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墓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胜推荐-墓篇
261、武植墓祠
武植墓祠位于清河县3公里处武家那村南侧。武公名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人,搬清河县孔宋庄(现名武家那村)定居,公幼年丧父与母祖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中进士,官拜七品,与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数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斯哉。今侑葺墓室清淙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1992年冬,武家那村武氏族人挖掘了武大郎古墓。墓穴呈圆井型结构,是座悬棺墓,未发现遗物尚存。为缅怀先祖,武氏族人又对武大郎墓修葺一新,并于1996年,筹资修建穿厅、展室…
262、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
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全称利玛窦墓及明清以来外国传教士墓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最初的利玛窦墓,墓穴为长方形,坐北朝南。墓后建有西式拱顶六角亭,供奉十字架。墓前列有石供及明顺天府尹王应麟撰书的石碑1通。整个墓地以砖墙围绕,南门外有一石墁甬道,墓前立有石门牌坊1座,大书“钦赐”2字。故后人又称为石门墓地。此后,由明及清的一些外国传教士相继葬于此墓地中。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运动中墓地遭破坏,一些附属建筑也被损毁。后清政府重修墓地,并新建教堂,将77尊墓碑嵌在教堂的外墙上。“0”期间,利玛窦墓与附近诸传教士墓又被夷平,教堂被拆毁,利玛窦等人的墓碑被埋入地下。1984年,墓地被修…
263、太伯墓
太伯墓吴太伯墓,在无锡县鸿声乡北鸿山西坡。太伯,商末周国人,周太王古公亶父长子。为遵父命,使三弟季历之子昌能继承王位,偕其二弟仲雍南奔荆蛮,来到梅里(今无锡县梅村镇),建勾吴国,成为吴国的始祖,传至夫差而国亡。其墓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154),由吴郡太守糜豹督造,是后代修建的一处纪念性墓葬。历代屡经整修,现在保存较完好。墓前有石栏杆月牙形照池,池北为四柱三券金山石棂星门,棂星门的四根冲天柱上饰云罐,下部抱柱石为清式。正门上首楣间石板,刻“至德墓道”四个楷体大字。进棂门,地势渐上,通过甬道,即为墓前享殿。殿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所建,面阔三间,进深四架。正间门外两旁有石柱,柱上刻清嘉庆县令…
264、汇南墓群
时代:汉至六朝类型:古墓葬地区:重庆市丰都县批次:第七批汇南墓群现位于重庆市丰都县三合镇滨江中路居委商业一路,时代为汉至六朝。1987年二普调查时首次发现,原地址为汇南乡新湾村,分布面积约1万平方米;1992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峡考古队再次调查,将长江右岸西起峡南溪,东至龙河大桥的23个山梁子统称为汇南墓群,海拔在165—246米之间,经勘探确认,有汉代至六朝古墓葬约1000余座,分布面积约330万平方米;1993年至2005年,为配合三峡库区丰都新县城移民搬迁建设,先后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等考古科研单位在此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器物,种类包括陶、瓷、铜、铁、银、玉…
265、库车友谊路墓群
库车自古就是龟兹文化发祥地,在库车县友谊路地下街建设工程中发现的东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群,体量大、性质特殊,是新疆考古工作中的重大发现,填补了新疆考古工作中的空白。这些古墓群,从墓葬的形制上看有竖穴墓和砖室墓两种,分别有竖穴墓葬2座,砖室墓7座,是在新疆首次发现的典型的汉式砖室墓。其中,砖室墓又分为单室券顶砖室墓、单室穹隆顶砖室墓、前后双室穹隆顶墓三种形式。单室穹隆顶砖室墓墓门上部有照墙(部分有砖雕),前后双室穹隆顶墓的前后室四隅起券处有灯台,墓葬形式为合葬。通过与在江苏、山东、陕西、河南、山西以及甘肃酒泉、嘉峪关、敦煌、青海大通县等地发现的墓葬资料对比,库车发现的砖室墓的形制、构造方式、砖的…
266、拉雪兹神父公墓
拉雪兹神父公墓位于法国首府巴黎第20区,建立于1804年,面积118英亩,是法国巴黎市内最大的墓地,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墓地之一。在这里被葬的是在过去200年中为法国做出贡献的名人,同时它也是五场大战争的纪念地,每年吸引上百万来访者。拉雪兹神父公墓被人们誉为“杰出的露天丧葬艺术博物馆”,作为巴黎最著名的历史性公墓,以其丰富多变的墓园空间,各具特色的陵墓和雕塑,以及如画般的园林绿地,向人们展现了如何将墓园以更自然化的“园林”或“纪念花园”的形式,融入到城市环境之中。自19世纪初建成以来,这里埋葬的死者超过一百万。悠久的历史、精湛的丧葬建筑和大量的名流陵墓,使这里成为巴黎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埋葬于此…
267、凌云寨寿林与寿川墓
距仪陇城南7.5公里的凌云山,是邑中著名的大山这一。而今山上绿树参天,青松碧透,整个寨顶常年翠绿,好似翡翠坠入玉盘。回首20世纪40年代中期,荒丘秃岭的凌云古寨,红石黄土,满目萧然。1942年盛夏,仪陇的受国民主人士-的老师刘寿川先生看到家乡名山一派荒凉景象,欣然捐资在凌云山顶植树造林,广载松柏林森,后来还亲笔题书一道:“保护造林”的匾额,刻于石壁之上。为纪念寿川先生的这一义举,邑人便将凌云山林命名为“寿林”,并撰文勒石以记之。刘老名培禄,号寿川,仪陇县铜鼓乡凌云村人。1877年出生于一户农民家庭,戊戌变法后,入成都华西学堂求学,后毕业于四川高等学堂,1904年官费保送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宏文学…
268、范增墓
范增墓在徐州市彭城路乾隆行宫后的土山上,范增(前277-前204),居剿(今安徽桐城南人),参加了倒秦的项梁起义,后为项羽谋士,被尊为亚父,项羽听谗言,多疑忌,中了刘邦的离间计,他不得不告退回故乡,在路中病死。据传西楚军人非常敬重范增,将他葬此,范增墓现在是国家级风景区。范增的死,令人感慨。刘邦手下,文有萧何、张良,武有韩信,项羽那里,却实实在在只有一个范增是王佐之才。项梁在定陶战死的时候,项羽刚满25岁,范增却已经70多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高官厚禄,珍宝美女,对于范增来说,已经没有太多意义,所以他辅佐项羽,完全是出于与故人(项梁)的近乎兄弟之义,与项羽的近乎父子之情。所以范增的身份,与一般…
269、赵朴初墓园
赵朴初墓园,位于太湖县寺前镇麒麟村。2000年5月,赵朴初逝世。2004年10月4日,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赵朴初先生的夫人陈邦织先生在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领导的陪同下,亲自将朴老灵骨归送故里树葬。该墓园于2001年8月始建,2004年底竣工。占地9公顷,位于赵朴初旧居“状元府”东侧约250米处,墓园依山势而筑,一条中轴线为神道转折层层而上,沿中轴线序列配置有广场、石门牌坊、月塘、碑亭、瞻仰台、赵朴初先生铜像、赵朴初生平石雕长廊、祭扫平台、灵骨树葬地等。赵朴初旧居(当地俗称状元府),位于太湖县寺前镇麒麟村。始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历经三年建成,是赵朴初太曾祖父赵畇为纪念父亲(嘉庆元年状元)赵…
270、王汝训墓
王汝训墓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沙镇王楼村东南一公里,郭庄村西200米处。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20年),坐北面南,南北长200米,东西长80米。原墓前有神道,神道两侧有石马、石羊、石猪、翁仲、墓表等依次排列。现有石桌两个,石桌四周浮雕及花草明显。石碑三通,其中两通为贔屃衮龙碑、主要记述王汝训的生平简历,赞扬他为官清廉,刚直不阿。碑文由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叶向高所撰。据县志载:“王汝训,字师古、号泓阳,东昌府区沙镇镇王楼村人,明隆庆五年(1572)进士,历任元城县令、刑部主事、右副都御使、浙江巡抚等官职”。这对明清家族墓地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对石刻造像的研究也是重要实物,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1、章怀太子墓
章怀太子墓位于乾县梁山脚下,是乾陵陪葬墓。章怀太子李贤,为武则天所生,是高宗李治的第六子。原封雍王,后被立为太子,奉诏监国。李贤曾召学者注《后汉书》。他因抨击武则天的专横,于调露二年(公元680年)被以私藏武器、阴谋反叛的罪名废为庶人,流放到巴州。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武则天逼其自杀,时年31岁。中宗复位之后,迁还其陪葬乾陵。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追封其为章怀太子。李贤墓发掘于1971年至1972年。陵园长180米,宽143米。封土为覆斗形,底边正方,边长43米,高18米。地宫全长71米,宽3?3米,深7米。出土壁画、彩绘陶俑、三彩器、陶瓷器和石刻等文物600余件。李贤墓内共有50余…
272、马发墓
马发墓位于城区金山顶一览亭边,朝南偏东,碑石为民国初年民军首领孙丹崖所立,后被摧残。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迁往西湖山南岩附近,上世纪60年代又移回金山顶,“文革”期间墓碑被敲断,墓穴被毁平,1979年重修,筑回旧碑(残缺不全),再竖立于墓前。马发墓也称马公坟。马发,海阳(潮安旧称)人,南宋景炎年间为潮州摧锋寨正将。时元兵南侵宋帝赵昰(后为赵昺)避走广东边境,继续抵抗元兵。景炎二年(1277年)元将唆都率兵进逼潮州,知州叶侯闻讯弃官逃走,宋帝闻讯派安抚使至潮慰谕马发,着摄潮州军州事,称安抚使。马发率众坚守潮城,元兵屡攻不下。景炎三年(1278年)叛将陈懿又引元兵唆都部再次攻城,因马发固守,城屹然不动…
273、黄宗羲墓
黄宗羲墓位于化安山剡湖岙龙山东南麓。康熙二十七年,黄宗羲(梨洲)79岁时,在化安山下的龙山东南麓自觅墓地,营筑生圹,墓穴与龙山山脉连成一体,并作《梨洲末命》,《葬制或问》篇告诫儿孙。梨洲先生长逝后,儿孙遵照遗嘱办理葬事,并由清初著名史学家全祖望撰写神道碑文,萧山毛奇龄撰墓志铭。原墓在“文革”期间被毁。1981年,文物部门在原址根据原貌修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又遵照梨洲先生遗愿,在墓左侧开辟梅园,植梅二百多株;在墓拜坛下开掘荷花池三个,种上荷花;墓道上建石亭一座。墓地四周丛山巍巍,绿荫蔽日,给人一种肃穆幽静之感。墓南山坡有其父黄尊素墓,两墓遥遥相对,象征着黄氏父子两代浩然正气、抗争不屈的一生。墓…
274、六十二烈士墓
六十二烈士墓位于冠县杨召乡后田庄村东南200米处,此墓是1946年为纪念与日寇作战而壮烈牺牲的62名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现为聊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0年2月16日(正月十二日),我抗日先遣队1团3营10连王德林、孙树生等62人在馆陶县赵官寨遭遇威县、临清、曲周、丘县、邯郸、馆陶等数处敌人的围攻,敌众我寡,兵力悬殊,经过10余小时的浴血奋战,弹尽粮绝,全部壮烈牺牲。战后,当地群众为死难烈士收殓,同穴埋葬。62烈士的英雄壮举,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同志曾予以表彰,《新华日报》当时也发表了歌颂文章。1946年,当地人民政府将62烈士遗骸由赵官寨迁葬于支队的诞生地后田庄村,树立墓碑,永久纪念。墓地座西…
275、腰子仑春秋墓群
腰子仑春秋墓群位于桃江资水南岸,自1986年发现至今,一直保护较好,除墓群区有十几户村民居住外,没有新增房也没有新修公路、水利等大型动土活动。墓群区原种植的茶叶树在上世纪90年代全部被毁,现为村民的墓地。腰子仑春秋墓群主体部分,除三次发掘对其整体状况有所破坏外,其余大部分仍保存完好。墓群西侧除早年修建桃灰公路,加之少量村民住宅对墓群造成了一定得破坏外,至今基本保存原样。历年来共发掘墓葬120座。根据墓坑形制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狭长方形窄坑墓。2、带头龛的窄坑墓3、带腰坑的狭长形窄坑墓。4、带二层台的长方形宽坑墓。5、长方形宽坑墓。出土器物四百余件,以铜器和陶器为主。铜器主要有铜剑、铜矛、铜…
276、刘伯垂墓
刘伯垂墓位于鄂州市华容区段店镇刘弄村,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170余平方米。墓冢水泥砌筑,高1.2米。墓前立大理石碑,高2.45米、宽0.6米、厚0.3米,阴刻楷书“革命先驱刘伯垂墓”。墓碑左侧立刘伯垂生平事迹碑。刘伯垂(1887~1936),鄂州人,是湖北共产主义小组的主要创始人,也是早期-的重要领导,先后参与领导了汉口人力车工人反对增加车租的-、武汉地区的“二七大-”。1936年秋病逝于上海。1937年葬于刘家弄村刘氏祖茔。2003年迁葬于现址。刘伯垂为中国共产党在湖北的创立和壮大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开展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2004年,由华容区政府、华容区老区建设促进会…
277、卢瑞英墓
卢瑞英墓位于江西省铜鼓县温泉镇金星村卢瑞英号亦乐,字鹤寿(1750-1839年)铜鼓永宁人。武翼都尉为从三品,墓址在温泉镇金星村蠏形屋后。该墓高2.25米,宽5.8米,规模宏伟,8柱5碑,牌坊形状。正中主碑书写封号名讳,上方另一横碑有“荣封七次”四字,左碑上刻“四代荣封”,下刻四子名号,右碑上刻“五世同堂”,下刻孙男名号,左右两侧碑刻1600字之墓志;石柱镌二联,内一联因花岗岩风化严重,剥落难辨,外联是“湖灯凌月窟,云路拱无根“。卢瑞英为将“奎光堂”改为“奎光书院”的首倡人,此事《奎光书院记》有载,奎光书院是铜鼓最早创办的书院,也是“客家人”的最高学府,该院为振兴铜鼓培养了大批人才。卢瑞英有四…
278、见月和尚墓
见月(1601-1679年),即见月律师,宝华律宗第二代祖师,俗姓许,楚雄县人,14岁父母双亡。少好游,曾到金沙江,甸尾等地,因羡慕赤松子,遂出家当道士,后舍道入佛。32岁从宝洪山亮如法师剃度,法名读体。明崇祯九年(1636)年到镇江海潮庵,第二年从三昧受具足戒,继而随三昧传戒诸方,开始阅读律藏,为各方所推重。38岁入金陵宝华山,被提拔监院,并为大众讲戒,“析义释文,口若悬河,座下千人,罔不叹服”(《中国佛教史》)清顺治二年(1645)三昧将圆寂,以衣钵戒本授读体,继承法席,主持宝华山30余年,康熙十一年1672年),江南大饥,见月募化赈粥50多日,救活饥民数以万计。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
279、金贯真烈士墓碑
金贯真(1902—1930),原名家济,永嘉县岩头村人,1919年考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学。1923年,他同蔡雄、苏渊雷等组织“血波社”、“宏文会”等新文学团体,与李得钊、金省真等组织“溪山学友会”、“青年策进会”,开展新文化运动。由于他品学兼优,坚持正义,追求真理,勇于斗争,校长金嵘轩为他改名为“贯真”,激励他为实践真理而奋斗。1924年冬,他由谢文锦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春,转为中共党员,为中共温州独立支部主要成员。北伐时任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秘书兼党团书记。1927年秋,赴苏联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8月回国。翌年1月,任中共中央巡视员。5月,任红十三军政委。是月20日,在温州城区不幸被…
280、马邑汉墓群
介绍:马邑汉墓群分布于朔州市朔城区四周20公里以内范围。朔城区现址是秦汉马邑城的一部分,地处雁门关外,为中原地区通往塞外漠北草原的必经之路。南部通过阳方口、雁门关可达中原,北有腊河口、刘家口可达平城(今大同市),西南有大水口、北岔口直达黄河。历史上胡人的南侵掳掠,汉人反击围剿,均以该地区作为重要的进攻和防守目标。尤其在汉代,这里是重要的关外军事重镇。那些守卫边关的将士死后大都埋葬在这里,形成这一带地区密集的汉代墓葬群。该墓群由许多较为集中的墓葬群组成,以汉马邑故城周围5公里以内最为密集,其他墓群则分布于有战略意义的重要隘口附近。70年代以来,由于平田整地等农田基本建设,原有封土大多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