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墓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墓篇
101、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
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在北京市古北口镇南关外国道西侧长城脚下,用黄沙土堆积而成的高大墓丘,(俗称“肉丘坟”)。墓的四周用青砖砌着2米多高的花墙,东南方向有一门,门楼高3米。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遗址,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罪证。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用黄沙土堆积而成的高大墓丘,(俗称“肉丘坟”)。高6米,底部直径15米,墓的四周用青砖砌着2米多高的花墙,东南方向有一门,门楼高3米。门垛两旁写着一幅挽联,上联是:“大好男儿光争日月,”下联是:“精忠魂魄气壮山河”,横批是“铁血精神”。在墓前方竖着一通高2.5米花岗岩石墓碑,碑额中间镌刻着:“癸酉年古北口战役阵亡…
102、毛纪、毛敏墓
毛纪、毛敏墓(毛纪的家族墓地)位于莱州市区西2.5公里处西山张村西北的禄山之阳。两墓并列,面向东南,毛敏墓居右靠前,毛纪墓居左偏后;两墓背靠禄山,三面山丘环抱,西北隔海约5公里;墓前为一片平坦的台地,隔一小埠,远处与云峰山相望,视野开阔;墓东约2公里处,南阳河(掖河)自南向北流过,注入莱州湾;墓东南不足1公里处为西山张村。毛纪、毛敏墓“以东南神山诸峰为案,层峦环对,掖水朝于其左,西南诸流毕会于前,往北稍西以入于海,海上蜉蝣岛隐隐峙于其北,穴坐山之麓,罗经谓乾山巽向者也。”(毛纪《禄山茔园碑》)毛纪、毛敏墓原有大面积的树林覆盖,后被砍伐,现在树木稀少,荒草丛生,墓园周边到处可见私开乱采的小矿。《…
103、石门闯王墓
闯王墓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石门县夹山,此为在原址上修复的陵墓,作为明末起义领袖李自成的纪念建筑。清《石门县志》卷十三《陵墓》载:“奉天玉墓在夹山大路旁西坡,以奉天玉和尚即李自成败后削发为僧,似可确信。旧有紫石牌坊,制造壮丽,为当事者所扑碎,并欲暴其骸骨报官,未果。”闯王陵于1993年修复,位于夹山寺之西侧,坐西朝东,占地30余亩,由陵卫、紫石牌坊、神道、陵寝、明楼、碑廊、野拂塔等组成,宏大壮观。陵卫即大门,上拱下方,门额有“闯王陵”三字。红墙黄瓦,飞檐翘角。门后有永昌池、永昌桥,“永昌”为大顺年号。桥后上26级石阶为紫石牌坊,4柱3门,高约10米,额为“奉天倡义”四字,联曰:“捣碎…
104、苏武墓
苏武墓‎位于武功镇北1.5公里龙门村,代有封修,题书、碑、碣殊多。清乾隆巡抚毕沅题碑,同治间(1862-1874)知县陈尔茀等题碣。40年代末尚有围墙、院落、门楣,后被陈,仅存墓冢,高约1.5米。1979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遂立标识,确定保护范围,划定墓面积330平方米,设门楣建围墙。1938年,菲律宾华侨成立有“南洋武功苏氏宗亲会”,1993年更名“世界苏氏宗亲会”,1997年,“宗亲会”追本溯源,寻根谒祖,组团回武功拜谒苏氏墓。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西47公里处武功县武功镇龙门村。【苏武墓及苏氏宗亲会】位于武功镇北1.5公里龙门村,代有封修,题书、碑、碣殊多…
105、吴锦堂墓
1926年1月14日,吴锦堂先生在日本神户养和山庄与世长辞,享年72岁。弥留之际,吴锦堂先生一再嘱咐子孙将他的遗体运回祖国,葬在家乡。1929年农历四月初十,其子启藩等将灵柩经上海、宁波从水路辗转运至慈北,在金仙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营葬仪式。回顾他“不欲以多金为子孙计”的懿行硕德,慈北广大群众扶老携幼,自发前往送行致哀。吴锦堂先生墓位于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的白洋湖畔,由墓园和墓庄二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354平方米。墓前湖堤横贯东西,东接金仙寺,西邻湖口村,东南近杜湖,西北是漾塘,适居锦堂先生生前造福乡里的重点水利工程中心。墓园平地起墩,四周条石砌筑,形成一块南北长38.3米,东西宽25.4米,高…
106、梁举人父子墓
梁举人父子墓息烽流长乡,有一处当地人们仰慕的古迹,那就是梁举人父子墓。梁单人墓位于粱家寨的田坝茶林小丘上,距乡政府所在地约2公里。(启、烽县人物志)载:梁举人名梁子敬,流长梁家寨人,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戊午科,中举,名列第五,曾任清镇县教谕,晚年落叶归根,102岁善终。梁举人父子因声名显赫乡里,荣耀一时,故其墓也就煞费匠心,独具一格。两墓位于坟地最高处。料石系从别处开凿精雕运来。基砌为圆形,背靠东南而面向西北,其小粱单人墓的修造规模比较其父的更为宏伟。墓径2.8米,高1.9水,基前砷刻较为讲究,书法堪称上乘。正小“皇清诰文:林郎梁子敬墓10个大宇,赫然醒目。右边两行小字:“生于康熙三…
107、洞阳东吴墓
洞阳东吴墓(天子坟)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姑孰镇洞阳村东1公里当博公路北侧约100米处,西距县城12公里。1988年4月被马鞍山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4月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5年11月—2016年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马鞍山市文物局当涂县文物管理所对该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65平方米。发掘表明,该墓为前、后室四隅券进式,穹窿顶结构砖室墓。虽经多次盗掘,该墓仍出土各类精美随葬品181件/套,包括漆木器装饰件女性饰品、车马器构件,兵器、日用品、佛像、俑、神兽构件、钱币九大类,涵盖金、银、铜、铁、陶、瓷、石、琉璃、玻璃、漆器等…
108、魏了翁墓及魏公祠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魏了翁墓及魏公祠位于蒲江县城东北4公里处的高桥乡潘沟村潘家山山坡上。墓前有一条山溪蜿蜒流过,两岸山坡,均为茂密的松林。墓为土冢,长11米、宽3米、高2.5米。墓前原有清代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秋重竖的墓碑,现已毁,仅存残破片段。附近公路旁原有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蒲江知县王有仙(宣城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蒲江知县何咸亭(松江人)所立的“宋魏文靖公先茔神道碑”两通(清碑今运蒲江县文管所保存)。墓前40米处,有石人2尊,两石人相距8米,头已毁,宋代袍服装束,残高1.7米、肩宽0.6米、胸厚0.4米。石兽3尊,头亦毁,残长1.2米、高0.5米、厚0.45米。墓前…
109、萧王庄汉墓群
萧王庄汉墓萧王庄汉墓群,位于济宁市北约4公里的萧王庄村南及其辐射地带,济汶公路东侧约300米处。俗称“九女堌堆”或“九米堌堆”,为汉代墓群。墓群原有墓冢9座,参差罗列其间。据《济宁县志卷一疆域略》载:“九女堆,在县北五里,凡九堆,七在西,二在东,参差相向”。目前尚能确定位置的有6座。1977年公布为山东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上级文物部门批准,1992年—1995年,济宁市文物局对一号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修复,再现了东汉任城国王陵寝地宫的壮丽景观。经考证该墓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孙——孝王刘尚之墓。从发掘的孝王刘尚墓看,墓封土高十余米,墓室内面积达700多平方米,高12米,建筑为标准的诸…
110、后周太祖嵩陵(郭威墓)
后周太祖嵩陵(郭威墓),五代十国时期后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的陵墓——嵩陵(后周皇陵之一)。后周太祖,名郭威(904—954),邢州尧山(今邢台市隆尧县西)人,他出身平民,在五代初期那段战乱频繁的年代,由普通士卒逐步成长为将领,最后又当上了皇帝,是一位历史上公认的清廉勤政的好皇帝。嵩陵在今河南省新郑市郭店镇周庄村南约500米处。陵地北高南低,东西各有一道小土岭,陵墓两侧各有一条千沟。冢高约9米,周长103米,保存较好。据《图文老郑州·老风物》文:“笔者前谒嵩陵时,正值盛夏,高大的墓冢上长满了野草和荆棘,四周被一人多高的玉米秆所包围,墓东墓南各有一块有关部门立的一新一旧水泥碑,连棵像样的树…
111、姬堂墓群
姬堂墓群位于广州市大沙镇姬堂村彭山。1994年发现并清理墓葬三座。一号墓在东边,为单室券顶墓,长5.15米、宽1.52米、高1.43米。北向。墓内两侧券墙有灯台,后壁砌后龛。棺木骨架全朽,只存铁棺钉。随葬物共51件。有金手镯,铜镯,铜指环,鎏金银钗,铜钗,铜镜及青釉陶盆、罐、耳杯盘、桶等。二号墓在1号墓之西。平面中字形,全长7.18米。分甬道、前室、棺室三部份,有后龛。封门及墓内券墙间有多块墓砖印有“永嘉元年正月十五日张秀士家作砖”、“九百”、铭文(阳文)。随葬有青釉罐、印花壶、釜和盂、盘、槅、碗、鸡屋、马厩、灶、囷、水田等模型用器,还有残铁剑、铜钱、珠饰等。三号墓位于西边,保存完整。墓内分…
112、甘泉东汉广陵王墓
甘泉汉墓位于扬州市西北郊18公里的甘泉山及周围,地属邗江县甘泉乡。南京博物院为配合甘泉砖瓦厂取土,于1975年和1980年发掘山北双山两墓(西山为一号墓,东山为二号墓)。两墓为高12米、直径60米的两个大土堆,发掘前砖瓦厂将上部5米封土挖去,将碎砖杂土堆置墓南侧。发掘表明,两墓系座北朝南的砖室墓,早年即遭盗掘,一号墓在墓室前部东侧有直径1米的盗洞,二号墓在墓室中部偏东处有直径4米的大盗洞,清理出一些残留的随葬品。一号墓有铜雁足灯、釉陶五支灯、双鱼盘、罐等20件,雁足灯底盘宽沿上铸有阴刻篆体铭文“山阳邸铜雁足短灯建武二十八年造比二十”共18字。二号墓规模较大,有两个棺室,为主要墓葬,出土残留随葬…
113、下八里墓群
下八里墓群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城郊,古城宣化西北4公里的河子乡下八里村东北,是一处辽代晚期至金代中期以辽代监察御史张世卿墓葬(建于1116年,辽天庆六年)为代表的张氏家族墓群(西区为韩姓墓地),该墓群最早发现于1972年,1973年起先后四次发掘了12座辽金时期的古墓葬,跨越时间长达100年。墓室建在地下4~5米处,均坐北朝南。墓葬形制有双室墓、单室墓,有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墓葬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大部分为砖雕仿木结构。张世卿墓为前、后方形,有墓室,由墓道、墓门、前室、甬道和后室五部分组成,造型独特,结构复杂,做工精美,是研究辽代建筑艺术风格的实物资料。墓群共出土文物800多…
114、邢国墓地
邢台墓地位于河北省邢台市西南。据史料记载,邢侯名姬苴,是周武王之弟周公旦的第四个儿子。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封周公旦四子姬苴为邢侯,建立邢国统辖邢地,公元前661年,强狄犯邢,侯迁都夷仪,外藉齐兵,内聚士气,几经争战大胜,为庆功建邢侯之台。邢台之称,原源于此。1993年被发现,总面积100万平方米,为西周时期邢国的墓地。一在葛庄邢国公家室墓区,一在南小汪遗址内。大型古墓分布在墓地中部,周围分布有车马坑和小型墓葬。葬式多为仰身直肢,亦有侧身屈肢葬。随葬品以陶器为主,由于早年盗扰严重,器物组合不甚清楚,以鬲、罐最为常见。此外发现幸存下来的有铜器、玉器、石器等;铜器有青铜鼎、戈、剑及青铜工具。玉器有…
115、黎世序墓(含御碑及碑亭)
黎世序(1772—1824),字景和,号湛溪,罗山县人。幼年家贫苦读,嘉庆元年中进士。同年任江西星子知县,不久任南昌知县。任上,境内彭蠡湖富仓、安乐等圩连年决口,四乡农田常常颗粒无收。黎世序微服简从,实地勘察水情,制订出开河、筑圩、泄洪、浚淤方案,而且带头捐款筑堤。嘉庆十三年,黎世序改任镇江知府,又根据图籍和民众意见,在丹阳练湖浚淤,动工建造3座大闸。竣工后,练湖通航,水患减少。嘉庆十六年(1811年)春,黎世序任淮海道员,为疏通海口,他力排众议,改开挖新河与筑长堤为“束水攻沙”,使海口淤积疏浚,河水复返故道入海。两江总督百龄和嘉庆皇帝对此大加赞赏。是年,黎世序升任南河总督。任职内,他勤学博采…
116、丘濬墓
丘濬墓明弘治八年(1495),丘濬病逝于京师官邸,终年75岁。次年,朝廷为丘濬举行葬礼,墓地选定在琼山水头村五龙池之源。据说,丘濬墓地是他生前特意托人回到家乡选定的。在去世前3年,丘濬托风水师寻访墓地,担此重任的是安徽人徐豹。徐豹到达琼州后,直接找到丘濬的学生,著名诗人王佐,二人一起为丘濬在家乡选择了一处最后的归宿地。丘濬墓建于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修建花费工时将近4个月。墓庭占地0.25公顷,主墓用花岗岩砌成,圆顶,高约6米,坐南朝北偏东5°。原墓基分为6层,墓道计有16级台阶。墓前立有墓碑,高4.4米,底座宽2米,碑身宽1米,上方刻有对舞双龙,中间刻有“皇明敕葬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
117、际下塘红军墓
际下塘红军墓位于明溪县枫溪乡枫溪村际下塘路口左2米。1934年5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在中共临时中央“左”倾错误战略指导下,屡战失利,苏区日益缩小,形势日趋严重。此时,地方-民团也乘势蠢蠢欲动,频繁对当地的革命队伍发动袭击。5月17日,红军25团某连张连长,带领70余名战士从宁化庙前回枫溪时,在华山河明桥受到华山-民团余传芳团的袭击,民团用土大炮装上红硝、耙齿、铁砂突然向红军队伍开炮。红军英勇反击,缴获了两门土大炮,击败了民团,但张连长同2名战士光荣牺牲,6名战士负伤。红军战士把牺牲的烈士遗体带回枫溪,安葬于枫溪瑕上大沙坝上。1934年11月7日,国民党军第52师进犯归…
118、李斯墓
李斯墓位于上蔡县城西南6公里处,李斯楼村东南,上驻公路东侧约1.5公里处,高为57米。李斯墓呈圆形封冢,东西宽22.5米、南北长27米,封冢为层层夯筑,夯窝较大。墓前立有碑石,栽种绿化树木,为防止封冢水土流失,近几年对封冢周围设置保护墙,前面修建数层水泥台阶。《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李斯者,楚上蔡人也。”(上蔡即今上蔡县,古时属楚。)秦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后人誉为“千古一相”。他“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成后西入秦国,被秦王嬴政先任为长史容卿,后任为廷慰,成为“用事大臣”(《史记·秦始皇本纪》)。在军事上,李斯辅助秦王嬴政灭韩、赵,并燕、魏,吞楚、齐,以十年时间而统一天下,…
119、谭纶墓
谭纶墓位于宜黄县二都乡帘前村鹿塘以北山上,始建于明万历七年,面积约1000平方米,设神道、牌坊、墓堆,祭台踞坡地上。墓址原貌损毁严重,享堂、文官石俑等早年毁弃,后经当地政府筹资修建,谭纶墓基本得以保存和恢复,现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为抚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地组成谭纶墓坐北朝南,由祭道、神道、墓体三部分组成。祭道:南端入口处是一对石狮守护的双层歇顶的门楼,砖石镶嵌的祭道约300米长。门楼正额挂有御制的“文武忠孝”横匾,门楼内设亨堂,亨堂里摆放谭纶塑像。神道:约100米长,石牌坊是四柱三门为一组,共三组,中间牌坊比两边的更高更大些。每个石柱顶端均有石雕的狮、马、鹿、…
120、唐继尧墓
唐继尧墓位于昆明圆通公园西后门的上方。唐继尧,公元1883年~1927年,云南会泽人。唐继尧在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中都建树奇功,然而其后期卷入了军阀混战,后人为其题写的挽联是:“治滇无善政,护国有奇功”。唐继尧墓位于圆通山昆明动物园内,俗称唐坟。1930年破土动工,1932年竣工,墓高约6米,封土堆直径约22米,墓前有石质厦式阁,碑阁宽17.6米,镶嵌着8个大碑。阁厦由14根石柱支撑。整座墓战地面积1500平方米,为国内较大的陵墓。墓的豪华气派,在昆明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显示了墓主生前的威赫和权力。唐继尧(1883—1927年),字蓂庚,云南会泽人。1904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