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石篇
341、寺后坡石窟
水浴寺石窟又称“寺后坡石窟”,建于北齐时期,唐宋时有续凿。其位于峰峰矿区寺后坡村西北200米处,与鼓山西麓的北响堂寺隔天宫峰东西相峙。因其规模比南、北响堂石窟小,得名“小响堂寺”。此处共有东西两座石窟,两处摩崖造像,两座北宋的经幢,水浴寺石窟的东面有古建筑群一处,建筑多毁。在寺院西侧的一处坐北朝南的矮崖壁上,凿有二石窟。东窟凿于北宋初年,进深2.1米,宽2米,高2米。窟内有三壁造像,北壁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西壁一佛二弟子,东壁一佛一菩萨。西窟是水浴寺石窟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的洞窟。该窟始凿于北齐,历经唐、宋均有续凿,为方形、平顶。在窟内正中雕有通窟顶的长方柱,柱后与窟后壁相连,…
342、国安寺石塔
国安寺石塔石塔座落龙湾区瑶溪镇皇岙村五峰山东麓国安寺前。《永嘉县志》载:“国安寺在膺符乡(今瑶溪乡一带),唐乾符间(874—879)建。”塔系楼阁式青石仿木构建筑,六角、九层、实心,高18.6米。台基由长方形条石铺就,周边雕刻“九山八海”纹,须弥座上、下枭刻有仰覆莲,束腰各面浮雕形态各异的狮兽,底层偏高,置木构副阶。从第二层开始,各层之间设有腰檐,上层塔身直接置于下层腰檐之上。每层转角处设角柱,分瓜棱形和六角形二中。柱间刻阑额、斗拱支承腰檐。壁面浮雕佛教造像,每层每面18尊,分两排全跏趺坐于壶门内的莲花座上。第一层则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每面两排六个小壶门,内坐佛像六尊,下部分其他各面相同,唯西…
343、白浪三省石
白浪三省石白浪街西南傍山,东北环水,山水之间有良田千顷,田园中阡陌纵横,水渠环绕,俨然是个江南村镇。从这里东渡丹江,就是河南省淅川重镇荆紫关;逆流而上,直通陕西丹凤县城;这个素为三省(陕西、河南、湖北)共管,总面积不足一千平方米的街道,却是这三省古今的通衢和要冲。白浪街有前街、后街之分,总长不足一公里,多属民宅建设,有五、六十户人家,多是男农女商。摆摊设点,每日逢场,十分热闹繁华,因为属三省共管,商业上互相竞争、各有特色,故被人们誉有“白浪——小香港”之称。这条街最为著名是“三省石”。街中心有一块长一尺左右,厚五寸上下的三尖形的青石头。它三个楞所对鄂、豫、陕三个省界,所以有“三省石”之说。三…
344、石缸洞
石缸洞石缸洞,又名乌江源,位于威宁县盐仓镇营洞村,距六盘水市钟山区小湾村的公路里程32公里。石缸洞泉眼看上去斗碗大小,泉水周围形成的天然“石缸“也不过三、五平方米,但洞泉流经百余公里抵达六枝龙场时江面已有百米,水深处逾两米,流经1070公里抵重庆涪陵扑入长江怀抱时已江波浩淼。尚未从有关资料中查出它一路到底汇入了多少支流,但此“乌江行”走过的江段几乎每公里都有溪泉与之相汇,半数支流源自祟山峻中的伏流。包括源头石缸洞在内的多数伏流长年有水,其余的支流一般为季节河。石缸洞被几棵枝叶繁茂的核桃树拥抱着,哗哗的泉呜与吱吱的蝉呜构成合唱。泉水清彻透底,不知这亮泉在幽暗的大山深处走了多远!石缸洞后山是一匹…
345、泰国奇石馆
泰国奇石馆曾经坐落于曼谷,但是在2008年的时候搬迁到曼谷北部的巴吞他尼府,因收集世界上罕见的、不寻常的石头而知名,除了石头外,还收集化石、烟灰缸、打火机等。走进泰国奇石馆,就会感觉到由一股凉气迎面扑来,看到的就是一列列设计新颖的架子上疏密有致地摆上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石头。这些石头形状各异、造型千姿百态,或大或小,或高或矮,或方或圆。馆内所有的石头未经人工雕饰,浑然天成,光彩照人,让人爱不释手。这些奇石的种类也不在少数,包括玉石、化石、钟乳石、图案石、景观石、象形石、抽象石等,最重要的是每一块石头都有一个与之形态相符合的优雅名字。我们平时都说石头没有什么形状,但是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还真的可以看出…
346、五个庙石窟
五个庙石窟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由五个庙和一个庙组成。初创于北魏晚期,续修于五代、西夏时期。现存窟龛21个。五个庙开凿于县城西北20公里的党河西岸崖壁上,分为南区和北区,两区相距200米。南区现存洞窟4个,北区现存北朝晚期洞窟遗址15个。南区窟前堆积物和北区石窟均未清理。其中,五个庙第1窟为中心柱窟,窟内现存有释迦牟尼八相变、文殊经变、普贤经变、水月观音经变、金刚界曼荼罗、千手千眼观音经变、炽盛光佛曼荼罗、涅槃经变等壁画。壁画大多保存完好,颜色鲜艳。第3、4窟均为佛殿窟,第3窟内存有维摩诘经变和劳度叉斗圣变,第4窟内存有释迦牟尼说法图、文殊经变和普贤经变。一个庙开凿于县城西10.5千米的浪河湾…
347、鼎湖山摩崖石刻
唐—民国肇庆鼎湖山摩崖石刻位于肇庆市鼎湖山。分布于天溪风景区上庆云寺路边石壁、往飞水潭路边及潭的四周石壁和云溪风景区内石壁,共76题,分述于下:云溪风景区内石刻31题。其中唐代1题,位于老龙潭侧涅槃台石壁,题字为“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八字。年代较古,价值较大,为唐刻之珍品。清代1题,建国后16题,年代不详13题。往飞水潭路边及潭的四周石刻31题。包括清代14题,民国9题,建国后3题,年代不详5题。其中民国5年(1916年)李开侁题名较有名,题名云:“民国五年七月二十七日,黄冈李开侁、新兴李耀汉、丹徒吕鸿元同游到此留题”。石刻高0.47米、宽0.72米,楷书。题名中的李耀汉,新兴人,民国初年曾…
348、郁林观石刻群
郁林观石刻群位于连云港市海州区花果山街道飞泉村“狮子岩”下,共有16处石刻分布于附近山崖上。其中著名石刻计有8处。其一为唐开元七年(719年)镌于“飞泉”前一块巨石上的“东海县郁林观东岩壁纪”,为海州司马崔惟怦之子崔逸撰文,未著书刻者名款。文24行,行17字,字径10厘米,八分书。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描述云台山风光名胜的游记;书法风格颇似“石门颂”,但结体更为方整,被收录于《金石录》,向为历代金石家所重视。其二,为祖无择三言诗刻,篆书,镌于北宋庆历甲申年(1041年)。祖无择作诗,苏唐卿书丹,王君章镌刻。其余为谭亨甫诗刻、宋四士题名、刘居实题名、王邦美题刻等。另外,还有明王同和清黄道传的题刻。该石…
349、北京石舫
“舫”的形象与舟相类似,筑于水滨,为园林中最富情趣的建筑物。中国园林里面,有水就有舟。因为舟是石头做的,所以不用担心像木船一样顺水漂走,不用缆绳去系着。因此,这些石舫往往有一个“不系舟”的题字。古诗中说,“野渡无人舟自横”,这真是中国文化下最妙的绝句之一。中国文化讲究含蓄,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想一想,不像西方人那么直白。在园林里面建石舫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这个水是活的,是可以坐舟来游的。北京颐和园石舫又名清晏舫,位于昆明湖的西北部,万寿山的西麓岸边。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船体乃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上二层白色木结构楼房,都用油漆装饰成-大理石纹样,顶部有砖雕装饰,精巧华丽,是颐和园内著名…
350、石景林
崇左石景林景区属于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广西花山风景名胜区的一个重要景区。位于崇左市城南区市政府行政中心附近约1公里。景区总面积约1500亩。石景林景区于1988年开发建设,1991年正式对外开放。已发掘出“三妹沉思”﹙玉女沉思﹚、“八戒探花”、“一帆风顺”、“双狮迎宾”、“玉兔下凡”、“象鼻山”、“仁者寿”、“鸳鸯藤”、“飞来石”、“罗汉洞”、“仙人洞”等众多经典。石景林景区属喀斯特岩溶地貌,具有“皱、透、漏、瘦”的岩石特点。由于长年的雨蚀、风化、形成天然的盆景式石林,故为石景林。因为具有峰丛林立、险峻秀丽、溶洞众多、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奇观,故被八…
351、云冈石窟第5窟(弥勒佛洞)
第5窟又被称为弥勒佛洞,大约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公元470至494),是云冈石窟中期开凿的一个比较成熟的洞窟。该洞窟属皇家投资开凿。第5窟现存大小造像共2300余尊,雕饰精美,为云冈石窟保存较好的洞窟之一。洞窟空间规模、佛像造像都特别大,整体洞窟平面呈椭圆形,顶部为穹隆顶,主像布局三世佛,其主像释迦牟尼像以17米之高成为云冈数万石佛的第一高度,膝上可站100余人,中指长2.3米,两膝之间距离为14.3米,她堪称云冈石窟的万佛之冠,正如元代诗人王度所写“耸峰危阁与天齐,俯瞰尘寰处处低”。相传此佛是孝文帝为其父亲献文帝拓跋弘所雕凿,坐佛后面凿有礼拜隧道。西壁立佛身着对领装,右手作施无畏印。面…
352、《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
《新修白水路记》摩崖石刻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城南28公里大河店镇大石碑村白公路左侧的悬崖上,于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六日镌刻,雷简夫撰文并书。青泥岭是古蜀道中最为艰难险阻的一段。这里峭壁千仞,高耸入云,江水滔滔,吼声震天,道路崎岖,九曲八湾。公元1056年,利州路转运使李虞卿因青泥岭道路过于艰险难行,倡议改道新修白水路。李虞卿与知兴安军刘拱、权知长举县事良友、顺政县令商应祥、河池县令王令图发动数县军民,费尽周折,历时4月,修成自河池驿至兴州长举驿新路50里,沿途作栈道阁道2309间,邮亭、营屋、纲院382间,缩短旧路里程33里,废掉青泥驿,减省邮兵驿马156人骑,每年减省驿廪铺粮500…
353、格兰奇石圈
格兰奇石圈位于爱尔兰利默里克郡境内,在古尔湖西侧约300米处,是一处古代神秘的古代遗迹,被誉为爱尔兰的“巨石阵”。格兰奇石圈带有几分神秘和许多现代人不曾了解的故事,它由一圈连续高达2.8米,直径45米的立柱组成,周边还有宽9米、1.2米高的筑堤。东侧入口处的道路铺设的非常平坦,两侧设有立柱。十二个大石板放置在石圈间隙处,每一个都直直的矗立在其他石头“轴”对面。这些石头一个挨一个,而非自由矗立,这使得这个石圈看起来像是一个圆形纪念碑而非传统石圈。这些路堤和精心放置的大石板暗示着这个石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迄今为止,爱尔兰境内发现的最大的石圈,直径为150英尺,由113块儿矗立的石头组成。其…
354、龙龛道场铭并序摩崖石刻
唐罗定龙龛道场铭并序摩崖石刻位于罗定市苹塘镇谭礼村龙龛岩石室内,刻于距地面高2.5米凹凸不平的岩壁上,宽1.13米至1.15米,高0.76米至0.8米,面积约0.9平方米。共刻1238字,分41行,每行字数20多至30多字不等,正楷,字方寸大小,镌刻精湛娴熟。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年)刻,冠军大将军行左豹韬卫将军陈集原撰文。除二、三字外,余皆清晰可辨,内有武则天创制新字10多个,六朝碑版别字百多个,以六朝骈体文写序。《龙龛道场铭并序》是广东现存最古的摩崖石刻,也是岭南现存最早的唐刻,历代金石家对龙龛岩石刻给予极高评价。由于石刻涉及隋唐史、宗教史、文学史、民族、民俗和地方史志、书法等多方面,…
355、石鸡寨
石鸡寨,位于湘中荷叶镇石塘村,与国藩故居─—富厚堂仅于一村之隔,是荷叶镇旅游开发的新景点。山寨,怪石嶙峋,形态各异,上有雄鸡报晓,喜鹊啄梅,双狮滚球,大鹏升天,金龟探海。有的像骆驼,有的像蛇头,有的像田螺。还有形似一对恋人的情人石,那抿着双翅,昂首大外的企鹅石,那解释权犹如在偷听天籁的耳朵石;这变化无穷的石头有的像在阳光下泛着点点银光的莲花似的,羞怯怯含苞欲放;有的犹如仙女飘带将要乘风飘去;还有数吨重的石鸡,摸它即点头,推它却纹丝不动,等等。石鸡寨之石,真是怪石百出,无奇不有,堪称鬼斧神工之妙作。石鸡寨,绿色的石林公园,松绿草茂,野花盛开,石缝中丛生,无论是夏日天旱,不是冬季冰霜,即使是风吹雨…
356、化石森林
化石森林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深圳仙湖植物园内,化石森林是该园古生物博物馆的组成部分之一,该馆由木化石展区、动物化石展区和植物化石展区三大部分组成。化石森林——即植物化石展区位于博物馆南外场区,该展区展出的是古植物化石,包括藻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化石。下面拍摄的照片主要为银杏化石、水杉化石、苏铁化石以及桫椤化石等,有被誉为“中华第一朵花”的辽宁古果化石。该区主要是向游客展示了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的植物生态环境。化石森林内所展示的所有木化石是由古树的树干被埋藏在地下经石化作用所形成的。木化石也就是树干中的次生木质部组织被二氧化硅、碳酸钙、硫化铁等矿物质所替代,而原古树形态和内部的细微结构得以…
357、太阳石
渔湾和东磊接壤的山头叫做摸忽山,模忽山上有一块太阳石。它是一块面向东方斜卧的巨石,长7.5米,宽2—4米,前窄后宽,表面平坦。上方刻着两个大圆圈,直径分别为18厘米和25厘米。这两个圆圈,一个中间有简单的图案,可能是月亮的图形,另一个圆圈周围刻着21根象征光芒的线条,自然是太陷无疑。太阳石下面,有七个鸡蛋大小的洞,位置的安排好像北斗七星。石面上还刻有几个棋盘图案及一些奇形怪状的符号和类似星图的圆洞。我国上古历史文献汇编《尚书》中,曾记载尧帝派羲仲到东方的汤谷祭祀太阳。汤谷在什么地方一直众说纷纭,千百年来许多考据学家为此绞尽脑汁。清代乾嘉学派的王良士,曾沿着我国东部海岸泛舟勘察,北抵山东蓬莱,南…
358、武功石佛寺
石佛寺位于武功县东北下寨村(今南仁乡境内)。唐时,因荒耕种,无意间挖出一尊北魏时期的石佛像,民众在惊愕之中诚惶诚恐。后经智者点拨,民众才将石佛身请了出来。随捐款建寺,供奉石佛。金世宗大定四年(1164)曾敕赐“吉祥禅院”,后仍称石佛寺。石佛寺占地百余亩,东北依塬,南临渭水,西望拔地而起的现代化武功县城。其交通便利,周围民风淳朴,一年四季泥土飘香。寺内松柏参天苍劲,殿堂楼阁布局有序得当,檐牙高啄,造型精巧。晨钟暮鼓三十六村皆闻,经声佛号普渡情浓,香烟袅袅,信徒众多。西邻石佛寺小学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也给千年古刹平添了无限美的遐想。解放后,石佛寺被改为学校,分为小学和初中两部。可惜十年浩劫,石佛寺的…
359、文登市界石镇三瓣石村
界石镇三瓣石村位于文登市昆嵛山东,著名景点三瓣莲花石山之阳,是从正东登上昆嵛山主峰泰礴顶的必经之路。清末徐、张、赵、谭姓先后定居于此。该村环境优美,属暖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民风淳朴,和谐富裕。该村立足实际,牢固树立和谐发展、特色发展、为民发展的理念,以建成特色明显、优势突出、设施完善的旅游村为目标,依托自身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自然环境资源,以搞好采摘游、农家乐为重点,采取各种方式,重点突破,分批推进,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服务,扎实推进特色旅游,取得显著成效。地址:文登市界石镇三瓣石村营业时间:24小时游览时间:大约5小时配套服务设施:餐饮、购物、娱乐交通指南自驾车…
360、大石门摩崖石刻
大石门摩崖石刻位于双溪乡大石门村门前自然村公路旁,其南靠上犹至双溪以公路,北临双溪河,高于河床1.5米。文字面约一平方米大小,刻有十四句四字诗一首,文字从上至下、从右至左,石边石壁较窄,字略显小,有一指大,左边字形渐大,有的达三指宽。字体属正楷,工整绢秀;雕法为阴刻,刚健、有力度。文字内容是:青山翠色,磊落葱茏;石濑浅浅,飞龙翩翩;壁立中柱,波涛汹汹;形曰灵龟,羲文是宗;显千万世,申锡天穷;蔚起人文,有虞歌风;猗与胜地,於焉托踪。建兴二年虞去虎书。以上字面分析,这是一首赞美山河、抒发文人情感的诗篇,可能出自当时不得志文人士大夫之手。作者鉴于当时国事混乱、战争频繁,文人难以施展才华,流露发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