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庐山五大丛林旅游
庐山五大丛林
1、归宗寺
归宗寺背负金乾峰和紫霄峰,从玉帘泉西行1.5公里,便可来到这座占寺的遗址。归宗寺为庐山五大丛林之首,距县城12公里,位于星德公路与星蛟公路的交接处,有溪水潺潺绕寺而过。寺前地势平远开阔,寺后山势回翔如鸾,古樟成荫,翠竹丛生。在中国的禅宗史上,归宗寺占有重要一席。关于归宗寺的由来,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晋朝王羲之任浔阳太守时,曾在金轮峰下游览。去职以后,遂卜居于峰下。晋咸康六年(340年),四域高僧达摩多罗(一说为佛驮耶舍,不确)来见,王羲之推重他的为人,于是舍宅为寺。据方志材料记载,归宗寺“壮丽甲于山南诸刹”。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辙在咏归宗寺的诗中写道:“来听归宗早晚钟,疲劳懒上紫霄…
2、万杉寺
由秀峰寺东行约一公里,便来到庐山五大丛林之一的万杉寺。寺后北上,原有庆云庵、五乳寺;东去抵卧龙冈、多一庵;东北距栖贤、海会寺约十余里。这所寺院位于庆云峰下,因宋代僧人在寺院四周种植杉树万株而得名。宋代大文学家苏辙记述:“仁宗初年,有僧手种万杉,特为建此寺,仍以禁中佛赐之。”万杉寺始建于南朝的粱朝,原名庆云庵,唐代称为庆云院。宋景德年间,僧人大超播兴-,扩建庙宇。天圣中,仁宗听说万杉美景,赐名“万杉寺”,并御书“金佛宝殿”匾额。此后,万杉寺名声鹊起,高僧名儒往来不绝。宋代朱熹曾来此行寻,著《万杉寺》诗。赞叹万杉奇观:“门前杉径深,屋后杉色奇”;称道千载佛光:“当年雨露恩,千载有馀浊。”志书记载,…
3、秀峰寺
秀峰寺秀峰宾馆向西,倚山傍门立着两块阔大的石碑。西边的一块石碑为康熙御书“秀峰寺”三个大字。御碑高六尺、宽三尺,笔势雄健,神情俊逸。书载: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春,开先寺高僧超渊前往淮安迎驾,一直随同至松江(今上海市华亭县)。超渊大师德高望重,学识渊博,深得圣心赏识。于是,康熙皇帝敕赐御书“秀峰寺”匾额。此后,巡抚郎廷极修碑,学士查升作碑记。东边的一块石碑为皇太子胤扔手书“洒松雪”三字。白乐天曾赞匡庐奇秀甲天下,苍松插天,飞泉似雪。赵子昂又将山中居所名为“松雪斋”。于是,太子兴致大作,题写“洒松雪”,又赐赵子昂《法云渡海图》。自从康熙父子恩赐匾额经图,开国先兆一变而为群峰竞秀。名山…
4、庐山海会寺
很多人都知道,庐山有“五大丛林”(丛林是佛院的代名词)。奇怪的是,到了近、现代,“五大丛林”中名声最显赫的不是归宗、秀峰等,而且位于五老峰下、离海会镇不远的海会寺。本来,海会镇俗名茶庵。因宋代有僧人在此建茶庵,夏季免费给行人供应茶水,所以至今附近老一辈的人还习惯地称此地为“茶庵”(又名土楼镇)。1933年蒋介石在海会寺附近办军官训练团,才将它改名为海会镇。海会寺是在海会庵的故址上建立的。海会庵于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由西来的和尚兴建。庵背靠五老峰,面临鄱阳湖,庵名“海会”,取百川汇海之意。咸丰三年(公元1853)遭兵燹,房舍一片瓦砾。光绪年间,有位法名至善的和尚来此,斫木伐竹,盖茅棚…
5、七贤寺
栖贤寺循三峡涧北上,距观音桥数百米,有一座响名天下的古刹,这就是被称为庐山五大丛林之一的栖贤寺。古志记载,这座宝寺曾经是风光无限:右倚石壁,左俯流泉,狂峰怪石,翔舞于金彩之上;杉松竹箭,横生倒植,堂祠亭阁,掩隐于葱郁之中。南齐永明七年(489年),谘议参军张希奏建寺,原址位于九江西部10公里处。唐宝历初,江州刺史李渤将该寺迁置山南,由赤眼(亦曰拭眼)禅师智常任住持。相传李渤曾在此读书,报故名栖贤寺。在一起读书的共有七人,又称为七贤寺。千百年来,风刀霜剑,兵燹匪祸,栖贤寺屡有兴废,现在的栖贤寺为解放后重修。栖贤寺原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古建筑群,先后建制山门、佛堂、驻节堂、爱堂、应真阁…