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篇
461、药王山石刻
药王山石刻位于陕西省耀县城东2公里处。药王山在唐代时称为“磐玉山”,海拔1100米,由五座山峰联聚而成,故而在宋至明代时被称为“五台山”。山高但不险,苍松翠柏,古木参天,山峦间庙宇掩映,自古以来就是关中的名胜之地。五台山被称为药王山与唐代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有关。孙思邈(581-682),耀县人,因为撰写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医学巨著而驰名古今中外,他一生著书三十卷,上百万字,世称“药王”。后人在磐玉山上修建药王庙,以示怀念,此山也就更名为“药王山”。药王山上遍布石刻,主要有碑刻和石窟两个部分。碑刻共有一百多方,以明隆庆六年(1572年)所刻的《千金要方》等五碑最为珍贵,是研究中国医药学…
462、南岳摩崖石刻
南岳摩崖石刻时代为南北朝至近代。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山,众多的摩崖石刻不仅具有书法艺术价值,而且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南岳为历代帝王封祀之名山,既是道家渊薮,又是佛教圣地。此处层峦叠嶂,古木森森,寺观星罗棋布,楼阁交相辉映。历代文人骚客纷至沓来,如东汉刘桢,西晋陆机,南朝宗炳,唐张九龄、李白、杜甫、颜真卿、柳宗元、韩愈、李泌、裴林、刘禹锡,宋苏东坡、黄庭坚、胡安国、胡宏、张栻、朱熹。明张居正、徐霞客、王夫之等均在此留下了足迹。他们在南岳吟诗作赋,题壁勒石,难以计数。虽历经风雨沧桑,目前仍有摩崖石刻约400处。《南岳志》载,唐及唐以前的3处,宋14处,明54处,民国31处,近现代27处,主要集中…
463、麻阳杨家寨石碾群
位于兰里沿锦江河而下三里的新营。水碾群窝内水轮构造与古今水碾水磨大致相同。独特处是四座水碾每座相距二丈多,相互之间架成木桥连成一个整体。一座靠河岸,三面用石头砌成碾窝,临水一面用水柳树支撑;碾窝上面用水柳盖顶再用石块铺成碾盘,砌成圆形的碾槽;碾盘中心安装石磨;石磨透空中心,安有一条二丈多高的粗大中轴(俗称将军柱),柱上端成犄窝内下端,安装木制卧轮(俗称龙盘架)。碾溶内靠水一面安置木制水车,放水冲动水车,水车带动水轮转动,水轮带动上面石碾石磨,可碾谷、磨面粉、碾纸浆。另外三座水碾建于河中,用石头砌成圆形碾盘,悬空而立。巍然壮观。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林则徐时任湖广总督,《林则徐传》、《林则…
464、徐一鸣攻剿红夷刻石
徐一鸣攻剿红夷刻石,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南路鸿山公园鸿山寺内。始刻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高2.8米,宽1.56米,楷书直下计6行,共60字,字纵17、横15厘米。文曰:“天启二年十月二十六等日,钦差镇守福建地方等处都督徐一鸣,督游击将军赵颇、坐营陈天策,率三营浙兵把总朱梁、王宗兆、李知纲等到此,攻剿红夷。”此刻反映,明天启二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库恩,命令雷约兹司令官率舰队第二次占领澎湖,并以此为据点在我国东南沿海进行骚扰,厦门、海澄、漳浦、诏安、铜山(东山)等地深受其害,福建总兵官徐一鸣于同年十月率师攻剿。徐一鸣攻剿红夷刻石是研究明代海防和反侵略斗争的珍贵史料…
465、犀牛化石群
旗境内哺乳动物化石极为丰富。美国、法国、瑞典,前苏联、日本、加拿大等国的古生物学者及专家先后来考察过。四子王旗因此成为著称于世的“化石之乡”。1991年9月,在乌兰花镇南3公里处的砖厂发现了距今800--500万年前的犀牛化石群,经专家鉴定,这批犀牛化石均为大唇犀,是国内罕见的大唇犀化石带。化石埋藏在距地表5米的红色泥岩层内,初步探明化石集中分布在宽5米、长约30米左右的古河相地层中,呈东南一西北向的带状分布,揭露面积约150平方米,出露犀牛化石个体20多具,包括20个犀牛头骨及脊柱、四肢等。埋藏在原生地层的这些犀牛化石骨架,不论是相互间纵横交错,还是层层叠压,均保存着犀牛死亡的原始状态。这些…
466、槎山千真洞石刻
槎山千真洞石刻位于荣成市人和镇响湾村铁槎山主峰清凉顶北部半山腰天然石壁,人工凿成。洞口向南,平面呈椭圆形,中设塔心柱,高2、阔4、进深6米。洞口上方有明万历四年(1576年)刻“千真洞”三字,内雕佛像1006尊(原为千佛洞)。据槎山云光洞元代至正七年(1347年)《重修增福延寿宫碑记》和光绪年成稿、民国付梓的《文登县志》所录元至正元年(1341年)《重修望浆院碑记》,千真洞造像年代不晚于1341年。洞前有庙堂残迹,1992年复建部分建筑。槎山上另有云光洞,位于荣成市人和镇槎山龙井顶南麓,金大定年间,道教全真教北七真中的王玉阳曾隐此-。增福延寿宫始建于金大定(1161~1189)年间,自元至…
467、石窟庵和佛国寺
石窟庵和佛国寺位于庆尚北道的庆州,石窟庵建于公元八世纪,在石窟庵里有一座纪念性的佛像,面朝着海中的普密斯帕莎穆德拉。环绕在四周的神仙,菩萨和信徒的肖像,雕刻成顶部的和基座的浮雕,都非常逼真、精致,属于远东地区佛教艺术杰作。佛国寺是庆州地区最大最富丽堂皇的佛教寺庙,被誉为韩国最精美的佛寺,被韩国政府定为第一号历史遗迹,但并不是因为其规模庞大或年代久远,而是因为寺内的新罗建筑和许多珍贵的佛教国宝而闻名于世。寺中所有的木结构建筑物都是后世复原重建的,现存的寺院规模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非常具有古典美。石窟庵和佛国寺的建筑与雕刻充分展现了新罗文化的博大精深,是韩国历史文化长廊中的瑰宝。Seokguram…
468、毛家宕毛坯石雕
毛家宕毛坯石雕位于海曙区鄞江镇光溪村毛家自然村上化山东侧,约成于北宋末时期,原埋藏于毛家宕及其东和东北带的山宕宕渣内,被发现后集至现址安放。这批毛胚石雕中,放置于最北侧的武将像雕刻最完整,仅人物下部未完工,全像高2.84米,肩宽0.47米;文臣像仅人物头部雕刻完成,较武将像略矮,高2.47米,肩宽0.47米;南侧武将像完成情况较差,仅面部雕刻完成,高约2.76米,肩宽0.50米;石虎与龟趺重叠安放,石虎已大致成型,龟趺仅雕刻外部轮廓。5尊石像气质古朴,面部神态及服饰雕刻精美,虽经上百年的雨水冲刷,但基本保存完整。毛家宕是当地著名的石宕开采地,约开采于宋代,其所产石材主要用于宁波一带的建材,…
469、慈善寺石窟
慈善寺石窟位于陕西省麟游县城东6公里处的漆水河西南岸。石窟开凿于隋仁寿年间(601-604年),唐高宗永徽四年(654年),又大规模续建。现存造像大部分为隋唐时期建造。慈善寺石窟是为隋唐两朝皇帝到麟游消夏避暑做佛事所建。现存石窟分布于高28米的崖壁上,西崖有三大窟,南崖窟龛较多。两处共有12个洞窟,6座佛龛,47尊造像。西崖第一、二窟平面呈马蹄形,窟内佛像体量较大。第一窟主佛由隋皇宫所刻,高5.5米,极为珍贵。南崖上有9个摩崖造像龛,内凿佛像,体量较小。此外,慈善寺石窟窟壁内外还保留有唐代至明代的题记、刻经5处。慈善寺石窟的佛像丰满圆润,刀法冼炼,代表了隋唐时期佛造像的最高艺术水平,是隋唐时期…
470、燕喜山摩崖石刻
燕喜山摩崖石刻位于连州市连州镇风景名胜区燕喜山内。燕喜山因韩愈作《燕喜亭记》而得名。那里现存宋、明、清石刻17题,其中以宋的题刻最多,有向宗道、陆琮、金杰、李宗仪、张闻、谭粹、韩揭等人的题名,俱在熙宁、元丰间。南宋抗金名将张浚题名,镌于绍兴十九年(1149年)。题名云:“紫岩张浚携子拭游燕喜亭。阳山唐斌、陆宗谔、欧阳献可、欧阳相,武夷□翔,湘僧元真,蜀僧宗范、大祁同来。皇宋己巳清明前一日浚书。”张浚,汉川绵竹(今四川绵竹)人。进士出身。建炎三年(1129年)任知枢密院事,力主抗金。绍兴五年为宰相。他于诸将中重用岳飞、韩世忠。秦桧执政后,被贬连州居住。其子张拭字敬夫,南宋学者,随父至连州贬所,筑…
471、大石脑
大石脑位于进贤县南台乡西北部的大石村。处军山湖南端,为湖滨半岛,面积约800亩。大石脑突出湖岸,三面水绕,红壤夹层,重重叠叠。远看似一条巨大的卧龙,又似一条巨鳄爬在军山湖水边,山丘上植被郁郁怱怱,湖拥抱着山,山点缀着湖,山因湖而青翠,湖因山而碧绿,湖光山色,相映成趣。这里鱼翅鸟鸣,动植物种群丰富。春有山花白鹭,夏有湖水纳凉,秋有米酒大蟹,冬有大雁天鹅。大石脑属热带湿润气候,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水上运动。这里有滨湖悬崖、沙滩、树林,地形独特,环境清幽。特别是大石脑北部有天然的砂石湖岸线,被曲折的山崖弯成一个个清幽的小湖湾,似世外桃源,是游客休闲,纳凉的最佳场地。大石脑目前开发的服务项目有:餐…
472、凯米宝石馆
凯米宝石馆是欧洲最好的宝石馆之一,陈列着三千多件宝石珍品,其中有一顶芬兰国王的皇冠,还有一顶英国女王皇冠的仿制品,做工非常精致,只有专家才能够辨出真伪。馆藏还包括法国皇后玛利·安托瓦内特的项链仿制品,上面镶嵌着647颗钻石。该仿制品有凯米宝石馆加工制作,非常值得一看。交通地址:Kauppakatu29,94100Kemi。电话:+358(0)16220300。门票/开放时间成人5欧元,5至12岁儿童2.5欧元。开放时间:10:00-18:00。KemiGemstoneGallery必去理由:芬兰最著名的宝石珍品馆景点所在大洲:欧洲…
473、保全寺—张家沟门石窟
保全寺—张家沟门石窟位于合水县太白乡平定川西岸。保全寺石窟开凿于长约40、高8米的崖壁上,坐西向东,共有窟龛25个,石雕造像153尊,以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及弥勒菩萨较多,并胁侍菩萨。佛像一般方颐丰面,着通肩大衣,结跏趺坐,半披肩大衣,浅阴刻平行衣纹,躯体粗犷健硕,体现太和改制以前的风格。3、4、5、6号龛较大,为平面呈方形或马蹄形的穹窿顶龛,最大为4号窟,平面呈方形,高、宽、深各3米,正壁造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及弥勒菩萨,南北两壁各造二佛、门口侍立二菩萨,其余为圆拱形浅龛。张家沟门石窟分布在长约12、高3米的红砂岩崖壁上,共有窟龛8个,平面为呈半圆形的圆拱形浅龛。石雕造像31身,每龛雕一佛二菩萨…
474、石桥铺双牌坊
石桥铺双牌坊(涪城区)李琦百岁坊、吴绍典孝义坊位于高新区石桥铺,两座牌坊相距500米左右,人称“石桥铺双牌坊”.两座牌坊均采用巨石通柱,建筑结构严谨,装饰典雅精致,集深浅浮雕、线刻、圆雕和镂空等工艺于一体,是绵阳境内目前遗存的清代石雕代表性建筑。1986年,两座牌坊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琦百岁坊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当时石桥铺及周边各地天灾频发,石桥铺的乡人李琦每逢天灾,便开仓周济乡民,其仁义至善的美德备受四周乡亲敬佩和爱戴。在李琦104岁那年,他的儿子李天爱考取进士。时年,李琦家五世同堂,乡民和李天爱遂报请朝廷恩准,奉旨为李琦修建百岁坊。吴绍…
475、潮阳莲花峰摩崖石刻
南宋潮阳莲花峰摩崖石刻位于潮阳市海门镇西南海陲的莲花峰,史称“莲峰海色”,为潮阳八景之一。石刻范围包括莲花峰、尖山、叠石等3处,从宋代至现代共93题。《光绪潮阳县志》记载:“宋文丞相登此石以望帝舟,命题‘莲花峰’三字书其上,”自此之后,历代宦仕到此凭吊忠贤或吟哦山水,留下了内容丰富,书体多样的题刻,是研究潮阳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其中较具代表性的题刻有:宋代文天祥题刻“莲花峰”,行书,刻石为6×1.5米,“终南”,楷书,刻石为0.68×0.28米。潮阳知县臧宪祖题诗:“丞相勤王到海崖,精忠踏碎石莲花;思扶弱主回天顾,致使孤臣痛日斜。浩气一腔吞巨浪,丹心万古照寒沙;成仁取义酬君父,读史谁能不叹嗟。…
476、石澳泳滩
石澳泳滩坐落于香港东南部南区的石澳,根据环境保护署的泳滩等级制度,石澳泳滩属于二级泳滩,水清沙幼,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海滩,每当到了周末这里便会人山人海,很多年轻人都选择来此晒黑。由于石澳远离烦嚣,石澳泳滩周围的环境依旧保留自然风貌,这就可让游客尽享自然之美。据说每个周末都会有将近4000人来这个柔软的海滩享受美好的周末时光,他们或在海滩上晒日光浴,或和家人一起玩沙滩排球,或静静地在海滩上漫步,另外,滩上的峭壁也是运动攀登的好地方。优雅而又宁静的石澳泳滩也成为知名的婚纱拍摄之地,成为年轻情侣留下最美身姿的地方。石澳泳滩遍布餐厅、咖啡店和烧烤场,因而成为香港最受欢迎的烧烤胜地之一,一家人坐在海边饮…
477、谢拉格伯顿石(奇迹石)
谢拉格伯顿石也被称为“奇迹石”,坐落于挪威的谢拉格山,是一块面积为5平方米的石头,最奇特之处就是这块石头卡在了两块巨岩之间的狭窄裂缝中,也正是其独特的造型,而被人们誉为“奇迹石”。也许谢拉格伯顿石真的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奇迹,它不是那种典型的头重脚轻的平衡石,但它同样利用了自然界完美平衡的原理,成为挪威最久负盛名的旅游景点。很多来观赏这块神奇石头的游客都希望站在上面留下自己的潇洒身姿,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大的勇气,因为石头周围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下方便是3000英尺深的峡谷,一旦滑下去,就去葬身谷底,所以每个登上谢拉格伯顿石的人都是勇士。近年来,甚至有些杂技大师甚至在谢拉格伯顿石表演杂技,这不…
478、西峡颂摩崖石刻
西峡颂摩崖石刻位于甘肃省成县13公里处的天井山麓,俗称“黄龙碑”,镌刻于东汉建宁四年(公元171年)。西峡颂摩崖碑高2.2米,宽3.4米。碑额为“惠安西表”四个篆刻字。正文为表文形式,隶书阴刻12行,385字,每字9至10厘米见方。主要记述了李翕生平及屡任地方行政长官之卓越政绩,以及其率民修通西狭古道,为民造福之德政。碑文和书法均有很高的考石研究和临摹鉴赏价值。正文之前阴刻黄龙、白鹿、甘露、嘉禾、木连理和承露人图像。碑刻四周有宋元符、乾道、淳熙年间及清光绪、民国年间一些文人官宦访古题刻30多处及现代国画大师李可染题“东汉摩崖刻石”及“西峡颂”。西峡颂左下方另有一汉隶摩崖石刻,俗称“桃花碑”,东…
479、三战三捷石刻
大云山三战三捷摩崖石刻(以下简称三战三捷)是原国民党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二十七集团军司令杨森为纪念湘北抗日和长沙三次会战的胜利,在大云山留下的大型石刻。它刻石于1942年12月,选址于大云山隆兴宫西侧200米处的一块大石崖,1998年7月被岳阳县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大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级人文景点。三战三捷摩崖石刻是原国民党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二十七集团军司令杨森为纪念湘北抗日和长沙三次会战的胜利在大云山留下的大型石刻。时任临湘县长王翦波请杨森题字,杨森欣然命笔。王翦波召来40名石匠,历时两个月完成。整个石刻分三大部分,即三战三捷四个大字的石刻,65个注解碑文石刻,三捷泉源石刻。三战…
480、寒亭暖谷石刻
寒亭暖谷石刻时代为唐至清。位于湖南省江华县沱江镇老县村蒋家山。寒亭暖谷石刻被称为“江华石刻书法之长廊”。唐永泰二年(766),江华县令瞿令问筑亭,道州刺史元结作《寒亭记》,摩刻于亭后。宋治平四年(1067)邑尉李成凡、知县蒋祺游寒亭,于亭西见一谷,命人掘之见一洞,陪同人蒋之奇命名为“暖谷”,并作铭摩刻以记之。明,江华教谕滕元庆之摩刻为“乾坤辟混沌,洞上列亭幽,独秀云山里,清风万古秋”。故称“寒亭秋色”。自唐以来,文人学士留下石刻近70方,大多数保存完好,清晰可辨。至今寒亭暖谷石刻已有900余年的历史,其分布较集中,大小不一,形式各异,最大的3平方米,最小的0.2平方米。从书法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