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篇
361、天都山石窟
天都山亦称西华山,位于海原县西安州古城西15里,从山口循沟进约2.5公里,便可望见一座古刹,这就是天都山石窟。因民间传说在山中发现过金牛,故此窟又叫金牛寺,当地人又因石窟中有-塑像亦称之为老爷寺。另外,古代还有荣光寺之称。在沟北朝南的山坡上,依山势筑台建寺,削壁凿窟。自沟底而上,有盘山曲径可以登临。沿之字形路盘山而行,登上山坡,有土地殿和龙王殿。龙王殿下的一泓泉水古称观音湫,今叫龙王池。水从龙头中涌出,甘洌爽口,朝山之人至此必饮。天都山石窟开凿于宋夏时期,全山共有石窟6孔,大小殿宇13座。当时,国内佛教盛行,凡名山所在皆兴建寺宇。据卓越志载,1046年西夏王元昊在此曾建避暑行宫。昔日的天都山寺…
362、对桩石风景区
对桩石风景区属城市近郊景区,四面环山,中间为小盆地,占地约15平方公里,位于鞍山市区东南15公里处的千山区大孤山镇对桩石村。这里系千山山脉、千朵莲花山南麓,以峰秀、石峭、谷幽、松奇、花盛而著称,四季景色各异。这里几千年前的名字叫葫芦峪,又因有卧佛而改名卧佛峪。后因南北两座山峰上各竖立一石柱遥遥相对,故称其为上对桩和下对桩,山下的两个自然村落也因此得名上对桩石和下对桩石。2003年行政区划合并,上、下对桩石统称为对桩石村。对桩石村还因盛产南果梨而闻名,南果梨祖树就在该村。对桩石风景区最壮美的景观,当属后山上的“锅鼎石”。自从有了这个村子,“锅鼎石”就坐落在山顶。远远望去,只见绿树环抱的高山之巅,…
363、沙石峪村
沙石峪村位于遵化市东南20公里处。解放前,沙石峪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沟,素有“土如珍珠水如油,漫山遍野大石头”之称。解放后,在老书记张贵顺的带领下,勤劳朴实的沙石峪人硬是在石头缝里取土,青石板上造田,先后使400亩荒山变成良田,创造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奇迹。六十年代,周总理几次飞抵沙石峪,称沙石峪人为当代“活愚公”。当年,周总理和阿尔巴尼亚总理谢胡亲手栽植的两株柏树,如今郁郁丛丛,长得非常茁壮。如今的沙石峪,已是远近闻名的葡萄专业村和小康村。昔日曾以“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闻名海内外的遵化市沙石峪村,今天又以独特的“水层岩”奇石享誉海内外。近年以来,沙石峪村向京、津、冀…
364、玉皇洞石窟
玉皇石窟位于张家界市城西七公里的麻空山南麓,为清代乡绅李京开独资捐修,该景点临近茅岩河漂流终点码头,是西线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麻空山又名月斧山,属咯斯特地貌,沿石壁颇多溶洞,石窟便利用这些天然洞穴天凿而成。整座洞窟东西长300余米,共计8洞,分上中下三层,现存石雕像19尊,石刻50余处,保存较为完整,是中国西南唯一的石窟雕刻与塑造群像,是珍贵的历史文物。石窟上层“天堂”为雷电洞;“人间”居中,自东至西依次排列为玉金、毫笔、墨池、虎龙、狮子、孔圣六洞;下怪为因果洞,即所谓“地府”。从“天堂”到“人间”,自“人间”至“地府”,上下三层距离分别为60米和70米,其间由宽不盈尺的曲径于悬崖峭壁上相…
365、云冈石窟第15窟 万佛洞
•第十五窟,雕有一万余尊小佛坐像,均造型各异。景点介绍佛像数量可大致统计近千个,亦有“千佛洞”之称。千佛的开凿流行于北魏,源于“三劫三世千佛”术语。佛教将过去劫、现在劫、未来劫称为“三劫”,每一劫又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统称“三劫三世”。每一劫世中各有一千人成佛教化众生,这就是“三劫三世千佛”。另外一个佛教术语是“三劫三世十方诸佛”,每一世有一个空间,以须弥山为中心,划分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个方位,统称十方,每方内又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佛教化众生。十方诸佛是无数无量的意思,“千佛’、“万佛”指数量很多,并不一定是“一千”或者“一万”。“万佛洞”内雕凿…
366、海森楚鲁怪石林
海森楚鲁,风沙与流水的记忆阿拉善有多少奇观?至今无人说的清。仅近年来就有一系列的新发现:北部罕乌拉山惊现一座“卧佛”山,酣姿安详,一梦未醒。中部雅布赖山一处山崖上发现天然人头雕像,五官清晰,神貌逼真。此山中还发现一个深2.1米,高2.28米、宽2米的洞穴,洞穴岩石上绘有11枚手印,据说是三万年前的“作品”。而位于阿右旗努日盖苏木的海森础鲁怪石林和阿左旗巴彦诺尔公苏木的哈布次盖怪石山,则是最大的“发现”了。从额肯呼都格镇至东风航天城公路的200多公里处,向西斜插几公里就进入海森础鲁沟口。“海森础鲁”意为锅样的石头,可是压入游人眼幕的远远不只是“锅样的石头”,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千疮百孔的奇石怪岩…
367、广海石窟
广海石窟要看石窟诗林,请先看:出广海城西门,沿广海至海宴公路行七公里,就到中兴。中兴,旧称中兴堡,民国十五年(1926年)歼灭陈祝三、叶兰初等匪部七百多名后,饱遭土匪-的双门、临田、大洋等十余村联合成立联防队,设公所于此,命名中兴堡。此后经过七十多年,这里没形成圩市,至今只有商店多间而已。到此北望不过一公里处的山口,就是石窟口。石窟口为康洞之水泻落广海平原的出口,巨石密布,形成石窟;石窟两侧高山,山势紧束。这个高山平原交点,水流急,石头滑,景色壮丽。左边山上的石人公和山下的石人婆,一高一低地站立着,像在盼望南海归航,富有诗意。就在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水利和水力资源。查石窟口水利…
368、金川湾石窟
金川湾石窟位于淳化县石桥乡金川湾村,是唐代初期建造的刻经石窟。石窟面临冶峪河,背依仲山,山清水秀,林木丰茂,幽谷雅静。唐代以后,这里是一处佛教胜地,宗教文化色彩非常浓郁。在1981年文物普查时,当地文物部门发现了这一刻经石窟。石窟由一石窟室构成,石窟窟形结构为简单长方体,口小内大,顶部为平顶。南壁为正壁,中有大佛坐像一尊,东西两壁满壁刻经。刻经为佛教史上已湮灭的三阶教教徒所为。其所刻经典,有三阶教祖信行所撰之数种经典,为存世孤本。据《陕西淳化金川湾三阶教刻经石窟》简报论述,金川湾石窟为三阶教的刻经石窟,窟中刻经对研究缺乏历史资料记录的三阶教有重要意义。由于石窟中刻经十分珍贵、数量较多,也使金川…
369、石林景观
在桂东县四都乡青鹅仙山上发现一处天然石林景观。这个石林群在四都乡大坳境内,距离县城40多公里。在1700多米的青鹅仙山顶,意外的发现掩映在一片高山草原中的石林景观。青鹅仙巨石峥嵘,奇石林立,岩壁俊俏,依山临险,姿态万千,随势自然,有的宛如千斤鼎,有的橡一只大海龟依依不舍回头张望这片美丽的风光,有的似海螺站在石林景区的山顶远眺,不仅可看到秀美入画的高山草原风光,而且可以看到四都|、贝溪、大塘、流源、寨前等5个相知的村庄景观,指向苍穹,让人怀疑这是一个被时光凝固下来的“古战场”,不由惊叹鬼斧神工之精妙。根据桂东县志记载,约4亿年前,桂东境内为华夏古陆与江南古陆之间的汪洋大海,由于地壳造山运动开…
370、赤壁摩崖石刻
赤壁矶头临江悬崖上,有石刻“赤壁”二字各长150厘米、宽104厘米,相传是周瑜破曹后,一时兴起,挥剑在石上刻下,但据字体考证,当是--所书。北宋文人谢迭山曾路过此地,在他的“赤壁诗”序中说:“予从江夏溯洞庭,舟过蒲圻,见石上有‘赤壁’二字,其北岸曰乌林,至今土人耕地,得箭簇长余尺,或得断枪折戟,其为周瑜破曹操兵处无疑。”明朝王奉偶过赤壁,题绝句两首于石上云:“赤壁横崖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郎,天公已定三公势,可叹0雄不自量。孟德雄心实啖吴,皇天未肯遂其图,水军八十万东下,赤壁山前一火无。”洪武已丑年(1385年),曹君亭坐船到赤壁,发现宋明石刻,也留下了墨迹:“此乃周瑜破孟德之赤壁也,子瞻与后人…
371、亨伯斯通和圣劳拉硝石采石场
亨伯斯通和圣劳拉硝石采石场遗址位于潘帕斯沙漠地区,由200多个采矿点组成,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硝石堆积地。从1880年开始,数千名智利、秘鲁和玻利维亚矿工在这里开采硝石矿,为整个美洲和欧洲的农业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化肥-,改变了南北美洲及欧洲的农业风貌,并且为智利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在长期的共同劳作和生活中,这些矿工创造了独特的社区文化并形成了与不公正现象作斗争的团结精神,为智利历史书写了重要的一页。硝石工业的开发让从南美洲及欧洲来的各式各样组织影响了当地的综合知识、技能、技术及财政投资风潮,采硝工业变成一个巨大的文化交流圈,让想法快速被吸收和利用。硝石矿及生产它们的联合矿区发展出一个广大又非常独特…
372、南石窟寺
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泾川县城东泾河北岸的温泉开发区蒋家村,距泾川县城9公里。据南石窟寺碑记载,北魏永平3年(公元510年),为泾州刺史奚康生所造。保存在洞内的南石窟寺碑,有“大魏永平三年”题记,晚建于北石窟寺一年。南石窟寺又俗称为东方洞。窟龛开凿在泾河北岸红砂岩上,现存5窟,1号东大窟和2号西小窟保存较为完整。东大窟为南石窟寺的主窟,高达13米,宽约17米,深14米,结构独特,造型宏伟。入窟后迎面三壁围立高达2米多的7尊佛像,两旁有13座胁侍菩萨,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为北魏风格。窟顶布满浮雕,诸如舍身饲虎、宫中游戏之类的佛经故事。雕刻简练概括,线条生动流畅,充分反映了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对未…
373、洗笔泉石刻
洗笔泉石刻所在地书堂村属亚热带气候,春季温凉多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高温干旱,冬季寒冷干燥,一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适中,年平均气温16.9°,降水量1411毫米,无霜期274天。其地形以丘陵为主,山地突兀,土地肥沃,植被良好,水资源充沛。地下蕴涵丰富的花岗岩矿石资源。据清嘉庆《一统志》载书堂寺在长沙北50里书堂山,唐欧阳询及其子通读书此山寺即书堂故址。“洗笔泉”三字相传为欧阳询所书,石刻前有一小水池,山上有一股清泉从此流过,相传为欧阳询习书洗笔之处。据清嘉庆《一统志》载:书堂寺在长沙县北50里书堂山,唐欧阳询及其子通读书此山寺即书堂故址。“洗笔泉”三字为隶书,相传为欧阳询所书。刻在一块长…
374、白浪镇三省石
白浪镇三省石商南县南边陲有个鄂、豫、陕共管的村镇,叫白浪街,自古以来就是个商业中心。白浪街西南傍山,东北环水,山水之间有良田千顷,田园葱绿,似江南风光。从此处东渡丹江,是河南省淅川重镇荆紫关口;逆流而上,直通陕西省丹风县城;顺水而下,又是湖北省郧县著名的丹江口水库。这个素为三省共管,总面积不足千平方米的街道,却是这三省古今的通衢和要冲。白浪街有前、后街之分,总长不足1千米,多属民宅,六、七十户人家,多是男耕女商,摆摊设点,每日逢集,十分繁华。因属三省共管,商业上竞争激烈,故人誉白浪街为“小香港”,周围三省的商店形成一个三足鼎立的形状,南边是湖北省的商店,西北和东北分别是陕西省和河南省的商店。人…
375、马泰拉的石窟民居
这是一处在地中海地区史前穴居人居住过的地方,是最典型的保存完好的住地范例,并且与当地的环境和生态系统极其协调。第一处居住区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而后所建的住宅区则证明了人类史上一系列的光辉历程。马泰拉自旧石器时代开始有人居住,位于意大利南部马斯利卡塔(Basilicata)地区的马泰拉市,地貌丰富多样。有一条350-400米深的石灰岩地带,有高原区,山谷地带和两处天然地陷还有初称做“sassi”的窑洞。历史上马泰拉地区人们主要从事农牧业,现为马泰拉省的省会城市。数层的小楼构成了马泰拉建筑的主体,楼房笔直,设计往往考虑到采光、风向和水的利用,城市处于自然的组织状态,简单的洞室是最原始的开凿物,有支…
376、陡坑石刻
营山地处四川东北部,位于嘉陵江与渠江之间的分水脊之上。由于受地形地貌、大气环流,太阳辐射等诸多影响,经常发生干旱。明清以来,曾遭受大旱三百余次,故有“十年九旱”之说。大旱之后,常又发生洪涝,形成旱涝交错,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灾难。《史志》有“田土龟裂”、“禾苗枯焦”、“赤地千里”、“粮食绝收”、“米珠薪桂”、“吃树皮、草根、白泥”、“人相食”、“饿殍载道”、“尸横遍野”等悲惨景象的记载。县内陡坑电站附近一石壁上,镌刻清末出现的两次大旱灾的史实就是一证。此石刻虽经近百年风雨侵蚀,但字迹清晰可辩。其文曰:光绪甲辰五月中旬旱既太甚禾枯可焚百般祈祷效无一分群说有验昔年陡坑道光四年旱亦绝伦众用水车车水未旬忽…
377、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
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醉翁亭、丰乐亭及琅琊寺现存有400多方(处)摩崖石刻及碑刻,其中唐代摩崖石刻7处,其余均为宋代和明代所刻。唐代7块摩崖石刻,其中3块是五言诗,4块题刻。唐代摩崖石刻在江淮地区不可多见。宋、明、清较为珍贵的摩崖石刻有宋辛弃疾的《游琅琊山》、丁介延的《重游琅琊山》、燕度的《同游琅琊》、郑东的《秋日游琅琊》、王宸的《来游》、王奥的《游记》、杜符卿的《游琅琊开化寺》、《游琅琊山谒》、燕南公弼的《丙寅来游》;明代有肖崇业的《秋游琅琊诸胜》、郝良臣的《再游琅琊寺》、邵富的《重修“重熙洞”》、卫鹤的《游琅琊诗》、殷从俭的《憩饮三友亭》、黄延用的《“乐岁丰”诗》、江左殷的《登琅琊…
378、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
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陈武帝陈霸先万安陵石刻南朝(559年)南京江宁区上方镇石马冲1988年作为“南京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江宁县上坊镇西北石马冲。陈霸先(503—559),字兴国,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初仕梁,官至交州刺史,后佐王僧辩讨侯景,移镇京口(今镇江),僧辩行废立,霸先杀之,迎梁敬帝萧方智复位,自为相国,封陈王,旋废梁称帝,国号陈。在位3年,永定三年(559)六月崩,八月葬万安陵,谥“武帝”。皇后章氏亦葬此陵。陵西南向。据《北史?孝行传》载:陈亡后,僧辩子王颁,集父之旧部,夜掘武帝陵…
379、郫都石佛寺
石佛寺位于四川郫县郫筒镇,是一座废弃的寺庙,仅剩下一间大殿、一间后殿和一间偏殿。在郫县郫筒镇长乐村的乡间小路旁有一座废弃的石佛寺,仅剩下一间大殿、一间后殿和一间偏殿。大殿占地约上百平方米,10米左右高,是一座土木结构的古建筑。大殿内堆放着谷草、农具等物品,殿瓦也都残败得四面透光。就在这破败不堪的大殿四壁上,却到处可见绘画精美的壁画!殿墙四壁的最下方是彩绘图案,上面是黑白涂绘的壁画。画面上有佛像、人物、动物和树木的图案,还有诸如“住善国如来舍身未因、太子里拜仙人为师尊、住善国仙女试道心”等文字注释,每幅画都仿佛在讲述一个流传悠久的故事。粗略统计,整个殿墙上的壁画至少有40多幅,保存得比较完好的图…
380、石景峡
石景峡位于临洮县东北40公里,界于峡口、站滩交汇处。马啣山是甘肃东部黄土高原的最高峰,是临洮北部的一道屏障,山顶常年白云缭绕、雾霭迷漫,是古“洮阳八景”之一。石景峡蟠龙寺是散布着的庙观群的总称。蟠龙寺九天圣母殿向下在6米高的石崖下跌宕为一石潭,地人叫做崦滋。潭底可开可闭,开时深不见底,水在其中打旋,闭时潭水清澈见底。山峰上各式各样的奇峰怪石,各个都有相应的形象和传说。有所谓的“母子石”,还有南海观音路过此地,看到此地景色秀丽、属于修行圣地而将行船停泊于此的“石船”,还有神人的“点将石”等。清仁宗嘉庆二十年(1815年),狄道大旱,八方香客三拜求雨,祈求显灵。随后他们虔诚捐助,开始大兴土木,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