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篇
661、狮岩摩岩石刻
“狮嵓”石刻位于县城北2.5公里鹅峰乡多江村俗名兰田的狮子石上。狮子石宽约200、高约150米。狮子山由九峰并列相连,九座山峰峭壁巉岩,石色如铁,恰似神工鬼斧把九峰镂刻成九头怒发圆眼的雄狮,盘踞在蜀江东岸。因东方日出时,狮形投入江水之中,因此,这一带水便取名为“狮子潭”。蜀江西岸有一座茅草山,形如一头雄伟的大象,它与狮子遥遥相望,因而此地又取名“九狮拜象”。触景生情,狮子石上便被前人刻下了“狮嵓”二字。“狮嵓”楷书直刻。“嵓”字距地面2米。每字高1.2、宽1.5米,字迹苍劲庄重,很有气魄。右侧50厘米处直书“大德二年春書”小字。由此可知,“狮嵓”二字刻于公元1298年。如今,字迹依旧清晰完整,…
662、封龙山石窟
封龙山(元氏县与鹿泉市交界处)石窟,现存两处,一处在封龙山西麓的西石堂院,一处在封龙山东麓的东石堂院,东石堂院窟内造像己毁。西石堂院有窟三个,自西向东依次为一、二、三号。一号窟即三世佛窟,主龛坐佛为释迦牟尼佛,右龛坐佛为未来佛弥勒佛,左龛坐佛为过去佛阿弥陀佛。窟内除三尊主佛外,四壁还刻有90多个小佛龛。二号窟为千佛窟,坐像为释迦像,窟内四壁自上而下雕刻一排排、一组组纵横交错的小佛,共847尊。从雕刻内容和手法看,该窟开凿略晚于一号窟,约在唐代前期。三号窟为涅盘窟,窟内刻释迦牟尼涅盘像,从雕刻手法看为北宋年间所刻。西石堂院东侧崖壁上刻…
663、澜石风景区
澜石风景区位于杜阮名山叱石之侧,从杜阮圩西行仅3公里。此处峰峦起伏,林木森森;澜湖水深清澈,湖光山色,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澜石本名“烂石”,并无澜湖。此处原是一大片低洼冷水田,烂石四散,不堪种植。1958年,杜阮镇人民大兴水利工程,千军万马上“烂石”,手锄肩挑,在那环山之口,垒起一道4.5万立方米的土坝,汇集这里的高山流水,造成了今日的茫茫澜湖。土名“烂石”从此也更名为澜石了。近年来,杜阮镇政府水利会利用此处得天独厚的环境,兴建了澜古欢乐园。在湖边辟有一游泳场,可供习泳;备有小游艇,丽日蓝天,泛舟湖上,碧波荡漾;有烧烤场,围炉烤食,情趣盎然;可悠悠垂钓,闲情逸致;有澜石宾馆,背山面湖,内设旅业…
664、千家店木化石
千家店木化石位于延庆县千家店乡下德龙湾村,整个木化石群由村东小山向东北延伸到8公里外的沙梁子乡,木化石又称硅化木,属中伤罗纪晚期产物,1亿3干万年以前,延庆各种裸子植物生长繁茂,后来地壳剧烈运动,大片原始森林被迅速埋入火山溶岩内,溶有矿物质的水长时期渗入木质,形成了硅化木,下德龙湾木化石群分布,呈宽400米左右的带状,并且千家店的木化石大部分是站立的,仅在400×1500米范围内木化石的石桩现就发现38个,象是被锯断树干的树桩,木化石的表面呈黄褐色或灰白色,一般的木化石直径为1米左右,最大的可以达到2.5米,上面树木的纹理、年轮清晰可辨,最可观的是北梁村西的“石柁”,一根周长2米多、长4米多的…
665、石塘石屋
在温岭市东南濒海处,为一古老渔村集镇,旧称石塘山,原为一海岛。据《台州府志》记载:“塘多泥筑,少石砌者,惟此塘独砌以石,故即以为全岛总称。”石塘镇西北以石塘山为屏,三面环海,具有旖旎的海滨风光。镇中房屋、道路随地势升降而建,石屋、石街、石巷、石级,独具风采。在上世纪80年代,石塘就以其渔村石屋享有盛名。中央电视台曾经在此拍摄了专题片《渔村小叙》,经过央视的播放,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全国各地的画家、摄影家纷纷前来采风创作,如同法国巴黎圣母院经常有人画画写生,又都是石头建筑,这些画家就把石塘称作为东方巴黎圣母院。石塘石屋是这些画家最重要的创作题材,著名画家吴冠中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多次到石塘写生,…
666、悟道庵石刻群
悟道庵石刻群位于连云区宿城乡悟道庵旧址。有民初题刻4处,明清碑刻2通,悟道庵天然石门处有“念佛成佛”、“别有洞天”、“德云常在”振亚、许鸿宾的题刻3处,字径40-50厘米,楷书;另有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立《了空碑》一通,碑高2.4、宽0.97米、额及边饰卷云纹,字径4厘米。山门内东壁嵌清顺治重刊《东海悟道庵碑》一通,碑文为《东海悟道庵碑记》字径2厘米,楷书,为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海州知州杨凤等立,黄宣泰撰文。庵后井泉上西岩壁题“礼泉”二字,字径40厘米,东岩壁款署“民国八年许鸿宾”,楷书。此对研究云台山地区佛教活动、社会状况以及开发旅游资源均有重要价值,对书法艺术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667、双龙山石窟
双龙山石窟位于中宁县余丁乡,开凿于唐代,据史书《陇右金石录》、《甘肃新通志》记载:“石空寺以寺得名,寺创于唐时,就山形凿石窟、窟内造像皆为唐制”,是唐代丝绸之路上一处重要的文化宗教圣地。该寺共有13个石窟,9间无梁洞规模最为宏大,为该石窟寺的中心,洞高25米、深15米、宽13米,内塑88佛,佛龛两侧有彩色壁画,与敦煌石窟的唐代壁画相同,被誉为丝绸路上的小敦煌。洞外建有三层靠山楼,楼阁高耸巍峨,气势恢弘,与洞窟浑然一体,夜间置身闻名遐迩的“石空灯火”中,仿佛穿越至盛唐,令人神驰。该石窟顶部有明代长城逶迤而过,烽火台星罗棋布于山头,山北是腾格里沙漠,山南不远处黄河蜿蜒东去,景观壮阔、独特,1961…
668、白佛山石窟造像
白佛山石窟造像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县城西侧的白佛山。造像初雕于隋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唐代和五代至宋初均有增刻。白佛山石窟造像现存138尊,多为佛教内容。其中第一号窟内的十六王子像是目前中国境内已知的唯一一处以十六王子为专一题材并有可靠记铭的造像窟,是研究十六王子佛像的重要实物资料。与造像共存的有隋代以来的造像记铭110条,重修碑刻14方,提供了佛教造像进入鲁西以及向周边地区曼延的大量文字资料。与造像共存的附属文物有金大定年间修建的三教堂一座,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三教合一的古建筑。白佛山造像有着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和独具特色的宗教研究价值。2001年白佛山石窟造像作为隋、唐时期的石窟造像,…
669、阿什哈达摩崖
阿什哈达摩崖位于吉林省吉林市东南15公里阿什哈达屯松花江北岸山上,为明代两摩崖文字碑。第一碑刻于断崖绝壁上,坐北朝南,其下临江,距水面高约10米。此碑通高135厘米,宽70厘米,刻字3行。第二碑位于第一碑西30米处,坐东向西。摩崖文字周围有一上圆下方碑形刻线,中高122厘米,两侧高108厘米,上宽61厘米,下宽62厘米,正书竖刻文字7行。碑文记述了明辽东部指挥使刘济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洪熙元年(1425年)、宣德七年(1432年)三次率军至此。第一次时修建龙王庙,第三次兼任造船总兵官又重修龙王庙。《明实录》卷90载:“比进中官亦失哈等,往使奴儿干等处,令都指挥刘清领军松花江造船运粮。今…
670、大嵩径摩崖石刻
大嵩径摩崖石刻位于连平县油溪乡九潭村大嵩径、野鸭潭两地。为两题有关凿山开道的摩崖石刻。分别刻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二十二年。大嵩径石刻,镌于大嵩径河边石壁竖刻“大嵩径”3字,刻面长两米,宽1.2米,每字径0.6米,深0.01米,行书阴刻。上款“万历癸巳参政邑人李焘书”。下款“河源县忠信巡检郑德应修”。野鸭潭石刻镌于道旁石壁,标题为《大嵩径记》,全文约348字,有4字漫漶不清,其余仍可辨认。邑人参政李焘记,忠信里父老乡民赖崇学、翟仁聪等人立石。刻文记载明正德、嘉靖年间当地农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史实及明万历年间,河源县忠信司巡检郑德应带头捐俸募工开辟大嵩径乡道,沟通九连至油溪的交通。198…
671、海口儒符石塔
儒符石塔位于海口市秀英区儒符村前面。这是一座建于宋代末年历世800多年的佛教名塔,系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儒符石塔又称涅盘塔,全用石筑成,古老朴实,巍峨雄伟。石塔通体高2.6米,竖置在高10余米,宽7.6米,长7.68米的高大的台基上。塔分5层,由23层石头筑成,呈四角形。第一层内龛供奉石雕像一尊,檐角飞起,基座为金字形。塔顶设有一亭,亭内陈设着菩萨和武将神像,置覆钵和火焰盘轮等。塔基背面设台阶25级,拾级而上,可登上台基顶面。塔的台基全由方块石垒叠而成,颇似仿金钢塔式宝座。塔造形特殊,艺术精湛无比,别具一格,在琼崖独一无双,为全国古塔建筑史所罕见。景区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儒符村乘车线路…
672、巢湖庐江奇石馆
皖中奇石艺术馆创办于1997年6月“迎港归”之际,位列庐江县城长江东路东侧,毗邻周瑜陵园,与环碧公园遥相互映,石馆对外开放两年多来,在县委、县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在全馆人员的精诚努力下,奇石馆已在省内外取得了较大影响,“到庐江看奇石”成了各级领导各界人士的一个共识。皖中奇石艺术馆三层仿古建筑,内里陈列着上千块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奇石精品,蔚为壮观,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石馆以其藏石数量之巨、品种之全、精品之丰,其中不乏有明清老石,在全国藏石界中位列榜首,在我省更是添空白之效。馆长王衍平精于书画、擅于收藏、长于策划,他带领工作人员首先将石馆内外进行美化,以石树、以卵石妆点庭院,在奇石…
673、静江府城地图摩崖石刻
刻于城北鹦鹉山南山腰的《静江府城池图》是全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摩崖石刻城图,反映了当时桂林城池建设的科学和险固。遍布桂林名山崖洞密集而众多的摩崖石刻,为我国南方城市所仅见。南宋末年,蒙古统治者兴兵进攻广西,素有“用兵遣将之枢机”的桂林,从南宋宝佑六年(1258)至咸淳八年(1272),历时14年时间,筑城防守。城池竣工后,便刻下此图。图高3.21米,宽2.98米。图上绘制了主要街巷和山川名胜,但以军营衙署和桥梁渡津为主,并且标有南定寨、戍军寨、戍将衙、望火楼、都作营、小教场、桂林驿、马军寨、右军寨、守兵寨等名称,展现一幅大军屯戍的军事重镇的图景。图额有记,详细记载了修城经过、城池尺寸和用工费料。该…
674、天鼓与指动石
在天蒙旅游区莲花山南部有一山坡,以石击之,则发出咚咚的鼓声,即使在一里路外的马路上,仍清晰可闻。这就是天鼓。天鼓东南20米处,有一巨石悬空,呈东北西南方向,长6.5米,宽5米,石重约百吨,人以一指顶其南端可上下摇动,故名指动石。关于它们的由来,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据说这里的山崖,原来是敲不响的。楚汉时期,楚霸王项羽不认生母──三龙女,龙-怒,遂派青龙来惩罚他,青龙施法,水漫蒙山。眼看霸王就要葬央水中,三龙女怜子情切,便跪于此处向龙王叩头求情,龙王不准,但是三龙女叩头之声传至天庭,感动了玉帝,玉帝遂掷下龙案上的玉如意,镇住浪峰,救了霸王。水之后玉如意就化为了指动石。而三龙女叩头之处便化为了今日的…
675、丹城石屋及摩崖石刻
丹城石屋及附近摩崖石刻,明、清,在县城西北0.5公里处蓬莱山山腰处,背山而面向东南。周围竹木葱郁。石屋实为几块巨石形成的石穴加以修整而成。其上覆巨石为顶,洞内右侧巨石作壁,左侧岩石上填充少量块石成壁。后壁隆起向外倾斜延伸。据道光《象山县志》载:“石屋岩面开敞如屋,其邃可容数百人。”石屋附近原有八景,现尚存摩崖石刻多处:东侧30米小径刻“游春径”,东50米刻“飞霞洞”、“眠云坞”、“蓬莱胜景”等;坡上雨香庵西侧小池边刻“洗心池”,旁有“移情台”石刻,雨香庵北侧的小涧边,刻有“流华涧”。池上一直立崖刻有乾隆年间著名书法家钱泳隶书题记。其西南崖上有石刻“招鹤峰”。据历史文献记载,历朝文人墨士多登山…
676、五龙岩摩崖石刻
五龙岩摩崖石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距县城西约4公里,位于琴江镇西外村,西华山南麓。长150米,最宽处约3米。岩中石刻多处。宋陈孝荣题刻:行书阴刻“清胜五龙岩”五字,繁体。“清胜”二字在上,长120厘米,宽57厘米。“五龙岩”三字在下,长180厘米,宽57厘米。左下阴刻竖行楷书“嘉定己卯结夏日邑人陈孝荣书”数繁体字。陈孝荣系陈敏第七子,官武经大夫,殿前司催锋军统制。宋赵东之七律《停骑》诗刻;诗后有文曰:“嘉熙戊戌上已,邑令三山赵东之来访灵迹,偶得句,因笔于石。”元李克家诗刻:诗共两首,即五言诗《昔人题诗》,七律《一枝绿竹》。诗前有引言曰:“天历二年己巳冬十月,朝观五龙岩。昔贤留题,追和二首,丰城李…
677、斧劈石
斧劈石在西峰上,是华山著名的奇石胜景,因“沉香劈山救母”、“宝莲灯”的神话传说得名。斧劈石踞峰巅,高一丈余,长数丈,拦腰裂为三段,如同斧劈。石下与峰头形成空洞,仅可容一人伏身爬入。进洞仰卧上观,可见顶端凹凸不平,似一妇人躺卧后留下的痕迹,腹乳压痕清晰可辨。史志对此奇异多有记述。石上有“劈山救母”的摩崖石刻。传说玉皇大帝的女儿三圣母因爱慕书生刘彦昌的容貌才华,私结连理。二郎神杨戬以违反天条之罪将三圣母压在西峰巨石下。三圣母石下产子,取名沉香。沉香长大成人受仙师指点,执神斧劈开巨石,母子团圆。今斧劈石旁有一铁铸巨斧,是后人为附会故事而做。斧柄上有诗:“仙家宝斧,七尺有五。赐予沉香,劈山救母。”游人…
678、石笋仙踪
石笋仙踪在松阳县城西,陡壁无倚,穷极峻峭,双峰对峙,尖削如笋。两石笋相距300余米,中有吕祖师庙,清道光年间重修后易名秀峰观。石笋仙踪四周林木葱郁,白墙青瓦掩映其中,更显幽静脱俗,石笋山前临松阴溪,山光波影,一碧万顷,三两农舍隐现于溪边丛丛凤尾竹之中,耕牧之趣、垂钓之乐,令人陶醉,旧称小桃源。石笋山为旧松阳十景之一“石笋仙踪”。有两石柱双峰双峙、尖削如笋、陡壁无倚、穷极峻峭。石笋相距三五百米,中有吕祖师庙,清道光年间重修后易名秀峰岘。四周林木葱郁,白墙青瓦映掩其中更显清幽脱俗,秀峰观前仙鹤岩上有摩崖“野鹤归来”、“壶天”等,景区北部坦头山,多奇峰怪石,尤其立松荫溪畔一巨石,形如鹰嘴,天然而设,…
679、罗浮山摩崖石刻
罗浮山摩崖石刻位于博罗县罗浮山。罗浮山原有九观十八寺,石刻多分布在这些寺观的周围。-物普查核实,共有宋代以来题刻130多题。分布在五龙潭、白鹤观、宝积寺、黄龙洞、华首台、朝元洞、酥醪观、朱明洞和石洞等处。内容多为有关古建筑的建置沿革、名人题刻、乡规民约、官衙文告、山林管理等。字体有篆、隶、行、楷、草。“罗浮”摩崖石刻为罗浮山年代较早,且有一定书法艺术价值的一题石刻,位于白鹤观后五龙潭边石崖上,阴刻篆体,字大1.50×1.20米。右边刻有“淳熙己亥良月望日”八字,左边刻有“郡守睢阳吴裒男有书”。这是一题南宋石刻。在其旁有一题北宋石刻,为“长寿涧”三字,下刻“圣宋皇祐二年润十月二十七日,提点诸州刑…
680、石龙奇观
“石龙奇观”俗称小洋石龙,位于小洋山东北部大城予山中,约有百米之长,十米之围。龙分两条,上下相叠,头西尾东,蜿蜒上岗。腹白,断续悬空,背黑,龙鳞斑驳,如银圆闪烁。颌边,石纹波涌,龙须飘拂,前端有球状石数颗,故又称双龙抢珠。头顶一小水潭,承积雨水,终年不枯,水清如镜,称龙眼井。南临百丈绝岸,北隔小路临深涧,涧北石壁高达千寻,连绵不绝,汾然下泻。幽壑古龙,令人心悸魂惊。石龙迤逦山岗之下,腾雾而行,灵动之气,跃然画上。小洋岛大城予山一千米山路中,危崖夹峙,奇石相随,十步一景,五步一观,目不暇接。以石龙石乌龟为最美。乌龟石,初上路即见。重约数吨,附于崖顶,倾斜向上,又称石鸡望空。景点位置浙江省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