战士而立,石刻上刻有张焕臣在恶劣的环境下坚守岗位并创作出“战士第二故乡”歌词的事迹。地址:舟山市东极镇庙子湖岛海防营类型:纪念碑游玩时间:建议10-20分钟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交通到达庙子湖步行即可到达…
285、九星岩摩崖石刻
九星岩摩崖石刻位于云浮市云城镇九星岩内。洞内原有明清石刻100题,现仅存40多题。石刻有篆、隶、楷、草体;大部分是诗刻,也有题名、题字、纪事等石刻,主要记述当地风俗景物及有关历史人物、事件。其中较为重要的有明万历年间任罗定道宪副、“平瑶”有功建碑而载入康熙版《东安县志》的陈文衡(江西鄱阳人,进士出身)诗刻;有以“征黎”有功由参将升为副总兵的邓钟(福建泉州人)诗刻;有当地举人、任山东利津县知县的冯执中诗刻;有武士出身、任广东练兵参将、山东参将城守备的傅良桥(江西抚州人)诗刻;有清康熙年间任东安经制千总、开平城守备、东安城守千总的吴允中(福建南安人)诗刻;还有曾倡修云浮九龙桥、任东安县知县的韩允嘉…
286、龙岩洞摩崖石刻
龙岩洞摩崖石刻位于龙岩市新罗区南城后盂村麒麟山。晋代发现,分布面积5000平方米。主洞堆积丰厚,采集有石钻、石刀及灰硬陶片,在支洞口采集有少量灰烬及第四纪晚期哺乳动物化石。主洞内壁上有明清石刻20余处,字体有楷、隶、行、草等。明景泰二年(1451),潮洲知府王源题刻《龙岩记》,叙述龙岩洞的地理位置、风貌景观等。龙岩城因此洞而得名。2005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287、南城东山石刻群
南城东山石刻群位于新浦区南城镇东山顶,分布在东山南峰和去玉皇宫沿路两侧及玉皇宫东南侧“徒然洞”一带。共有明、清、民国时期各种字体大小不一的石刻30多处。石刻的最大字径为68-55厘米,最小字径25-16厘米,内容多为赞咏自然风光。此石刻群是对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对旅游事业的开发和书法艺术的研究也有一定价值。1993年公布为连云港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山下小路,西至东山山脊分水岭,南至山脚下小路。…
288、脱库孜萨来塔格摩崖石刻
脱库孜萨来塔格摩崖石刻脱库孜萨来塔格摩崖石刻位于托库孜萨莱村西300米托库孜萨莱塔格西侧山体上。时代:北魏。这里共有两处遗存,5尊佛造像,其中1处保存相对较好,分大小2尊,残存佛光圈,高40CM,宽27CM,小的高10CM,宽3CM。另1处规格与前一处相当,还有2尊连在一起的造像,所有佛像圴面目全非,只可见大致轮阔,从造像形制、特征判断,北魏风格明显。…
289、台怀摩崖石刻
台怀摩崖石刻,位于五台县台怀镇台怀村南100米处的山崖上。宽约10米,高约2.5米,分布面积约25平方米。保存完整的有三龛佛教造型石刻,较大的一尊为释迦牟尼佛,宽1米,高2.1米,较小的石刻为一佛二菩萨造像,宽0.6米,高0.8米。最小的一尊为文殊骑狮像,宽0.6米,高0.7米。雕刻精美,是研究汉传佛教和汉传雕刻的珍贵资料。时代为明代。(《忻州文物荟萃》)…
290、石溪摩崖石刻群
石溪摩崖石刻群位于香洲山场乡,是清代山场乡人鲍俊与文人墨客仿效兰亭会吟风弄月时留下的艺术杰作,分布于石溪及周围的嶙峋怪石上,已发现的有32处。年代由1831年至1879年,阴刻,以行书为主,也见楷书和隶书,大者如“石溪”、“鵞”等近米大,小则几厘米见方。石溪摩崖石刻群于1986年被列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91、浮山摩崖石刻
浮山摩崖石刻现存483块。浮山石刻,上起唐宋,下至民国,文体各异,书法万千。其中唐刻11幅、宋刻24幅、元刻2幅,明清居多。有诗词、游记,有庵堂碑记,有题诗留名。字体大者1米见方,小者不及1寸。有的铁画银勾,有的清瘦严谨,有的丰韵饱满,有的端庄秀丽,有的龙飞凤舞。石刻作者有文学巨匠,有禅师高僧,有官宦名流。1981年,全部摩崖石刻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浮山摩崖石刻具有数量众多、分布密集、延续悠久、作者广泛、书体兼备的特点,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雕刻艺术、文学艺术价值。保护范围:石刻集中的会圣崖、枕流崖、金谷崖、张云崖、观音崖、野间崖、滴珠崖、紫云关,其中心至东、西、南、北各200米;其他零…
292、东石梁洞摩崖石刻
东石梁洞摩崖石刻位于乐清市雁荡山。东石梁洞又称石虹洞,早在宋庆历二年(1042)即在洞前建寺,今洞中存有摩崖碑刻14处。其中有宋嘉祐七年(1062)浙漕李复圭、明嘉靖御史萧一中、嘉靖十一年(1532)推官吴子孝、嘉靖三十八年(1559)石梁山人吴宗袷等题刻。尤以吴宗袷《石梁堡记事碑》记载“今年三月倭乱□□庄屋及义楼,具告院司抚县行令捐资筑堡城御备”最为珍贵。…
293、宿城万寿山石刻
1938年5月至7月,日本侵略军为了实现徐州会战,侵占津浦路的计划,企图从连云港登陆。在东北军第五十七军第一一二师第六六七团、第六七二团以及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和游击第二纵队的配合下,多次打退了登陆日军,保卫了祖国山河。为了铭记抗日军队不畏-,勇敢战斗的英勇气概,他们在宿城万寿山的岩石上镌刻了“保我山河”、“保卫疆土、复兴中华”,以及记载战斗事迹的石刻多处。…
294、狼山石刻
狼山石刻在狼山脚下有两块刻石。一块长约1.3米,厚约0·7米,上刻五言诗一首:总统五千兵,纵横万里路,踏平金积堡,调防紫金驻。忽逢重九日,登高于此处,只见蒙古包,不见村与树。同治壬申金运昌,在石刻的西边10米处有小石刻,也刻有“同治壬申”等字。“同治壬申”即清穆宗同治十一年(1872年),可见石刻为此时的作品。从五言诗中看,刻石者为一领兵将军。…
295、呼和浩特天主教堂
呼和浩特市天主教堂位于回民区伊斯兰风情街上。天主教堂以圣堂为主要建筑,其建筑风格呈典型的欧式罗马形制特征,具有一定代表性,与呼和浩特市的佛教、伊斯兰教庙宇寺院建筑形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与之和谐相处,构成了呼和浩特市宗教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是研究近现代外国宗教势力在呼和浩特乃至内蒙古地区发展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2013年5月,呼和浩特天主教堂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96、竹山洞摩岩石刻
竹山洞石刻,位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马步乡洞口村委会竹山洞口,竹山洞为喀斯特溶洞,全长近四千米。石刻位于北洞口内,由三幅题刻组成:“竹山古洞”,横书阳刻,字体楷书,长约2.5米,高约1米,题刻于民国二十九年;“应感潜心”,横书阳刻,字体篆书,长约2米,宽0.6米,题刻于清代光绪年间;“恩泽万民”,横书阳刻,字体楷书,长约2米,宽约1米,年代及作者不详。…
297、怡亭铭摩崖石刻
鄂州市老城区小北门江边,矗立着一处巨崖,巨崖如小岛,上刻有被世人誉为“三绝”的“怡亭铭”,即“怡亭铭摩崖石刻”。该崖突兀江畔,旧名“观音崖”,因其形似猴状,人又称“猴子石”。它东望江心的龙蟠矶,西瞰西山脚下的钓鱼台,是鄂州城区沿江一带的三大“奇石景观”之一,论其名声和历史、艺术价值,则又在龙蟠矶和钓鱼台之上。说起怡亭铭摩崖石刻,先要提及“吴王散花滩”。公元221年,吴王孙权建都武昌。其实,观音阁崖处有不少逶迤起伏的石头延伸到江中,形成一座三面环水的小石岛,岛后是一片宽阔的沙滩池,泥土淤积,地势平旷。东吴靠水军立国,孙权常在此地检阅水军,迎送将士。每逢将士征战凯旋,孙权又总要在这块沙滩上举行散花…
298、董允故里石刻
董允故里石刻,嵌于宽13.5米,高3.5米的岩壁上,坐西北向东南,离地面高1.27米,刻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石刻宽2.42米,高0.53米,正文刻行楷“蜀汉尚书令董允故里”九个大字,字径宽0.21米,高0.28米,题款模糊,难以辨认。此石刻对研究蜀汉人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88年2月,泸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99、叱石山摩崖石刻
叱石山摩崖石刻位于新会市叱石山叱石寺内。有“一洗红尘”、“崖山并峙”、“山高水长”、“六根涤净”等等刻字,著名的“一洗红尘”是清咸丰年间新会双水人郑绩避兵乱时刻的,字大0.7米×0.7米,疏朗苍劲。“崖山并峙”是明末遗臣黄公辅匿于寺内扶持北燕太子反清时书写的,字大0.5米×0.5米。1995年新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300、河峪摩崖石刻
河峪摩崖石刻位于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恭门镇河峪村,年代为东汉。高2米,宽1.5米,距地表0.65米。石刻以繁体隶书“汉”字为碑额,碑文自右至左共15行,每行约20字,全文约300字,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是研究东汉时期天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的珍贵资料。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河峪摩崖石刻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保护范围:以石刻基准点为基点,向东、南、西、北各延伸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